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宿迁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
化学部分(60分)
理化合场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苹果榨汁 B. 光合作用 C. 汽油挥发 D. 冰雪融化
2. 钇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钇原子的质子数是39
C.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g
D.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可随意出口
3. 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使溶液温度升高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蔗糖 D. 食盐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6.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 A B. B C. C D. D
7. 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 a gA、b gB、c gC 分别在 10℃。20℃、30℃时加入 100g 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8. 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 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 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
D. 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
9. 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 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 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 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二、实验题
1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收集气体,确定气体收集满方法是___________;
(4)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得到氨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是固体Ca(OH)2和固体NH4Cl混合共热,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12. 实验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图是教材中的某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I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图I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Ш中②代表______(填离子符号)。
13. 兴趣小组同学要测定一份因露置而变质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指部分或全部变质),称取12.6g固体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最后所得100g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写名称);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_____;
(3)反思交流: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所以氢氧化钠需要____保存。
三、科学探究题
14. 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HCl NaCl NaOH猜想3:HCl NaCl
【交流讨论】小月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亮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有色溶液,观察到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
【反思与总结】通过此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在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只需要选择与需要验证的物质是否______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四、填空与简答
15. A~H内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红色固体,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反应④_____,其中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是反应;
(4)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D_____G(填“>”或“<”)。
五、计算题
16. 小鸿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六、实验题
17.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含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水煤气的主要成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B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其作用______。
(2)C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
(3)若E装置与F装置的位置颠倒,其后果______。
(4)此实验是否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为什么?______。
18.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1)写出玻璃长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检验CO还原Fe2O3反应的气体生成物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
(3)a处尾气被点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宿迁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
化学部分(60分)
理化合场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苹果榨汁 B. 光合作用 C. 汽油挥发 D. 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苹果榨汁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 钇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钇原子的质子数是39
C.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g
D.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可随意出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钇,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而不是中子数为39我国稀土资源含量充足,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使用,不能随意出口,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 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使溶液温度升高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蔗糖 D. 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剧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C、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发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选D。
5.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若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则不能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
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泥沙流入烧杯中,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无法完全消耗氧气,使测得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C。
7. 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 a gA、b gB、c gC 分别在 10℃。20℃、30℃时加入 100g 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恰好饱和的溶液,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故a、c点表示饱和溶液,b点表示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b<a=c,10℃时agA不能全部溶于100g水中,30℃时cgC恰好溶于100g水中,20℃时bgB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故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C;
C、c点形成的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与是否饱和无关,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升温至30℃时,A的溶解度大于ag,agA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C的溶解度等于cg,cgC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B的溶解度大于bg,bgB也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等量的溶剂中,溶质越多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由图像可知a=c>b,故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 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 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 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
D. 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镁>锌>铁,质量相同的三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理论上产生氢气由多到少是镁>铁>锌。
【详解】A、图中可以看到,金属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上升是最快的,所以金属镁反应速率最大,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镁反应速率最大,金属活动性最强,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中可知,金属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最高,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多,C正确,符合题意;
D、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稀硫酸,产生的氢气越多,消耗的稀硫酸质量越多,镁应该是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的金属,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将常见几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和产生氢气的能力熟练掌握,有利于解决这类问题。
