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选择题型强化提升:图像题(含解析)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选择题型强化提升:图像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烧瓶中放入铝片,加入稀盐酸如图甲,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溶液的质量几乎不变
B.BC段发生的反应是
C.D点对应反应结束
D.CD段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与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成正比)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的a溶液为稀盐酸
B.b→c段,pH下降,主要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d→e段,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D.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因为此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最少
4.小圳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将足量镁片、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
B.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C.反应结束后,消耗质量较多的金属是Al
D.AB段下降的原因是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5.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为测定某过氧化钙晶体样品中结晶水及CaO的含量,取24g样品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受热时先分解,生成和;后分解,生成CaO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发生的反应为
B.样品中CaO的质量分数为33.3%
C.x的值为8
D.A→B、C→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均减小
7.下列图像与实验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个数为
①浓盐酸加水稀释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
④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相对应的有
图像
反应过程 受热分解 向NaOH和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聂同学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过程,装置如图1,得到图2的数据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中d点只有一种溶质
C.图2中c→d所示溶液NaCl质量不再增加
D.温度传感器可在反应过程中检测到温度上升
10.下列选项与图示中所反映的变化关系不对应的是
A.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锌粒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C.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解制O2
D.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11.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12.向盛有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过程中,溶液的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
13.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挥发和CO2影响),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克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由a克递增到b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15.已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
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 mL盐酸
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
16.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1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 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D.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19.下列四组实验均是向盛有不同物质的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组别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① CuSO4和Na2SO4溶液 NaOH溶液
② 铜锌合金 稀H2SO4
③ 稀HNO3和稀H2SO4 BaCl2溶液
④ NaOH和Na2CO3溶液 稀盐酸
A.① B.② C.③ D.④
20.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
C.消耗硫酸的质量:丙>乙>甲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
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稀盐酸加水稀释
B.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C.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22.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纯净物
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2min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23.室温下,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减小
B.n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
C.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
D.c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为5.64
24.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 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H2O2溶液分解
A.A B.B C.C D.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前铜为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故A图像错误;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B图像错误;
C、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故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C图像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图像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B段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溶液质量一定增大,故A说法错误;
B、BC段压强增大,一方面是因为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另一方面是因为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说法错误;
C、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铝和稀盐酸反应结束,停止产生气体并且停止放热,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C点反应已结束,故C说法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C点反应已结束,CD段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由图-2可知,pH由开始的大于7逐渐减小到7,最后小于7。说明原溶液显碱性,不断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所以图-1滴加的a溶液为稀盐酸。A正确;
B、图-2中b→c段,pH逐渐下降,但仍然大于7,pH下降主要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可能是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的原因。B正确。
C、图-2中d点溶液的pH=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c→d段,表示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e段,表示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此时不再生成氯化钠,即NaCl的质量不变,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所以NaCl质量分数逐渐降低。C正确;
D、图-2中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90s之前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水生成,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不是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减少,所以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不是因为此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最少,而是离子浓度最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4.C
【分析】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铝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由乙图可知,反应结束后A、B装置内压强一致,所以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说法正确;
B、由于镁比铝活泼,则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快,则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说法正确;
C、根据关系式可知,由乙图可知,反应结束后AB装置内压强一致,所以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根据方程式,消耗的镁片与铝片的质量比为,故消耗质量较多的金属是 Mg,说法错误;
D、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温度恢复室温,则AB段压强变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根据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该图像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水参与反应,因此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加,故该图像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C、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根据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待铁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硫酸铜溶液,溶液质量又逐渐增加,故该图像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硫酸铜溶液,一开始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为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不再变化,故该图像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分析】过氧化钙晶体(CaO2 xH2O)中常含有CaO,取24g样品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受热时CaO2 xH2O先分解,生成CaO2和H2O,CaO2后分解,生成CaO和O2,由图可知,A→B是CaO2 xH2O分解生成CaO2和H2O,C→D是CaO2分解生成CaO和O2。
【详解】A、由分析可知,C→D发生的反应是CaO2在350℃的条件下分解生成CaO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过氧化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9.6g,过氧化钙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8g=1.6g;设9.6g固体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x=7.2g,则9.6g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9.6g-7.2g=2.4g,所以原样品中CaO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中数据及上述计算可知,24g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24g-9.6g=14.4g,对应的过氧化钙的质量为7.2g;
x=8,所以x的值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A→B是CaO2 xH2O分解生成CaO2和H2O,C→D是CaO2分解生成CaO和O2,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均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B
【详解】①浓盐酸加水稀释,浓盐酸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并会逐渐的接近7,但是不会等于或小大于7,故图像错误;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反应停止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像错误;
③将足量汞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持续加热,汞加热消耗氧气生成氧化汞,则容器中的氧气减少,而其它含有氧元素的气体没有减少,氧元素的质量最后不为0,故图像错误;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生成,最后质量不变,故图像正确。
故选B。
8.B
【详解】图像1:氯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质量逐渐减小,氧气质量逐渐增大,当氯酸钾质量为0时,反应停止,氧气质量不再增加,图像错误;
