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 期末押题卷02(天津专用)(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押题卷(二)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C.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尼龙绳、羊绒衫和棉衬衣等生活用品都是由合成纤维制造的
2.下列物质中,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Fe B.Na C.Cu D.Ag
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4.已知反应C(s)+H2O(g)CO(g)+H2(g) H<0.下列条件不能明显改变其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c(CO)增加
C.更换高效催化剂 D.增加一定量的C
5.设计以下实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氨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仪器口连接顺序为a→e→d→c→b
B.上述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C.生石灰与水反应并且放出热量,促使氨气逸出
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中含电子数为
B.标况下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C.聚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
D.与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分子数为
7.如图所示是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可看到液面上升并且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若水槽中是溶液,试管中是,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紫色石蕊,试管中是,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变为无色
D.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管中是,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8.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用N2和H2合成氨 B.闪电将空气中N2转化为NO
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 D.固氮菌将氮气变成氨
9.下列反应中,一定可以用如图表示能量变化的有
①分解反应
②CO2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
③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④需要加热才能明显发生的反应
⑤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能量多的反应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和淀粉是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4H10的一氯代物有4种
B.鉴别乙烯和乙烷:将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C.CH3OH和 互为同系物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现象说明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 将石蜡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裂解产生乙烯
D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A.A B.B C.C D.D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晶体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添加在葡萄酒中防止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
C.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杀菌、消毒能力强,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工作原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和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的反应为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发生还原反应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向铜电极移动
15.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N2、H2、NH3共存 B.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C.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N2、NH3浓度相等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都有漂白性,其原理相同
B.向含有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槽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能反应
17.将气体和气体置于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若经后测得的浓度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当物质的含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一定温度下,增大反应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反应后容器
18.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1molX最多能消耗
C.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X既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6分。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相关物质的一些性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Ⅰ.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装置中足量酸性溶液的作用是 ,请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Ⅱ.某同学拟用以下方法测定空气中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它还原性气体)。
(5)你认为不可行的装置是 (填序号“a”或“b”)。
(6)使用你所选用的装置测定含量时,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
20.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1)已知:在25℃和101kPa条件下,断开1mol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能量,断开lmol中的化学键要吸收243kJ能量,断开1mol HCl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1kJ能量。则反应中,生成1mol HCl时,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2)有关的电池装置如下:


①甲装置中,碳棒是 (填“正极”或“负极”)。
②乙装置中,外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是 (填“从Zn流向Cu”或“从Cu流向Zn”)。
③丙装置中,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其中难溶于水,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④燃料电池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优点。某氢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丁图所示,其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消耗的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21.回答下列问题:
(1)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A、0.1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
①若t1=15,则t0-t1内反应速率v(C) = ,A的转化率为 ;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 mol;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初始状态的 倍。
(2)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 ,原因是 。
②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 。
③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 。
22.乳酸乙酯(F)是一种食用香料,可用淀粉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
(2)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E的结构简式是 。
(4)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中含有酯基和羧基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c.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中的醛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杀菌消毒,B正确;
C.胶体呈红褐色,不是无色,C错误;
D.羊绒衫和棉衬衣不是合成纤维制造的,D错误;
答案选B。
2.B
【详解】A.铁常用热还原法冶炼,A错误;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钠,B正确;
C.工业上常用湿法或者热还原法冶炼铜,C错误;
D.工业上银用热分解法制备,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是取代反应,故A不选;
B.是氧化反应,故B不选;
C.是加成反应,故C选;
D. 是取代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4.D
【详解】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A不选;
B.增大压强,c(CO)增加,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B不选;
C.更换高效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C不选;
D.C为纯固体,增加一定量的C,反应速率不变,故D选;
故选D。
5.D
【详解】A.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通过碱石灰进行干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仪器口连接顺序为a→e→d→c→b,A正确;
B.氨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上述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B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促使一水合氨分解氨气逸出,C正确;
D.无水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干燥管中的碱石灰不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D错误;
故选D。
6.A
【详解】A.甲基中含9个电子,甲基中含个电子, A正确;
B.标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
C.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聚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C错误;
D.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为连锁反应,与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除了生成一氯甲烷,还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故生成分子数小于, D错误;
答案选A。
7.C
【详解】A.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无色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气体体积减小,在外界压力下,试管内液面上升并且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故A正确;
B.若水槽中是溶液,试管中是,发生反应:,氯气被吸收,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石蕊变红,则看到液面上升并变为红色,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则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A
【分析】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固氮。分为自然固氮(雷雨固氮和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
【详解】A.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
B.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称为天然固氮(又称高能固氮),故B错误;
C.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
