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天津02(原卷版+解析版)


2024中考化学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
A. B. C. D.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晾干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燃烧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水泥砂浆
C. 液氮
D. 汽水
5.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6.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列正常体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
A. 尿液(4.7~8.4) B. 乳汁(6.6~7.6) C. 血浆(7.35~7.45) D. 胃液(0.9~1.5)
7.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8.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42
C.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42
9.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 不慎打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灭主要是降低着火点
C.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10.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包括: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 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C. 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12. 下列选项依据实验目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杂:除去中的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焦炭
B 鉴别: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取少量固体,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C 检验:中含有C、H元素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D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14. 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选项 X Y Z 转化关系
A C CO2 CO
B CaCO3 CO2 CaCl2
C CuO H2O O2
D NaOH Na2CO3 Na2SO4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B. 某金属的氯化物溶液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5%,向其中滴入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固体28.7g,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CaCl2
C. 取1.8g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粉末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35g
D. 现有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20.5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1.7g
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②金刚石③钛合金④蛋白质⑤氢氧化钠⑥稀硫酸
(1)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3)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的是_____;
(4)用来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
(5)可做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
(6)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
17.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和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龙头漏水不及时更换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C. 洗脸水冲厕所 D.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是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水由_____构成。
(3)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不同。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
①图示中的值为_____。
②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
(3)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20.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______、与氧气接触。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约化石燃料、减少尾气污染.乙醇可以通过高粱、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因此乙醇属于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主会场火炬以氢能源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潮汐能 B. 煤炭 C. 天然气
(5)丙醇(化学式)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和.在一定空间内,将15g丙醇与氧气反应,测得生成三种产物,其中含质量为22g,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______g。
21. 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填字母)
A. 碘 B. 食盐 C. 冰块 D. 硝酸铵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
②t1℃时,将20g的A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为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3)用固体硝酸钾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_______;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配制该溶液,应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2. 如图列举了几种实验室制备气体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将图中标号所指的化学仪器名称写在横线上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装置为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备二氧化碳,常用药品为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
(4)在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气泡_____地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23. 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涉及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舱内生活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鱼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填字母)。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填字母)来预防骨质疏松。
a. b. c.
(3)铁酸镍(化学式为)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价,则镍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Ⅱ.天宫课堂
(4)太空老师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分子具有_____的特点。
(5)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塞入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
Ⅲ.出舱任务
(6)舱外航天服硬体部分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软体部分采用聚氨酯涂层的纺织材料。外衣表面的铝合金硬度与纯铝相比更_____(填“大”或“小”)。使用的聚氨酯涂层属于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4.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过程如下:
(1)白色沉淀A是_____(填化学式)。
(2)气体F通入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和_____(填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确定原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填化学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 甲醇略带乙醇气味,不能食用,若人误食过多甲醇会导致眼睛失明,甚至死亡。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请回答:
(1)甲醇的组成元素为______(填数字)种;
(2)甲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甲醇中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6. 一瓶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为测定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形成117.2g溶液,再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102.5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200g。计算:
(1)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中考化学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矿泉水瓶中的塑料、易拉罐中的金属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故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晾干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根据分析,湿衣晾干是水分被蒸发,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三个变化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择D;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
故选:A。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水泥砂浆
C. 液氮
D. 汽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列正常体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
A. 尿液(4.7~8.4) B. 乳汁(6.6~7.6) C. 血浆(7.35~7.45) D. 胃液(0.9~1.5)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尿液的pH为4.7~8.4,近中性,有可能是酸性也有可能是碱性,故选项错误;B、乳汁的pH为6.6~7.6,近中性,有可能是酸性也有可能是碱性,故选项错误;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7.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B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故选D。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8.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42
C.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钼的偏旁部首是“钅”,钼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如图,钼原子序数是42,选项正确;
C、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单位是“1”,选项错误;
D、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42,选项正确。
故选C。
9.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 不慎打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灭主要是降低着火点
C.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错误;
B、不慎打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灭主要是隔绝氧气,着火点是物质的特性,一般不可降低,错误;
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D、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要进入更多空气或减少燃气,所以此时应加大灶具的进风口,错误。
故选C。
10.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即二氧化碳和甲即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解题。
【详解】A、如图所示,乙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丙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乙和丙元素组成不同,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丙是水(),其相对分子质量是,选项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即氢气和乙即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分析出化学方程式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包括: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 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C. 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B、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正确;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蜡烛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蜡烛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正确。
