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化学第二次学期调研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海拔高度世界纪录,其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 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名称上看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C。
2.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碘酒 C. 液氮 D. 汽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是氮气的液态,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中水中溶有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A. Fe B. Ca C. Al D. O
【答案】B
【解析】
【详解】A、缺铁会导致贫血,不符合题意;
B、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符合题意;
C、Al人体不需要特意摄入,不符合题意;
D、O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 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 土更净-一填埋废弃电池
C. 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 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答案】B
【解析】
【详解】A、防治水体污染,使水更清澈,A正确。
B、废弃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对土壤造成污染,B错误。
C、加强大气治理,使天更蓝,C正确。
D、提高绿化覆盖,使景更美,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操作不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仪器,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上升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不正确。
D、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操作不正确。
故选。
7. 下列对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H2O、NO2、Fe3O4 B. 碱:Ca(OH)2、NH3·H2O、Na2CO3
C. 酸:CH3COOH、CH4、H2SO4 D. 盐:NH4NO3、MgCl2、CuO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H2O 、NO2 、Fe3O4都属于氧化物,正确;
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Ca(OH)2、NH3·H2O、属于碱,Na2CO3属于盐,错误;
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CH3COOH 、H2SO4属于酸,CH4不属于酸,错误;
D、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NH4NO3、MgCl2属于盐, CuO属于氧化物,错误。
故选A。
8. 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DHA属于氧化物
B. DHA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 DH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2:32: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DHA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DHA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2):(16×2)=33:4: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说法正确;
D、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2):(16×2)=33:4:4,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冒出白雾
B. 硫酸铵、硝酸钾加熟石灰研磨均产生氨味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烧碱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故A正确;
B、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硫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味,硝酸钾不会有此现象,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目 A B C D
方案
现象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没生锈
结论 氢气较纯 该气体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收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纯净,选项错误;
B、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只能证明该气体中含有碳、氢元素,选项错误;
C、单独二氧化碳是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
D、a、b实验的变量为是否与氧气接触,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没生锈,则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选项正确;
故选:D。
11.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镓原子核外有4层,位于第四周期,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镓的核内质子数为31,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该选项说法正确;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氮最外层5个电子易得3个电子,显-3价,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化学式书写时,金属书写在左,非金属书写在右,所以氮化镓表示为Ga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2. 除去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稀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u(Fe)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用足量稀盐酸会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主要物质也会被除去,错误;
B、足量稀盐酸只会与铁发生反应,与铜不反应,经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铜,正确;
C、水会与氧化钙发生反应,主要物质会被除去;错误;
D、硝酸钙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会生成硝酸钠,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
故选B。
13. 学习酸、碱的知识后,小芳构建了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氧化物,如图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可以通过金属矿石的冶炼获得
B. 称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 若乙物质中有铁元素,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一定呈浅绿色
D. 甲与丙反应过程会吸热,甲可以通过化合或置换反应转化为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氧化物,甲能和乙、丙反应,乙能和盐酸反应,丙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则甲是碳,乙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铁等,丙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物质是碳,碳不可以通过金属矿石的冶炼获得,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而Ca(OH)2称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若乙物质中有铁元素,则乙可以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得到溶液呈黄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是碳,丙是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会吸热,碳可通过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碳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 t2°C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质量c>b>a
D. t1℃时,将15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65gc的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无法比较,选项错误;
B、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的饱和溶液进行升温后依然是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会减小,不能变成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为a>b>c,则溶剂的质量为c>b>a,选项正确;
D、t1℃时,c的溶解度是20g,将15g的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则得到50g+10g=60g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定温度才能比较大小。
15.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面粉车间可以不关注因遇明火而发生爆炸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与氖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是同种元素,此选项错误;
B. 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面粉车间要关注因遇明火而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不是置换反应,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6.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分析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Ⅰ除杂中,可用溶液浸洗粗盐,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为了减少损失,浸洗溶液应选用的不饱和溶液,这种方法是物理方法
B. 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或吸收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
C. 步骤Ⅳ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故浸洗溶液应选用 NaCl 的饱和溶液,该方法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碱性溶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提高产率,不符合题意;
C、步骤Ⅳ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和锌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但氢氧化钠无法转化为锌,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不反应,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氢氧化钙和和碳酸钠可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选项错误;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钠无法转化为硫酸,选项错误;
D、碳和不充足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氧气和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氧化铜和碳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故选D。
18. 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pH=11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详解】A、钙离子与碳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组内离子组内离子间不会结合成水、沉淀和气体,在碱性溶液中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C、镁离子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亚铁离子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加水稀释盐酸
B. 向等质量的Mg和Al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质量的稀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水稀释稀盐酸,稀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Mg和Al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后金属不足,酸过量,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3Al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最后铝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C、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一开始,酸不足,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等,后酸过量,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镁,故最后镁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难溶于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③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 松软可口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 再涂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社会 D.物质鉴别
