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题型 1 糖类】
【题型 2 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
【题型 3 蛋白质】
【题型 4 油脂】
【题型 5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题型 1 糖类】
【例 1】大米不宜生吃,加水煮饭时,大米中的“β 淀粉”糊化为“α 淀粉”,人体便可以将其
消化吸收。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糖类 B.遇碘单质显蓝色
C.土豆、小麦中富含淀粉 D.淀粉溶于水立即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D
【详解】A.淀粉属于多糖,属于糖类,故 A 说法正确;
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 B 说法正确;
C.淀粉主要存在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因此土豆、小麦中富含淀粉,故 C 说法正确;
D.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一系列产物,最终生成葡萄糖,故 D 说法错误;
答案为 D。
【变式 1】糖尿病患者禁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控制血
糖。下列食物适宜这类人群的是
A.富含果糖的蜂蜜 B.富含淀粉的米饭
C.富含蛋白质的豆腐 D.富含油脂的坚果
【答案】C
【详解】A.富含果糖的蜂蜜为高糖食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A 不适合;
B.富含淀粉的米饭为高热量食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B 不适合;
C.豆腐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高蛋白食物,糖尿病病人使用豆腐不会引起糖尿病和其并
发症,C 适合;
D.富含油脂的坚果为高脂肪食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油,D 不适合;
故答案选 C。
【变式 2】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
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糯
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果糖
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D.淀粉→蔗糖→果糖
【答案】C
【详解】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A.、B、 D 三项不符合分解的实际
状况,所以不正确;
故选 C。
【题型 2 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
【例 2】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
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 3~5 滴 90%的硫酸,并且用
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
色溶液中加入 2mL 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
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
(3)请补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 。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
(C6H10O5 )n + nH2O 催 化 剂 nC6H12O6
【答案】(1)
纤维素 葡萄糖
(2)主要原因是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滴加碱来中和多余的酸,导致溶液中的酸使氢氧化铜
溶解
(3)在该同学实验步骤②、③之间加一步操作: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
呈碱性
(4)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分析】纤维素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必须先向
水解液中加碱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到产生砖红色沉
淀。
【详解】(1)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纤维素水解的
(C6H10O5 )n + nH2O 催 化 剂 nC6H12O6
化学方程式为 。
纤维素 葡萄糖
(2)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成功的关键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同学实验失败
的主要原因是:水解后的溶液中没有滴加碱来中和多余的酸,导致溶液中的酸使氢氧化铜
溶解。
(3)在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应加 NaOH 溶液至水解液呈碱性,故补充的正
确实验操作为:在该同学实验步骤②、③之间加一步操作: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与 CuSO4反应产生氢氧化铜、同时使水解液呈
碱性,故可以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变式 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淀粉水解后最终得到两种产物
B.实验中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C.据此实验,可知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D.加入新制的 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有氧化性物质
【答案】C
【详解】A.淀粉水解后最终得到葡萄糖一种产物,A 错误;
B.碘单质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实验中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完全水
解,B 错误;
C.据此实验可知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C 正确;
D.加入新制的 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有葡萄糖,D 错误;
故选 C。
【变式 2】为了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实验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2)试剂 X 是 。
(3)由现象①说明水解液中有 (写分子式),结合现象①、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溶液中淀粉 (填“没有”、“部分”或“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4)请补充完整由水解液到得出现象②的一系列实验操作 。
【答案】 催化剂 碘水 (C6H10O5)n(淀粉) 部分 在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为碱性后再加入新制 Cu(OH)2并加热
【分析】淀粉溶液在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水解液冷却后等
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碘水,利用碘与淀粉显蓝色检验淀粉的存在;另一份先加入 NaOH 中
和硫酸,再加入新制 Cu(OH)2并加热,利用葡萄糖能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共热发
生反应产生 Cu2O 砖红色沉淀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详解】(1)根据分析,H2SO4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2)根据分析,试剂 X 用于检验淀粉,可选用碘水;
