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25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必杀300题(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
1.属于溶液的是
A.可乐 B.奶茶 C.蒸馏水 D.果汁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振荡前后图示中的无色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4.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食醋除水垢
C.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用酒精洗去试管壁上的碘
5.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加入的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6.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6℃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 35.7g 35.8g 8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钠溶解度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原理
C.2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D.将60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稀释为5%,需加水180g
7.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8.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9.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 时,的溶解度为; 时,的溶解度为。
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的溶液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3)下列关于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C.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比b的大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2.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饱和醋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46.5g
B.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60℃饱和醋酸钠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92.5g
13.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4.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C.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6.常温下,工业可利用(未配平)原理制备。、KCl、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一直增大
C.6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常温下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
17.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18.把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
A.980 g B.882 g C.880 g D.98 g
19.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0.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若将20 g KNO3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现有t2℃时KCl的不饱和溶液,使其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提纯KNO3的结晶方法是 。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22.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忽略水的损失)。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的溶解度是 g。
(2)烧杯②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烧杯④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g。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中含有少量,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B.分别将时和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更大
C.时,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中加水更多
2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②为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字母)。
A.可能变大 B.可能不变 C.可能变小
24.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自然界中氯化钠的存量很大,例如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为2%~3%。
(1)据记载,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氯化钠的技术,这种技术与 (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2)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模拟该技术,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
①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请填写错误操作序号 。
②若将错误更正后,进行实验,如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③量取水时,应选用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内 处保持水平。
④若将错误更正后重新配例溶液,测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C操作中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
⑤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应取20%NaCl溶液 g。
2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也称为保险粉,常在染料、药品的生产里作还原剂或漂白剂。已知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被空气氧化,遇水迅速分解,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可与盐酸发生反应:2Na2S2O4+4HCl=4NaCl+S↓+3SO2↑+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保险粉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100g,恰好安全反应。
(1)用14.6%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加水多少?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分数。(保留小数至0.1%)专项06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
1.属于溶液的是
A.可乐 B.奶茶 C.蒸馏水 D.果汁
【答案】A
【详解】A、可乐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B、奶茶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为纯净物,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果汁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A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
B、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B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D正确。
故选A。
3.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振荡前后图示中的无色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答案】B
【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振荡前的无色物质是汽油,振荡后的无色物质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食醋除水垢
C.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用酒精洗去试管壁上的碘
【答案】C
【详解】A、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错误;
B、用食醋除水垢,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从而把水垢除去,不是利用乳化作用,错误;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利用乳化作用,正确;
D、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于酒精的性质,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加入的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答案】C
【分析】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底部有氢氧化钙固体剩余)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固体继续溶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应吸热,使温度降低。
【详解】A. 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B.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6℃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 35.7g 35.8g 8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钠溶解度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原理
C.2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D.将60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稀释为5%,需加水180g
【答案】D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选项错误;
B、由表中数据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所以“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选项错误;
C、由表中数据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g氯化钠,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8g,选项错误;
D、设将60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稀释为5%,需加水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60g+x)×5%=60g×20%,x=180g,选项正确;
故选D。
7.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答案】B
【分析】溶液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则所得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若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形成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恰好溶解3g晶体。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时,应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水才能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大于3g,而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第三次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应该大于或等于3g。
【详解】A、根据分析,无法确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也是饱和溶液,则二者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选项正确;
C、根据分析,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等于或大于3g,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8.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答案】B
【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则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B、夏季下雨之前,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有氧气,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不符合题意。
D、增大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溶解量,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池的含氧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 时,的溶解度为; 时,的溶解度为。
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的溶液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3)下列关于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1)B (2)A (3)B
【解析】(1)A、2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g ,溶液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g:100g=3:50,不符合题意;
B、溶液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g:100g=4:25,符合题意;
C、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6g:100g=13:50,不符合题意;
D、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g ,溶液①中溶的质量为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故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
(3)A、2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g ,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为3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所得溶液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A说法错误;
B、向④中加水,溶剂增多,故溶液的质量变大,故B说法正确;
C、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50°C时, NaCl 的溶解度为37.0g,将④加热至 50°C ,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液的组成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故C说法错误;
D、④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向④中加 NaCl 固体,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C.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答案】A
【详解】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A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甲物质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乙物质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此选项错误;
C.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将6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所以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30g +50g =80g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比b的大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D