故选BD。
12. 下列选项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杂:除去中的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焦炭
B 鉴别: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取少量固体,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C 检验:中含有C、H元素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D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热的焦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选项错误;
B、碳酸钙难溶于水,取样加水后仍为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现象均不相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C、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火焰上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无法证明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选项错误;
D、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粉被反应完全,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选项错误。
故选B。
13. 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说明滴管中的物质和平底烧瓶中的物质反应,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烧瓶中的压强。
【详解】A、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A不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平底烧瓶中的压强,气球变大,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D不正确。故选C。
14. 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选项 X Y Z 转化关系
A C CO2 CO
B CaCO3 CO2 CaCl2
C CuO H2O O2
D NaOH Na2CO3 Na2SO4
A. A B. B C. C D. 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但是一氧化碳不能生成碳,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一步生成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铜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B. 某金属的氯化物溶液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5%,向其中滴入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固体28.7g,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CaCl2
C. 取1.8g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粉末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35g
D. 现有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20.5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1.7g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设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Ob,则该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a:16b=7:12,a:b=2: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氯化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氯化银中的氯元素完全来自于该氯化物,则氯元素的质量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200g×5.55%-7.1g=11.1g-7.1g=4g,则该金属氯化物中金属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g:7.1g=40:71,氯化钙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0:71,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CaCl2,符合题意;
C、1.8g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1.8g铝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故生成氢气的质量应小于0.2g,不可能生成0.35g氢气,不符合题意;
D、解:设原混后物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
x=5.6g
则原混后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故选BD。
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②金刚石③钛合金④蛋白质⑤氢氧化钠⑥稀硫酸
(1)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3)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的是_____;
(4)用来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
(5)可做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
(6)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④ (4)③ (5)⑤ (6)⑥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刚石的硬度最大,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故选②;
【小问2详解】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①;
【小问3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故选④;
【小问4详解】
钛和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故选③;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以做炉具清洁剂,故选⑤;
【小问6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故选⑥。
17.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和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龙头漏水不及时更换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C. 洗脸水冲厕所 D.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答案】(1) ①. 软水 ②. 煮沸
(2) ①. ②.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 (3)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2详解】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故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纯水的导电性很弱,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水龙头漏水不及时更换,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洗脸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D、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BCD。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是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水由_____构成。
(3)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不同。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
①图示中的值为_____。
②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元素 (2) ①. 汞元素 ②. 水分子
(3)质子数 (4) ①. 3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X表示元素;
【小问2详解】
从宏观角度看,汞由汞元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水由水分子构成;
【小问3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小问4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有6个氧原子,所以反应前也应该有6个氧原子,则x=3;
②氨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
(3)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0.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______、与氧气接触。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约化石燃料、减少尾气污染.乙醇可以通过高粱、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因此乙醇属于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主会场火炬以氢能源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潮汐能 B. 煤炭 C. 天然气
(5)丙醇(化学式)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和.在一定空间内,将15g丙醇与氧气反应,测得生成三种产物,其中含质量为22g,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
(2)可再生 (3) (4)A
(5)32
【解析】
【小问1详解】
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小问2详解】
乙醇可以通过高粱、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因此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小问3详解】
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为三大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A。
【小问5详解】
15g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g,氢元素的质量为=2g;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g,水的质量为=18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g-6g=3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7g,则参加反应的O2质量为22g+7g+18g-15g=32g。
21. 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填字母)
A. 碘 B. 食盐 C. 冰块 D. 硝酸铵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
②t1℃时,将20g的A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为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3)用固体硝酸钾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_______;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配制该溶液,应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答案】(1)BD (2) ①. A>B>C ②. 60 ③. B ④. B
(3) ①. 玻璃棒 ②. 75
【解析】
【小问1详解】
A、碘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A错误;
B、食盐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B正确;
C、冰块是水的固态,形成的是纯净物,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D正确;
故选BD;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像,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B>C;
②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将20g的A放入50g的水中,只能溶解1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
③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是A、B的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大,降温后,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为B;
④A、升高温度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故B正确;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B>C,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A>B>C,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为:A>B>C,所以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C错误;
故选B;
【小问3详解】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玻璃棒;
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75g,则应量取水的体积是75mL。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2. 如图列举了几种实验室制备气体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将图中标号所指的化学仪器名称写在横线上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为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备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
(4)在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气泡_____地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2) ①. 或 ②.