D.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不属于人工固氮,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①分解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双氧水分解为放热反应,故①不符合;
②CO2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为吸热反应,故②符合;
③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故③不符合;
④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没有关系,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④不符合;
⑤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能量多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故⑤符合;
综上②⑤正确,故B正确。
答案选B。
10.D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纤维素和淀粉是混合物,选项B错误;
C.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含有醛基,选项C错误;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C
【详解】A.C4H10若为正丁烷,一氯代物2种,C4H10若为异丁烷,一氯代物2种,共4种,A正确;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烷,B正确;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H3OH和 结构不同,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D.二氯甲烷若为平面结构,则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现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现象,则表明二氯甲烷为空间结构,甲烷呈正四面体结构,D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HCl具有酸性,故A错误;
B.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故B错误;
C.将石蜡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石蜡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但不一定生成乙烯,故C错误;
D.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D正确;
选D。
13.A
【详解】A.二氧化硅为光导纤维主要原料,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添加在葡萄酒中防止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B正确;
C.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杀菌、消毒能力强,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C正确;
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D正确;
故选A。
14.C
【详解】A.和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
B.和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故B正确;
C.和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和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的速度,无论和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铁片均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和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为负极,为正极,铜离子移向铜电极,故D正确;
答案选C。
15.C
【详解】A.可逆反应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A错误;
B.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3∶2,也可能不是1∶3∶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
C.当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N2、NH3的浓度相等,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变化,掌握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A.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H2O2、氯水、过氧化钠、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活性炭是物理吸附,漂白原理不同,故A错误;
B.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故C错误;
D.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会钝化,属于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7.D
【详解】A.2s后C的浓度为1.2mol/L,则生成C1.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A1.2mol,则0-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2mol÷1L÷2s=0.6mol·L-1·s-1,A正确;
B.随着反应进行,A和B不断被消耗,当物质B的含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D.反应后生成C1.2mol,消耗B0.6mol,剩余B1.4mol,则反应后容器中n(B):n(C)=1.4mol:1.2mol=7:6,D错误;
故答案选D。
18.D
【详解】A.X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四种官能团,A项错误;
B.1个X分子中含3个碳碳双键,1molX最多能消耗3molH2,B项错误;
C.X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与饱和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
D.X中含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X中含醇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19.(1)浓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
(4)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
(5)b
(6)当高锰酸钾溶液刚褪色时通入空气的体积
【分析】利用浓硫酸与铜片共热制备二氧化硫,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产生的气体通过硅酸钠溶液,探究S、C、Si的非金属性等;
【详解】(1)
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浓,
(2)实验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故连接仪器后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后、打开、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要证明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进入装置的气体只能为二氧化碳,则装置中足量酸性溶液可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该实验通过碳酸和硅酸的酸性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若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硅酸生成,即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结论成立,
(5)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含量,装置中碱石灰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硫,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不可行,
(6)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装置测定时,只需测定当高锰酸钾溶液刚褪色时通入空气的体积,即可结合反应计算出空气中含量。
20.(1) 放出 91.5
(2) 正极 从Cu流向Zn 22.4
【详解】(1)的反应热=,故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183kJ,当生成1mol HCl时,该反应放出热量为91.5kJ,答案为:放出,91.5;
(2)①甲装置是锌锰干电池,锌做负极,碳棒做正极,答案为:正极;
②乙装置是锌、铜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外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是从正极到负极,即从Cu流向Zn,答案为:从Cu流向Zn;
③丙装置是铅酸蓄电池,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负极反应是铅失去电子转化为硫酸铅,答案为:;
④氢气燃料电池总反应:,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根据电极反应可知消耗氧气0.5mol,此时消耗为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答案为:,22.4。
21.(1) 0.004mol/(L·s) 60% 3A2C+B 0.04 1
(2) 2~3 min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 0.1 mol/(L·min) AB
【详解】(1)①由图知,t0-t1内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若t1=15s,则t0-t1内反应速率v(C)=;A的转化率为:,②A的浓度减少,为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C的浓度增加,为生成物,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所以A、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B为生成物,化学计量数为1,故化学方程式为:3A2C+B,③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C+B,所以反应前后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故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11+0.06+0.05)mol/L-(0.3+0.1)mol=0.04mol,由阿伏加德罗定量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保持不变;
(2)①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是:50 mL、 70mL 、112mL、68mL、20 mL,由此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2-3min;反应速率刚开始增大后来又逐渐减小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只能是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②在2~3分钟时间段内,n(H2)=,则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n(HCl)=2n(H2),则υ(HCl)=0.1mol/(L·min)。③A、加入蒸馏水,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不减少氢气的量,正确;B、加入NaCl溶液,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不减少氢气的量,正确;C、加入NaNO3溶液,生成NO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错误;D、加入CuSO4溶液,Zn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增大,但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错误;E、加入Na2CO3溶液,消耗H+而使H+浓度减小,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错误。故选AB。
22.(1)羟基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
(4) CH3COOH++H2O 酯化或取代
(5)ac
【分析】
由图可知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H,D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D和F可以知道E为:,淀粉水解生成A为葡萄糖,葡萄糖一定条件转化为乙醇和物质E,以此解题。
【详解】(1)由图可知,B为乙醇,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2)物质B生成C的反应为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3)
由分析可知,E为;
(4)
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者取代反应;
(5)a.由结构可知,F中含有酯基和羧基,故a正确;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
c.葡萄糖是多羟基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中的醛基,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23电解池--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 重难点0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相关判断(天津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