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铜及其化合物--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专题14 铜及其化合物--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溶液除气体:
B.溶液中滴加溶液:
C.溶液中通入少量:
D.用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2.某课外小组为探究金属铜的还原性,进行如下实验:①将金属铜投入用酸化的的溶液中,现象不明显②将金属铜投入用盐酸酸化的的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③将金属铜投入用酸化的的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变为深棕色[经检验含],无气泡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说明的溶液不与铜粉反应
B.②证明氧化性还原性
C.③中的生成速率一定小于被还原的速率
D.在①中加入少量绿矾,铜粉可溶解,溶液变为深棕色
3.以含有少量杂质Fe的粗铜为原料,制备蓝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时,若忽略少量的杂质铁,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气体A为酸性氧化物,可与适量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循环利用
C.物质X可以使用氨水,且X过量对产物无影响
D.“操作Z”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味酸”是因绿矾水解产生
B.“白青得铁化为铜”,其中的“白青”属于盐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主要化学成分为,该成分属于纯净物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是因为成分中含有氧化亚铜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B.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
C.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电路板: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6.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可以用于制铜,制得的粗铜通过电解法进行精炼。Cu2S与浓硝酸反应可得Cu(NO3)2。Cu在O2条件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向稀硫酸中加入Cu2O,溶液变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产生。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点击化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可谓点击化学中的第一个经典之作,催化剂CuCl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较浓盐酸时生成H[CuCl2] (强酸)。
上述叙述过程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u2S与浓硝酸反应:
B.Cu2O溶于稀硫酸:Cu2O+2H+=Cu+Cu2++H2O
C.Cu在O2存在下与氨水反应:
D.CuCl溶于较浓盐酸:CuCl+Cl-=[CuCl2]-
7.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备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向K3[Fe(CN)6]稀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 Fe3+与SCN-不反应
B FeCl3溶液用于刻蚀铜制品 铜与FeCl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
D 酸性:HCOOH>CH3COOH 羧基中O-H键的极性:HCOOH>CH3COOH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制取 铁表面镀铜
实验装置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制备无水乙醇 比较N、C、Si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装置
选项 C D
A.A B.B C.C D.D
9.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现象
ⅰ 将铜粉加入试管中,再加入稀 溶液变蓝,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至不再产生气泡时,铜粉有剩余,余液呈酸性
ⅱ 继续向ⅰ中试管加入少量固体 又产生气泡,铜粉减少,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ⅲ 继续向ⅰ中试管滴加几滴浓硫酸 又产生气泡,铜粉减少,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反应中,硝酸氧化性与氢离子、硝酸根浓度均有关
B.ⅰ、ⅱ中铜粉减少的原因能用相同的离子反应解释
C.继续向ⅰ中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也能发生ⅱ、ⅲ现象
D.用一定浓度的与也能使铜粉溶解
10.某小组探究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如图,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白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固体药品可用代替,②中固体药品可为与
B.③、④中现象说明③中的反应是
C.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D.一段时间后,⑤中溶液可能变蓝
11.将含氧化铜的矿石与焦炭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冶炼金属铜,该冶炼方法属于
A.电解冶炼法 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 D.物理分离法
12.为解决铜与稀硝酸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氧气对实验现象的干扰,以及实验后装置内氮氧化物的绿色化处理问题。某实验小组对装置进行微型化改造,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试管底部有孔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实验开始前需除去试管内的氧气,可拉动注射器B
C.该装置可通过控制止水夹和注射器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D.实验终止时,需将铜丝提拉上来后再拉动注射器A
13.下列物质制备反应错误的是
A.水煤气:
B.水玻璃:
C.工业制钾:
D.铜锈: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B.已知酸性:,将少量通入溶液中:
C.用盐酸处理铜器表面的铜锈:
D.利用与制备沉淀:
1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无水检验甲苯中的少量水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C.用溶液检验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D.用溶液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16.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原理或解释正确的是
化学事实 原理或解释
A 溶液腐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B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与均发生水解反应并相互促进
C 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 溶入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变质
D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A.A B.B C.C D.D
17.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用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探究实验 B.图②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
C.图③装置用于煤的气化实验 D.图④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
18.文物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关于文物的相关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考古时利用测定文物的年代,的中子数目与电子数目之差为2
B.海南博物馆馆藏文物唐三彩马的红棕色可能是因为含有
C.制陶是海南黎族人的传统手艺,制陶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D.可用明矾溶液清洗出土文物铜镜表面的铜绿
