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C:12 O:16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2.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特色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3.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发明了将制碱、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张青莲 C.袁隆平 D.徐光宪
4.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 C. D.
6.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9.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右图标志的是( )
A.白磷 B.汽油 C.苛性钠 D.浓硫酸
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11.《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单质为氧气
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则该金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Si名称为________。
16.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只写出计算式)。
17.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右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________色。(提示:难溶于水)
18.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________和。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________。
19.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反应的镁与铝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0.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丙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分子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三种物质都含钙元素,甲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乙难溶于水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给某液体加热的操作如右图所示。
(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
(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
①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什么条件?
②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22.(3分)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分)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如右图)。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4.(3分)实验室里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制取气体(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
(1)制取一瓶纯净的,若要使用双孔橡皮塞,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2)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该方法制取,其发生装置需补充一种玻璃仪器,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仪器。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填“C”“CO”或“”)。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的单质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它们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探究炼铁原理的实验装置如右图。在V形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
(5)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推测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装置如下图(实验过程略去)。
①实验时,乙中的植物叶片能检测出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而甲中的不能。请加以解释。
②请设计方案,检验实验后的烧碱溶液中生成的新物质。(写出选用的试剂和现象即可)
(6)用和作原料可制取甲醇,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发展清洁能源及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生产48t甲醇,理论上能够吸收的质量是多少?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出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
2.没有特别要求写化学式的,写化学式或名称均正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C B D A D B C C A B 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铁(或Fe) 硅
16.增大
17. 硫酸(或) 红
18.(1)玻璃棒 (2) (3)NaOH和
19. 32:33
20.(1)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 等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1)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1分)
(2)①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②隔绝空气(或氧气)。(1分)
22.(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1分)
(2)固体是银和锌。(1分)(1分)
23.(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1分)
(2)分子在不断运动,特殊臭味在空气中扩散。(1分)
24.(1)a、b、e、f(1分)
(2)(1分) (1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1分)
(2)6(1分)
(3)b(1分)
(4)或(1分)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1分)
(5)C、H(或碳、気)(1分)
①甲中的二氧化碳被烧碱溶液吸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分)
②选盐酸,有气泡产生。(或选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分)
(6)解:设理论上能够吸收的质量为x。
(1分)
(1分)
答:理论上能够吸收的质量是6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