(3)根据分析,淀粉遇碘变蓝,因此溶液中有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水解液中既
有淀粉,又有葡萄糖,因此溶液中的淀粉部分水解;
(4)检验葡萄糖需用新制 Cu(OH)2,但是水解液中有 H2SO4,溶液为酸性,为了防止
Cu(OH)2与 H2SO4反应,需先加 NaOH 中和,待溶液为碱性时再加新制 Cu(OH)2,再
加热,才能反应生成砖红色的 Cu2O 沉淀。
【变式 3】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H方案甲:淀粉液 2SO 4 水解液 N aOHV 中和液
I 2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 SO
方案乙:淀粉液 2V
4 水解液 银 氨 溶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 H 2SOV
4 水解液 N aOH 中和液 银 氨 溶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1)淀粉的水解产物是 (填名称)。利用它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可
进行检验。
(2)方案甲结论不正确,正确结论应为淀粉可能完全没有水解或 。
(3)方案乙结论也不正确,淀粉也可能部分或完全水解,因为 。
(4)方案丙的结论是正确的,其中最后一步的银氨溶液也可换成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则
加热反应现象为 。
(5)若想进一步检验方案丙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取少量中和液,加 ,若现象
为溶液变蓝,则证明淀粉 。
【答案】 葡萄糖 还原性 部分水解(或不完全水)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
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或没有中和剩余的酸,应将溶液调至碱性) 生成砖红色
沉淀 碘水 部分水解(或不完全水解)
【详解】(1)淀粉是多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利用它的还原性可进行
检验;
(2)甲方案中溶液变蓝是因为仍存在未水解的淀粉,说明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或没有水解完
全,因此方案甲结论不正确;
(3)乙方案中没有加入碱中和掉溶液中的酸,加入的银氨溶液与酸反应了,无法检验是否
生成了葡萄糖,不能检验淀粉是否已经水解,因此方案乙结论也不正确;
(4)葡萄糖(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
葡萄糖酸(或盐),所以看到的现象为生成砖红色沉淀;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想进一步检验方案丙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取少量中和液,加
碘水,若现象为溶液变蓝,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或不完全水解。
【变式 4】淀粉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利用淀粉可实现下列
物质的转化(如图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乙酸的官能团名称为 。
(2)写出反应 V(酯化)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兴趣小组欲从乙酸乙酯、乙酸、乙
醇的混合物中得到乙酸乙酯,分离流程如图 2,“分离”时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名称为 。
(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反应 iii 并验证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如图 3,图
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甲、乙装置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部分)。
已知: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表示酒
精灯热源,各仪器中盛放的试剂如表。
仪器编号 a b c d
试剂名称 无水乙醇(沸点为 78℃) 铜丝 无水硫酸铜 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
①反应ⅲ的反应类型属于 (填标号)。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②对比两套装置,甲Ⅱ比乙Ⅱ更优,原因是 将两套装置拆分为六个部分(即甲Ⅰ、甲
Ⅱ、甲Ⅲ、乙Ⅰ、乙Ⅱ、乙Ⅲ),重新组出一套集甲、乙装置优点为一体的更完善更合理的丙
装置,则按照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的顺序可表示为乙Ⅰ→ →乙Ⅲ。
③实验进行中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红变黑的原因:
(填化学方程式,下同),由黑变红的原因: 。实验一段时间后,撤掉 b 处酒精灯,
反应仍然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
【答案】(1) C6H12O6 羧基
浓硫酸
(2) CH3COOH+CH3CH2OH Δ CH3COOCH2CH3+H2O 分液漏斗
(3) A 甲Ⅱ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其具有易控制温度、受热均匀的优点,从而能得
Δ
到更平稳的气流 甲Ⅱ 2Cu+O2 2CuO CH3CH2OH+CuO D CH3CHO+H2O+Cu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分析】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发生
C6H12O 酶6 2CH3CH2OH+2CO2,乙醇在铜丝作催化剂下被氧气氧化成乙醛,乙醛被氧
化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据此分析;
【详解】(1)葡萄糖是单糖,其分子式为 C6H12O6;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其官能
团为羧基;故答案为 C6H12O6;羧基;
(2)反应Ⅴ为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浓硫酸
CH3COOH+CH3CH2OH Δ CH3COOCH2CH3+H2O,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乙
酸,需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
度使之析出,然后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
浓硫
CH3COOH+CH3CH2OH
酸
Δ CH3COOCH2CH3+H2O;分液漏斗;
3 Cu( )①反应 iii 的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Δ 2CH3CHO+2H2O,该反应类型为氧化反
应,选项 A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②甲Ⅱ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其具有易控制温度、受热均匀的优点,从而能得到更平稳
的气流;最佳组合为乙Ⅰ→甲Ⅱ→乙Ⅲ;故答案为甲Ⅱ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其具有易控
制温度、受热均匀的优点,从而能得到更平稳的气流;甲Ⅱ;
Δ
③铜丝变黑,推出 Cu 与氧气发生 2Cu+O2 2CuO,又变红,则发生 CH3CH2OH+CuO
D CH3CHO+H2O+Cu;实验一段时间后,撤掉 b 处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
Δ
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故答案为 2Cu+O2 2CuO;
CH3CH2OH+CuO D CH3CHO+H2O+Cu;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
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题型 3 蛋白质】
