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试题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震耳欲聋”指的声音的那个特性(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噪音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下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超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B.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禁止鸣笛能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多选题
5.关于手机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来电铃声提示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手机声控密码锁是通过识别声音的音调来解锁
D.开会时将手机调成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王亚平能够听到琴声是因为空气可以传声
D.古筝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三、填空题
7.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中传播。
9.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 ,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 。
10.汶川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紫外线”)对建筑物、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并且它的频率 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11.学习了声音以后,小曾同学用毛线自制了一个古筝,拨动古筝,古筝振动发出声音。手指按压不同的位置,改变了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
1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钢尺由于 而发出声音。若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 波,人耳听不见。

13.某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如图所示,这是同学们练习葫芦丝的情景,吹葫芦丝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我们能区分葫芦丝和陶笛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4.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以免影响他人,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是主要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四、实验题
15.下列是小雨用一把钢尺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把钢尺伸出桌外,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第一次轻按第二次重按钢尺,注意听振动发出声音有何不同;
(2)实验表明第二次钢尺振幅比第一次的大, 大。本实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
(3)小红想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把钢尺伸出桌外,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注意听振动发出声音有何不同。

16.小红同学将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用皮带带动它们一起转动,然后用一把塑料尺依次接触两个齿轮,如图所示.下表是她记录的实验情况表格,请完成表格中空缺处的填写.( )
齿轮 相同时间内塑料尺的振动次数(选填“多”或“少”) 频率(选填“高”或“低”) 声音的音调
齿数多的齿轮A. 高
齿数少的齿轮B. 低
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情况,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 有关,振动越快, 越高,音调越 .
17.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1)小红在古筝演奏中发现,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她利用弦音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若她选择 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她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为 ;
(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现,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 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 来实现的。
18.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表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五、简答题
19.质量较差的日光灯(或节能灯)在工作时会发出令人讨厌的噪声,在深夜这种噪声特别刺耳.噪声主要是镇流器在工作时发出的.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提出减小镇流器噪声的方法.
六、计算题
20.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
21.(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多少m?
(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参考答案:
1.B
【详解】“振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也就是声音响度大。
故选B。
2.D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3.A
【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A.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
B.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
D.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4、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详解】A、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当我们休息或学习时,乐声也影响我们,因此也是噪声,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对固体和液体而言最慢,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5.ABD
【详解】A.手机来电铃声提示我们来电话了,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
C.手机声控密码锁是通过识别声音的音色来解锁,故C错误;
D.开会时将手机调成静音,防止发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ABD。
6.BC
【详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会导致其发声的音调不同,但音色相同,故A错误;
BD.演奏古筝时是靠琴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D错误;
C.空间站内有空气,能够传播声音,因此琴声是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故选BC。
7. 分贝/dB 变大
【详解】[1]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
[2]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
8. 振动 能量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将不再发声。
[2]声音具有能量,且具有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作用。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有可能诱发雪崩。
9. 340 水能传播声音 月球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当空气温度是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人在岸边走时,会把水中的鱼吓跑,是因为人发出的声音经水(液体)传播到鱼,鱼听到后被吓跑,此现象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3]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会“死寂无声”。
10. 次声波 低于
【详解】试题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由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所以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无法听到.故答案为次声波;低于.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11.音调
【详解】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手指按压不同的位置,改变了振动部分的长度,振动的频率改变,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12. 振动 低 次声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钢尺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
[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则音调越来越低。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13. 音调 音色
【详解】[1]吹葫芦丝时,葫芦丝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可改变空气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2]不同乐器的音色一般不同,能区别葫芦丝和陶笛,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4. 信息 超声波
【详解】[1]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医生通过声音判断病人病理信息,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2]自然灾害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医生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
15. 相同 响度 控制变量法 不同
【详解】(1)(2)[1][2][3]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把钢尺伸出桌外,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可知,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相同,第一次轻按,第二次重按钢尺,重按时,振幅大,响度大。
(3)[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所以,想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把钢尺伸出桌外,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16.
齿轮 相同时间内塑料尺的振动次数(选填“多”或“少”) 频率(选填“高”或“低”) 声音的音调
齿数多的齿轮A. 多 高 高
齿数少的齿轮B. 少 低 低
快慢 频率 越高
【详解】[1] A齿轮的齿数多,所以说尺子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也就多,从而振动的频率也高;B齿轮的齿数少,尺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也就少,频率也低.
[2][3][4] 根据实验数据中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7. a、b 控制变量法 音调 松紧程度
【详解】(1)[1]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需使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需选择a和b进行实验。
[2]小红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3]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音调偏离了标准。
[4] 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18. 机械闹钟 B 泡沫、锡箔纸、衣服
【详解】(1)[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
(2)[2]A方案: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不适合。
B方案: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3)[3]人听不到钟声的位置与闹钟距离为
L泡沫<L锡箔纸<L衣服
泡沫塑料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衣服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因此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锡箔纸、衣服。
19.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详解】因为人听到声音要经历三个阶段:发声体产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人耳,所以,减弱噪声的途径就相应的有三条,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20.34m
【详解】解: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枯井的深度为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所以枯井的深度为
答:这口枯井约有34m深。
21.(1)1020m;(2)10s
【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闪电传播速度快,雷声比闪电传播的时间慢了3s,也可以说雷声传播了3s,根据公式可求闪电发生处的距离。
(2)已知潜艇A与B的距离,即可知道声波传播的路程,根据公式可求出对应的时间。
【详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由可得,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
(2)由题意可知,声波从A传播到B,再从B反射回A,则其经过的路程
由可得,潜艇A接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为
答:(1)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1020m;(2)潜艇A经10s后能接收到回声信号。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2025届辽宁省教研教改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