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密】2020-2024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
专题05 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
1.(2024·安徽·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2.(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3.(2024·云南·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8 1 16 10
反应后的质量/g 0 9.8 6.4 a
A.a=13.6 B.甲和丙为反应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
4.(2024·重庆·中考真题)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零碳甲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转化成甲醇,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化学式为
B.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
C.Ⅰ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D.该转化中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
5.(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6.(2024·河北·中考真题)当前,氨气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
C.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
7.(2024·广东·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b的化学式为H2O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8.(2024·吉林·中考真题)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9.(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2024·广西·中考真题)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部分测定过程如下:①样品+H2SO4→(NH4)2SO4+CO2↑+SO2↑+H2O;②(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某品牌奶粉部分营养成分表如表: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Ca
每100g奶粉含量 17.5g 61.2g 16.2g 0.55g
取100g该奶粉样品,测得CO2、NH3的质量分别为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最终被人体全部吸收
B.该奶粉样品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7a:44b
C.若a=8.8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碳量为8.8%
D.若b=3.4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营养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
11.(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12.(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6.8 1.0 9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96.8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
13.(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历史上与合成氨(NH3)有关的研究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种利用N2与H2O反应合成NH3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锂(Li)的金属活动性与镁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应③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锂(Li)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中,除生成NH3外,还生成了一种单质气体,该气体为 。
(4)NH3与H2O、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属于______(填字母)。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4.(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15.(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4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16.(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
D.自然界中的氧、碳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17.(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广元市近日组织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会,会议要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家使用某种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方法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增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H2O
18.(2023·西藏·中考真题)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7 20 1 3
反应后质量/g 3 5 x 32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
19.(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柠檬酸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 0.42
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A.0.84g B.1.26g C.1.68g D.2.10g
20.(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21.(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
C.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2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下图为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区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23.(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24.(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25.(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26.(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3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0 1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参加反应a与c的质量比为7:8 D.d一定是催化剂
27.(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2022年4月2日,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5亿度。燃气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为甲烷的燃烧,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甲烷完全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
B.甲烷燃烧需要点燃,说明甲烷燃烧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C.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
D.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28.(2022·西藏·中考真题)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
D.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29.(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30.(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1.(2022·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32.(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33.(2022·吉林·中考真题)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34.(2022·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3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 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36.(2022·湖北·中考真题)“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变化的本质。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D.该微观示意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37.(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现有46.0 g乙醇(C2H5OH),燃烧时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33∶7,要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至少需要补充O2的质量为
A.4.0 g B.8.0 g C.16.0 g D.24.0 g
38.(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C.的分子式是CO2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22:1
39.(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原子种类⑥原子数目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40.(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微粒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共只有一种单质
41.(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20 64 6 10
反应中 a 48 c 19
反应后 4 b 50 46
A.丙和丁为生成物
B.b=0
C.甲和丙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4:11
D.若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4,则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42.(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
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
A.甲一定是化合物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43.(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44.(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
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45.(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从表示方法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D.从社会价值分析: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46.(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
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
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
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
A.b=36
B.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47.(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48.(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5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49.(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50.(2020·广西·中考真题)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观:氧气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B.结构观:锂原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转化观:氢氧化钙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51.(2020·四川资阳·中考真题)对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所有变化过程中都涉及到2种元素,3种物质
B.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C.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D.变化Ⅰ属于化合反应
52.(2020·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t0 45 20 25 10
t1 25 b 41 c
t2 5 6 d 32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B.b=13
C.t2时刻,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5:32
D.若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64、44,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53.(2020·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各时刻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23 x 2
反应5分钟时的质量/g 10 19 y 7
反应后的质量/g 28 z 2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一定等于30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2:1
54.(2020·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0.5 X 3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值为24
C.反应中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中考解密】2020-2024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
专题05 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
1.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答案】A
【详解】A、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铁粉的质量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锥形瓶中氧气反应完,铁粉的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氧气转化到铁锈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原固态物质是铁粉,生锈后固态物质变为铁锈,固态物质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2.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详解】A、甲烷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故A说法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水,则左侧干冷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故B说法正确;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得出甲烷中一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8 1 16 10
