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2023-2024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有解析)

2023—2024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
物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汽车B由于没控制好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刹车后仍撞到汽车A,造成“追尾”事故,此时对前面汽车A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
2.我国的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开展峰顶测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随着登山队员攀登高度的不断增加,大气压强不断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大气压强约为,这个压强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魔罐”.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即可.在水平面上用力推做好的罐子,使罐子滚动起来,然后会发现罐子由快变慢,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____________逐渐变大;之后罐子回转时由慢到快,后又由快到慢,再回转,如此往复,最终停下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4.小明在科技博览阅读中,查阅了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通过图像可知,在甲、乙两个星球上,重力与质量都成__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在乙星球表面,大气压约为,假设能在乙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为,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____________m.
甲 乙
5.如图是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则此时a、b两管中,液面较高的是____________管.(选填“a”或“b”)
6.为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老师将一个去盖的可矿泉水瓶的底部剪掉,将瓶口向下倒置,在瓶里放一个乒乓球,倒入水后可以看到瓶口有少量水流出,乒乓球没有上浮,如图所示,现用手堵住瓶口,观察到乒乓球____________,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则____________N,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____________m.
8.小华和小峥在课后对摩擦力进行探究.如图所示,用的力握住重为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小华认为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小峥认为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老师认为小峥的观点正确,请你简要说明老师认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高度为H的B点;另用平行于斜面的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从C点匀速拉至与B点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物体乙克服斜面摩擦力做的功为W,,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并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轻轻往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则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g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如图,农业基地的技术员正在遥控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农药.若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保持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则无人机(含农药)的( )
A.质量不变 B.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2.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13.森林动物园的猴子会划竹筏,引起了广大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受到的重力和水对竹筏的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猴子受到的重力和水对竹筏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竹筏的压力和竹筏对猴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猴子对竹筏的压力和竹筏对猴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她猜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乙图中长方体木块的长为,宽为将木块浸入水中,甲图中木块下表面距离液面,如果她想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在甲图实验的基础上,接下来她应该完成图中的哪一个步骤( )
甲 乙
A. B. C. D.
15.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 B.压强计的U形管 C.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D.地漏的存水杯
16.如图所示的“反向蹦极”运动,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绳子自然下垂的位置在之间,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B点时速度最大,最高能到达C点.不计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C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人将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B点时,人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相等,处于平衡状态
C.由B到C,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由A到B,绳子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人动能的增加量
17.用相同的滑轮绕成如图的甲、乙滑轮组,用它们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两绳自由端的拉力F恰好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物体重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D.滑轮组的额外功
18.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一个物体,已知物体重力为G,小明用力F将绳端竖直拉下的距离为s(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的拉力F等于 B.物体上升的距离为
C.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减少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如图所示,边长、材料均不同的正方体甲和乙,放在同一个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把甲物体沿虚线截取一部分后和乙物体等高,把乙沿竖直截取一部分,则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1.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
甲 乙 丙
(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应向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前选择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避免杠杆____________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应用,如图丙为三千多年以前用来捣米的春,这是____________杠杆.
22.如图所示,这是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取一根长约、一端封闭的直玻璃管,沿内壁将水银缓慢地倒入管中,避免混入____________;
(2)将玻璃管开口瑞浸在水银中,移开堵住管口的手指,发现管中水银柱会缓慢下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由此证明了____________的存在;
(3)用刻度尺量出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4)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液面未到顶),水银柱竖直高度____________;若将该实验装置从教学楼一楼搬到顶楼,水银柱竖直高度____________.(均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①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④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序号b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
(2)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______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为了研究猜想④,小明同学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f、g的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
24.如图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的时间内,工人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已知拉力F为,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求这个过程中:
(1)滑轮的机械效率;
(2)拉力F的功率.
2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开口,厚度不计的挡板A刚好盖住开口.容器中水深,挡板A的面积为,质量为.已知.求: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A受到水的压力;
(3)对A的正中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使水从开口处排出,求F的最小值.
26.底面积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深的水,如图甲;然后将一边长为的实心正方体铝块放入水中(铝块与容器底部接触但不密合,铝块正下方的水体积忽略不计),铝块部分露出水面,如图乙.已知铝块的质量为取.求:
甲 乙
(1)铝块的重力;
(2)铝块受到的浮力;
(3)用大量程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铝块,当铝块对容器底部压力刚好为零时,求弹簧测力计示数.
2023—2024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
