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二模
化学试题
1.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P-31 Mn-55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下列描写烟火旳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人间巧艺夺天工 B. 火树银花不夜天
C. 柳絮飞残铺地白 D. 桃花落尽满阶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间巧艺夺天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火树银花不夜天”是指烟花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柳絮飞残铺地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桃花落尽满阶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垃圾应投入的标志是的垃圾箱的是
A. 易拉罐 B. 碎瓷片 C. 过期食品 D. 腐烂水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易拉罐通常是用铝等金属制成,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故应投入可回收物中,符合题意;
B、碎瓷片属于干垃圾,不符合题意;
C、过期食品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
D、腐烂水果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的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量溶液pH B. 稀释浓硫酸
C. 量取溶液 D. 加热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 认识食物中营养素是青少年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的必要条件。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鸡蛋 B. 蔬菜 C. 馒头 D. 苹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B、蔬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C、馒头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D、苹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 B. 水 C. 氧气 D. 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氧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 下列做法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符合的是
A. 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 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
C. 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D. 废弃电池深埋,防止造成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绿色出行,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深埋电池,会污染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四价铼离子符号是 B. 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 三价铼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正四价铼离子应表示为:Re4+,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铼原子序数为7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5,铼离子是铼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铼离子核外电子数不为75,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元素显-2价,则三价铼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该是Re2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 空间站的备用氧气,通常利用分解高氯酸锂来制取,在高氯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已知在高氯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设高氯酸锂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得x=+7。故选:C。
9.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磷酸锰铁锂汽车电池,具有低成本、寿命长、针刺和过充不自燃爆炸等优点,其中关于磷酸锰铁锂中的磷酸锰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4种元素组成 B. 磷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 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是锰元素 D. 锂、铁、磷、氧的原子数目比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磷酸锰锂 (LiMnPO4)化学式知,磷酸锰锂由锂、锰、磷、氧等4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磷酸锰锂中磷、氧元素的质量比==31:(16×4)=31:64,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酸锰锂 (LiMnPO4)中锂、锰、磷、氧的质量=7:55:31:(16×4)=7:55:31:64,故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磷酸锰锂 (LiMnPO4)化学式知,磷酸亚铁锂中的锂、锰、磷、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1: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10.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和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用醋酸除去铁锅上的铁锈 醋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B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石灰浆与反应生成碳酸钙
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铜可以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醋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从而除去铁锅上的铁锈,故A正确;
B、石灰浆与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用石灰浆可粉刷墙壁,故B正确;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C错误;
D、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铜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铜不与氮气反应,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
故选:C。
11. 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b B. d如果是硫酸盐,其结晶水合物叫做胆矾
C. c叫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固体 D. a的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c
【答案】C
【解析】
【详解】A、a为铁单质,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胆矾为硫酸铜晶体,若d为硫酸盐,且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d为硫酸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为氧化物,且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为氧化亚铁,为黑色固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而c为氧化亚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 关于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道尔顿和拉瓦锡最先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 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 卢嘉锡在X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A