反应后的质量/g 0 9.8 6.4 a
A.a=13.6 B.甲和丙为反应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
【答案】C
【分析】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8g+1g+16g+10g=0g+9.8g+6.4g+ag,a=13.6;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8g-0g=2.8g,则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9.8g-1g=8.8g,则乙为生成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减少了16g-6.4g=9.6g,则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3.6g-10g=3.6g,则丁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
【详解】A、由分析可知,a=13.6,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和丙的质量均减少,则甲和丙为反应物,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故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8g-0g):(9.8g-1g)=2.8g:8.8g=7:22,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4.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零碳甲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转化成甲醇,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化学式为
B.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
C.Ⅰ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D.该转化中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
【答案】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甲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而反应物M为单质,M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M为氢气,化学式为H2,故A说法正确;
B、该成果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故B说法正确;
C、I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一定还有含有氢元素的生成物,故该反应的生成物不只一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根据流程,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还会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故该转化中 CO2 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3,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答案】C
【详解】A、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减少,故A分析错误;
B、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改变,故B分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该装置密闭,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C分析正确;
D、根据图示,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以及装置的总质量,故D分析错误;
故选:C。
6.当前,氨气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
C.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催化剂的质量为5g,故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也为5g,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气质量为:52g+9g+34g-80g-0g=15g,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15g-9g=6g,故B正确;
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每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氮气质量为:80g 52g=28g,生成的氨气质量为:34g 0g=34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28:34=14:17,故D错误。
故选:B。
7.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b的化学式为H2O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则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一个b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b的化学式为H2O ,故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氧气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8.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答案】B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左图中分子数目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左图中生成二氧化碳,右图中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物的种类不相同,选项正确;
D、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故选B。
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质量分数为70%,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2%,减小了28%,即甲为反应物;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质量分数为8%,减小了6%,即乙为反应物;分析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丁反应后的质量分数为,即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6%,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0%,增长了34%,即丙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乙丙。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则丙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故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部分测定过程如下:①样品+H2SO4→(NH4)2SO4+CO2↑+SO2↑+H2O;②(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某品牌奶粉部分营养成分表如表: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Ca
每100g奶粉含量 17.5g 61.2g 16.2g 0.55g
取100g该奶粉样品,测得CO2、NH3的质量分别为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最终被人体全部吸收
B.该奶粉样品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7a:44b
C.若a=8.8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碳量为8.8%
D.若b=3.4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营养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
【答案】D
【详解】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但最终不会被人体全部吸收,故A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等于氨气中氨元素的质量,为;则该奶粉样品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1a:154b,故B错误;
C、若a=8.8g,碳元素的质量为,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碳量为,故C错误;
D、若b=3.4g,氮元素的质量为,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故D正确。
故选D。
11.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6g+2g+14g+35g=待测+2g+22g+13g,待测=20g,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物质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未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甲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待测数值是20,说法正确;
B、物质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未参加反应,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20g-6g):(22g-14g)=7:4,说法错误。
故选D。
12.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6.8 1.0 9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96.8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
【答案】D
【分析】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6.8g+1.0g+93.2g+0g=0g+ag+96.8g+3.2g,a=1.0,;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6.8g-0g=6.8g,则X为反应物;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前后Z的质量增加了96.8g-93.2g=3.6g,则Z为生成物;反应前后W的质量增加了3.2g-0g=3.2g,则W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
【详解】A、由分析可知,a=1.0 ,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子可知,X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8g-0g):(3.2g-0g)=6.8g:3.2g=17:8,但因为反应式中X与W的系数之比未知,故无法判断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96.8g-93.2g):(3.2g-0g)=3.6g:3.2g= 9:8,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3.历史上与合成氨(NH3)有关的研究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种利用N2与H2O反应合成NH3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锂(Li)的金属活动性与镁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应③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锂(Li)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中,除生成NH3外,还生成了一种单质气体,该气体为 。
(4)NH3与H2O、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属于______(填字母)。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1)分解反应
(2)能
(3)O2
(4)A
【详解】(1)反应③为氢氧化锂在通电条件下生成锂、氧气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2)锂(Li)的金属活动性与镁相似,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中,N2与H2O除生成NH3外,还生成了一种单质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该气体为O2;
(4)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
1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B
【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肯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①③⑤⑥,故选B。
15.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4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答案】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Fe、H、O的原子数目是3、8、4,反应后Fe、O的原子数目是3、4,则4X中含有8个H,所以X的化学式为H2;正确;
B、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C、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铁和水的质量比为(56×3):(18×4)=7:3;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有铁、氧、氢三种元素,而反应前铁中只含有铁一种元素,则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所以该实验了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正确;
故选C。
16.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
D.自然界中的氧、碳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答案】B
【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利用化学反应不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符合题意;
C、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如碳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氧、碳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广元市近日组织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会,会议要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家使用某种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方法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增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H2O
【答案】B
【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涉及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氢气、甲醇和水,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涉及两种氧化物,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7 20 1 3
反应后质量/g 3 5 x 32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
【答案】C
【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根据题意,甲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17g-3g=14g即反应了14g,乙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20g-5g=15g即反应了15g,丁反应后增加的质量是32g-3g=29g即生成了29g,故反应甲和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丁生成的质量,因此丙的质量不会变化,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因此x=1,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C、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与该反应无关,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选项正确;
故选:C
19.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柠檬酸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 0.42
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A.0.84g B.1.26g C.1.68g D.2.10g
