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选择题型强化提升: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资料:HCOOH(甲酸)C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制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浓度和质量保持不变
B.用磁铁吸引黑色固体进入a处,可以证明铁的存在
C.d处万用瓶的作用较多,可起到安全、环保及初步判断反应的发生与结束的作用
D.实验前,在a处的左端添加注射器向装置中推入空气,通过观察万用瓶中是否有气泡来检查气密性
2.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某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是t2~t3
B.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已在水中达到饱和
C.用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做实验,绘制的曲线和氢氧化钠溶液重合
D.此实验说明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下列气体中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是
A.NH3 B.H2 C.O2 D.CO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和反应:。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制取时,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制取 B.干燥
C.收集 D.吸收尾气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过程中溶液的不断减小
B.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打开盛装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D.能闻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6.用如图装置研究CO2和水的反应。将压强校准为0,水的pH为7.02,向充满CO2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匀速注入50 mL蒸馏水,再匀速拉动注射器至初始位置,传感器测定数据变化如图1、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ab段对应的操作是匀速注入蒸馏水
B.图1,bc段压强减小是注射器恢复至初始位置、CO2与水作用共同导致的
C.图1,1000 s时压强低于初始压强,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D.图2,pH从7.02降低至4.4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7.基于事实进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基于点燃氢气、一氧化碳前需要验纯,推测点燃甲烷前也要验纯
B.基于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钙均可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这两种酸都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基于活泼金属遇酸产生气体,推测遇酸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基于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推测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8.用下列实验方法及操作不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分离出降温结晶后的硝酸钾晶体 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 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A.A B.B C.C D.D
9.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之后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交流。以下交流内容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大理石和稀硫酸的反应制取CO2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验满CO2
C.水面上升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D.烧杯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变浑浊
10.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若先将滴管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滴管甲 烧杯① 滴管乙 烧杯②
A 水 硝酸铵 水 氢氧化钠
B 盐酸 锌 水 氯化钠
C 水 氢氧化钠 水 硝酸铵
D 水 氧化钙 盐酸 镁
A.A B.B C.C D.D
11.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液体X 稀硫酸 水 稀盐酸 水 水
固体Y 碳酸钠 氯化钠 锌 硝酸铵 氢氧化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创新活动中设计的冶炼铁的装置(实验前先充入氮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后,碳粉燃烧生成CO
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
C.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CO2
D.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
13.要使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铜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a、b点可知,在0~t3时间段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多
C.对比分析c、d点可知,产生等量CO2达到相同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的时间短
D.反应结束时,二者产生的CO2一样多
15.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研究25℃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分别注入同浓度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B.曲线①中c点和e点可能进行了振荡
C.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D.终点气压高于初始的原因可能是在25℃时,1体积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多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
16.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捂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氢氧化钙代替
B.实验中观察到a、b、c处试纸都变红色
C.d处火焰先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D.该实验证明CO2可以和水发生反应
17.某同学借助传感器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溶液x至盛放溶液y的三颈烧瓶中。测得烧瓶内的pH、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3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是氢氧化钠溶液,y是稀盐酸 B.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实验进行到40s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大约注射器的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19.如图,将过氧化氢滴入集气瓶中,利用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20.通过晾晒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往往含有不溶或难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动手进行了粗盐的提纯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B.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③④
C.操作③的名称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实验前称取了5.0g粗盐,溶解后剩余1g,提纯后称量得到3.6g精盐,精盐产率为72%
21.通过氢气燃烧可以验证水的元素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装置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
B.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C.实验过程中不连接装有无水硫酸铜U形管不会影响实验
D.观察到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2.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的大
B.乙实验中C烧杯中液体先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丙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热水只有提供热量的作用
D.丁实验可证明金属的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23.下列固体和液体的组合,要使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固体 石灰石 硝酸铵固体 铜 氢氧化钠固体
液体 稀盐酸 稀盐酸 稀硫酸 水
A.①④组均可以使气球膨胀 B.①组产生的气体可以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
C.一段时间后,④组的气球会变瘪 D.②④组发生的变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2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可能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
25.现有①铜和稀盐酸,②浓硫酸和水③硝酸铵和水④ 镁和稀硫酸四组物质。将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下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相互混合,有气泡从水中逸出的是
(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D
6.C
7.A
8.B
9.D
10.D
11.B
12.B
13.D
14.C
15.C
16.D
17.C
18.B
19.D
20.D
21.C
22.D
23.B
24.D
25.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