(3) ①.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
(4)连续并比较均匀(或连续均匀)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a为长颈漏斗,b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则适合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收集,装置为C或E,故制取的组合为AC或A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适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E;
【小问4详解】
在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或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23. 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涉及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舱内生活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鱼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填字母)。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填字母)来预防骨质疏松。
a. b. c.
(3)铁酸镍(化学式为)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价,则镍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Ⅱ.天宫课堂
(4)太空老师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分子具有_____的特点。
(5)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塞入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
Ⅲ.出舱任务
(6)舱外航天服硬体部分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软体部分采用聚氨酯涂层的纺织材料。外衣表面的铝合金硬度与纯铝相比更_____(填“大”或“小”)。使用的聚氨酯涂层属于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答案】(1)
(2)
(3)
(4)不断运动 (5)
(6) ①. 大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鱼肉富含蛋白质,故选c;
【小问2详解】
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可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
a、C12H22O14Ca由C、H、O、Ca元素组成,可以补充钙元素,符合题意;
b、FeC6H6O7由Fe、C、H、O元素组成,不含钙元素,不符合题意;
c、KIO3由K、I、O三种元素组成,不含钙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3详解】
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Ni)元素的化合价是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3)×2+(-2)×4=0,解得x=+2;
【小问4详解】
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整个水球会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
【小问5详解】
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式为CO2;
【小问6详解】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外衣表面的铝合金硬度与纯铝相比更大;
聚氨酯涂层是一种纺织材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选b。
24.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过程如下:
(1)白色沉淀A是_____(填化学式)。
(2)气体F通入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和_____(填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确定原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2)
(3)
(4)、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则该固体中无氧化铁,因为氧化铁为红色固体,1g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44g气体,样品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为碳酸钙,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白色固体中只有碳酸钙,二氧化碳通入无色溶液B中,在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E,而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含有硫酸钠,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为碳酸钡,则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则样品中不能含有硝酸镁,因为沉淀A中只有碳酸钙,而氢氧化钠与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综上,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钙,一定没有硝酸镁、氧化铁。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沉淀A为碳酸钙。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无色溶液B中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而氯化钡过量,则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和。
【小问4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样品中一定没有硝酸镁和氧化铁。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 甲醇略带乙醇气味,不能食用,若人误食过多甲醇会导致眼睛失明,甚至死亡。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请回答:
(1)甲醇组成元素为______(填数字)种;
(2)甲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甲醇中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1)3 (2)1:4 (3)氧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甲醇的化学式,甲醇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小问2详解】
甲醇中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16=1:4;
【小问3详解】
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6=3:1: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6. 一瓶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为测定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形成117.2g溶液,再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102.5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200g。计算:
(1)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8.4%
解:生成碳酸钡的质量是: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8g
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8.4%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8.4%。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程见答案;
【小问2详解】
过程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中考化学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徐州01(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