①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检查胃肠疾病 ②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发生了中和反应 ③玻璃、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 有机玻璃都属于复合材料 ①用燃着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③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三种固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缺维生素A会引起会引起夜盲症,错误;②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牛奶、蛋清或生豆浆中含有蛋白质;当人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生豆浆解毒,正确;③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正确,故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
B、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错误;②档案材料失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以防造成档案受损,应该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错误;③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错误,故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
C、①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钡,氯化钡是一种重金属盐,有毒,因此不能服用碳酸钡,错误;②小苏打能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碳酸氢钠)是一种盐,与盐酸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③玻璃、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故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
D、①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使木条的燃烧更加剧烈,而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通过木条是否熄灭鉴别两种物质,正确;②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体,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焦羽毛气味,可以鉴别,正确;③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正确,故选项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共28分)
21. 《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
(1)表中“”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杨桃中的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杨桃A的,杨桃B的,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填字母序号)。
A. 坏血病 B. 氟骨病 C. 甲状腺肿大 D. 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_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二氧化碳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石墨⑤硝酸钾⑥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
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
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2)锌、铁 (3)A (4)D
(5)磷 (6) ①. ③ ②. ② ③. ④ ④. ⑥ ⑤. ⑤ ⑥. 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六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表中已标明水、糖类、油脂(即表中的脂肪)、无机盐(钾、钙、锌、铁存在于其中)和维生素,因此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蛋白质;
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表中列出的钾和钙属于常量元素,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锌、铁;
【小问3详解】
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1.35﹤1.81,因此酸性较强的杨桃是:A;
【小问4详解】
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故填:D;
【小问5详解】
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因此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磷肥;
【小问6详解】
a、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焙制糕点,故选③;
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由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熟石灰,故选②;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故选④;
d、生理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选⑥;
e、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⑤;
f、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故选①。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氮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2)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和)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①步骤Ⅰ中分离固体A和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答案】(1)氮分子 (2) ①. BE##EB ②. C
(3)C2H6+O22CO+3H2
(4) ①. 过滤 ②. Fe、Cu、Zn ③. 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气由氮分子构成;
【小问2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E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C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化学性质相似;
【小问3详解】
该反应是由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22CO+3H2;
【小问4详解】
溶液C可以转化成硫酸锌晶体,故溶液C为硫酸锌溶液,废液中加入过量X得到固体A与硫酸锌溶液,故X为锌,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与硫酸锌,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锌,固体A为铜、铁、锌,固体A与过量Y溶液反应生成溶液B与铜,溶液B与锌反应得到铁与硫酸锌,故溶液Y为稀硫酸。
①步骤Ⅰ中分离固体A和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②根据分析,固体A成分为Fe、Cu、Zn;
③步骤Ⅱ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
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在,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1)氨厂的原料来自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_不同。
(2)通常状况下,溶解度远大于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_____________(填“”或“”)。
(3)加热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固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剂质量减少
②难溶于水
③时,的溶解度相比较,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
(5)氨厂生产的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作_________肥(填化肥类别)。
【答案】(1)沸点 (2)NH3
(3)2NaHCO3Na2CO3+H2O+CO2
(4)③ (5)氮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小问2详解】
氨气的溶解度远大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氨气和水形成氨水,呈碱性,因此先通氨气,更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小问3详解】
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小问4详解】
①由图一可知,在吸收塔虽然有水参加反应,但加入的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水,相当于加入了一部分水,因此碳酸氢钠的析出,溶剂减少不是主要原因,说法不正确;
②由图像可知,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g,所以碳酸氢钠不是难溶物质,说法不正确;
③由图像可知,在30℃~35℃时,三种物质相比较,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最小的,易达到饱和而析出,说法正确;
故选③
【小问5详解】
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含有氮元素,因此可以做氮肥。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共22分)
24.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__。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代号)。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______,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 D
(3) ①. 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②. ③.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④.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题目中给出的药品能制取氧气的是高锰酸钾,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锰酸钾制氧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的物质进入导管,故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D,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无法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块状石灰石、稀盐酸制取CO2,该反应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装置中的铜丝网中装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则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网控制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的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不能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因为铁也会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G装置为装有浓硫酸的万用瓶,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将气体通入到溶液中,则气体应该从b口进入。
25. 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茗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
【进行猜想】
(2)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3)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充分反应。 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4)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答案】(1) ①. NaOH+HCl=NaCl+H2O ②. 红色溶液刚好变为无色 ③. 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NaCl、NaOH、Na2CO3
(3) ①. 稀硫酸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BaCl2+H2SO4=BaSO4+2HCl
(4)BaCO3、Ca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滴入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显中性的氯化钠,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水,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小问2详解】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物中肯定由氯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增多,肯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说明溶液显减性,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综上猜想三:NaCl、NaOH、Na2CO3;