【例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可能失去活性,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可能降低
D.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成黄色
【答案】A
【详解】A.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A 错误;
B.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石膏是电解质,故豆浆会凝结为豆腐,B 正确;
C.酶在高温下会变性,从而失去活性,C 正确;
D.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才会变黄色,故并不一定所有的蛋白质遇浓硝酸都变黄,D
错误;
答案选 A。
【变式 1】蛋白质发生水解,最终的产物是
A.糖类 B.脂肪 C.氨基酸 D.甘油
【答案】C
【详解】蛋白质水解先生成多肽,最后变成氨基酸,故 C 正确。
答案选 C。
【变式 2】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几滴醋酸铅,属于
A.蛋白质溶解度增大 B.蛋白质溶解度减少
C.蛋白质溶解度不变 D.蛋白质变性
【答案】D
【详解】醋酸铅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析出,此过程是不可逆的,故答案为:
D。
【变式 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仅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D.蛋白质在重金属盐类作用下会变性
【答案】A
【详解】A.蛋白质由 C、H、O、N、P 等元素组成,故 A 错误;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 B 正确;
C.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故 C 正确;
D.蛋白质在重金属盐类作用下会变性,故 D 正确;
故选 A。
【变式 4】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主要依靠从食物中摄取,而不是靠人体自身合
成的。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 C、H、O、N 元素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不溶解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
D.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详解】A.蛋白质中含有 C、H、O、N、S、P 元素等,故 A 错误;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再加水又会溶解,
故 B 错误;
C.重金属盐遇到牛奶或生鸡蛋清会使之发生变性,而不和人体蛋白质结合,所以喝牛奶
或生鸡蛋清能解毒,故 C 正确;
D.酸或碱性条件下、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条件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D 错误;
故选 C。
【变式 5】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I.确定该蛋白质中的某些组成元素
(1)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氮元素,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能证明铵盐存在的实验方
法是: 。
(2)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通入氧气使样品
在装置 A 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其余装置。
① 装置 B 中的试剂是 。
② 装置 D 的作用是 。
③ 当装置 B、C、E、F 依次出现下列现象: ,品红溶液褪色, ,出现白色浑
浊;可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 H2O、SO2、CO2。
结论: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氮等元素。
II.为测定该蛋白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组取蛋白质样品充分燃烧,先用足量碘水吸收
二氧化硫,再取吸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已知:
2S O 2-2 3 +I2=S O
2- —
4 6 +2I 。
(3)写出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取蛋白质样品 mg 进行测定,采用 c1mol·L–1的碘水 V1mL 进行吸收,滴定过量的碘时
消耗 c2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 V2mL。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5)若燃烧时过量氧气进入吸收液中,可能会导致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 无水硫酸铜 除去 SO2,避免对 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粉末由白色变蓝色 品红
溶液不褪色(或仍显红色)
(3)I2+SO2+2H2O=H2SO4+2HI
3.2(c1V1-0.5c2V )(4) 2 %
m
(5)偏小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 A 用于蛋白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装置 B 盛有的无水硫
酸铜用于检验燃烧生成的水,证明蛋白质中含有氢元素;装置 C 中盛有的品红溶液用于检
验二氧化硫,证明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装置 D 中盛有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
硫,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 E 中盛有的品红溶液用于证明二氧化硫已除尽;装置
F 中盛有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证明蛋白质中含有碳元素。
【详解】(1)铵根离子与碱溶液共热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氨
气,证明铵盐存在的实验方法为向铵盐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反应生成了能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了铵盐,故答案为: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①由分析可知,装置 B 盛有的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燃烧生成的水,证明蛋白质中含
有氢元素,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②由分析可知,装置 D 中盛有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
验,故答案为:除去 SO2,避免对 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③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水的现象为装置 B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证明含有二氧化硫的现象
为装置 C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含有二氧化碳的现象是装置 E 中品红不褪色、装置 F 中出
现白色浑浊,故答案为:白色粉末变蓝色;品红溶液不褪色(或仍显红色);
(3)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SO2+2H2O=H2SO4+2HI,故答案为:I2+SO2+2H2O=H2SO4+2HI;
(4)由滴定消耗 V2mLc2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知,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碘的物质的量为
