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桃城中学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衡水桃城中学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黄铜纪念币 B.有机玻璃指示牌 C.大理石建筑 D.碳纤维赛车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吸取浓盐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搅拌溶液 D.装瓶贴标签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B.闻气味能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能挥发出氨气
C.把浓硫酸滴到蔗糖上,蔗糖碳化是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溴化钠: B.硝酸钾中的阴离子:
C.2O:2个氧元素 D.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
5.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不同时刻的质量如表所示。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6.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7.如图所示图象与操作相符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固体
C.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
8.“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生活中废旧电池集中深埋处理
B.发电厂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C.超市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9.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笔用的狼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墨汁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溶液
C.墨在通常情况下易被空气氧化
D.墨棒加水在砚台上研磨可得墨汁,说明其硬度大于砚台
10.分类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在理化学习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导体:金刚石、食盐水、钢材 B.常见的干燥剂:熟石灰、烧碱溶液、浓硫酸
C.晶体:冰、水银、玻璃 D.人体必需元素:钙、锌、碘
1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都是单质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C.铵态氮肥和碱混合研磨产生氨气,则和铵态氮肥混合研磨产生氨气的物质一定是碱
D.铁在有水和氧气的条件下能被氧化,则没有水铁不会被氧化
12.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高压锅煮饭快是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B.在天然气煤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
C.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稀盐酸
D.深海工作需穿潜水服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3.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
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14.对下图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
C.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二、填空题
15.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装置如图所示。
(1)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6.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制作饼干和蛋糕的发酵粉主要物质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叶色发黄,出现倒伏的现象,需要施加的化肥中应包含__________元素。
(3)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4)生活中常用汽油洗涤机械零件表面的油污,因为汽油对油污有___________作用。
(5)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有热量变化,请列举一个吸热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是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两套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填“氧气”“二氧化碳”或“氢气”)。利用装置①制取气体时,判断气体已集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图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据测定结果可知两种土样均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该实验不能用于比较A、B土样的酸碱性强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为中和反应,反应⑤是生活中常用干燥剂的干燥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生产中的应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利用某种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可制作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化学小组同学从一袋过期食品中发现了一袋脱氧剂,内装有固体M,打开后可见M中含有黑色和红褐色的两种固体。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
活动Ⅰ.探究M中的固体种类。
作出猜想:
(1)猜想一:铜粉和氧化铜;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分别取M少量于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均得出了“猜想二成立”的结论实验中的现象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乙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实验
现象 现象① 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现象②
反思与评价:
(4)小亮认为方案乙是无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将方案甲、乙中的剩余物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N。
活动Ⅱ.探究溶液N中阳离子的种类。
(5)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
①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N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拓展延伸:
(6)利用该脱氧剂的反应原理;可达到如下目的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实验室制取氢气
C.制作自热贴
四、计算题
20.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30g鸡蛋壳(杂质不参与反应)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空烧杯质量40g)请计算:
实验次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鸡蛋壳质量/g 10 10 10
稀盐酸质量/g 50 80 100
m/g 97.8 126.7 146.7
(1)10g鸡蛋壳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黄铜纪念币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由单体聚合而成,是无色透明(透光率大于92%)具有耐光性的塑料,是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无机材料,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不符合题意;
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
C、搅拌溶液要用玻璃棒而不是胶头滴管,不符合题意;
D、装瓶贴标签需标明名称、浓度,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
B、碳酸氢铵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碳酸氢铵没有挥发性,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脱水碳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溴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溴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故A错误;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钾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表示为,故B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C错误;
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解:数据处理得如下结果: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变化量(后﹣前) ﹣64 +32 0 +32
根据增加的一行(变化量,是反应后减去反应前,负值表示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正值为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可知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1:1,由于64=32+32,丙变化的质量为0,所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根据质量比为2:1:1,可得a=26,b=1,丙在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可能为催化剂;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且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1:1,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各自的质量比上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故选A。
6.答案:C
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为40摄氏度,两个烧杯中的水温超过40摄氏度,可以观察到两组实验的现象都是白磷燃烧,不能探究燃烧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掉集气瓶中空气的氧气,打开止水夹,水流入集气瓶中占据掉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而左边集气瓶没有刻度,无法知道进入左边集气瓶的水量,不符合题意;