19.铁、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使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 B.氯化铁溶液在聚合物的基材上蚀刻出铜电路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连电源的正极 D.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饮用水消毒
B.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
C.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物质和水,常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21.下列有关和元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不溶于水的红色粉末溶于稀硫酸,再加入溶液 粉末完全溶解,溶液变蓝绿色,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红色粉末成分是Cu和
B 向溶液中滴加氨水 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溶液变深蓝色 与的配位能力:
C 向稀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 固体完全溶解 还原性:
D 向CuS和FeS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产生,溶液为浅绿色
A.A B.B C.C D.D
22.农用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体现了中国智慧。下列农具中最可能含有硅酸盐的是
A.旧石器石铲 B.河姆渡骨耜(sì) C.春秋青铜铲 D.汉铁铲
A.A B.B C.C D.D
23.中国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如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铜在空气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有大量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C.用硝酸清洗铜器可以除去铜锈,保护铜器
D.青铜是铜中加入铅、锡制得的合金,其成分会加快铜的腐蚀
24.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重要作用。黄铜()用溶液浸泡后生成单质硫,所得溶液可用于制取纳米,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低温下催化氧化HCHO:。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由、、和反应制备的配合物可应用于的鉴定。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与稀硫酸反应:
B.溶液和反应:
C.与足量盐酸反应:
D.制备的反应:
25.湖湘文化底蕴深厚,湖南又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长沙天心阁古城墙始建于西汉,为砖石结构,砖石为青砖,成分中含有
B.醴陵瓷器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在高温釉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C.浏阳花炮的历史悠久,烟花其实就是金属单质灼烧时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D.湖南湘江鲲鹏科技有限公司是研制鲲鹏主板自主服务器的公司,鲲鹏主板的材料中用到铜
26.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和现象
A 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 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后,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B 验证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水,观察溶液为蓝色
C 证明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氯甲烷 将装有甲烷与氯气混合物的密封试管进行光照,试管内壁产生油状液滴
D 检验碘仿中含有碘元素 取少量碘仿于试管中,用稀酸化,加入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27.下列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A B C D
验证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比较C与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电石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 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A.A B.B C.C D.D
28.下列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C.化学反应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D.与浓反应产生,与稀反应产生
29.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氯化银溶于氨水:
B.铜与浓硝酸反应:
C.漂白粉用于环境消毒的原理:
D.铁上镀锌的阴极反应:
30.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事实的是
A.海水提溴中用水溶液富集溴:
B.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
C.苯酚钠溶液通入后变浑浊:2+H2O+CO22+Na2CO3
D.三价铁腐蚀铜的电路板:
参考答案:
1.D
【详解】A.H2S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A项错误;
B.酸性条件下会将H2SO3氧化成H2SO4,Ba2+与形成BaSO4沉淀,滴加少量Ba(NO3)2时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3H2SO3=BaSO4↓+2NO↑+2+4H++H2O,滴加足量Ba(NO3)2时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2+3H2SO3=3BaSO4↓+2NO↑+4H++H2O,B项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Ka1(H2CO3) >Ka(HClO) >Ka2(H2CO3),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与NaHCO3不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Cl-+HClO+CO2,C项错误;
D.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D项正确;
答案选D。
2.D
【分析】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均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而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据此作答。
【详解】A.实验①可能因为的溶液与铜粉反应慢,现象不明显,A错误。
B.②中发生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性,还原性,B错误;
C.③中发生反应a.,反应b.、反应c.,由题干知③中无气泡产生,则说明反应b的反应速率小于或等于反应c,即的生成速率大于或等于被还原的速率,C错误;
D.在①中加入少量绿矾,根据C项,先发生反应b产生,再与铜反应,故铜粉可溶解,溶液变为深棕色,D正确;
故答案选D。
3.A
【分析】粗铜加稀硫酸、稀硝酸溶解,得NO和铜离子的溶液,往溶液中加物质X沉淀Fe3+,过滤,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蓝矾。
【详解】A.“溶解”时,若忽略少量的杂质铁,据可知,要使H+与的物质的量比为4:1(8:2),则理论上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正确;
B.气体A为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若物质X为氨水,则过量氨水会沉淀Cu2+,即生成Cu(OH)2沉淀,使蓝矾产量降低,故C错误;
D.“操作Z”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D
【详解】A.绿矾是硫酸亚铁晶体[FeSO4 7H2O],溶解时水解产生,所以有“味酸”,A项正确;
B.白青[Cu2(OH)2CO3]属于盐,是一种碱式盐,B项正确;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化学成分为2CaSO4 H2O,属于纯净物,C项正确;
D.“翠色”为青色或者绿色,而氧化亚铜为砖红色,可能来自亚铁离子,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氧化亚铜,故D错误;
答案选D。
5.A
【详解】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单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
