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徐州市2024年中考信息冲刺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其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A. 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 长期大量施用同种磷肥
C. 加快资源化利用研究 D. 污水分级处理后再利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故A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长期大量施用同种磷肥,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故B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加快 CO2 资源化利用研究,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又能缓解能源危机,故C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D、污水分级处理后再利用,既能节约用水,又能减少水体污染,故D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溶解 B. 取上层清液
C. 测酸碱性 D. 测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溶解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此选项正确;
B. 静置足够长的时间,然后用慢慢倾倒的方法,可取出上层清液,此选项正确;
C. 滴管要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此选项错误;
D. 测定溶液的pH时,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此选项正确。
故选C。
3. 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 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 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 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水:,水的密度是1g/mL则是47mL,正确。
B、称量固体时,是先调节好砝码的质量,再加药品,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错误。
C、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D、溶解操作在烧杯中进行,则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正确。
故选:B。
4. 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 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1实验中蒸馏水和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错误;
B、图2实验7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正确;
C、图3实验中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C正确;
D、图4实验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即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5.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 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 分析:氯化钠溶液导电,因为氯化钠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错误;
B、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因氯化钠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 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 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 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 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 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分析正确;
B、该装置具有过滤的作用,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分析正确;
C、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分析错误;
D、该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C。
8. 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入熟石灰固体研磨,闻气味
B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C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 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氯化钾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能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只能够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但不能证明氢氧化钙已完全变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HCl气体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NaOH溶液反应,再干燥,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9.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和都属于易溶物质
B. 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C. 30℃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和溶液
D. 20℃时,饱和溶液中溶解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则硝酸钾和氯化钠均属于易溶物质,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C、3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但是配制溶液的状态未知,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KNO3 溶液和NaCl溶液,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了30g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不能是碱 B. 丙不能是单质
C. 乙可以是氧化物 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不能直接转化成碱,所以甲不能是碱,故选项说法与图示关系相符;
B、盐酸能和铁反应,铁能和四氧化三铁相互转化,盐酸能转化成氢气,氢气可以和四氧化三铁反应,则甲可以是氢气,乙可以是四氧化三铁,丙可以是单质铁,故选项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
C、盐酸能转化成水,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碳酸钙能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则甲可以是水,丙可以是碳酸钙,乙可以是二氧化碳,所以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故选项说法与图示关系相符;
D、盐酸能转化成二氧化碳,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钠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则甲可以是二氧化碳(氧化物),乙可以是氢氧化钠(碱),丙可以是碳酸钠(盐),所以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故选项说法与图示关系相符。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13题计算4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1.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大量使用磷肥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正常雨水的约为5.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4)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水溶液中,数目最少的原子是______。
【答案】(1)
(2)
(3)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水分子,符号为H2O。
【小问2详解】
KH2PO4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磷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1)×2+x+(-2)×4=0,解得x=+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标出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小问3详解】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而正常雨水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水的化学式为H2O,乙醇的质量分数为10%,水的质量分数为90%,则其中数目最少的原子为碳,符号为C。
12. 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樟脑、酒精、、、水等物质。
(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________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下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或“=”)。
(3)已知X是或中的一种,小明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上图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X是________,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X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1) ①. 弱于 ②. 蒸发
(2)< (3) ①. ②. 25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恒温蒸发溶剂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小问2详解】
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则等质量的KNO3、NH4Cl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铵,溶剂质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铵;将t3℃时等质量的KNO3、NH4Cl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都有晶体析出,但溶剂质量不变,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而溶剂质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铵,溶剂质量越大,能溶解的溶质质量也越大,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NH4Cl;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③中100g水能溶解55g的X,则t3℃时X的溶解度要大于55g,由图1可知,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X是硝酸钾;②中是t1℃时烧杯中有200g水和55g硝酸钾,③中是t3℃时烧杯中有100g水和55g硝酸钾,而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要使它们都达到饱和状态,②中需要加入30g×2-55g=5g硝酸钾,③中需要加入80g-55g=25g硝酸钾,则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更大的是③。
13.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碳元素周期表信息,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碳元素可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硬度很大 b.每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用木炭冶炼锡的方法。
①原料锡砂(主要成分)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__。
(4)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下列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a. b. c. d.NaCl
(5)和均属于碳的氧化物,图A和图B分别是探究和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________。
②装置B中实验中,燃烧的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6)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1)6 (2)d
(3) ①. ②. 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4)c (5) ①. ②. 点燃尾气(合理即可) ③. 不可燃、不助燃 ④.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红 ⑤. 3纸花比1纸花先变红
(6)设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质量为x。
x=73g