【解析】
【详解】A、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该选项叙述错误;
B、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选项叙述正确;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该选项叙述正确;
D、卢嘉锡在X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A。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
B. ℃时,把甲充分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C.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甲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此选项正确;
B、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 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25g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此选项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时,可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有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丙,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4. 除去下列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B Zn粉 Cu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过滤
C MnO2 K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
D KNO3溶液 Ba(NO3)2 加入适量的K2SO4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该选项方法正确;
B、锌能和盐酸反应,但铜不能和盐酸反应,除去了主要物质,该选项方法错误;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二氧化锰,该选项方法正确;
D、硝酸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既能除去杂质,也不引入新杂质,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1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能达到目的;
B、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关闭开关,灯泡发光,则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该实验能达到目的;
D、红磷燃烧前后,天平平衡,则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能达到目的。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火的出现和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透火焙干”是古代造纸的一道工序,在夹墙内烧柴焙干贴在外墙上的纸张。从微观角度解释该操作能加快湿纸变干的原因___________。
(2)图-1是东汉错银铜牛灯,它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燃料置于灯盆内,转动铜片可使燃料充分燃烧,原理是___________。在灯座内装___________,可吸收燃烧过程产生烟尘和CO2、SO2气体。
(3)中医用“酒火疗法”治疗跌伤后的淤肿,图-2为酒精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则O2过量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运输酒精的槽罐车上应张贴题图-3的标志
【答案】(1)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2) ①. 增大氧气含量 ②. 石灰水(或“碱溶液”、“水”等)
(3) ①. CH3OH+3O22CO2+3H2O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透火焙干”是指在夹墙内烧柴焙干贴在外墙上的纸张,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加快湿纸变干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小问2详解】
东汉错银铜牛灯,转动铜片,增大了氧气的含量,故燃料能充分燃烧。故填增大氧气含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碱性溶液反应,故填石灰水(或碱溶液或水);
【小问3详解】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
a.由图2可知甲是酒精,乙是氧气,丙是二氧化碳,完全燃烧时酒精的氧气的质量比为46:96,因此当酒精和氧气质量比为1:1时,酒精有剩余,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正确;
c.运输酒精的槽罐车上应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错误;
故选b。
【科普阅读】
17. 化肥工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NH3是用于制造氮肥的重要物质。1909年,弗利茨哈伯成功利用N2和H2合成氨并提出“循环”的新概念,过程如图所示。
随后,在合成氨工业化生产实验中,卡尔博施发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H2分子会渗透到钢壁内部,与碳粒反应生成CH4,减弱钢内部强度,导致钢材破裂。若将合成塔内层改为耐腐蚀性强的合金材料,外层采用钻有小孔的钢板。内层既保证了合成塔的密封性,又不易腐蚀;外层起支撑作用,即便有微量的H2逃逸出来,也会通过小孔迅速扩散,避免钢材的腐蚀。NH3的合成使化肥成为农业增产的利器。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铵态氮肥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合成塔中气体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进入水冷器的三种气体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4)反应塔内层合金材料不仅需耐腐蚀性强,且不可含___________。
(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___________(填序号)发明了合成氨与制碱联合的生产工艺。
a.屠呦呦 b.侯德榜 c.袁隆平 d.徐寿
【答案】(1)NH4NO3(合理即可)
(2) ①. 3H2+N22NH3 ②. 化合反应
(3) ①. NH3##氨气 ②. H2、N2##氢气、氮气
(4)碳粒##C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化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均属于铵态氮肥,故填:NH4NO3(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合成塔中氮气、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3H2+N22NH3;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三种气体通过水冷器,氨气仍为液态,说明氨气的沸点最高;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氮气和氢气,因为将反应物氢气、氮气通入合成塔,氨分离塔中分离出氮气、氢气,作为循环气体又通入合成塔,故填:NH3或氨气;H2、N2或氢气、氮气;
【小问4详解】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H2分子会渗透到钢壁内部,与碳粒反应生成CH4,减弱钢内部强度,导致钢材破裂,因此反应塔内层合金材料不仅需耐腐蚀性强,且不可含碳粒,故填:碳粒或C;
【小问5详解】
a、屠呦呦的贡献是发明了新药青蒿素,既对抗疟疾有特效,还速效低毒,被卫生组织界定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故选项符合题意;
c、袁隆平为我国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徐寿是中国化学元素名称的创始人,创造出氢(H)、氧(O)等元素名称,为中国化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8. 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及性质检验