C.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电路板,铁离子氧化铜单质生成铜离子,自身被还原为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离子方程式正确,D项正确;
故选A。
6.A
【分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遵循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还要符合电子守恒,结合物质的存在形式及拆分原则分析判断。
【详解】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Cu2S与浓硝酸反应时,硫元素的氧化产物为H2SO4,Cu为氧化为Cu(NO3)2,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气体,同时反应产生H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S+12H++10=2Cu2++10NO2↑++6H2O,A项错误。
B.Cu2O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产生Cu、Cu2+、H2O,则Cu2O加入到稀硫酸中,反应产生Cu单质、CuSO4、H2O,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B正确;
C.Cu在O2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在碱性环境中,O2得到电子转化生成OH-,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Cu+O2+8NH3·H2O=[Cu(NH3)4]2++4OH-+6H2O,C正确;
D.CuCl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较浓盐酸时生成强酸H[CuCl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Cl+Cl-=[CuCl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7.D
【详解】A.盛有K3[Fe(CN)6]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KSCN溶液,K3[Fe(CN)6]不能电离出Fe3+,且KSCN较少,无现象不能证明Fe3+与SCN-不反应,A不合题意;
B.FeCl3溶液用于刻蚀铜制品,反应原理为:2FeCl3+Cu=CuCl2+2FeCl2,则铜与FeCl3溶液不是发生置换反应,B不合题意;
C.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和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二者均正确,但无因果关系,C不合题意;
D.H3C-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小,则酸性减小,即酸性:HCOOH>CH3COOH,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B
【详解】A.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故A错误;
B.该装置为电解池,铁接电源负极做阴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可以在铁表面镀铜,故B正确;
C.水和乙醇易形成共沸物,应先加CaO后蒸馏,故C错误;
D.非金属性可以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较,但浓硝酸易挥发,会进入到硅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硅酸,因此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C
【分析】i.将铜粉加入试管中,再加入稀HNO3,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NO、硝酸铜,溶液变蓝,开始产生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铜粉有剩余,溶液为酸性;ii.继续向i中试管加入少量固体NaNO3,由于铜粉剩余,溶液为酸性,加入硝酸钠,等同于加入了稀硝酸,所以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NO、硝酸铜,产生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同时可知推论i中的酸性是硝酸有剩余;iii. 继续向ⅰ中试管滴加几滴浓硫酸,溶液酸性增强,硝酸根离子氧化性增强,又和铜反应产生NO气泡,铜粉减少,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详解】A.由ⅰ、ⅱ分析可知ⅰ还有硝酸剩余,不能将铜全部溶解,故硝酸氧化性和氢离子、硝酸根浓度均有关,A正确;
B.ⅰ、ⅱ铜粉减少的原因均为硝酸和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能用相同的离子反应解释,B正确;
C.铜离子是氧化产物,增大铜离子浓度铜的还原性减弱,不会发生反应,C错误;
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化性,可以将铜氧化,故用一定浓度的与也能使铜粉溶解,D正确;
故选C。
10.D
【分析】由图可知,①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备氧气,装置②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反应制备氨气,装置③中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装置④中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会有白烟产生,装置⑤中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硝酸铜。
【详解】A.需要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氢气,①中固体药品不可用代替,A错误;
B.装置③中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
C.装置④中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NH4NO3,会有白烟产生,C错误;
D.装置⑤中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硝酸铜,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冶炼金属铜的反应为氧化铜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铜和一氧化碳,该冶炼方法属于热还原法,故选B。
12.B
【详解】A.装置内铜与稀硝酸反应,即,故A正确;
B.实验开始时先拉注射器A活塞,其目的是除去反应前试管内的空气,故B错误;
C.该实验装置可通过控制止水夹和注射器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故C正确;
D.反应停止后,提拉粗铜丝,使粗铜丝下端靠近软胶塞A,再打开止水夹,缓慢拉注射器A活塞,可观察到试管内的无色气体被吸入注射器A内,试管内稀硝酸液面逐渐上升,注射器B活塞缓慢向内移动,如不提拉铜丝会继续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3.B
【详解】A.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煤气,反应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水玻璃,反应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利用钾的沸点比钠低,钠和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气态钾,工业制钾的方程式为,故C正确;
D.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铜锈,反应方程式为,故D正确;
选B。
14.C
【详解】A.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且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由于的大于的小于的,因此将少量通入溶液中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不是氧化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C。
15.B
【详解】A.无水遇水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无水检验甲苯中的少量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不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故B符合题意;
C.苯酚与溶液作用显紫色,可以用溶液检验水中是否含有苯酚,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变质说明溶液中含有Fe3+,遇Fe3+变红色,可以用溶液检验溶液是否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详解】A.溶液腐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利用了的氧化性,A错误;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方程式为:,电离出的H+与反应,生成Al(OH)3沉淀,故B错误;
