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2023-2024高一化学同步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答案)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题型 1 氮气 氮的固定】
【题型 2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题型 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题型 4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
【题型 5 氨水的性质与应用】
【题型 6 喷泉实验】
【题型 7 铵盐 铵根离子的检验】
【题型 8 硝酸的性质】
【题型 9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题型 1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酸雨】
【题型 1 氮气 氮的固定】
【例 1】氮是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豆科农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工业合成氨
【答案】A
【详解】A.氮得固定是将游离态得氮转化成化合态得氮,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不属
于氮得固定,A 错误;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反应方程为N2 +O2放电2NO,属于氮的固定,B
正确;
C.豆科农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将游离态的氮转化成了化合态的氮,属
于氮的固定,C 正确;
D.工业合成氨是将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D
正确;
故选 A。
【变式 1】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上用氨气和硝酸合成硝酸铵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 NO
C.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 D.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答案】B
【分析】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详解】A.是含-3 价 N 元素的 NH3与含+5 价 N 元素的 HNO3反应,且反应前后化合价不
变,A 错误;
B.游离态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2 价的 NO,符合氮的固定, B 正确;
C.含-3 价 N 元素的 NH3与氯气反应生成游离态的氮气,不符合氮的固定,C 错误;
D.-3 价的 N 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D 错误。
故选 B。
【变式 2】下列关于氮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非金属单质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C.氮元素在自然界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D.闪电时,大气中氮的氧化物的生成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B
【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工业上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属
于人工固氮,选项 A 正确;
B.非金属单质氮气在化学反应中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如氮气与氧气反应中,氮
气作还原剂,选项 B 错误;
C.氮元素在自然界有游离态(氮气)和化合态(铵态氮和硝态氮等),选项 C 正确;
D.闪电时,大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属于氮的固定,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B。
【变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因是 N 的非金属性较弱
B.“雷雨发庄稼”所包含的化学变化有 N2→NO→NO2→HNO3→硝酸盐
C.氮气与氧气直接在汽车内燃机中高温下反应,氧气少量生成 NO,过量生成 NO2
D.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答案】B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因是 N≡N 键能大使得氮气很稳定,A 错误;
B.“雷雨发庄稼”所包含的化学变化有:放电时氮气被 O2氧化产生 NO,NO 被 O2氧化为
NO2, NO2与 H2O 反应产生 HNO3,硝酸进一步转变为硝酸盐,即存在转化关系:
N2→NO→NO2→HNO3→硝酸盐,B 正确;
C.氮气与氧气在汽车内燃机中高温反应生成 NO,NO 进一步被氧气氧化生成 NO2,C 错
误;
D.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2作为肥料,D 错误;
故选 B。
【题型 2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例 2】下列关于 NO2和 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 NO2是酸性氧化物
B.除去 NO2中混有的 NO,可将混合气通入水中
C.NO 与 NO2互为同素异形体
D.3NO2+H2O=2HNO3+N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答案】D
【详解】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故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NO,且 NO 不溶于水,不能用水除去 NO 杂质,故 B 错误;
C.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而 NO 与 NO2是化合物,故 C 错误;
D.该反应中 N 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变为+5 价和+2 价,所以生成硝酸的二氧化氮是还原
剂,其计量数是 2,生成 NO 的二氧化氮是氧化剂,其计量数是 1,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
物质的量之比都是 1:2,故 D 正确;
故选:D。
【变式 1】氮的氧化物均是空气污染物,燃油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 NO,若要将 NO 转化为
N2,从性质考虑下列物质中可以选择与之反应的是
A.CO B.NaClO C.O2 D.Fe2 O3
【答案】A
【分析】将 NO 转化为 N2,N 得电子作氧化剂,则需要加入还原剂。
【详解】A.CO 具有还原性,能与 NO 反应生成氮气,A 正确;
B.NaClO 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将 NO 还原为 N2,B 错误;
C.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将 NO 还原为 N2,C 错误;
D.Fe2O3具有氧化性,不能将 NO 还原为 N2,D 错误;
故答案选 A。
【变式 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2和 O2反应生成 NO, NO 进一步氧化生成 NO2,在指
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NO(g) H 2O HNO3(aq) B.N2(g)
O2
高温 NO2(g)
C.NO CO2(g) 高温、催化剂 N2(g) D.NH

3
硫酸 N2(g)
【答案】C
【详解】A.NO 与 H2O 不发生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生成 HNO3,A 错误;
B.N2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 NO,不能一步生成 NO2,B 错误;
C.NO2有氧化性,CO 有还原性,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
无毒的 N2和 CO2,能一步实现,C 正确;
D.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转化生成 N2,D 错误;
故选 C。
【题型 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例 3】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 20mLNO,然后吸入 5mL 水。若再吸入 6mL O2 ,夹
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
B.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
C.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 19mL
D.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 0.07mol/L
【答案】A
【详解】A.NO 遇空气中氧气生成 NO2,NO2为红棕色气体,NO2溶于水生成 NO,气体
由红棕色变为无色,A 项正确;
B.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缓缓向左移动,B 项错误;