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头枕 等于 【解析】A车被追尾后,汽车突然加速,司机身体随车加速运动,头部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后倒,汽车头枕此时可以保护头部,避免受伤.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2.减小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解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大气压强约为,这个压强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3.弹性势能 不守恒 【解析】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变大;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有阻力,在魔罐滚动的过程中和地面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4.正比 0.152 【解析】由图甲中图线可知,在甲、乙两个星球上,重力与质量都成正比;由图中数据可求得,由得:.
5.a 【解析】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由于d处比e处粗,导致d处气流速度小于e的气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d处气流压强大于处的气流压强,在左右压强差的作用下b管水面下降,a管水面升高.
6.上浮 压力差 【解析】将一个去盖的矿泉水瓶的底部剪掉,将瓶口向下倒置,在瓶里放一个乒乓球,倒入水后可以看到瓶口有少量水流出,乒乓球没有上浮;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受到液体对乒乓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浮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乒乓球上浮,最终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由该实验可以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7.100 4 【解析】图示是一个动滑轮,在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时,绳端的拉力;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的距离.
8.矿泉水瓶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
【解析】矿泉水瓶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重力,因为受力平衡,故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等于,故小峥正确.
9. 【解析】有用功为,克服斜面摩擦力做的功为,则总功为,斜面的机械效率.
10. 【解析】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气压的测量值:.
二、选择题
11.C 【解析】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的高度不变,速度不变,质量减小,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12.B 【解析】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倾斜方向上的力,故A正确;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钩码的重力,故C正确;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是否有摩擦,故D正确.
13.C 【解析】猴子受到的重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与水对竹筏的浮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猴子受到的重力和水对竹筏的浮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猴子对竹筏的压力和竹筏对猴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
14.B 【解析】由题知,小华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均不变,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同时要注意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故D图不符合要求;A图与上一步骤相比,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等于物体体积的一半),故A图不符合要求:C图与上一步骤相比,虽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也不同,故C图不符合要求;B图与上一步骤相比,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同,且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B图符合要求.
15.B 【解析】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故A不合题意;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和空气连通,另一端和探头连通,探头是不透气的,利用的不是连通器原理,故B符合题意;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地漏的结构图可知,存水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因此地漏的结构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可防止异味从下水管中冒上来,故D不符合题意.
16.B 【解析】人运动到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若一切外力消失,人将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人在A点受弹力和重力,此时弹性轻绳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弹力大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上,在A、B过程中弹性轻绳的弹性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在B点时弹性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由B到C,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此过程中人仍然受到弹力的作用,绳子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机械能,所以人的机械能增大,故C错误;由A到B,绳子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所以弹性势能的减小量大于人动能的增加量,故D错误.
17.B 【解析】由图可知,,动滑轮的重力相同,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所以物重,故A错误;动滑轮质量相同,且,根据知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即,故B正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可见,故C错误;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动滑轮升高的高度也相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由知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一样多,故D错误.
18.A 【解析】如图,,由.得;由题图B知,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由于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得,所以,由上述分析可知,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选项.
19.C 【解析】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忽略绳重和摩擦,绳端拉力,故A错误:小明用力F将绳端竖直拉下的距离为,物体上升的距离为,故B错误;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C正确;根据可知,减少物体的重力可以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20.A 【解析】由于甲乙都为正方体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已知,根据可知,;若把甲物体沿虚线截取一部分后和乙物体等高,根据可知,把乙沿竖直截取一部分,由于高度不变,密度不变,根据可知,所以,故A正确.
三、实验探究题
21.(1)右 (2)自身重力 (3) 寻找普遍规律 (4)费力
【解析】(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右端偏高,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从支点到挂钩码处杠杆的长度即为力臂长度,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的大小,同时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排除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4)舂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2.(1)空气 (2)大气压 (4)不变 降低
【解析】(1)沿内壁将水银缓慢地倒入管中,避免混入空气;(2)将玻璃管开口端浸在水银中,移开堵住管口的手指,发现管中水银柱会缓慢下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此时大气压支撑了水银柱,由此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4)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差只与当时的大气压有关,如果将玻璃管倾斜放置,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变长,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若将该实验装置从教学楼一楼搬到顶楼,大气压减小,水银柱竖直高度降低.
23.(1)1.4 (2)无关 a、b、c(或a、b、d) (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解析】(1)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物体在序号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物体P在序号b中所受浮力为:
;
(2)a、c、d三次实验中,浸没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相同,因此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要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结论,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应分析a、b、c(或a、b、d)三次实验;(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故小丽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理由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四、计算题
24.解:(1)由图可知,,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F的功率:

25.解:(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由可得A受到水的压力:

(3)A受到的重力,
A刚要被顶起时,挡板A受到的水的压力加上A的重力等于向上的力F,
即:.
26.解:(1)铝块的重力:;
(2)由甲图可知容器内水的体积:;
铝块的底面积;
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内的水的体积相同,即,
则:,
解得:;
则铝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
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3)当铝块对容器底部压力刚好为零时,则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
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3.3 比热容 同步练习(答案) 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下一篇: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开封市第十七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