(c1V1-0.5c2V2) ×10-3mol,由方程式可知,样品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c1V1-
-3 (c1V1-0.5c2V2 ) 10
-3mol 32g/mol
0.5c2V2) ×10 mol,则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mg
3.2(c V
×100%= 1 1
-0.5c2V2 ) 3.2(c1V1-0.5c2V2 )%,故答案为: %;
m m
(5)若燃烧时过量氧气进入吸收液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吸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O2+2H2O=2H2SO4,反应导致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偏大,使得硫元素的质
量分数测定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题型 4 油脂】
【例 4】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与柴油组成元素不相同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等质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 H2质量:乙醇>甘油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和肥皂
【答案】C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生物柴油属于酯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而柴油是
烃类,仅含 C、H 两种元素,故二者组成元素不相同,A 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 正确;
C.已知反应方程式:2 +6Na 2 +3H2↑,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根据上述反应计算可得,等质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
产生 H2质量:乙醇<甘油,C 错误;
D. “地沟油”即油脂,由题干信息可知,其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即可制得高级脂肪酸盐即肥皂,D 正确;
故答案为:C。
【变式 1】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蔗糖 B.鸡蛋清 C.奶油 D.纤维素
【答案】C
【详解】A.蔗糖化学式为 C12H22O11,属糖类,A 不符合题意;
B.鸡蛋清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 不符合题意;
C.奶油分为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均属油脂,C 符合题意;
D.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属糖类,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 C。
【变式 2】下列有关油脂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
C.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
D.肥胖的人更怕冷
【答案】D
【详解】A.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为人体六大营养素,其中油脂是
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A 正确;
B.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B 正确;
C.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其中维生素 A、D、E、K 为脂溶性,故油脂能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C 正确;
D.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肥胖的人含有的脂肪更多,应该更不怕冷,D 错
误;
故答案为:D。
【题型 5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例 5】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所需
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下列关于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
D.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答案】C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二者分子式都是 C6H12O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
体,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表示式都是(C6H10O5)n,但 n 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
分异构体,故 A 正确;
B.油脂全称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用于工业上制
造肥皂,故 B 正确;
C.“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故
C 错误;
D.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故 D 正确;
故选 C。
【变式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和淀粉是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D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 万的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选项 A 错误;
B.纤维素和淀粉是混合物,选项 B 错误;
C.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含有醛基,选项 C 错误;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变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都符合 Cn(H2O)m的通式
B.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可直接生成蛋白质
C.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油脂的熔点越低
D.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答案】D
【详解】A.糖类物质分子式不一定均符合 Cn(H2O)m,如脱氧核糖分子式为 C5H10O4,
故 A 错误;
B.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可直接生成多肽,多肽再形成蛋白质,故 B 错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其中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由饱和
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故 C 错误;
D.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苯环,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是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此性
质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检验,故 D 正确;
故选 D。
【变式 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B.淀粉中 C、H、O 元素的质量分数与葡萄糖中的相同