C.由 4NO + 3O2 + 2H2O = 4HNO3可知,O2消耗完,NO 有剩余,剩余气体体积为
20 -8 =12mL,C 项错误;
D.没有注明状态,无法计算,D 项错误;
故选 A。
【变式 1】将盛有 NO2和 N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
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原混合气体中 N2与 NO2的体积比为
A.1:1 B.1:2 C.1:3 D.3:1
【答案】C
【详解】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 xmolN2,ymolNO2,盛有 N2和 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
3NO2 + H2O = 2HNO3 + NO
于水中发生反应 3NO2+H2O=2HNO
y
3+NO,则有 y 3 ,反
3 1
( y x) ( y应后试管内气体物质的量为 + mol,则有(x+y)=2 + x),解得 x:y=1:3,故答案
3 3
选 C。
【变式 2】将装有 50 mL NO2、NO 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
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的体积为
A.15mL B.20mL C.25mL D.30mL
【答案】B
【详解】NO2与 H2O 反应生成 HNO3和 NO,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NO
与水不反应,则气体体积减小的 20mL 为 NO2转化为 NO 时减小的,根据化学方程式可
知,30mLNO2转化为 10mLNO,气体减小 20mL,因此原混合气体中有 NO20mL,答案选
B。
【题型 4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
【例 4】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 NH3能与 CuO 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1)装置 D 的仪器名称是 。
(2)装置 A 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B 的作用是干燥 NH3,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4)实验中装置 C 的试管中有红色单质生成,还能收集到一种气体单质,且 D 装置中无
水硫酸铜变蓝。则该反应说明 NH3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化学方程
式并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该实验的缺陷是 。
D
【答案】(1)干燥管(2)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3)B
(4) 还原性 (5)缺少吸收未反应 NH3的装置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先制取氨气,再用氨气还原氧化铜。装置 A 为 NH3的制取装置,
装置 B 为干燥装置,装置 C 为 NH3还原 CuO 的装置,装置 D 为检验反应产生中水蒸气的
装置。
【详解】(1)装置 D 的仪器名称是干燥管。
(2)装置 A 试管中,NH4Cl 与 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 NH3等,发生复分解反
D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3)装置 B 的作用是干燥 NH3,但浓硫酸能吸收 NH3,所以可选择的试剂是碱石灰,故
选 B。
(4)实验中装置 C 的试管中生成的红色单质为 Cu,气体单质为 N2,且 D 装置中无水硫酸
铜变蓝,则生成 H2O,则 NH3与 CuO 发生反应生成 Cu、N2、H2O。该反应中,NH3所含
N 元素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5)NH3是大气污染物,需进行尾气处理,则该实验的缺陷是:缺少吸收未反应 NH3的
装置。
【点睛】凡是有毒气体的制取,都需进行尾气处理。
【变式 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 B.氨气可用浓硫酸干燥
C.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氨常用作制冷剂
【答案】B
【详解】A.CaO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一水合氨分解出氨气,故 A 正确;
B.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 B 错误;
C.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 C 正确;
D.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故 D 正
确;
答案选 B。
【变式 2】实验室里通过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
气,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极易溶于硫酸,下列氨气的制备、干燥、收集、检验的操作正确
的是
A. 制取 NH3 B. 用碱石灰干燥 NH3
C. 收集 NH3 D. 尾气处理
【答案】B
【详解】A.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 A 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故 B 正确;
C.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故 C 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硫酸中会引起倒吸,故 D 错误;
故选:B。
【变式 3】某化学兴趣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H3。
已知:①浓氨水中的溶质为NH3 ×H2O;
②浓氨水与氧化钙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为 。
(2)浓氨水属于 (填“混合物”、“氧化物”或“盐”), (填“能”或“不能”)导
电,判断理由为 。
(3)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NH3 × H2O + CaO=NH3 +Ca(OH)2 。
①写出Ca(OH)2的一种用途: 。
②NH3与Cl2反应只生成N2 和NH4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为 (填化学式)。
(4)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 2NH3 + H2SO4 (稀)=(NH4 )2SO4。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中,每消耗3.4g NH3,同时生成 (NH4 )2SO4的质量为 g。
【答案】(1)分液漏斗(2) 混合物 能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其他合理答
案)(3) 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或其他合理答案) 8NH3 + 3Cl2 =N2 + 6NH4Cl
N2 (4) NH3 + H
+ =NH+4 13.2
【详解】(1)根据装置图,仪器 a 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浓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浓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3)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NH3 × H2O + CaO=NH3 +Ca(OH)2 。
①Ca(OH)2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等。
②NH3与Cl2反应只生成N2 和NH4Cl,氮元素化合价由-3 升高为 0、Cl 元素化合价由 0 降
低为-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 + 3Cl2 =N2 + 6NH4Cl ,NH3中 N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N2 。
(4)① 2NH3 + H2SO4 (稀)=(NH )
+ +
4 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 + H =NH4 。
②该反应中,每消耗3.4g NH3,同时生成 (NH4 )2SO4的质量为 xg。
2NH3 + H2SO4 = (NH4 )2SO4
34 132
3.4g xg
x=13.2g。
【变式 4】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3将 NOx 还原生成 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3与 NO2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
问题:
I.氨气的制备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1)用装置 A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标准状况下,装置 B 中圆底烧瓶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为 (填“a”或
“b”)。检验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3)下列哪些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
