专项08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25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必杀300题(安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专项08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一、选择题:
1.在天宫一号飞行器上王亚平用饱和演示“冰雪”实验。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时,水中加入醋酸钠,可得溶液
C.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D.将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B.a点溶液升温可得不饱和溶液
C.40℃时50g水中溶解30g MnSO4得b点溶液
D.c点溶液降温至20℃可得MnSO4晶体
3.如图,是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硝酸钾溶液从点降温到点,有晶体析出
B.时,、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点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时,仍是饱和溶液
D.时,向水中加入,得到不饱和溶液
4.如图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属于可溶物质
B.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30 ℃时,将25 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 g
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5.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的溶解度相等
B.时水中最多溶解
C.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的饱和溶液
D.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均无溶质析出
6.硝酸钾和氯化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t2℃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制作“风暴瓶”溶液时需用到和,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C.比更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风暴瓶”溶液中获得
D.将时两者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把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物质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把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晶体析出最多的是a
10.三种硫酸盐Li2SO4、Al2(SO4)3和Z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SO4)3的溶解度大于Li2SO4
B.40℃时,将40gZnSO4加入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将8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Al2(SO4)3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大
D.60℃时,Al2(SO4)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B.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甲相似
D.将t3℃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丙=甲>乙
12.图中甲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乙是对硝酸钾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烧杯I、II、III中,只有II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烧杯II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D.烧杯III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烧杯I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13.℃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二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a
B.乙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D.若将温度降到℃,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14.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小组同学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0.09
A.固体X可能是氧化钙 B.Ca(OH)2溶解度:①>②
C.Ca(OH)2质量分数:①=③ D.④是Ca(OH)2的饱和溶液
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提示:t1℃时,100g水最多溶解31.6gKNO3;t2℃时,100g水最多溶解64gKNO3)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1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 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 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 比较 KMnO4在水 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A B.B C.C D.D
1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继续加入氯化钾固体
B.将一定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加热分解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MnO2
D.室温下,把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则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则铝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铁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2)P点表示的含义是 。
(3)t2℃时,将6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要让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且可靠的方法是 。
(5)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
2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新能源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会污染环境。下表是某返排液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离子 K+ Ca2+ Mg2+ HCO Cl-
含量(mg/L) 310 491 129 470 26.1
(1)表中该返排液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离子是 ,这些离子的含最远高于自然水。
(2)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
(3)页岩气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结合上文分析,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的目的是 。
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积极探索新型清洁能源有助于促进我国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氢能是一种热值高、能量大、来源多样的绿色能源。现阶段使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氢气、炭黑、已炔、氰化氢等。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在 300atm 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D.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4)请写出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规律 。
24.某工厂以废硫酸为原料生产K2SO4,化学兴趣小组在参观该厂后,绘制了如下流程图。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CaCO3粉末的目的是 。
(3)步骤Ⅱ的过程中存在3步化学反应。
第1步,先通入足量的NH3与水反应:;
第2步,再通入足量的CO2与氨水反应: ;
第3步,悬浊液中的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相关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 34.0 11.1 37.2 75.4
步骤Ⅲ中复分解反应在常温下能进行的原因是 。滤液X为K2SO4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上述流程中,除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5.下表为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就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不同化合物的溶解度(g) NaCl 37.5 37.8 36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20.5 31.6 63.9 110 169 216
(1)温度变化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比对NaCl的 ,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对NaCl一般采用 方法,对KNO3一般采用 方法。
(2)20℃时要从360gNaCl饱和溶液中,得到72g食盐晶体,需要蒸发水 g。
(3)60℃时在50g水中溶解 gKNO3晶体才能达到饱和,将此饱和溶液冷却到10℃,会有 gKNO3晶体析出,剩下的溶液质量是 g。
()
专项08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一、选择题:
1.在天宫一号飞行器上王亚平用饱和演示“冰雪”实验。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时,水中加入醋酸钠,可得溶液
C.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D.将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A
【详解】A、醋酸钠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A说法正确;
B、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65.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醋酸钠的质量为65.6g,则50g水最多溶解醋酸钠的质量为32.8g,则50g水中加入40g醋酸钠,可得溶液的质量为50g+32.8g=82.8g,故选项B说法错误;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但溶液和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B.a点溶液升温可得不饱和溶液
C.40℃时50g水中溶解30g MnSO4得b点溶液
D.c点溶液降温至20℃可得MnSO4晶体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选项正确;
B、a点在溶解度曲线上,属于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会使溶解度变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C、b点溶液表示的是MnSO4的饱和溶液,40℃时MnSO4的溶解度为60g,即在40℃时,在100水中溶解60gMnSO4达到饱和,50g水中溶解30g MnSO4达到饱和,所以40℃时50g水中溶解30g MnSO4得b点溶液,选项正确;
D、c点溶液降温至20℃过程中溶解度变大,不会有晶体析出,选项错误;
故选D。
3.如图,是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硝酸钾溶液从点降温到点,有晶体析出
B.时,、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点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时,仍是饱和溶液
D.时,向水中加入,得到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点为60℃时的饱和溶液,a点2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故A正确;
B、60℃时,b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c点在溶解度曲线下面,为不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50g水中最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55g,则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只能溶解55g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A。
4.如图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属于可溶物质
B.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30 ℃时,将25 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 g
