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2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环节中,涉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竹叶 B. 淘洗糯米 C. 竹叶包粽 D. 生火煮粽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清洗竹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淘洗糯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竹叶包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生火煮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氧气的验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酸钾 B. 氧气 C. 氢氧化钠 D. 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是由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B. 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净卫生
D. 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环保主题,故A正确;
B、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故B正确;
C、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树木使用量的增多,不利于空气污染的防治,故C错误;
D、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故选:C。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B.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有白烟冒出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D. 将铜片和黄铜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痕迹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会燃烧,需要点燃铁丝,故A错误;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呈雾状,而非白烟,故B错误;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合金,硬度大于纯铜,所以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表面的划痕更明显,故D正确。
故选:D。
6. “冰墩墩”外壳的主要成分是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其中聚氯乙烯的单体是氯乙烯,其化学式为C2H3Cl。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氯乙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 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
C. 氯乙烯是有机化合物
D. 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8: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乙烯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35.5×1)=24:3:35.5,则氯乙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分子构成的,1个氯乙烯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氯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3)=8: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 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A. 20:7 B. 7:11 C. 5:4 D. 16:11
【答案】B
【解析】
【详解】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32g+22g﹣40g=14g,故参加反应的B和D的质量比是14g:22g=7:11。
故选:B。
8. 如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①聚乙烯塑料加热后熔化,有热固性②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人体缺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①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选项说法全部正确,符合题意;
B、①聚乙烯塑料加热后熔化,有热塑性,原说法错误,②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味,纯棉没有特殊气味,所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原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①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原说法正确,②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原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①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②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原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
B、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列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后酸过量,金属不足,铁与稀盐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Zn>Fe,故最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即,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不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分解,达到分解温度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一开始固体质量不变,后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金属活动性:Zn>Cu>Ag,锌先与硝酸银反应:,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K2CO3能与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稀盐酸(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再蒸发除去盐酸,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NH4Cl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O(NH2)2不能,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能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二氧化锰,应再对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钾,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溶于水放热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2. (多选)密闭容器中,将32.1g的Fe(OH)3与一定质量的CO加强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xOy和Fe的混合物共19.2g。向此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g的H2(已知:2Fe(OH)3Fe2O3+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xOy为Fe2O3 B.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4%
C. 加强热后生成H2O的质量为8.1g D. 混合物中含有11.2g铁元素
【答案】BC
【解析】
【详解】A、32.1g的Fe(OH)3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32.1g××100%=16.8g;设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b,
, a=8.4g
,b=14.7g
则FexOy的质量为19.2g﹣8.4g=10.8g,则FexOy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6.8g-8.4g=8.4g,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0.8g﹣8.4g=2.4g,则FexOy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则FexOy为FeO,故选项说法错误;
B、设与FeO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z=14.7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9.4%,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加强热后生成H2O的质量为32.1g××100%÷(×100%)=8.1g,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混合物中含有8.4g+8.4g=16.8g铁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3. 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氩气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
(3)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答案】(1)Ar (2)3Fe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氩气是稀有气体,是由氩原子构成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为Ar;
【小问2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Fe2+;
【小问3详解】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氮元素显-3价,表示为。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食堂午餐食谱有米饭、炒鸡蛋、骨头汤,从营养均衡上看还应该补充的食物是 (填字母)。
A. 红烧鲤鱼 B. 凉拌黄瓜 C. 玉米馒头 D. 糖醋排骨
(2)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_______有关。
(3)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 ________加入土壤,改良土壤的酸性。
【答案】(1)B (2)压强
(3)熟石灰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炒鸡蛋、骨头汤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红烧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玉米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糖醋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小问3详解】
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显碱性,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加入土壤,改良土壤的酸性。
15.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
(3)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 若降温到t1℃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 若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1)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0.6% (3)BD
【解析】
【小问1详解】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P,故P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44g,所以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2g的甲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小问3详解】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物质的溶剂少,乙物质的溶剂多,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均会析出晶体,且甲物质析出的晶体较多;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故正确;
C、若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D、若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故选:BD
16. 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该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制氢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答案】(1)CO2 (2)4:9##9:4 (3)AD
【解析】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物中: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8个氢原子,故另一种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阳光的作用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H2O CO2+4H2。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CO2;
【小问2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烷与水的质量比为16:(18×2)=4:9;故答案为:4:9或9:4;
【小问3详解】
A、由题干信息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该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置换反应指的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制氢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17.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碳、盐),D是常见的溶剂、B和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F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1)CuSO4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放热
【解析】
【分析】D是常见的溶剂,D是水,B和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B、E分别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F是钠盐,能与E反应,故E为氢氧化钙,F为碳酸钠,则B为硫酸铜;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碳、盐),硫酸铜属于盐,水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钙属于碱,故A和C分别为单质和酸,其中C能分别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故C为酸,可能是盐酸或硫酸,A为单质,能与酸反应,应是活泼金属,如铁或锌。将答案带入原题,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
【小问2详解】
E﹣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D﹣E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3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8. 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中使用仪器①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如果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装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口___(填“a”或“b”)输入气体。