a.浓硫酸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4)若装置 B 中的烧瓶充满干燥气体,烧杯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
是___________。
A.CO2、NaHCO3溶液 B.NH3、H2O
C.SO2、Na2CO3溶液 D.HCl、NaCl 溶液
(5)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
序号)。
II.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6)将制备的 NH3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一定量 NO2
(两端用夹子 K1、K2夹好),生成无污染气体。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若有 NO2和 NH3的混合物 1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经氧化得到的 N2比经还
原得到的 N2多 1.4g,则反应混合物中 NH3的物质的量为 。
Δ
【答案】(1)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2)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催化剂
放在 b 处(3)ab(4)A(5)②④(6)6NO2+8NH3 7N2+12H2O(7)0.4mol 或
Δ
0.7mol
【分析】用 NH4Cl 固体和 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
泉实验,氨气能污染空气,多余的氨气用水吸收即可,但要注意防止倒吸。
Δ
【详解】(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Δ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2)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的小,a 口进气是向下排空气,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色,若试纸变蓝则已集满,故答案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 b 处;
(3)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与浓硫酸反应;氯化钙与氨气也能反应;碱石灰显碱性,可
用于干燥氢气,故答案为:ab;
(4)A.CO2不能被 NaHCO3溶液吸收,不能形成喷泉,故 A 选;
B.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小,能形成喷泉,故 B 不选;
C.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SO2能被 Na2CO3溶液吸收,所以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迅速减
小,能形成喷泉,故 C 不选;
D.HCl 易溶于 NaCl 溶液,所以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迅速减小,能形成喷泉,故 D 不
选;
故选:A;
(5)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②④装置中的倒置的漏斗和球形干燥管的体积较大,能防止倒
吸,①是密闭装置,不能吸收多余的氨气,③会发生倒吸,故答案为:②④;
(6)氨气与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后,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生成的无污染气体为氮气,根据
催化剂
原子守恒,还生成 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2+8NH3 7N2+12H2O,故答案
Δ
催化剂
为:6NO2+8NH3 7N2+12H2O;
Δ
(7)发生的反应为 6NO2+8NH3=7N2+12H2O,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氮气,当
生成 7molN2时,氧化得到的氮气比经还原得到的 N2多 28g,已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g,则参加反应的 NO2为 0.3mol,NH3为 0.4mol,而 NO2和 NH3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其中必有一种物质过量。若 NO2过量,则 NH3为 0.4mol,NO2为 0.6mol;若 NH3
过量,则 NO2为 0.3mol,NH3为 0.7mol。故答案为:0.4mol 或 0.7mol。
【题型 5 氨水的性质与应用】
【例 5】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于“鼻冲水(氨水)”的记载:“鼻冲水,……贮以玻
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方不减……”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错误的是
A.鼻冲水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 B.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鼻冲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 D.鼻冲水中不存在NH3 ×H2O分子
【答案】D
【详解】A.鼻冲水是氨水,易挥发产生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A 正确;
B.鼻冲水是氨水,溶液显碱性,将其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B 正确;
C.鼻冲水是氨水,含氨气、一水合氨、水、铵根离子、氢氧根、氢离子,C 正确;
D.鼻冲水是氨水,成分中含一水合氨分子,D 错误;
故选 D。
【变式 1】1L1mol/L 的氨水中
A.含有 1mol 氨气分子
B NH+.含 4 、NH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mol
C +.含有 0.5mol NH4
D +.含NH4 、NH3和 NH3 H2O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mol
【答案】D
【详解】氨气溶解于水得到氨水,在氨水中存在平衡:
NH3 + H2O NH3 ×H2O NH
+
4 +OH
-
,所以 N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NH3、NH3·H2O、
NH +4 ,在 1L 1mo/L 氨水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NH3、NH3·H2O、NH
+
4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mol,所以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变式 2】常温下,1 体积水能溶解约 700 体积NH3。用圆底烧瓶收集NH3后进行如图所
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圆底烧瓶内形成喷泉现象,证明NH3与水发生了反应
B NH + H O NH ×H O NH+ -.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呈红色的原因是 3 2 3 2 4 + OH
C.取圆底烧瓶内部分液体,滴加盐酸溶液红色加深
D.烧杯中换成其他液体无法形成喷泉
【答案】B
【详解】A.1 体积水能溶解 700 体积的 NH3,因此圆底烧瓶内形成喷泉,但是 NH3若不
与 H2O 反应只是溶解于 H2O 中,也能形成喷泉,无法证明氨气与水发生反应,A 错误;
B.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从而使溶液呈碱性,因
此圆底烧瓶中液体呈红色,B 正确;
C.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碱性,滴加盐酸溶液,溶液碱性减弱或变为中性甚至酸性,溶液中
红色变浅直至消失,C 错误;
D.烧杯中换成其他溶液也能形成喷泉,比如烧杯中装入稀盐酸也能形成喷泉,D 错误;
故答案选 B。
【变式 3】室温下,将充满某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如图)。下列对食盐现象描述不正确
的是

实验装置 气体 实验现象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
A Cl2
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
B SO2
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停止后,向试管中再缓缓
C NO2
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的液面会继续上升
试管中液面迅速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酚酞溶
D NH3
液,溶液显红色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先变红后褪色,A 正确;
B.二氧化硫溶于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其褪色,B 错误;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NO 和 HNO3,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再通入 O2后,NO、O2