【答案】B
【详解】柠檬酸过量时,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成正比。从表格数据中可知,前三次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2mL:224mL:336mL=1:2:3,所以前三次实验中加入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2:3。而第四次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与第三次实验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所以第四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与第三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相同,所以第四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质量为;
故选B。
2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答案】B
【详解】A.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10g+10g+10g+1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40g=9g+2g+10g+x,解得x=19,A正确;
B.反应后甲减少1g,乙减少8g,丙没有减少,丁增加9g,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所以该反应是,符合“多生一”的形式,是化合反应,B错误;
C.根据B的分析,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C正确;
D.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1g:8g=1:8,在水合成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正确;
故选B。
2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
C.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答案】B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物质乙的质量=7.6g+2.0g+0.2g 3.2g 5.8g 0.4g=0.4g。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0.4g,反应后质量减少,由图可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也减少,所以甲和乙是反应物,选项正确;
B、由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物质丙和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即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则生成物丙不一定是化合物,选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0.4g,即x=0.4g,选项正确;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2.0g 0.4g):0.4g=4:1,选项正确,故选B。
22.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下图为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区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答案】A
【详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则生成物丙(CO2)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的图示分析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都为C、H、O,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C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H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O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CO2、H2O属于氧化物,共涉及到2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3.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答案】C
【详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生成Z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
【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由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Z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
C、由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说法错误;
D、设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则,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4.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答案】C
【详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a=100%-14%-6%-70%=10%,b=100%-40%-10%-42%=8%,故A说法正确;
B、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为:a=100%-14%-6%-70%=10%,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也为10%,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0%-42%):(14%-8%)=14:3,故C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70%-42%):(14%-8%):(40%-6%)=14:3:17,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工业合成氨为:,合成氨的反应中N2、H2、NH3的质量比为28:6:34=14:3:17,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答案】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有18g+3g+1g+2g+5g=9g+2g+8g+2g+xg,x=8,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9g=9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g-2g=1g,则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增加了8g-1g=7g,则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后戊的质量增加了8g-5g=3g,则戊是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戊。
【详解】A、由分析可知,x=8,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不知道甲、乙、丙、戊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g-9g):(8g-5g)=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6.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3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0 1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参加反应a与c的质量比为7:8 D.d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C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40+32+10-12-0-10=100,故选项说法错误;
B、a、c质量减少,推测为反应物,b质量增加,推测为生成物,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反应符合a+c→b,因此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所以b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a、c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d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7.2022年4月2日,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5亿度。燃气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为甲烷的燃烧,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甲烷完全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
B.甲烷燃烧需要点燃,说明甲烷燃烧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C.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
D.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详解】A、燃烧需要氧气,为使甲烷完全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A正确;
B、燃烧可以通过点燃来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温度,燃烧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个数都为3,没有变化 ,C正确;
D、图示可知该反应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
28.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
D.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答案】A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个数都是4个(包括1个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甲为甲烷,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9.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答案】D
【详解】A、据图可知甲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NH3,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
C、该反应是化合物氨气与单质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水和单质氮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D、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错误。
故选D。
30.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分析】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甲质量减少了(18-9)g=9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g;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1)g=7g;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戊的质量=(18+3+1+2+5)g-(9+2+8+2)g=8g,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5)g=3g。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x的数值为8g,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9g:3g=3:1,说法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由于无法确定,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都为化合物,也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是否相互交换成分,故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D。
31.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答案】B
【详解】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故B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水分子,反应后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2.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答案】B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40+3+2+3=x+3+16+14,x=15,符合题意;
C、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6-2):(14-3)=14:1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答案】C
【详解】A、由图知,从宏观的角度说,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宏观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反应前,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氯气分子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答案】B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有新物质生成,故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微粒,故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均保持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一定改变,例如,反应前后都是2个分子,数目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由于有新物质生成,故物质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但新物质还是由原物质的元素构成,故元素种类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是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聚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 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D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②中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锌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2个锌原子,则X中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故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①反应中反应物ZnCO3 和生成物ZnO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②反应中反应物ZnO和生成物Zn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②反应中ZnO中的氧被C夺去生成了锌,所以ZnO发生了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②反应前ZnO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反应后Zn的化合价是0,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降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6.“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变化的本质。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D.该微观示意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答案】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详解】A、氧气属于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B、根据该反应方程式:CH2O+O2CO2+H2O,实际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该反应是化学反应,故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D、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微观示意图中共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37.现有46.0 g乙醇(C2H5OH),燃烧时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33∶7,要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至少需要补充O2的质量为