答: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质量是73g。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小问2详解】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小问3详解】
①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锡、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锡、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0、0,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小问4详解】
有机物为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
a、CO2虽然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错误;
b、Na2CO3虽然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错误;
c、CH4O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d、NaCl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错误。
故填c;
【小问5详解】
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有毒,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从环保角度考虑,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是用气球收集或点燃;
②装置 B 中实验中,燃烧的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红,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3纸花比1纸花先变红;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三、实验和探究题(2小题,共14分)
14. 某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注射器完好,手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
(2)图B:用手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图C:实验室制备时,广口瓶中所装的药品为________,反应后无块状固体剩余,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盐酸不剩余。
(4)图D: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图E:用于收集氧气,收集的时刻是________。
(6)图F: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稳定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之间有间隔
(2)长颈漏斗中水面上升
(3) ①. 大理石(或石灰石) ②. 无气泡产生
(4)
(5)导气管口气泡均匀冒出时
(6)
【解析】
【小问1详解】
手能推动活塞,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推动活塞,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气体被压缩;
【小问2详解】
用手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备CO2,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注射器中所装的试剂为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若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若观察到无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物刚好完全反应;
【小问4详解】
D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5详解】
图 E 是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排出的气体中存在空气,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小问6详解】
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稳定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是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溶液为何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碱性溶液中都存在较多的,在水中全部解离出和。
②,溶液呈中性,、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与作用,产生较多的,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_。
【实验探究】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________错误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错误
③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作用,产生较多的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
(3)结合上述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
【答案】(1)和作用,产生较多的
(2) ①. 一 ②. NaCl ③. 溶液红色消失,产生白色沉淀
(3)OH-、和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结合猜想一和猜想二,猜想三为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使溶液显碱性;
【小问2详解】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没有氢氧根离子,故猜想一错误;
②由于猜想二不成立,即与作用,产生较多的,所以实验操作为: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③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猜由于想三成立,则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消失;
【小问3详解】
通过交流,得知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OH-、和。徐州市2024年中考信息冲刺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其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A. 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 长期大量施用同种磷肥
C. 加快资源化利用研究 D. 污水分级处理后再利用
2. 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溶解 B. 取上层清液
C. 测酸碱性 D. 测pH
3. 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 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 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 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4. 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 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5.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6.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 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 分析:氯化钠溶液导电,因为氯化钠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
D. 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7. 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 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 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 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 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8. 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入熟石灰固体研磨,闻气味
B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C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 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A. A B. B C. C D. D
9.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和都属于易溶物质
B. 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C. 30℃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和溶液
D. 20℃时,饱和溶液中溶解了
10.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不能是碱 B. 丙不能是单质
C. 乙可以是氧化物 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13题计算4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1. 水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大量使用磷肥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中磷元素化合价______。
(3)正常雨水的约为5.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4)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水溶液中,数目最少的原子是______。
12. 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樟脑、酒精、、、水等物质。
(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________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下图为和溶解度曲线。℃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或“=”)。
(3)已知X是或中的一种,小明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上图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X是________,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X的质量是________g。
13.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碳元素周期表信息,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碳元素可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b.每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d.金刚石、石墨和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用木炭冶炼锡的方法。
①原料锡砂(主要成分)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________。
(4)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下列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a. b. c. d.NaCl
(5)和均属于碳的氧化物,图A和图B分别是探究和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装置A中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________。
②装置B中实验中,燃烧的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6)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三、实验和探究题(2小题,共14分)
14. 某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注射器完好,手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
(2)图B:用手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图C:实验室制备时,广口瓶中所装的药品为________,反应后无块状固体剩余,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盐酸不剩余。
(4)图D: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图E:用于收集氧气,收集的时刻是________。
(6)图F: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稳定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溶液为何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碱性溶液中都存在较多的,在水中全部解离出和。
②,溶液呈中性,、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与作用,产生较多的,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_。
【实验探究】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________错误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错误
③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作用,产生较多的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
(3)结合上述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