和 H2O 反应生成硝酸,液面会继续上升,C 正确;
D.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 正确;
故选 B。
【题型 6 喷泉实验】
【例 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图中有关胶头滴管及止水
夹的操作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 1 和图 2 都只能通过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来形成喷泉
B.若图 1 的烧瓶盛装的是 CO2,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均盛有 NaOH 溶液,不可能形成喷

C.常温下,在图 2 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与浓硝酸,能形成喷泉
D.在图 3 装置中,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可以选择性地使左、右烧瓶中形成喷泉
【答案】D
【详解】A.图 2 能通过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来形成喷泉,A 错误;
B. 若图 1 的烧瓶盛装的是 CO2,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均盛有 NaOH 溶液,二氧化碳被吸
收,减小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能形成喷泉,B 错误;
C.常温下,足量的铁粉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在图 2 的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几乎不变,不能
形成喷泉,C 错误;
D. 在图 3 装置中,如果关闭活塞 c,打开活塞 a、b,再挤压胶头滴管,有氨气的瓶内气
压减小,HCl 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 c,烧瓶内气体减少,外
压大于内压,形成双喷泉,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可以选择性地使左、右烧瓶中形成喷
泉,若关闭 b 打开 c,则在左边烧瓶产生喷泉,若先打开活塞 a,再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
c,则在右边烧瓶产生喷泉,D 正确;
答案选 D。
【变式 1】标准状况下,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纯净的 NH3,进行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之所以能够产生喷泉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B.若烧瓶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则喷泉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
C.本实验若将 NH3换成 HCl,也能产生红色的喷泉
1
D.若烧瓶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mol/L
22.4
【答案】C
【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从而导致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使烧瓶内气压迅速小于大
气压,所以形成喷泉,A 正确;
B.若烧瓶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由于空气中的氮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喷泉
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B 正确;
C.若将 NH3换成 HCl,HCl 也极容易溶于水,由于 HCl 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滴有酚酞
的水形成的喷泉溶液显无色,C 错误;
V
D.设烧瓶容积为 VL,则烧瓶内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于氨水充满烧瓶,所以最
22.4
V
终形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c= 22.4 mol/L 1= mol/L,D 正确;
V 22.4
故选 C。
【变式 2】在体积为 1 L 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 HCl 气体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
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 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
积是
1
A L B 1
3
. . 2 L C. L D.全满4 4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烧瓶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1.082=34.624,则烧瓶中的气体为
氯化氢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设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amol、空气的物质的量为 bmol,由物质的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得:a+b=1 和
36.5a+29b=34.624,解联立方程可得 a=0.25、b=0.75,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
0.75mol 3
积为氯化氢气体的体积,则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为 ×1L= L,故选 C。
1mol 4
【变式 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
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 a 和 b 分别是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饱和 NaHCO3溶液
C Cl2 饱和 NaCl 溶液
D NH3 水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选用二氧化氮和水做喷泉实验
时,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水呈喷泉状喷出,但最终不可能充满烧瓶,故 A 错误;
B.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所以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
可能呈喷泉状喷出,故 B 错误;
C.氯气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所以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不可能呈喷
泉状喷出,故 C 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水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故 D 正确;
故选 D。
【题型 7 铵盐 铵根离子的检验】
【例 1】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
试纸变蓝
B.可用 Ba(OH)2溶液鉴别(NH4)2SO4和(NH4)2CO3
C +.可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 4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D.实验室不能直接加热 NH4Cl 或 NH4NO3固体制取氨气
【答案】B
【详解】A.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固体的试管,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在试管口放置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A 正确;
B.Ba(OH)2溶液与(NH4)2SO4和(NH4)2CO3溶液反应均生成氨气和白色沉淀,不能
鉴别,B 错误;
C +.烧碱可与 NH 4 反应生成氨气,故可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C 正
确;
D.加热 NH4Cl 生成的氨气和 HCl 遇冷又化合为氯化铵,加热 NH4NO3固体易爆炸,不能
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D 正确;
故选 B。
【变式 1】肥田粉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氮肥,主要成分(NH4)2SO4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弱酸性。有关(NH4)2SO4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 BaCl2溶液反应 B.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
C.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可与生石灰混合使用
【答案】D
【详解】A.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A 正确;