图像2: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pH大于7,,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反应过程中碱性逐渐降低,溶液pH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硫酸钠溶液,pH等于7,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图像正确;
图像3: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方程式及相关质量关系为:,故反应发生时溶液质量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不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质量增大,图像错误;
图像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及相关质量关系分别为:,,故锌与硝酸银反应时溶液质量逐渐减轻,与硝酸铜反应时溶液质量逐渐增重,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锌,溶液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图像错误;
故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相对应只有图像2。
故选B。
9.B
【详解】A、由图可知,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说明是把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选项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溶质成分一定有氯化钠,d点pH<7,说明溶液呈酸性,故d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选项错误;
C、c点pH=7,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c→d所示溶液NaCl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
D、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传感器可在反应过程中检测到温度上升,选项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相等;但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正确。
B、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会减弱并趋近于中性,pH会减小并趋近于7,但不会小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C、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解制O2,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减少,溶液的带电能力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减小至0,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因为金属足量则稀盐酸完全反应。如反应73份质量的HCl,溶液质量的增加情况为:镁增加24-2=22份,铝增加份,铁增加56-2=54份,所以溶液增加质量Fe>Mg>Al,图示正确;
B、消耗73份质量的HCl需要镁的质量为24份,铝的质量为份,铁的质量56份,所以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盐酸需要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过量,最终稀盐酸全部消耗,则最终消耗稀盐酸质量相同。图示正确;
C、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强于铁,故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图示正确;
D、从B分析可知,最终稀盐酸全部反应,消化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活动性Mg>Al>Fe,则相同时间内消耗的金属Mg>Al>Fe。图示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金属的活动性,锌>氢>铜,只有锌和硫酸反应,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因此M点时锌剩余硫酸不足,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说法正确;
B、N点时,全部锌和稀硫酸反应,则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说法正确;
C、N点锌和稀硫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硫酸锌溶液,P点时所加稀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和硫酸,溶液显酸性,pH<7,N→P点时,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说法错误;
D、根据A项的分析,锌完全反应,b是铜的质量,则锌的质量为 (a-b)g,说法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第一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变小,图像错误;
第二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会先升高,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图像错误;
第三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碱性减弱,溶液pH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部分固体溶解,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反应前,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至最初pH,图像错误;
第四个图:生石灰中含氧元素,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烧杯中氧元素质量增大,图像错误;
由以上分析知,错误图像有4个。
故选D。
14.C
【详解】A、由于稀盐酸中含有水,则最开始水的质量不为零,则甲表示水的质量,乙表示氯化钠的质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加入bg氢氧化钠时,氯化钠质量不变,表示此时恰好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加入cg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则其中的阴离子为OH-和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由a克递增到b克,溶液中的盐酸不断减少,则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D
【详解】A、由题意可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0.6g,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200g的水最多溶解0.34g的氢氧化钙,所以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完全溶解,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A错误;
B、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此时溶液呈中性,pH=7,则如图所示消耗大于 mL但小于V3mL盐酸,故B错误;
C、步骤2中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在该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元素质量不变,则有,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7.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有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终变为0,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乙的质量还在增加,说明乙是水,因为所加入的稀硫酸中含有水,随着加入稀硫酸的增多水的质量也在变大,而丙在氢氧化钠变为0后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丙是生成的硫酸钠,据此解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随着反应的发生丙的质量由0开始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增加,丙表示的是硫酸钠质量,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加入m克稀硫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刚好变为0,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C、如图a点时表示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钠两种溶质,选项错误;
D、如图,b点为加入硫酸过量的时候,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8.C
【分析】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3g=17g,故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6g-15g=21g,故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43g-5g=38g,故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
【详解】A、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0g-3g):(36g-15g)=17:21,故C说法错误;
D、由于不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具体种类,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A、向硫酸铜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向铜锌合金中加入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向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硫酸钡难溶于酸,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气体生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详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与稀硫酸反应结束的时间,乙最先反应结束,甲其次,丙最后,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由图中生成氢气的质量的斜率越大,活动性越强,故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A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甲>乙>丙,氢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全部来自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故消耗硫酸的质量为甲>乙>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C
【详解】A、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但不会减少到0,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加,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冷却到室温,气压减小至小于原气压,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C。
22.C
【详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M点时还未完全反应,此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N点时,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此时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为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故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0~t2min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A
【分析】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铜再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的沉淀质量不同。b点前后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产生沉淀的质量不同,所以b点硫酸完全反应。
【详解】A、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析出,若加入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分数较小,含有水的质量较多,溶液质量不一定减小,故A错误;
B、硫酸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n点之后沉淀继续增加,说明n点溶质含有硫酸铜,硫酸已经反应完,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因此n点溶质只有硫酸铜,故B正确;
C、b点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硫酸铜,溶液显酸性,d点溶质为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所以b点溶液的pH小于d点,故C正确;
D、氢氧化钡先与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然后氢氧化钡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

m=2.33g,
设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n,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
n=2.33g,
x=0.98g,
所以生成沉淀质量=2.33g+2.33g+0.98g=5.64g,故D正确。
故选A。
24.A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变成0,故选项A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前二氧化锰质量是0,故选项B错误;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最终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减少约五分之一,故选项C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不断产生氧气,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第二学期中考模拟测评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