ⅰ.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图-1中___________组合(填字母),与图-2的发生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
ⅲ.用图-2装置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检验CO2时,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___________(填“b”或“c”)端连接橡胶管a上。
(2)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与应用
ⅰ.碳捕集:采用物理方法—“冷甲醇洗法”。通过加压降温用甲醇捕集废气中的CO2.若将CO2从甲醉溶液中分离出来,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ⅱ.碳利用与封存:将超临界CO2注入地下孔隙,将原本难以开采的游离石油“挤出”,驱油的同时将CO2封存。石油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资料: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
下列对超临界CO2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号)。
a.与CO2的组成不同 b.不可燃、不助燃 c.与干冰相比,分子间隔不同
【答案】(1) ①. 锥形瓶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 AD ④. 气球飘起 ⑤. c
(2) ①. 降压、升温 ②. 不可再生 ③. bc
【解析】
小问1详解】
ⅰ.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ⅱ.图-2的发生装置可以通过抽动铜丝,使液体和固体接触和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目的;图-1中AD组合,与图-2的发生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将固体放在多孔塑料板上,通过打开或关闭弹簧夹,控制液体和固体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ⅲ.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可观察到烧杯中充有空气的气球飘起;检验CO2时,为了使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气体应该长进短出,则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c端连接橡胶管a上;
【小问2详解】
ⅰ.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减小而减小,通过加压降温用甲醇捕集废气中的CO2,若将CO2从甲醉溶液中分离出来,需进行的操作是降压、升温;
ⅱ.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a、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与CO2的组成相同,故错误;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超临界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故正确;
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与干冰相比,分子间隔不同,故正确;
故选:bc。
【科学探究】
19. 管道疏通剂是家庭厨卫常备用品,项目小组对其展开研究。
说明书
主要成分 氢氧化钠、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
性质 ①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③受热易分解
原理 ①腐蚀软化堵塞物 ②加水溶解后,过碳酸钠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③H2O2不稳定,产生大量气体,冲开管道内的堵塞物
注意事项 ①严禁接触皮肤及口服 ②不得与酸性物质混用 ③不适用于铝制管道 ④使用于软塑料管时需要用水稀释
(1)疏通剂中NaOH的俗名是___________。
(2)洁厕灵中含有盐酸,将疏通剂与洁厕灵混用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不适用于铝制管道的原因是:2Al+2NaOH+2___________=2NaAlO2+3H2↑。
任务二:探究疏通剂在空气中久置后的固体成分
[作出猜想]固体成分中可能含有NaOH、2Na2CO3·3H2O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4)【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适量MnO2 试管外壁发热,无气泡冒出 固体中含NaOH,不含___________
②过滤,向滤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固体中含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查资料可知,Na2CO3溶于水会放热,甲同学据此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无法确认___________的存在,甲同学取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确定含有该物质。
任务三:完善说明书
(6)依据上述探究,乙同学对疏通剂的“注意事项”进行完善:未用完时需拧紧瓶盖,注意___________保存。
【答案】(1)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
(2)HCl+NaOH=NaCl+H2O
(3)H2O (4) ①. 2Na2CO3·3H2O2或##过碳酸钠 ②. Na2CO3##碳酸钠
(5) ①. NaOH##氢氧化钠 ②. 酚酞 ③. 溶液变红
(6)密封(或防潮、防晒、阴凉)
【解析】
【小问1详解】
NaOH的俗名是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
【小问2详解】
洁厕灵中含有盐酸,将疏通剂与洁厕灵混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Al、2个Na、2个O、2个H,反应后有2个Al、2个Na、4个O、6个H,则未知物中有2个O和4个H,化学计量数为2,则化学式为H2O;
【小问4详解】
①由于加水溶解后,过碳酸钠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适量MnO2,试管外壁发热,无气泡冒出,说明固体中不含过碳酸钠;
②过滤,向滤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即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钠;           
【小问5详解】
由于Na2CO3溶于水会放热,试管外壁发热,无法确认氢氧化钠的存在;
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可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甲同学取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确定含有氢氧化钠;     
【小问6详解】
该疏通剂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因此未用完时需拧紧瓶盖,注意密封(或防潮、防晒、阴凉)保存。
20. 铜是人类较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1)火法炼铜。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侗[Cu2(OH)2CO3],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ⅰ.木炭的主要作用:a.作燃料:b.利用其___________性与CuO反应生成Cu。
ⅱ.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通气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电解法制铜。原理:2CuSO4+2H2O=2Cu↓+O2↑+2H2SO4。
ⅰ.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ⅱ.电解后的酸性废液可选用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进行处理。
a.熟石灰 b.生石灰 c.氯化钡
(3)细菌冶铜。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和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中获得含Cu2+浸取液的原理如题图-2所示。
ⅰ.冶炼过程中,FeS2表面发生反应:O2+4e-+4H+=2H2O(e-代表电子),则FeS2周边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ⅱ.写出一种从含Cu2+的浸取液中得到单质铜的方法: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ⅲ.“细菌冶铜”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还原 ②. 排出气体,防止容器内部压强过大而炸裂(平衡气压或调节气压亦可)