B.(NH4)2SO4的水溶液呈弱酸性,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B 正确;
C.(NH4)2SO4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水合氨,C 正确;
D.生石灰显碱性,其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铵反应生成一水合氨,造成氮肥的损失,
不能混用,D 错误;
故选 D。
【变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 NH3
B.加热可除去 NH4Cl 中的少量 NaHCO3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在
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答案】A
【详解】A.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 NH4NO3在 400 ℃以上分解生成 N2、NO2和
H2O,选项 A 正确;
B.在加热的条件下氯化铵与碳酸氢钠均分解,不能除去氯化铵中的碳酸氢钠,选项 B 错
误;
C.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氢氧根离
子与亚铁离子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没有氨气生成,所以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试纸不变蓝,选项 C 错误;
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不一定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例如碳酸铵溶液能和
盐酸反应,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A。
【题型 8 硝酸的性质】
【例 1】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来制造火药、氮肥、染料。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正确
的是
A.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不同
B.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体现了浓硝酸的不稳定性
C.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
D 水.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空气 放 电 NO NO2 硝酸→尾气处理
吸收
【答案】B
【详解】A.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铜被氧化为硝酸铜,转移电
子数相同,故 A 错误;
B.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硝酸分解生成的 NO2溶于硝酸溶于中,体现了浓硝酸的
不稳定性,故 B 正确;
C.亚硫酸钠能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钠,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应该
先加盐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已变质,故 C 错误;
V
D 水.工业制硝酸的原理:氨气 NO NO2 硝酸→尾气处理,故 D 错误;
催化剂 吸收
选 B。
【变式 1】下列物质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A.氨水 B.硝酸 C.硫酸铵 D.次氯酸
【答案】C
【详解】A.氨水易挥发且不稳定,需要低温避光保存,故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故 A 错
误;
B.硝酸见光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故 B 错误;
C.硫酸铵见光不分解,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故 C 正确;
D.次氯酸见光会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变式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易挥发,因此打开浓硝酸的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铁和金属铝钝化
C.浓硝酸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即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此需要避光保存
【答案】C
【详解】A.浓硝酸易挥发且易溶于水,打开浓硝酸的瓶口后,挥发出的 HNO3溶于空气
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故会出现大量白雾,A 正确;
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B
正确;
C.浓硝酸氧化性很强,加热时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此需要避光保存,D 正确;
故选 C。
【变式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
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为 NO2,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 溶液不与 NO 反应,能与 NO2反应。
(1)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 B 的作用为 。
(3)装置 D 中的现象为 ;C 中盛放的试剂为 。
【答案】
光照
(1) 4HNO3 4NO2 +O2 +2H2O
(2) Cu + 4HNO3(浓) = Cu NO3 + 2NO2 +2H2 2O 将NO2 转化为NO
(3) 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稀硝酸
【详解】(1)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光照
4HNO3 4NO2 +O2 +2H2O;
(2)装置 A 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 4HNO3(浓) = Cu NO3 + 2NO2 +2H2O2 ,由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装
置 B 的作用为将NO2 转化为NO ;
(3)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为 NO2,而稀硝酸
不能,则装置 D 中装有浓硝酸,装置 C 装稀硝酸,依据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为 NO2,装置
D 的现象为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C 中盛放的试剂为稀硝酸。
【题型 9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例 9】将一定量的铁粉与稀 HNO3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物有 Fe(NO3)2、Fe(NO3)3、
NO 气体、H2O,其中当 Fe(NO3)2、Fe(NO3)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时。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反应产生的 NO 的质量为120g
B 3+.反应后溶液中 n Fe : n NO-3 为1:6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mol,则会产生 NO 为3nmol
D.若 n【Fe NO3 】: n【Fe NO3 】: n2 3 NO 为3: 4 : 5时,该反应也可发生
【答案】B
【详解】A.反应物的用量未知,不能确定最终产物的量,故 A 错误;
B.结合题中信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的化学方程式:
5Fe+16HNO3 =3Fe NO +2Fe NO + 4NO +8H 3+ -3 2 3 3 2O,反应后溶液中 n Fe : n NO3 为
2 :12 =1: 6,故 B 正确;
C.反应中NO-3 得电子生成 NO,1molNO 生成时转移 3mol 电子,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
nmol,则会产生NO 为 mol,故 C 错误;
3
D.若 n【Fe NO3 】: n【Fe NO3 】: n NO2 3 为3: 4 : 5时,设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
4mol、5mol,则失电子数位 3×2+4×3=18mol,得电子数位 5×3=15mol,得失电子数不相
等,违背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不能发生,故 D 错误;
故选:B。
【变式 1】100mL 含HNO3、H2SO4 的混合液中,HNO3、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mol × L-1和0.1mol × 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g 铜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硝酸的挥发性)
A.充分反应后,该混合液的 pH 减小
B.充分反应后,剩余铜粉的质量为 0.48g