【小问3详解】
猜想一成立,由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由氯化钠生成,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有氢氧化钠存在,只需证明氯化钡存在,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生成,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猜想一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小问4详解】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BaCO3、CaCO3。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0分)
26.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计算:
(1)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1)6:1:8
(2)40%
【解析】
【小问1详解】
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2×3):(1×6):(16×3)=6:1:8 ;
【小问2详解】
C3H6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 25g 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 80g 稀硫酸分 4 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试分析并计算:
(1)25g 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g。
(2)当加入______g 稀硫酸时,25g 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3)求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 0.01%)
【答案】(1)9.75
(2)60 (3)解:设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ZnSO4的质量为 x,此时生成的 H2的质量为 y
x=16.1g
y=0.2g
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ZnSO4)质量分数=
答: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4.77%。
【解析】
【小问1详解】
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最后剩余的金属为铜,最后剩余铜的质量为15.25g,则25g 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25g-15.25g=9.75g;
【小问2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25g-21.75g=3.25g,第二次加入20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21.75g-18.5g=3.25g,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18.5g-15.25g=3.25g,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说明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锌恰好完全反应,即当加入60g 稀硫酸时,25g 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小问3详解】
见答案。初四化学第二次学期调研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海拔高度世界纪录,其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 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
2.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碘酒 C. 液氮 D. 汽水
4.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A. Fe B. Ca C. Al D. O
5.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 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 土更净-一填埋废弃电池
C. 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 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7. 下列对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H2O、NO2、Fe3O4 B. 碱:Ca(OH)2、NH3·H2O、Na2CO3
C. 酸:CH3COOH、CH4、H2SO4 D. 盐:NH4NO3、MgCl2、CuO
8. 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DHA属于氧化物
B. DHA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 DH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2:32:2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冒出白雾
B. 硫酸铵、硝酸钾加熟石灰研磨均产生氨味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烧碱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10. 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目 A B C D
方案
现象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没生锈
结论 氢气较纯 该气体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A. A B. B C. C D. D
11.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12. 除去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稀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u(Fe)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13. 学习酸、碱的知识后,小芳构建了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氧化物,如图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可以通过金属矿石的冶炼获得
B. 称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 若乙物质中有铁元素,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一定呈浅绿色
D. 甲与丙反应过程会吸热,甲可以通过化合或置换反应转化为丙
1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 t2°C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质量c>b>a
D. t1℃时,将15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65gc的饱和溶液
15.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面粉车间可以不关注因遇明火而发生爆炸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16.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分析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Ⅰ除杂中,可用溶液浸洗粗盐,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为了减少损失,浸洗溶液应选用的不饱和溶液,这种方法是物理方法
B. 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或吸收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
C. 步骤Ⅳ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17. 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8. 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9. 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加水稀释盐酸
B. 向等质量的Mg和Al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质量的稀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20.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③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 松软可口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 再涂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社会 D.物质鉴别
①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检查胃肠疾病 ②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发生了中和反应 ③玻璃、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 有机玻璃都属于复合材料 ①用燃着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③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三种固体
A. A B. B C. C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共28分)
21. 《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
(1)表中“”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杨桃中的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杨桃A的,杨桃B的,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填字母序号)。
A. 坏血病 B. 氟骨病 C. 甲状腺肿大 D. 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_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
(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二氧化碳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石墨⑤硝酸钾⑥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
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是_________
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氮气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2)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和)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①步骤Ⅰ中分离固体A和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2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
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在,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1)氨厂的原料来自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_不同。
(2)通常状况下,的溶解度远大于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_____________(填“”或“”)。
(3)加热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固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剂质量减少
②难溶于水
③时,的溶解度相比较,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
(5)氨厂生产的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作_________肥(填化肥类别)。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共22分)
24.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__。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代号)。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______,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5. 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茗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
【进行猜想】
(2)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3)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充分反应。 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4)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共10分)
26.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计算:
(1)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 25g 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 80g 稀硫酸分 4 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试分析并计算:
(1)25g 假黄金中锌质量是______g。
(2)当加入______g 稀硫酸时,25g 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3)求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