(4)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收集的氢气往往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想要得到纯净的氢气,则连接仪器的顺序是A→_____→_____→C。
(5)用A、D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药品不足,没有收集满一瓶氧气,在不拆解装置、不添加反应物的情况下,想要多收集一些氧气,接下来应如何操作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
(2) ①. CaCO3+2HCl=CaCl2+CO2↑+H2O ②. B
(3)b (4) ①. 氯化氢和水蒸气 ②. G ③. F
(5)向长颈漏斗中加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在装置A中使用长颈漏斗时的注意事项是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可以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来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如果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小问3详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若用装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口b输入气体;
【小问4详解】
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不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杂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应先除杂后干燥,则想要得到纯净的氢气,则连接仪器的顺序是A→G→F→C;
【小问5详解】
用A、D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药品不足,没有收集满一瓶氧气,在不拆解装置、不添加反应物的情况下,想要多收集一些氧气,由于装置内残留一部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接下来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排出装置内的氧气。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g。
(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 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氨水的pH_____7(填“>”“<”“=”)。
(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_。
【答案】(1)24g (2)②④⑤③①
(3)150 (4)ABD
(5)搅拌 (6)3H2SO4+Al2O3=Al2(SO4)3+3H2O
(7)> (8)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
【小问1详解】
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16%×150g=24g。
【小问2详解】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④⑤③①。
【小问3详解】
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16%×150g=8%×(x+150g),x=150g。
【小问4详解】
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
【小问5详解】
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进行搅拌。
【小问6详解】
步骤①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H2SO4+Al2O3=Al2(SO4)3+3H2O。
【小问7详解】
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
【小问8详解】
该工艺最终回收得到氧化铝可进一步冶炼铝单质,价值在于节约金属资源。
20. 实验室有一瓶开封且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对其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1)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________ 猜想三:碳酸钠
【设计实验】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充分反应 有____产生 猜想二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CuCl2溶液 有____产生
【反思拓展】
(3)某同学提出可用C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加入的试剂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应__保存。
(5)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文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 ①. 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②. 白色沉淀 ③. 蓝色沉淀
(3)Ca(OH)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检验
(4) ①. ②. 密封
(5)氯化钠和氯化钡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猜想一:若氢氧化钠未变质,则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
猜想二: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三:若氢氧化钠完全变质,溶质成分为碳酸钠;
【小问2详解】
步骤一:根据实验结论是猜想二成立,即溶质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白色沉淀碳酸钙,则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可以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防止对后续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CuCl2溶液,氢氧化钠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则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
【小问3详解】
由于Ca(OH)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后续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加入的试剂进行实验;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小问5详解】
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澄清溶液,说明第一支试管中过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则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氯化钡。
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7分)
21. 某毕业班同学去制纯碱化工厂实习,对该厂生产的纯碱产生兴趣,于是取10.7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进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精确到0.1%)。
(3)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6.3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
(2)99.1% (3)解: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y。
y=11.7g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8%
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1.8%。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盐酸呈酸性,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O2的质量:10.7g+50g+50g﹣106.3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2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环节中,涉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竹叶 B. 淘洗糯米 C. 竹叶包粽 D. 生火煮粽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氧气验满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酸钾 B. 氧气 C. 氢氧化钠 D. 水
4. 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B. 处理工业废水,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净卫生
D. 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B.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有白烟冒出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D. 将铜片和黄铜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痕迹
6. “冰墩墩”外壳的主要成分是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其中聚氯乙烯的单体是氯乙烯,其化学式为C2H3Cl。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氯乙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 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
C. 氯乙烯是有机化合物
D. 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8:1
7. 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A. 20:7 B. 7:11 C. 5:4 D. 16:11
8. 如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清洗餐具上油污 ①聚乙烯塑料加热后熔化,有热固性②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人体缺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①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A A B. B C. C D. D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 下列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11. 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2. (多选)密闭容器中,将32.1g的Fe(OH)3与一定质量的CO加强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xOy和Fe的混合物共19.2g。向此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g的H2(已知:2Fe(OH)3Fe2O3+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xOy为Fe2O3 B.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4%
C. 加强热后生成H2O的质量为8.1g D. 混合物中含有11.2g铁元素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3. 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氩气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
(3)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食堂午餐食谱有米饭、炒鸡蛋、骨头汤,从营养均衡上看还应该补充的食物是 (填字母)。
A. 红烧鲤鱼 B. 凉拌黄瓜 C. 玉米馒头 D. 糖醋排骨
(2)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_______有关。
(3)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 ________加入土壤,改良土壤的酸性。
15.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
(3)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 若降温到t1℃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 若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16. 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该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制氢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17.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碳、盐),D是常见的溶剂、B和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F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E﹣F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3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8. 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中使用仪器①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如果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装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口___(填“a”或“b”)输入气体。
(4)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收集的氢气往往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想要得到纯净的氢气,则连接仪器的顺序是A→_____→_____→C。
(5)用A、D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药品不足,没有收集满一瓶氧气,在不拆解装置、不添加反应物的情况下,想要多收集一些氧气,接下来应如何操作_______。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g。
(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 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氨水的pH_____7(填“>”“<”“=”)。
(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_。
20. 实验室有一瓶开封且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对其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1)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________ 猜想三:碳酸钠
【设计实验】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充分反应 有____产生 猜想二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CuCl2溶液 有____产生
【反思拓展】
(3)某同学提出可用C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加入的试剂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应__保存。
(5)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文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7分)
21. 某毕业班同学去制纯碱化工厂实习,对该厂生产的纯碱产生兴趣,于是取10.7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进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精确到0.1%)。
(3)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6.3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贵州省毕节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