(2) ①. Cu、O##O、Cu ②. ab##ba
(3) ①. 增大 ②. Fe+CuSO4=FeSO4+Cu ③. 节能(或环保、无酸性废液产生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木炭具有还原性,故在火法炼铜的过程中,木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燃料,提供热量,二是作还原剂,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填还原性;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通气孔,是因为加热时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如果没有通气孔,容器因压强增大而炸裂,故填排出气体,防止容器内部压强过大而炸裂(平衡气压或调节气压亦可);
小问2详解】
电解法制铜的原理为2CuSO4+2H2O=2Cu↓+O2↑+2H2SO4,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铜由+2价变为0价,硫元素反应前后都是+6价,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氢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填Cu、O或O、Cu;电解后的酸性废液可以选择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物呈中性,
a.熟石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正确;
b.生石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正确;
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呈酸性,故错误,故选ab;
【小问3详解】
细菌冶铜过程中,FeS2表面发生反应:O2+4e-+4H+=2H2O,氢离子反应,浓度逐渐减小,故pH逐渐增大,故填增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铜前面的金属能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填Fe+CuSO4=FeSO4+Cu;细菌冶铜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源,没有有害物质生成,故填节能、环保、没有废液产生等任写一条即可。
21. 乙烯(C2H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类叶绿素结构的“串联催化体系”,可以在太阳光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再联合CO2制C2H4如图所示。
(1)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乙烯(C2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若反应1中生成的36gH2参与到反应2:2CO2+6H2C2H4+4H2O,则生成C2H4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在设计反应器时,将反应器也做成像树叶一般的扁平式结构,请结合图,分析这种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H2O2H2↑+O2↑ ②. 化学
(2)6:1 (3)解:设最终生成C2H4的质量为x
x=84g
答:最终生成C2H4的质量为84g。
(4)增大光照面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1中,水在太阳光、催化剂1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小问2详解】
乙烯(C2H4)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4)=6:1。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反应需要光照,将反应器做成像树叶一般的扁平式结构,能增大光照面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二模
化学试题
1.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P-31 Mn-55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下列描写烟火旳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人间巧艺夺天工 B. 火树银花不夜天
C 柳絮飞残铺地白 D. 桃花落尽满阶红
2. 下列垃圾应投入的标志是的垃圾箱的是
A. 易拉罐 B. 碎瓷片 C. 过期食品 D. 腐烂水果
3. 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的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量溶液pH B. 稀释浓硫酸
C. 量取溶液 D. 加热溶液
4. 认识食物中营养素是青少年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的必要条件。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鸡蛋 B. 蔬菜 C. 馒头 D. 苹果
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 B. 水 C. 氧气 D. 氯化钠
6. 下列做法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符合的是
A. 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 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
C. 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D. 废弃电池深埋,防止造成污染
7.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大飞机C919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四价铼离子符号是 B. 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 三价铼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8. 空间站的备用氧气,通常利用分解高氯酸锂来制取,在高氯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9.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磷酸锰铁锂汽车电池,具有低成本、寿命长、针刺和过充不自燃爆炸等优点,其中关于磷酸锰铁锂中的磷酸锰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4种元素组成 B. 磷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C. 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是锰元素 D. 锂、铁、磷、氧的原子数目比为
10.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和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用醋酸除去铁锅上的铁锈 醋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B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石灰浆与反应生成碳酸钙
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铜可以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
A. A B. B C. C D. D
11. 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b B. d如果是硫酸盐,其结晶水合物叫做胆矾
C. c叫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固体 D. a的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c
12. 关于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道尔顿和拉瓦锡最先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 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 卢嘉锡在X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
B. ℃时,把甲充分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C.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甲