C.充分反应后, c SO2- -14 = 0.1mol × L
D + -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 + 2NO3 + 3Cu=3Cu + 2NO +4H2O
【答案】A
【分析】n(HNO3)=0.1L×0.4mol/L=0.04mol,n(H2SO4)=0.1L×0.1moL/L=0.01moL,n
1.92g
(H+)=0.04moL+2×0.01moL=0.06mol -,n(Cu)= 64g/mol =0.03mol,根据 3Cu+2NO 3
+8H+=3Cu2++2NO↑+4H2O -,由反应关系可以看出,Cu、NO 3 过量,H+完全反应,则反应的
n(Cu)=0.0225mol,n(NO -3 )=0.015mol。
【详解】A.由分析可知,充分反应后,该溶液的 pH 增大,故 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充分反应后, 剩余铜粉的质量为(0.03mol-0.0225mol)
×64g/mol=0.48g,故 B 正确;
C 2-.反应不消耗硫酸根,故 c SO4 = 0.1mol × L-1,故 C 正确;
D + -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 + 2NO3 + 3Cu=3Cu + 2NO +4H2O,故 D 正确;
故选 A。
【变式 2】将 32.64g 铜与 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NO2 混合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L。请回答:
(1)求 NO 和NO2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 V mL 浓度为 a 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
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 30%的
过氧化氢 g。
50+0.1aV
【答案】(1)37.68g/mol(2) (3)57.8
14
32.64g
【分析】32.64g 铜的物质的量为 = 0.51mol64g/mol ;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
NO2 混合气
11.2L
的物质的量为 = 0.5mol。
22.4L/mol
【详解】(1)设 NO 和NO2 的物质的量为 xmol、(0.5-x)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3x+
(0.5-x)=0.51mol×2,x=0.26mol;NO 和NO2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30g/mol 0.26mol + 46g/mol 0.24mol
= 37.68g/mol;
0.5mo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 V mL 浓度为 a 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
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溶液中的溶质恰好为 NaNO3,n(Na+)=n(NO3 )
=V×10-3L×a mol/L= Va×10-3 mol,根据 N 元素守恒,则原硝酸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3
-3 Va 10 + 0.5 mol 50+0.1aV(Va×10 +0.5)mol,硝酸的浓度为 = mol/L;
0.14L 14
(3)设需要 30%的双氧水 m g,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
0.26 3+ 0.24 1 = 0.51 2 = 30% m 2,解得m = 57.8。
34
【变式 3】将 1.76g 镁铜合金投入 2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产生 NO 和
NO2混合气体共 896mL(不考虑N2O4 ,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
入120mL1mol ×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 3.12g。若将盛
有 896mL 该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可将该混合气体完全
NO-转化为 3 。
(1)NO 和NO2 的体积比为 ;
(2)原硝酸的浓度为 mol × L-1;
(3)通入的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 = mL。
【答案】(1)1:1 (2)8 (3)448
【详解】(1)NO 和 NO2混合气体共 896mL,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n= V = 0.896L =0.04mol
V 22.4L/mol ,设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ymol,根m
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镁铜失去电子总和等于硝酸生成 NO 和 NO2得到电子总和,而镁铜
失去电子与 Mg2+、Cu2+生成沉淀结合的 OH-的物质的量相等,该
n(OH- )= m = (3.12-1.76)g =0.08mol
M 17g/mol ,则:x+y=0.04、3x+y=0.08,解得 x=y=0.02,故 NO
和 NO2的体积比为 1:1;
(2)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溶质为 NaNO3,则未被还原的 HNO3的物质的量
等于 n(NaOH)=cV=1mol/L×0.12L=0.12mol,因此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气体)+ 未被
c= n = 0.16mol还原的 n(HNO3)=0.04+0.12=0.16mol,原硝酸的浓度为 -3 =8mol/L ;V 20 10 L
(3)NO、NO2与氧气、水反应又转化为 HNO3,反应方程式为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氧气得电子等于 NO、NO2转化为 HNO3失电子,因此 4n(O2)
=0.08mol,n(O2)=0.02mol,标准状况下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0.02mol×22.4L/mol=0.448L,即 448mL。
【题型 1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酸雨】
【例 10】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详解】A.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 正确;
B.根据流程图可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 正确;
C.NH3自身参与了反应生成了硝酸铵和硫酸铵,故 NH3不是催化剂,C 错误;
D.无机颗粒物主要成分是铵盐,可形成雾霾,可知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
正确;
故答案选 C。
【变式 1】酸雨的形成示意如图,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的 pH 小于 5.6
B.酸雨形成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汽车尾气及含硫物的燃烧都会形成酸雨
D.酸雨能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
【答案】B
【分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含硫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氧
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也可以和水分反应生成亚硫
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成为硫酸。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氮,一氧化氮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详解】A. 酸雨是指 pH 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A 正确;
B. 据分析,酸雨形成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不正确;
C. 酸雨分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汽车尾气及含硫物的燃烧都会形成酸雨,C 正确;
D. 酸雨有较强酸性,能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D 正确;
答案选 B。
【变式 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
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中,O2在催化剂表面将 NO 氧化为 NO2
B.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2、NO 和 N2
D.液氨可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反应中 NH3的氢
元素被氧化
【答案】A
【分析】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2+
4CO 催化剂= 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 O 4CO
催化剂
+ 2+ = 4CO2+
N2.