【详解】A、t℃时,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不符合题意;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t℃时,将5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可溶解40ga,剩余10g不能溶解,所以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a=c,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浓度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饱和醋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46.5g
B.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60℃饱和醋酸钠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92.5g
【答案】C
【详解】A、固体溶解度概念中的100g指的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20℃时,146.5g饱和醋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46.5g,故A不正确;
B、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溶解度增大,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正确;
C、根据图像,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
D、60℃饱和醋酸钠溶液降温至20℃,会有晶体析出,但是未说明饱和醋酸钠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故D不正确。
故选C。
13.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详解】A、实验过程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且由图可知,木块在三种烧杯种的排开液体不同,则说明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增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35℃时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等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增加,则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35℃时溶质的质量最多,则3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C.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答案】C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溶解度越大,等质量的溶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越小,故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符合题意;
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是饱和溶液,1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大于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A说法不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说法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甲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说法不正确;
D、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6.常温下,工业可利用(未配平)原理制备。、KCl、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一直增大
C.6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常温下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
【答案】D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KCl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60℃时,、KCl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由于未指明溶液的状态,不能比较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反应原理:硫酸钠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钾,由于常温下溶解度相对较小,硫酸钾会结晶析出,因此可制备硫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答案】C
【详解】A、某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40g,故某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说法正确;
B、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说法正确;
C、此图未能提供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能力,所以不能说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说法错误;
D、G和m的区别是G中有100g水,m中有80g水,溶质相同都是20g,所以G中溶质质量分数要小于m中质量分数,G、m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w和z都在曲线上,都属于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有因为温度没变,溶解度就不变,所以W和Z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为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8.把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
A.980 g B.882 g C.880 g D.98 g
【答案】C
【详解】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880g,即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880g,故选C。
19.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答案】C
【详解】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不符合题意;
C、量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小,符合题意;
D、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若将20 g KNO3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现有t2℃时KCl的不饱和溶液,使其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提纯KNO3的结晶方法是 。
【答案】(1)62.5
(2)增加氯化钾(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详解】(1)据图可知,t1℃时 KNO3的溶解度是25g,即t1℃时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25g,则5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12.5g,所以在t1℃时,将20 g KNO3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2.5g+50g=62.5g。故填:62.5。
(2)t2℃时KCl的不饱和溶液,使其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方法,即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所以具体方法是可以增加氯化钾(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溶剂)。故填:增加氯化钾(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溶剂)。
(3)据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提纯KNO3的结晶方法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故填: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答案】(1)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150g
(3)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降温结晶
(5)BC
【详解】(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
(3)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不能使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受温度影响较大,乙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降温后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B、t1℃时溶解度乙>甲=丙,则该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而降温后得到甲、乙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
C、只有甲、乙有晶体析出,降温后甲溶解度变为比乙大,且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正确;
故选BC。
22.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忽略水的损失)。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的溶解度是 g。
(2)烧杯②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烧杯④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g。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中含有少量,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B.分别将时和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更大
C.时,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中加水更多
【答案】(1)36.0
(2) 不饱和 48.4
(3)AC
【详解】(1)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硝酸钾,而②中100g水中只溶解了20g硝酸钾,则为不饱和溶液;
烧杯④中共含硝酸钾20g+60g=80g,则共析出固体80g-31.6g=48.4g。
(3)A、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时,溶液均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同,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则所得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更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则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 所需氯化钠质量较小,则氯化钠中加水更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2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②为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字母)。
A.可能变大 B.可能不变 C.可能变小
【答案】(1)31.6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3)不饱和
(4)ABC
【详解】(1)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在40℃的溶解度是63.9g,即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31.95g,②中溶解了20g,所以为不饱和溶液;
(4)若要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可以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溶质增加,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也可以增加溶剂的方法,此时,溶质和溶剂都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选ABC。
24.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自然界中氯化钠的存量很大,例如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为2%~3%。
(1)据记载,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氯化钠的技术,这种技术与 (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2)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模拟该技术,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
①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请填写错误操作序号 。
②若将错误更正后,进行实验,如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③量取水时,应选用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内 处保持水平。
④若将错误更正后重新配例溶液,测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C操作中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
⑤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NaCl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应取20%NaCl溶液 g。
【答案】(1)蒸发
(2) AB 继续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 50mL 凹液面最低 BCD 25
【详解】(1)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氯化钠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实验室的蒸发原理相同,故填写:蒸发。
(2)①由图A可知,瓶塞正方在桌面上,瓶塞容易沾染杂质,污染试剂,操作错误,由图B可知,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和药品放反,操作错误,故填写:AB;
②若将错误更正后,进行实验,如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说明砝码端质量大,需要继续往左盘加药品,知道天平指针回到中间,故填写:继续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
③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50g-5g=45g,水的体积为45mL,根据量筒的使用满足“大而近”原则,因此,量取水时,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填写:50mL;
量水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写:凹液面最低;
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造成水偏少,造成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造成水偏多,造成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晶体不纯时,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少,从而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C操作是固体药品的转移,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少,从而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故填写:BCD;
⑤解:设应取20%NaCl溶液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
故填写:25。
2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也称为保险粉,常在染料、药品的生产里作还原剂或漂白剂。已知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被空气氧化,遇水迅速分解,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可与盐酸发生反应:2Na2S2O4+4HCl=4NaCl+S↓+3SO2↑+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保险粉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100g,恰好安全反应。
(1)用14.6%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加水多少?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分数。(保留小数至0.1%)
【答案】(1)解:设需要14.6%的盐酸的质量为x。
解得:
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g。
(2)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Na2S2O4质量为z,生成的氯化钠、硫、二氧化硫的质量分别为y、m、n。
则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0%。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578B)语文

下一篇:南阳地区2024年春季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594A)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