9. 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 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锌、铁、铜活动性顺序为锌>铁>氢>铜,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若锌有剩余,则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加入稀盐酸,锌和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一定为铜,可能硫酸铜部分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也可能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亚铁,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金属为铜和铁,硫酸铜反应完全,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可能部分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可能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只有硫酸锌,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得,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一定为硫酸锌,说明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部反应完全,即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得,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说明硫酸铜一定反应完全,滤渣中一定有铜,但是硫酸亚铁不一定反应完全,有可能硫酸亚铁反应了一部分,此时滤渣中有铜和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也有可能硫酸亚铁没有反应,此时滤渣中只有铜,加入稀盐酸不会产生气泡,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列物质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 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 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可以燃烧,用来做饭,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铁具有导热性,可用来制作铁锅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实验题
1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收集气体,确定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得到氨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是固体Ca(OH)2和固体NH4Cl混合共热,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长颈漏斗
(2)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4) ① A ②. G ③. E
【解析】
【分析】考查气体制备实验题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写: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类型,且试管口无需棉花,因此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故填写:;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用装置D收集气体,属于向上排空气法,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故填写: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小问4详解】
根据氨气的制取原理是固体Ca(OH)2和固体NH4Cl混合共热,属于固体加热类型,发生装置应选A;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显碱性,需要碱石灰来干燥气体,因此选择G装置;另外,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选E装置,故填写:A、G、E。
此题难度不大,突破口是根据气体的制取的原理和气体性质来选择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和气体干燥装置。
12. 实验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图是教材中的某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I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图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Ш中②代表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3)H+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I实验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目的是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随着反应进行,氢氧根离子数目减小,恰好反应后再滴加盐酸,盐酸过量,氢离子数目增加,故图Ш中②代表H+。
13. 兴趣小组同学要测定一份因露置而变质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指部分或全部变质),称取12.6g固体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最后所得100g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写名称);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_____;
(3)反思交流: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所以氢氧化钠需要____保存。
【答案】(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钠固体是部分变质
(3)密封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小问1详解】
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的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没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故所得100g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
【小问2详解】
解:设碳酸钠质量是。
因为10.6g﹤12.6g,所以氢氧化钠固体是部分变质。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所以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
本题考查氢氧化钠变质问题,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即可解决问题。
三、科学探究题
14. 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HCl NaCl NaOH猜想3:HCl NaCl
【交流讨论】小月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亮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有色溶液,观察到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结论;
【反思与总结】通过此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在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只需要选择与需要验证的物质是否______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 ①. 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②. NaOH+HCl=NaCl+H2O ③. 反应物消失 ④. 溶液不显碱性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不共存 ⑤. 溶液变红色 ⑥. 发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
【解析】
【详解】观察与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向烧杯B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B烧杯中红色溶液变成无色,表明氢氧化钠消失,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OH+HCl=NaCl+H2O。
反思与总结:
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消失来判断反应发生了。
交流讨论:
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不共存,因此猜想2不成立。
实验活动:
盐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
反思与总结: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验证溶液中溶质成分时,要求所选择的试剂能与需要验证的物质发生反应,故填发生反应且有现象。
四、填空与简答
15. A~H内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红色固体,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反应④_____,其中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是反应;
(4)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D_____G(填“>”或“<”)。
【答案】 ①. CaCO3 ②. 用作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任选一,合理均可) ③. ④. ⑤. 置换 ⑥. >
【解析】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因此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E是红色固体,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D是铁;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F是氢氧化钙;H的溶液呈浅绿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因此G是铜,H是硫酸亚铁溶液。
【详解】(1)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因此A是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
(2)F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用途有:做建筑材料、制烧碱等;故答案为:做建筑材料或制烧碱等;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方程式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D铁,G是铜,故活动性强弱关系为:D>G。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
16. 小鸿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答案】(1)解:设粗锌中锌的质量为x,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
解得x=6.5g,y=9.8g
所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2)答: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9.8g。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六、实验题
17.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含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水煤气的主要成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B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其作用______。
(2)C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
(3)若E装置与F装置的位置颠倒,其后果______。
(4)此实验是否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为什么?______。
【答案】(1)吸收水蒸气
(2)澄清石灰水 (3)无法判断水煤气中是否有氢气
(4)不需要。因为CO已收集在F装置中,不会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操作。
【小问1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煤气中得水蒸气;
【小问2详解】
C中装的是1澄清石灰水,目的是为了确定是否有二氧化碳剩余;
【小问3详解】
不能颠倒E和F装置,因此E装置是为了证明是否产生水,如果先F后E,有可能会从石灰水中带出水,无法确定产物氢气和氧化铜是否反应生成水,无法判断水煤气中是否有氢气;
【小问4详解】
F连接的是双管,当一氧化碳有剩余,会将石灰水压出去,使一氧化碳保存在F装置中,因此不需要尾气处理。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实验装置进行分析即可。
18.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1)写出玻璃长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检验CO还原Fe2O3反应的气体生成物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
(3)a处尾气被点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①. ②. 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
【解析】
【分析】
【详解】(1)玻璃长管中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
(2)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现象为石灰水变浑浊;
(3)a处尾气一氧化碳被点燃,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 期末测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