【详解】A.虽然 NO 和 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即可实现,但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由
图可知,在催化转化中,O2在催化剂表面将 NO 氧化为 NO2, A 正确;
B.反应过程中 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B 错误;
C.汽车尾气中的 CO2、N2不是污染物,C 错误;
D. 4NH3+3O2=2N2+6H2O NH3反应中 NH3中氮元素从-3 价升高到 0 价,氢元素始终为+1
价,则 NH3的氮元素被氧化、氢元素未被氧化,D 错误;
答案选 A。
【变式 3 +】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 和NH3 ×H2O的形式存在,设计如
下处理流程:
(1)过程 I:加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9 后,升温至 30℃,通入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加入 NaOH 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 - -)过程 II:在微生物作用下实现NH4 NO2 NO3 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碱性条
件下,NH+4 被氧气氧化为NO
-
3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D
【答案】(1)NH4 + OH NH3 +H2O
+ - -
(2) NH4 + 2OH + 2O2 = NO3 + 3H2O
【详解】(1)过程 I 向氨氮废水中加入 NaOH,与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 D
生成氨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 NH3 +H2O;
(2 NH+ -)在碱性条件下, 4 被氧气氧化为NO3 ,氮元素化合价从-3 升高至+5 价,氧元素化
合价从 0 价降低至-2 价,由电子得失守恒,可配氧气系数为 2,再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
+ - -
恒可得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2OH + 2O2 = NO3 + 3H2O。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题型 1 氮气 氮的固定】
【题型 2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题型 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题型 4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
【题型 5 氨水的性质与应用】
【题型 6 喷泉实验】
【题型 7 铵盐 铵根离子的检验】
【题型 8 硝酸的性质】
【题型 9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题型 1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酸雨】
【题型 1 氮气 氮的固定】
【例 1】氮是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豆科农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工业合成氨
【变式 1】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上用氨气和硝酸合成硝酸铵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 NO
C.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 D.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变式 2】下列关于氮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非金属单质氮气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C.氮元素在自然界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D.闪电时,大气中氮的氧化物的生成属于氮的固定
【变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因是 N 的非金属性较弱
B.“雷雨发庄稼”所包含的化学变化有 N2→NO→NO2→HNO3→硝酸盐
C.氮气与氧气直接在汽车内燃机中高温下反应,氧气少量生成 NO,过量生成 NO2
D.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 NO 和 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题型 2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例 2】下列关于 NO2和 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 NO2是酸性氧化物
B.除去 NO2中混有的 NO,可将混合气通入水中
C.NO 与 NO2互为同素异形体
D.3NO2+H2O=2HNO3+N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变式 1】氮的氧化物均是空气污染物,燃油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 NO,若要将 NO 转化为
N2,从性质考虑下列物质中可以选择与之反应的是
A.CO B.NaClO C.O2 D.Fe2 O3
【变式 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2和 O2反应生成 NO, NO 进一步氧化生成 NO2,在指
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NO(g) H 2O HNO O23(aq) B.N2(g) 高温 NO2(g)
C.NO2(g)
CO 浓硫酸
高温、催化剂 N2(g) D.NH3 N2(g)
【题型 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例 3】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 20mLNO,然后吸入 5mL 水。若再吸入 6mL O2 ,夹
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
B.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
C.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 19mL
D.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 0.07mol/L
【变式 1】将盛有 NO2和 N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
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原混合气体中 N2与 NO2的体积比为
A.1:1 B.1:2 C.1:3 D.3:1
【变式 2】将装有 50 mL NO2、NO 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
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的体积为
A.15mL B.20mL C.25mL D.30mL
【题型 4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
【例 4】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 NH3能与 CuO 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1)装置 D 的仪器名称是 。
(2)装置 A 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B 的作用是干燥 NH3,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4)实验中装置 C 的试管中有红色单质生成,还能收集到一种气体单质,且 D 装置中无
水硫酸铜变蓝。则该反应说明 NH3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化学方程
式并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该实验的缺陷是 。
【变式 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 B.氨气可用浓硫酸干燥
C.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氨常用作制冷剂
【变式 2】实验室里通过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
气,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极易溶于硫酸,下列氨气的制备、干燥、收集、检验的操作正确
的是
A. 制取 NH3 B. 用碱石灰干燥 NH3
C. 收集 NH3 D. 尾气处理
【变式 3】某化学兴趣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 NH3。
已知:①浓氨水中的溶质为NH3 ×H2O;
②浓氨水与氧化钙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为 。
(2)浓氨水属于 (填“混合物”、“氧化物”或“盐”), (填“能”或“不能”)导
电,判断理由为 。
(3)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NH3 × H2O + CaO=NH3 +Ca(OH)2 。
①写出Ca(OH)2的一种用途: 。
②NH3与Cl2反应只生成N2 和NH4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为 (填化学式)。
(4)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 2NH3 + H2SO4 (稀)=(NH4 )2SO4。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中,每消耗3.4g NH3,同时生成 (NH4 )2SO4的质量为 g。
【变式 4】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3将 NOx 还原生成 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3与 NO2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
问题:
I.氨气的制备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1)用装置 A 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标准状况下,装置 B 中圆底烧瓶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为 (填“a”或
“b”)。检验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3)下列哪些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
a.浓硫酸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4)若装置 B 中的烧瓶充满干燥气体,烧杯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
是___________。
A.CO2、NaHCO3溶液 B.NH3、H2O
C.SO2、Na2CO3溶液 D.HCl、NaCl 溶液
(5)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
序号)。
II.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6)将制备的 NH3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一定量 NO2
(两端用夹子 K1、K2夹好),生成无污染气体。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若有 NO2和 NH3的混合物 1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经氧化得到的 N2比经还
原得到的 N2多 1.4g,则反应混合物中 NH3的物质的量为 。
【题型 5 氨水的性质与应用】
【例 5】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于“鼻冲水(氨水)”的记载:“鼻冲水,……贮以玻
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方不减……”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错误的是
A.鼻冲水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 B.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鼻冲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 D.鼻冲水中不存在NH3 ×H2O分子
【变式 1】1L1mol/L 的氨水中
A.含有 1mol 氨气分子
B +.含NH4 、NH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mol
C 0.5mol NH+.含有 4