14. 除去下列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B Zn粉 Cu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过滤
C MnO2 K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
D KNO3溶液 Ba(NO3)2 加入适量K2SO4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火的出现和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透火焙干”是古代造纸的一道工序,在夹墙内烧柴焙干贴在外墙上的纸张。从微观角度解释该操作能加快湿纸变干的原因___________。
(2)图-1是东汉错银铜牛灯,它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燃料置于灯盆内,转动铜片可使燃料充分燃烧,原理是___________。在灯座内装___________,可吸收燃烧过程产生烟尘和CO2、SO2气体。
(3)中医用“酒火疗法”治疗跌伤后的淤肿,图-2为酒精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则O2过量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运输酒精的槽罐车上应张贴题图-3的标志
【科普阅读】
17. 化肥工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NH3是用于制造氮肥的重要物质。1909年,弗利茨哈伯成功利用N2和H2合成氨并提出“循环”的新概念,过程如图所示。
随后,在合成氨工业化生产实验中,卡尔博施发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H2分子会渗透到钢壁内部,与碳粒反应生成CH4,减弱钢内部强度,导致钢材破裂。若将合成塔内层改为耐腐蚀性强的合金材料,外层采用钻有小孔的钢板。内层既保证了合成塔的密封性,又不易腐蚀;外层起支撑作用,即便有微量的H2逃逸出来,也会通过小孔迅速扩散,避免钢材的腐蚀。NH3的合成使化肥成为农业增产的利器。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铵态氮肥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合成塔中气体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进入水冷器的三种气体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4)反应塔内层合金材料不仅需耐腐蚀性强,且不可含___________。
(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___________(填序号)发明了合成氨与制碱联合的生产工艺。
a.屠呦呦 b.侯德榜 c.袁隆平 d.徐寿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8. 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及性质检验
ⅰ.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图-1中___________组合(填字母),与图-2的发生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
ⅲ.用图-2装置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检验CO2时,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___________(填“b”或“c”)端连接橡胶管a上。
(2)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与应用
ⅰ.碳捕集:采用物理方法—“冷甲醇洗法”。通过加压降温用甲醇捕集废气中的CO2.若将CO2从甲醉溶液中分离出来,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ⅱ.碳利用与封存:将超临界CO2注入地下孔隙,将原本难以开采的游离石油“挤出”,驱油的同时将CO2封存。石油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资料:超临界CO2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CO2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
下列对超临界CO2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号)。
a.与CO2的组成不同 b.不可燃、不助燃 c.与干冰相比,分子间隔不同
【科学探究】
19. 管道疏通剂是家庭厨卫常备用品,项目小组对其展开研究。
说明书
主要成分 氢氧化钠、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
性质 ①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③受热易分解
原理 ①腐蚀软化堵塞物 ②加水溶解后,过碳酸钠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③H2O2不稳定,产生大量气体,冲开管道内的堵塞物
注意事项 ①严禁接触皮肤及口服 ②不得与酸性物质混用 ③不适用于铝制管道 ④使用于软塑料管时需要用水稀释
(1)疏通剂中NaOH的俗名是___________。
(2)洁厕灵中含有盐酸,将疏通剂与洁厕灵混用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不适用于铝制管道的原因是:2Al+2NaOH+2___________=2NaAlO2+3H2↑。
任务二:探究疏通剂在空气中久置后的固体成分
[作出猜想]固体成分中可能含有NaOH、2Na2CO3·3H2O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4)【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适量MnO2 试管外壁发热,无气泡冒出 固体中含NaOH,不含___________
②过滤,向滤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固体中含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查资料可知,Na2CO3溶于水会放热,甲同学据此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无法确认___________的存在,甲同学取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确定含有该物质。
任务三:完善说明书
(6)依据上述探究,乙同学对疏通剂的“注意事项”进行完善:未用完时需拧紧瓶盖,注意___________保存。
20. 铜是人类较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1)火法炼铜。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侗[Cu2(OH)2CO3],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ⅰ.木炭的主要作用:a.作燃料:b.利用其___________性与CuO反应生成Cu。
ⅱ.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通气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电解法制铜。原理:2CuSO4+2H2O=2Cu↓+O2↑+2H2SO4。
ⅰ.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ⅱ.电解后的酸性废液可选用___________(多选,填序号)进行处理。
a.熟石灰 b.生石灰 c.氯化钡
(3)细菌冶铜。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和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中获得含Cu2+浸取液的原理如题图-2所示。
ⅰ.冶炼过程中,FeS2表面发生反应:O2+4e-+4H+=2H2O(e-代表电子),则FeS2周边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ⅱ.写出一种从含Cu2+的浸取液中得到单质铜的方法: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ⅲ.“细菌冶铜”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1. 乙烯(C2H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类叶绿素结构的“串联催化体系”,可以在太阳光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再联合CO2制C2H4如图所示。
(1)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乙烯(C2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若反应1中生成的36gH2参与到反应2:2CO2+6H2C2H4+4H2O,则生成C2H4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在设计反应器时,将反应器也做成像树叶一般的扁平式结构,请结合图,分析这种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新疆哈密市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