C.医用酒精的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D.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详解】A.牛奶、鸡蛋、肉类等食物以及动物的皮肤、指甲、毛发等中均富含蛋白质,
A 正确;
B.淀粉的分子组成为:(C6H10O5)n,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淀粉中 C、H、
O 元素的质量分数与葡萄糖中的不相同,B 错误;
C.乙醇的体积分数在 75%左右的酒精的消毒能力最高,乙醇的浓度太高,消毒效果会降
低,C 错误;
D.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
故答案为:A。
【变式 4】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可用来生产肥皂
C.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D.将CuSO4浓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无沉淀产生
【答案】C
【详解】A.单糖低聚糖和油脂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 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可用来生产高级脂肪酸钠制肥皂,不是酸性条件,B 错
误;
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C 正确;
D.将CuSO4浓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重金属离子 Cu2+使蛋白质变性,产生沉淀,D 错
误;
故选 C。
【变式 5】从下列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选项符号填在空格内。
A.乙醇 B.乙酸 C.油脂 D.葡萄糖 E.纤维素
(1)属于食醋的主要成分是 。
(2)血糖较低时,可及时补充的是 。
(3)75%(体积分数)的水溶液具有消毒作用的是 。
(4)花生油、胡麻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 。
(5)植物的根、茎、叶、果皮主要含有的有机成分是 。
【答案】(1)B
(2)D
(3)A
(4)C
(5)E
【详解】(1)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故选 B;
(2)血糖较低时,可及时补充葡萄糖,供给人体能量,故选 D;
(3)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具有消毒作用,故选 A;
(4)花生油,胡麻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选 C;
(5)植物的根,茎叶,果皮主要含有的有机成分是纤维素,故选 E。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题型 1 糖类】
【题型 2 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
【题型 3 蛋白质】
【题型 4 油脂】
【题型 5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题型 1 糖类】
【例 1】大米不宜生吃,加水煮饭时,大米中的“β 淀粉”糊化为“α 淀粉”,人体便可以将其
消化吸收。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糖类 B.遇碘单质显蓝色
C.土豆、小麦中富含淀粉 D.淀粉溶于水立即水解为葡萄糖
【变式 1】糖尿病患者禁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控制血
糖。下列食物适宜这类人群的是
A.富含果糖的蜂蜜 B.富含淀粉的米饭
C.富含蛋白质的豆腐 D.富含油脂的坚果
【变式 2】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
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糯
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果糖
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D.淀粉→蔗糖→果糖
【题型 2 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
【例 2】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
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 3~5 滴 90%的硫酸,并且用
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
色溶液中加入 2mL 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
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
(3)请补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 。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
【变式 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淀粉水解后最终得到两种产物
B.实验中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C.据此实验,可知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D.加入新制的 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有氧化性物质
【变式 2】为了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实验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2)试剂 X 是 。
(3)由现象①说明水解液中有 (写分子式),结合现象①、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溶液中淀粉 (填“没有”、“部分”或“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4)请补充完整由水解液到得出现象②的一系列实验操作 。
【变式 3】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H SO
方案甲:淀粉液 2 4 水解液 N aOH 中和液 I 2V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 SO
方案乙:淀粉液 2 4 水解液 银 氨 溶液V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 SO
方案丙:淀粉液 2V
4 水解液 N aOH 中和液 银 氨 溶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1)淀粉的水解产物是 (填名称)。利用它的 (填“还原性”或“氧化性”)可
进行检验。
(2)方案甲结论不正确,正确结论应为淀粉可能完全没有水解或 。
(3)方案乙结论也不正确,淀粉也可能部分或完全水解,因为 。
(4)方案丙的结论是正确的,其中最后一步的银氨溶液也可换成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则
加热反应现象为 。
(5)若想进一步检验方案丙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取少量中和液,加 ,若现象
为溶液变蓝,则证明淀粉 。
【变式 4】淀粉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利用淀粉可实现下列
物质的转化(如图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乙酸的官能团名称为 。
(2)写出反应 V(酯化)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兴趣小组欲从乙酸乙酯、乙酸、乙
醇的混合物中得到乙酸乙酯,分离流程如图 2,“分离”时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名称为 。
(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反应 iii 并验证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如图 3,图