D NH+.含 4 、NH3和 NH3 H2O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1mol
【变式 2】常温下,1 体积水能溶解约 700 体积NH3。用圆底烧瓶收集NH3后进行如图所
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圆底烧瓶内形成喷泉现象,证明NH3与水发生了反应
B.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呈红色的原因是NH + H O NH ×H O +3 2 3 2 NH4 + OH
-
C.取圆底烧瓶内部分液体,滴加盐酸溶液红色加深
D.烧杯中换成其他液体无法形成喷泉
【变式 3】室温下,将充满某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如图)。下列对食盐现象描述不正确
的是

实验装置 气体 实验现象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
A Cl2
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
B SO2
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停止后,向试管中再缓缓
C NO2
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的液面会继续上升
试管中液面迅速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酚酞溶
D NH3
液,溶液显红色
A.A B.B C.C D.D
【题型 6 喷泉实验】
【例 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图中有关胶头滴管及止水
夹的操作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 1 和图 2 都只能通过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来形成喷泉
B.若图 1 的烧瓶盛装的是 CO2,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均盛有 NaOH 溶液,不可能形成喷

C.常温下,在图 2 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与浓硝酸,能形成喷泉
D.在图 3 装置中,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可以选择性地使左、右烧瓶中形成喷泉
【变式 1】标准状况下,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纯净的 NH3,进行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之所以能够产生喷泉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B.若烧瓶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则喷泉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
C.本实验若将 NH3换成 HCl,也能产生红色的喷泉
1
D.若烧瓶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mol/L
22.4
【变式 2】在体积为 1 L 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 HCl 气体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
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 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
积是
1 3
A. L B 1. 2 L C. L D.全满4 4
【变式 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
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 a 和 b 分别是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饱和 NaHCO3溶液
C Cl2 饱和 NaCl 溶液
D NH3 水
A.A B.B C.C D.D
【题型 7 铵盐 铵根离子的检验】
【例 1】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盛有少量 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
试纸变蓝
B.可用 Ba(OH)2溶液鉴别(NH4)2SO4和(NH4)2CO3
C.可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 +4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D.实验室不能直接加热 NH4Cl 或 NH4NO3固体制取氨气
【变式 1】肥田粉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氮肥,主要成分(NH4)2SO4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弱酸性。有关(NH4)2SO4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 BaCl2溶液反应 B.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
C.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可与生石灰混合使用
【变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 NH3
B.加热可除去 NH4Cl 中的少量 NaHCO3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在
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题型 8 硝酸的性质】
【例 1】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来制造火药、氮肥、染料。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正确
的是
A.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不同
B.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体现了浓硝酸的不稳定性
C.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
D 水.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空气 放 电 NO NO2 硝酸→尾气处理
吸收
【变式 1】下列物质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A.氨水 B.硝酸 C.硫酸铵 D.次氯酸
【变式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易挥发,因此打开浓硝酸的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铁和金属铝钝化
C.浓硝酸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即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此需要避光保存
【变式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
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为 NO2,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 溶液不与 NO 反应,能与 NO2反应。
(1)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 B 的作用为 。
(3)装置 D 中的现象为 ;C 中盛放的试剂为 。
【题型 9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例 9】将一定量的铁粉与稀 HNO3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物有 Fe(NO3)2、Fe(NO3)3、
NO 气体、H2O,其中当 Fe(NO3)2、Fe(NO3)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时。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反应产生的 NO 的质量为120g
B 3+ -.反应后溶液中 n Fe : n NO3 为1:6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mol,则会产生 NO 为3nmol
D.若 n【Fe NO3 】: n【Fe NO3 】: n NO2 3 为3: 4 : 5时,该反应也可发生
【变式 1】100mL 含HNO3、H2SO4 的混合液中,HNO3、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mol × L-1和0.1mol × 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g 铜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硝酸的挥发性)
A.充分反应后,该混合液的 pH 减小
B.充分反应后,剩余铜粉的质量为 0.48g
C c SO2- = 0.1mol × L-1.充分反应后, 4
D + -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 + 2NO3 + 3Cu=3Cu + 2NO +4H2O
【变式 2】将 32.64g 铜与 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NO2 混合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L。请回答:
(1)求 NO 和NO2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 V mL 浓度为 a 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
溶液中的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 30%的
过氧化氢 g。
【变式 3】将 1.76g 镁铜合金投入 2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产生 NO 和
NO2混合气体共 896mL(不考虑N2O4 ,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
入120mL1mol ×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 3.12g。若将盛
有 896mL 该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可将该混合气体完全
-
转化为NO3 。
(1)NO 和NO2 的体积比为 ;
(2)原硝酸的浓度为 mol × L-1;
(3)通入的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 = mL。
【题型 1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酸雨】
【例 10】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变式 1】酸雨的形成示意如图,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的 pH 小于 5.6
B.酸雨形成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汽车尾气及含硫物的燃烧都会形成酸雨
D.酸雨能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
【变式 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
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中,O2在催化剂表面将 NO 氧化为 NO2
B.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2、NO 和 N2
D.液氨可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反应中 NH3的氢
元素被氧化
+
【变式 3】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 和NH3 ×H2O的形式存在,设计如
下处理流程:
(1)过程 I:加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9 后,升温至 30℃,通入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加入 NaOH 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过程 II:在微生物作用下实现NH4 NO
-
2 NO
-
3 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碱性条
+ -
件下,NH4 被氧气氧化为NO3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七章第三节 乙醇和乙酸-2023-2024高一化学同步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答案)

下一篇: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3-2024高一化学同步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