A.4.0 g B.8.0 g C.16.0 g D.24.0 g
【答案】B
【详解】46g醇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燃烧时生成CO2和CO中的碳元素质量比为,所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6g碳完全燃烧生成CO2,需要O2的质量为,所以需要补充的氧气质量为:22g-14g=8g。
故选B。
3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C.的分子式是CO2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是22:1
【答案】B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该方程式为。
【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的分子式是H2O,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9.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原子种类⑥原子数目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因此②③⑤⑥正确。
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与“六不变”、“两个一定变”和“一个可能变”,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40.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微粒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共只有一种单质
【答案】B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一样的分子也就是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直接删去。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微粒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参与了化学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子种类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物中只有一种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生成物中也有一种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20 64 6 10
反应中 a 48 c 19
反应后 4 b 50 46
A.丙和丁为生成物
B.b=0
C.甲和丙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4:11
D.若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4,则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D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6作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了44作为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了36作为生成物,所以乙的质量减少作为反应物,所以该反应为 。
【详解】A.丙和丁为生成物,选项说法正确。
B.b=64-64=0,选项说法正确。
C.甲和丙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16:44=4:11,选项说法正确。
D.若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4,因为乙和丙的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64:44,所以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
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
A.甲一定是化合物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答案】A
【详解】解: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43.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答案】A
【详解】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样品的质量为;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来源于样品中,则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0.3g+1.2g=1.5g<2.3g,说明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综上可知,该样品种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故选A。
44.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
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2g+18g-8g=32g,又X中碳元素质量为22g =6g, 氢元素质量为18g =2g,氧元素质量为8g-(6g+2g)=0,因此X中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且X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 =1:4,即X的化学式是CH4。
【详解】A、该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该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g:2g=3:1,该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8g:32g=1:4, 该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 = 1:2,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
故选D。
45.“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从表示方法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D.从社会价值分析: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答案】A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丁是由同种元素的组成的,故A说法不正确;
B、由该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故B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故C说法正确;
D、由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可知,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46.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
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
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
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
A.b=36
B.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答案】C
【详解】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b=16g+64g+5g-49g=36,故A正确;
B、t1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2g=4g,M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4g-48g=16g,生成的质量为9g ,故N为生成物,此时生成N的质量为16g+4g-9g=11g,此时a=11g+5g=16g,M和N的质量比为48g:16g=3:1,故B正确;
C、M、N的化学式不确定,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无法确定,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47.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答案】A
【详解】A、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此选项正确;
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正确;
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此选项不正确;
D、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2):16=6:1:8,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
48.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 12
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5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答案】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后M的待测值为:18g+1g+2g+32g-26g-2g-12g=13g;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Q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M的质量减少,M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
【详解】A、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待测数值是13,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此类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的相关计算,一般分三步完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未知的值;
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
3、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求出反应物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物生成的质量,即减少的质量和增加的质量。
再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每个选项的正误。
49.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后,X、Y的分子数目减小,则X、Y为反应物,Z的分子数目增加,Z为生成物,参加反应的X、Y、Z的分子个数比为:(6n-3n):(5n-4n):2n=3:1: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2Z。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7-14):14=3:14,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2Z,不符合题意;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设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x:(2×17)=14:17,x=28,符合题意。
故选D。
50.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观:氧气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B.结构观:锂原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转化观:氢氧化钙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答案】A
【详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锂原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
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氢氧化钙和水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保持不变。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51.对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所有变化过程中都涉及到2种元素,3种物质
B.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C.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D.变化Ⅰ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A
【详解】A、由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变化Ⅰ过程中共涉及到2种元素,3种物质,变化Ⅱ中只涉及一种物质,故A不正确;
B、变化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故C正确;
D、变化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5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t0 45 20 25 10
t1 25 b 41 c
t2 5 6 d 32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B.b=13
C.t2时刻,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5:32
D.若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64、44,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C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5g﹣5g=40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0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6g=1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2g﹣10g=2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40g+14g﹣22g=32g。
【详解】A、由上述分析,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40g:14g=20:7,当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5g﹣25g=20g时,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应为7g,b的质量是20g﹣7g=13g,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t2时刻,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5g:(25g+32g)=5:57,C错误,C符合题意;
D、若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64、44,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32g:22g=16:11,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5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各时刻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23 x 2
反应5分钟时的质量/g 10 19 y 7
反应后的质量/g 28 z 2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一定等于30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2:1
【答案】A
【详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故是生成物;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至反应5分钟时,生成的甲和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比为(10g﹣4g):(23g﹣19g)=3:2,则完全反应后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8g﹣4g)×=16g,则z的数值为23﹣16=7。则x的数值为28+7+2+22﹣4﹣23﹣2=30,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和丙,生成物是甲和丁,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后甲、乙的质量比为28g:7g=4: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4.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0.5 X 3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值为24
C.反应中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50+0.5+0+0=23+0.5+X+3,X=24。
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X=24,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4:3=8:1,不符合题意;
D、甲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