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甲、乙装置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部分)。
已知: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表示酒
精灯热源,各仪器中盛放的试剂如表。
仪器编号 a b c d
试剂名称 无水乙醇(沸点为 78℃) 铜丝 无水硫酸铜 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
①反应ⅲ的反应类型属于 (填标号)。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②对比两套装置,甲Ⅱ比乙Ⅱ更优,原因是 将两套装置拆分为六个部分(即甲Ⅰ、甲
Ⅱ、甲Ⅲ、乙Ⅰ、乙Ⅱ、乙Ⅲ),重新组出一套集甲、乙装置优点为一体的更完善更合理的丙
装置,则按照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的顺序可表示为乙Ⅰ→ →乙Ⅲ。
③实验进行中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红变黑的原因:
(填化学方程式,下同),由黑变红的原因: 。实验一段时间后,撤掉 b 处酒精灯,
反应仍然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
【题型 3 蛋白质】
【例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可能失去活性,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可能降低
D.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成黄色
【变式 1】蛋白质发生水解,最终的产物是
A.糖类 B.脂肪 C.氨基酸 D.甘油
【变式 2】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几滴醋酸铅,属于
A.蛋白质溶解度增大 B.蛋白质溶解度减少
C.蛋白质溶解度不变 D.蛋白质变性
【变式 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仅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D.蛋白质在重金属盐类作用下会变性
【变式 4】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主要依靠从食物中摄取,而不是靠人体自身合
成的。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 C、H、O、N 元素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不溶解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
D.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
【变式 5】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I.确定该蛋白质中的某些组成元素
(1)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氮元素,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能证明铵盐存在的实验方
法是: 。
(2)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通入氧气使样品
在装置 A 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其余装置。
① 装置 B 中的试剂是 。
② 装置 D 的作用是 。
③ 当装置 B、C、E、F 依次出现下列现象: ,品红溶液褪色, ,出现白色浑
浊;可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 H2O、SO2、CO2。
结论: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氮等元素。
II.为测定该蛋白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组取蛋白质样品充分燃烧,先用足量碘水吸收
二氧化硫,再取吸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已知:
2S2O
2-
3 +I
2- —
2=S4O 6 +2I 。
(3)写出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取蛋白质样品 mg 进行测定,采用 c –11mol·L 的碘水 V1mL 进行吸收,滴定过量的碘时
消耗 c2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 V2mL。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5)若燃烧时过量氧气进入吸收液中,可能会导致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题型 4 油脂】
【例 4】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与柴油组成元素不相同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等质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 H2质量:乙醇>甘油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和肥皂
【变式 1】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蔗糖 B.鸡蛋清 C.奶油 D.纤维素
【变式 2】下列有关油脂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脂肪是人体贮存能量的一种形式
C.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
D.肥胖的人更怕冷
【题型 5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例 5】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所需
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下列关于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
D.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变式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和淀粉是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变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都符合 Cn(H2O)m的通式
B.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可直接生成蛋白质
C.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油脂的熔点越低
D.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变式 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B.淀粉中 C、H、O 元素的质量分数与葡萄糖中的相同
C.医用酒精的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D.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变式 4】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可用来生产肥皂
C.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D.将CuSO4浓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无沉淀产生
【变式 5】从下列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选项符号填在空格内。
A.乙醇 B.乙酸 C.油脂 D.葡萄糖 E.纤维素
(1)属于食醋的主要成分是 。
(2)血糖较低时,可及时补充的是 。
(3)75%(体积分数)的水溶液具有消毒作用的是 。
(4)花生油、胡麻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 。
(5)植物的根、茎、叶、果皮主要含有的有机成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