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质,故A不正确;
B、将碳酸钠饱和溶液由20℃升温至30℃,碳酸钠的溶解度变大,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正确;
C、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碳酸钠,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0g碳酸钠,则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20g+50g=70g,故C不正确;
D、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则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而不是50%,故D不正确。
故选B。
5.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的溶解度相等
B.时水中最多溶解
C.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的饱和溶液
D.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均无溶质析出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30℃时,M、N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40℃时,N的溶解度为60g,则50g水中最多可溶解N的质量为60g÷2=30g,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阴影部分位于M溶解度曲线上面,则表示M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M、N的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50℃,N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没有溶质析出,M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溶质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6.硝酸钾和氯化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t2℃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C
【详解】A、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不正确;
B、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B不正确;
C、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也不变。C正确;
D、由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饱和溶液在比较溶质质量分数时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中没说饱和,故无法比较。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7.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制作“风暴瓶”溶液时需用到和,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C.比更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风暴瓶”溶液中获得
D.将时两者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答案】D
【详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3℃时,NH4Cl溶解度为50g,此时氯化铵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NH4Cl和KNO3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但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更大,故KNO3比NH4Cl更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风暴瓶”溶液中获得,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t1℃时,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t1℃时,由于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故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选项错误;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甲的饱和溶液中才含有15g甲,选项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选项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把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物质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把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晶体析出最多的是a
【答案】C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当温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物质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未说明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大小,因此无法比较三种物质析出晶体的多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0.三种硫酸盐Li2SO4、Al2(SO4)3和Z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SO4)3的溶解度大于Li2SO4
B.40℃时,将40gZnSO4加入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将8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Al2(SO4)3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大
D.60℃时,Al2(SO4)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答案】B
【详解】A、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知道温度,不能直接比较,错误;
B、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约为72g,即100g水中可溶解约72g硫酸锌,那么50g的水需加入约36g的硫酸锌,溶液才会饱和,将40gZnSO4加入到50g水中,此时溶液已饱和,正确;
C、从80℃降到20℃,硫酸锌和硫酸铝的溶解度都降低,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温后无晶体析出。但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溶液析出晶体的多少,错误;
D、6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6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B。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B.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甲相似
D.将t3℃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丙=甲>乙
【答案】B
【详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加热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但是搅拌方法不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
B、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未说明溶液是否饱和,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变化的趋势与丙相似,故 C错误;
D、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丙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析出;降温时,甲的溶解度减少的数值大于乙,即甲析出的固体质量大于乙,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故D错误。
故选B。
12.图中甲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乙是对硝酸钾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烧杯I、II、III中,只有II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烧杯II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D.烧杯III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烧杯I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B
【详解】A、根据图甲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说法正确;
B、根据图乙实验可知,III的烧杯中有晶体,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
C、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II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的质量=140g+60g-40g=160g,故说法正确;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由C可知,烧杯II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所以烧杯II中溶液是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的程度不能确定,所以烧杯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3.℃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二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a
B.乙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D.若将温度降到℃,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详解】A、 t3℃时,a的溶解度更大,甲烧杯固体有剩余说明该物质溶解度小,故甲烧杯中的溶质为b,故A错误;
B、甲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可能为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故C正确;
D、甲烧杯属于饱和溶液,且还存在未溶解的固体,乙中溶解了所有的固体,且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相等的,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下降,且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所以若将温度降到t1℃,甲、乙两烧杯中溶质质量不相等,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4.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小组同学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0.09
A.固体X可能是氧化钙 B.Ca(OH)2溶解度:①>②
C.Ca(OH)2质量分数:①=③ D.④是Ca(OH)2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所以溶液中析出晶体,溶液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B、由溶液②有浑浊现象可知,试管中X遇水放热,温度升高,造成了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所以溶质析出,变浑浊,故Ca(OH)2溶解度:①>②,选项正确;
C、物质X遇水放热,使澄清石灰水溶液温度升高,析出晶体,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恢复到室温,晶体重新全部溶入到溶液中,所以溶液变为了澄清,①③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均相同,故质量分数相同,选项正确;
D、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不是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D。
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提示:t1℃时,100g水最多溶解31.6gKNO3;t2℃时,100g水最多溶解64gKNO3)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详解】A、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100g水中至溶液④时共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60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溶液⑤是100g水中加入硝酸钾60g,最多溶解31.6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100g水中至溶液③时共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40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1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 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答案】A