C.Ag+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变质,C正确;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为氯化氢和氧气,D错误;
答案选C。
17.D
【详解】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能和装置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干扰实验,故A错误;
B.氯化铵分解后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遇冷后又会生成氯化铵,故B错误;
C.图③装置能用于煤的干馏实验,不能用于煤的气化实验,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C+H2O(g)CO+H2,故C错误;
D.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的质子数=电子数=6,中子数为,A项正确;
B.是红色的,红棕色条纹可能是因为含有,B项正确;
C.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项错误;
D.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使明矾溶液显酸性,从而能溶解铜绿,D项正确;
本题选C。
19.D
【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钝化,所以常温下可以使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A项正确;
B.氯化铁溶液在聚合物的基材上蚀刻出铜电路的反应:2Fe3++Cu=Cu2++2Fe2+,B项正确;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应连电源的正极,C项正确;
D.饱和溶液中滴入沸水中才能制备氢氧化铁胶体,D项错误;
故选:D。
20.B
【详解】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是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故A正确;
B.氯化铁溶液有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则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铜与溶液呈酸性无关,故B错误;
C.氢氧化铝呈弱碱性,可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的熔点高的氧化铝和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氢氧化铝常用作塑料的阻燃剂,故D正确;
故选B。
21.A
【详解】A.将不溶于水的红色粉末溶于稀硫酸,再加入溶液,粉末完全溶解,溶液变蓝绿色,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Fe2+,该红色粉末也可能是Cu2O和,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u2O+H2SO4=Cu+Cu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Cu=CuSO4+2FeSO4,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生成[Cu(NH3)4]2+,该过程中[Cu(H2O)4]2+转化为[Cu(NH3)4]2+,说明与的配位能力:,B正确;
C.向稀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固体完全溶解,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Cu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C正确;
D.CuS不溶于稀盐酸,FeS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硫化氢气体,溶液中含有Fe2+,此时CuS不能转化为FeS,说明CuS的溶解度小于FeS,,D正确;
故选A。
22.A
【详解】A.旧石器石铲是由自然界的石头打磨而成,自然界的石头大多含有硅酸盐,A正确;
B.骨耜是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不含有硅酸盐,B错误;
C.青铜指的是铜锡合金,不含有硅酸盐,C错误;
D.铁铲中主要是铁,不是硅酸盐,D错误;
本题选A。
23.B
【详解】A.铜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故A错误;
B.铜锈的主要成分为,故B正确;
C.铜可以和硝酸反应,用硝酸清洗铜器可以除去铜绿,但也会破坏铜器,故C错误;
D.铅、锡比铜活泼,腐蚀反应中铜做正极,会减缓铜的腐蚀,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4.B
【详解】A.与稀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溶液和反应,生成Fe2+和单质S,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故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l2和Co2+,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制备时的离子方程式,醋酸要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B。
25.D
【详解】A.为红色不是青色,青砖的成分中含有,A错误;
B.高温釉烧中,涉及物质的高温下分解,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烟花是金属元素灼烧时出现的焰色,C错误;
D.主板中用到印刷电路板,是一种覆铜板,D正确;
故选D。
26.A
【详解】A.菠菜中含亚铁离子,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可以说明菠菜中含铁元素,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u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CuSO4,只有少量的CuSO4溶于溶液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硫酸,检验有CuSO4生成时,应该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水中,否则会有危险,故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油状液滴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混合物,故C错误;
D.不能电离出I-,不能用稀和溶液检验碘仿中含有碘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27.B
【详解】A.图中铜棒不能作盐桥,即该装置不能构成双液原电池,故A错误;
B.NaHCO3溶液可除去挥发出来的HCl,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可知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即非金属性C>Si,故B正确;
C.电石与饱和食盐水生成乙炔,其中混有硫化氢,水不能完全除去其中的硫化氢,乙炔、硫化氢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选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故C错误;
D.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8.A
【详解】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符合题意;
B.Li、Na、K均为第Ⅰ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与化学反应的本质有关,与“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Cu与浓HNO3反应产生NO2,与稀HNO3反应产生NO,两个反应中Cu都是还原剂,硝酸都是氧化剂,与“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A。
29.B
【详解】A.氯化银溶于氨水,生成Ag(NH3)2Cl溶液,Ag(NH3)2Cl发生完全电离:,A正确;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气体等,题中反应物、生成物正确,但得失电子不守恒:,B错误;
C.漂白粉用于环境消毒时,与空气中溶解的CO2作用,生成CaCO3和HClO:,C正确;
D.铁上镀锌时,在阴极,溶液中的Zn2+得电子生成Zn,附着在铁镀件表面,则阴极反应:,D正确;
故选B。
30.A
【详解】A.溴单质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强酸硫酸和HBr,离子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碳棒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 Cl2↑,阴极的反应为:,故B错误;
C.苯酚钠溶液通入CO2后变浑浊,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NaHCO3,故C错误;
D.三价铁腐蚀铜的电路板,生成的是二价铁,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专题17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