C.左边红磷反应完毕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中始终有硫酸根离子,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始终有沉淀生成,不能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剩余物中水的质量会随着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所示图象与操作不相符,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开始稀盐酸和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铜蓝色溶液和水,pH逐渐上升,当固体与盐酸消耗完全后,溶液pH为中性,当氢氧化铜过量后,由于氢氧化铜为难溶物,溶液还是中性的,pH的值为7,所示图象与操作不相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开始加入盐酸时不会有气体产生,所示图象与操作不相符,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此时容器中压强几乎不变:当氧化铝完全反应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有气体生成,且容器中温度升高,所以容器中压强会逐渐增大;当铝完全反应后,不再有气体产生,且容器内的温度会逐渐恢复至室温,所以压强也随之而减小,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所示图象与操作相符,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害物质,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选项错误;
B、发电厂改建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不能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选项错误;
C、超市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正确;
D、含酸废水会腐蚀下水道,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污染,选项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制笔用的狼毫为动物的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选项A正确;
B、墨汁中悬浮有炭黑小颗粒,是一种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选项B不正确;
C、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通常条件下性质稳定,不易被空气氧化,选项C不正确;
D、墨棒加水在砚台上研磨可得墨汁,墨棒变小,说明其硬度小于砚台,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金刚石不导电,不是导体,故A错误;
B.熟石灰、烧碱溶液不能做干燥剂,生石灰、烧碱固体可做干燥剂,故B错误;
C.玻璃不是晶体,故C错误;
D.钙、锌、碘是人体必需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A错误;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故B正确;
C、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研磨产生氨气,则和铵态氮肥混合研磨产生氨气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钾等,故C错误;
D、铁在有水和氧气的条件下被氧化,铁发生了生锈反应;没有水时,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也被氧化了,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高压锅煮饭快是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选项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在天然气煤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选项正确;
C、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选项错误;
D、深海工作需穿潜水服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选项正确,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将方便面从衡阳带到西藏,西藏属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饼干包装袋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而饼干的体积、气体分子的体积和个数不会变化。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图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故A正确;
B、图②:氧气不易溶于水,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鱼呼吸需要氧气,否则鱼会死亡,故B正确;
C、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这是我们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常用的方法,故C正确;
D、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力方向有关,故D错误。
15.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若木条复燃证明产生了氧气
(2)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吸滤瓶中的气体温度升高,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氧气和热量
解析:(1)氧气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所以检验生成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若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
(2)因该反应放出热量,使得吸滤瓶内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且生成氧气,所以为棉花燃烧提供热量及氧气。
16.答案:(1)碳酸氢钠
(2)氮、钾
(3)吸附
(4)溶解
(5)
解析:(1)用于制作饼干和蛋糕的发酵粉主要物质是小苏打,化学式为,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钠。
(2)钾肥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叶色发黄是缺少氮肥,需要施加的化肥中应包含氮元素和钾元素。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4)油污可溶解在汽油中,生活中常用汽油洗涤机械零件表面的油污,因为汽油对油污有溶解作用。
(5)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有热量变化,常见吸热的化学反应有、等。
17.答案:(1)氢气;试管口有大气泡冒出
(2)读数;酸;加入的土壤质量不同,形成的溶液浓度不同
解析:(1)由图知,该气体可常温下制取,且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三种气体均可常温下制取,但只有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故制取的气体是氢气;利用装置①制取气体时,气体收集满时试管口有大气泡冒出。
(2)图2是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待试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故图中操作X的名称是读数;据测定结果可知两种土样pH均小于7,显酸性;该实验不能用于比较A、B土样的酸碱性强弱,其原因是加入的土壤质量不同,形成的溶液浓度不同。
18.答案:(1)
(2)不属于
(3)
(4)制取烧碱(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解析:(1)由分析可知,B为盐酸,化学式为;
(2)反应⑥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是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③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制取烧碱(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19.答案:(1)铁粉和氧化铁
(2)有红色固体析出
(3)
(4)若猜想一成立,铜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也会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5)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6)AC
解析:(1)由上述分析可知,猜想二是铁粉和氧化铁;故填:铁粉和氧化铁。
(2)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中的现象①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故填:有红色固体析出。
(3)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乙中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方案乙中铜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也会有银白色固体生成,因此小亮认为方案乙是无效的;故填:若猜想一成立,铜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也会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5)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X是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等,溶液N中的阳离子有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填: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6)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该脱氧剂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也能用于制作自热贴;故选:AC。
20.答案:(1)3.3
(2)7.3%
解析:(1)由实验1数据可知,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50g+40g-97.8g=2.2g,由实验2数据可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0g+40g-126.7g=3.3g,由实验3数据可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40g-146.7g=3.3g,说明10g鸡蛋壳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故填:3.3。
(2)设50g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65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练习(含解析) 2023----2024下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