【详解】A、铁丝网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铁丝网上的红磷与空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无明显变化,可验证活动性:铝>铜,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碘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汽油得到溶液,可知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 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 比较 KMnO4在水 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向一个盛有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只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燃烧产物中有水,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示中①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②红磷(与氧气隔绝、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了溶剂不同,其它条件相同,能够比较KMnO4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虽然浓盐酸挥发HCl气体,但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二个试管都无现象,不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选项错误;
B、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无氧气不生锈,能用于探究氧气对铁钉锈蚀的影响,故选项正确;
C、图中实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D、该实验有两个变量,必须溶质相同,溶剂不相同,或溶质不相同,溶剂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继续加入氯化钾固体
B.将一定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加热分解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MnO2
D.室温下,把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答案】D
【详解】A、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继续加入氯化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图像不合理;
B、对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由于溶剂减少,溶质也会析出,即溶液一直呈饱和状态;由于温度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图像不合理;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加热分解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MnO2,加二氧化锰的分解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但是二者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C图像不合理;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最后都恢复到室温,故D图像合理;
故选:D。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则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则铝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铁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详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选项错误;
B、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而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会加快铁的锈蚀,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选项正确;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是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2)P点表示的含义是 。
(3)t2℃时,将6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要让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且可靠的方法是 。
(5)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1)丙>乙>甲;
(2)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150;
(4)加入适量乙物质;
(5)降温结晶。
【详解】(1)由图可知,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乙>甲。
(2)由图可知,P点温度为t1℃,且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P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60g,所以将6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
(4)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且可靠的方法就是加入该物质,要让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加入适量乙物质即可。
(5)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新能源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会污染环境。下表是某返排液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离子 K+ Ca2+ Mg2+ HCO Cl-
含量(mg/L) 310 491 129 470 26.1
(1)表中该返排液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离子是 ,这些离子的含最远高于自然水。
(2)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
(3)页岩气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结合上文分析,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的目的是 。
【答案】(1)钙离子或Ca2+;
(2)降低;
(3);
(4)防止水体污染。
【详解】(1)从表中格数据知,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或Ca2+);
(2)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所以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故填:降低。
(3)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点燃时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开采时过程中,若返排液泄漏会造成水体污染,所以对返排液要集中净化处理,防止水体污染。
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积极探索新型清洁能源有助于促进我国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氢能是一种热值高、能量大、来源多样的绿色能源。现阶段使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氢气、炭黑、已炔、氰化氢等。
(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在 300atm 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D.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4)请写出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规律 。
【答案】(1)混合物;
(2);
(3)AC;
(4)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甲烷水合物越稳定。
【详解】(1)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
(2)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影响,相同条件下,温度越低,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故A正确;
B、由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图可知:在300atm下,温度高于21℃,不能形成可燃冰,故B错误;
C、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故C正确;
D、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但大量使用可燃冰作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AC;
(4)由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图可知: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甲烷水合物越稳定。
24.某工厂以废硫酸为原料生产K2SO4,化学兴趣小组在参观该厂后,绘制了如下流程图。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CaCO3粉末的目的是 。
(3)步骤Ⅱ的过程中存在3步化学反应。
第1步,先通入足量的NH3与水反应:;
第2步,再通入足量的CO2与氨水反应: ;
第3步,悬浊液中的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相关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 34.0 11.1 37.2 75.4
步骤Ⅲ中复分解反应在常温下能进行的原因是 。滤液X为K2SO4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上述流程中,除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1)过滤;引流;
(2)将硫酸反应完全;
(3) H2O;;
(4) K2SO4在20℃时的溶解度较低,会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饱和;
(5)CaCO3。
【详解】(1)固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引流;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CaCO3粉末,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将硫酸反应完全,故填:将硫酸反应完全;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氨和水;悬浊液中的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硫酸钙和碳酸铵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H2O;;
(4)由表格数据可知,K2SO4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故得到滤液X为K2SO4的饱和溶液,故填:K2SO4在20℃时的溶解度较低,会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饱和;
(5)由图可知,其中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在流程中可循环使用,故填:CaCO3。
25.下表为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就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不同化合物的溶解度(g) NaCl 37.5 37.8 36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20.5 31.6 63.9 110 169 216
(1)温度变化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比对NaCl的 ,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对NaCl一般采用 方法,对KNO3一般采用 方法。
(2)20℃时要从360gNaCl饱和溶液中,得到72g食盐晶体,需要蒸发水 g。
(3)60℃时在50g水中溶解 gKNO3晶体才能达到饱和,将此饱和溶液冷却到10℃,会有 gKNO3晶体析出,剩下的溶液质量是 g。
【答案】(1)大 ;蒸发溶剂;降温结晶;
(2)200;
(3) 55;44.75;60.25。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变化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比对NaCl的大;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对NaCl一般采用蒸发溶剂方法;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KNO3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72g氯化钠,则要从360gNaCl饱和溶液中,得到72g食盐晶体,需要蒸发水200g;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则在50g水中溶解55gKNO3晶体才能达到饱和,将此饱和溶液冷却到10℃(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5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5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25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则会有55g-10.25g=44.75gKNO3晶体析出,剩下的溶液质量是50g+10.25g=60.25g。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