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单元试卷)(答案)2024-2025新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重庆江北区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水球中的人像 B.山东烟台的海市蜃楼
C.巫山高峡平湖双彩 D.巴蜀舞蹈社的影子舞
2.[2024·东莞期中]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月光下的“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反射而成的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光”说明月亮是自然光源
3.[2024·揭阳期中]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C.图甲所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图乙所成的像是一个实像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4.[2024·武汉武昌区期中]小明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了他身后的一只猫,此时小明在A点,猫在B点,情境如图所示。当小明看到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入射光线是AO
B.图中反射光线是OB
C.图中入射角是∠2
D.图中反射角是∠4
5.[2024·连云港期中]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夺得冠军。选手站在距离水面10m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手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m
B.当选手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选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选手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选手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6.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位置变高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7.[2024·重庆期中]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 cm
B.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
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丙
9.小雷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
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
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原光屏位置右侧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凸透镜移动到45 cm刻度线处,此时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10题)
A.当物体距离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离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2024·南昌期中]如图所示的是手机屏幕放大以后的图片,上面的发光点像素是数字图像处理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像素可以由红、绿、    三基色按不同比例组合出不同颜色的色光。当三基色光等比例混合时,人眼将看到    光。
(第11题)
12.[2024·扬州期中]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填“实”或“虚”)像,在特殊的日子我们会看到惊艳的日食现象,日食是由于光沿    传播产生的。
(第12题)
13.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反射光线为    ,分界面的    (填“上”“下”“左”或“右”)方为水。
(第13题)
14.《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说明我们的祖先会把粗糙物体磨光作为镜子,给自己梳妆打扮。梳妆时人距离铜镜3m,并且远离铜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像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展品中,小明制作的光电液位仪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这台仪器,是因为光照射在这台仪器上发生了    反射,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入射光束照射到液面上时发生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从而显示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动到S2时,表示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当入射光束沿入射点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则光电屏上光点的位置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第15题)
16.[2024·东莞模拟]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    (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17.[2024·茂名期中]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第17题)
18.[2024·池州期中]光线射向半球形玻璃砖,请画出完整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
(第18题)
1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第19题)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选择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f=10 cm)、蜡烛、火柴、光屏等,如图所示。
(1)实验前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同学们发现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    ,可向    调整凸透镜,使像重新成到光屏中央。
(3)已经得知“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小明想进一步探究“成放大实像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①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蜡烛放到物距符合要求的某一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②当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加近视眼镜片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
(4)当把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发现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会变    。
参考答案
一、1.D 2.A
3.C 【点拨】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成像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影子和小孔成像都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鸢时在后面形成影子,遇见小孔,光从孔中沿直线穿过,形成倒立的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图甲中的影子不是像,图乙所成的像能够在光屏上呈现,为实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小孔成像时像是倒立的,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C 【点拨】小明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了他身后的一只猫,是猫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故入射光线是BO,反射光线是OA,故AB错误;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是∠2,反射角是∠3,故C正确,D错误。
5.A 【点拨】池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选手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跳台台面距离水面10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水面的距离是10 m,则选手与她在水中的像的距离L=10 m+10 m=20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故当她离开跳板跳向水面时,她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D 【点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水中,故A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7.B 【点拨】明视距离是指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眼睛最方便、最习惯的工作距离,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25 cm,故A错误;因为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如果该人靠近镜头,即物距减小,当像距不变时,凸透镜的焦距就要适当变小,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故B正确;摄像机的成像原理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摄像机的成像板相当于光屏,凸透镜成像与否跟是否有光屏无关,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凸透镜还是能够成像,故D错误。
8.D
9.B 【点拨】由图可知,物距u=40 cm,像距v= 30 cm, u>v,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由图可知,当取走光屏后,所成像的情况是不变的,故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原光屏位置右侧可看到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u=40 cm>2f,像处于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2f>30 cm>f,故焦距的范围是20 cm>f>15 cm,将凸透镜移动到45 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与像距都是35 cm,不一定等于2倍焦距,所以不一定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错误;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线处,即物距等于15 cm,而20 cm>f>15 cm,物距小于1倍焦距,不成实像,所以此时光屏上不能成像,故D错误。
10.D 【点拨】由图可知,u=v=20 cm,此时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2f=20 cm,故该凸透镜的焦距f=10 cm;当物体距离透镜8 cm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距离透镜16 cm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二、11.蓝;白
12.折射;乙;虚;直线 【点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由此可知,日食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13.OA;上 【点拨】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分界面的同侧,所以∠1和∠3是入射角或反射角,∠1和∠3之间是法线;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所以可以判断∠2是折射角,则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图中∠2大于∠3,则可判断分界面以下是空气,分界面以上是水。
14.不变 【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当梳妆时人逐渐远离铜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像大小不变。
15.漫;下降;向左移动 【点拨】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因仪器的表面粗糙,光线照射到仪器表面时发生漫反射,使同学们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台仪器。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当液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动到S2时,表示液面是下降的。当入射光束沿入射点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则入射光束靠近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束也靠近法线,因此光电屏上光点的位置将向左移动。
16.直线传播;不能;减小
三、17.【解】如图所示。
(第17题)
(第18题)
18.【解】如图所示。
19.【解】如图所示。
四、20.(1)刻度尺;位置 (2)2;大小 (3)重合;等效替代法
(4)虚 【点拨】(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成像,也可以透光,能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的与像做比较的蜡烛B,可以确定像的位置。(2)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不容易出现两个像,则实验中应选择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支用于成像,另一支用于与像做比较,通过等效替代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1.(1)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向上移动;下 (3)①像距太大,成像在光具座外 ②远离;变大 (4)暗
【点拨】(1)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蜡烛越烧越短,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将烛焰与凸透镜的光心连线,连线偏上,说明所成的像向上移动,因此需要向下调节凸透镜,还可以向上调节光屏或蜡烛。(3)①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可能是物距过小,导致像距过大,成像在光具座外。②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导致所成的像远离透镜,所以光屏要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距变大,所成的像会变大。(4)把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导致通过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像的亮度会变暗,但依然成完整的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PDF无答案)

下一篇: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单元试卷)(有答案)2024-2025新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