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押题测试数学卷(原卷版 解析版)


人教版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押题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点在(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2.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  )
A. B. C. D.
3. 下列说法: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过直线l外一点P向这条直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⑤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若∠1=∠2,DE∥BC,则:①FG∥DC;②∠AED=∠ACB;③CD平分∠ACB;④∠1+∠B=90°;⑤∠BFG=∠BDC,⑥∠FGC=∠DEC+∠DC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⑥
5.下列各组实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3与 B.-2与 C.与2 D.与4
6.如图所知,已知OA⊥BC,垂足为点A,联结OB,下列说法:①线段OB是O、B两点的距离;②线段AB的长度表示点B到OA的距离;③因为OA⊥BC,所以∠CAO=90°;④线段OA的长度是点O到直线BC上点的最短距离.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关于 的不等式组 恰有五个整数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8.如图,动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 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 次运动后,动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9.①如图1,AB∥CD,则∠A +∠E +∠C=180°;②如图2,AB∥CD,则∠E =∠A +∠C;③如图3,AB∥CD,则∠A +∠E-∠1=180° ; ④如图4,AB∥CD,则∠A=∠C +∠P.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一定的规律移动,依次得到点A1(0,1)A2(1,1)、A3(1,3)、A4(3,3)、A5(3,6)、A6(6,6)、A7(6,10)、A8(10,10)、……,根据这个规律,则点A2019的坐标是(  )
A.(510555,511565) B.(509545,511565)
C.(509545,510555) D.(51055,51055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处就作AB⊥l,垂足为B,沿AB挖水沟,水沟最短.
理由是   .
12.如图,已知直线a∥b∥c,△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b、c上,如果∠ABC=60°,边BC与直线b的夹角∠1=25°,那么边AB与直线a的夹角∠2=   度.
13.一种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1.9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苹果正常损耗,商家把售价至少定为   元,才能避免亏本.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把沿轴向右平移得到,如果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1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16.如图,//,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且不与点重合.分别平分,,,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当时,=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 2023年金华市共有60000余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为了了解我市毕业生的排球成绩,随机抽取了50名考生的测试成绩,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得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用A,B,C,D表示)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下面的扇形图和统计表.请你根据以下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50名考生排球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成绩(满分5分) 频数(人数) 频率
A 5分 19
B 4~5分(包括4分但不包括5分) a x
C 3~4分(包括3分但不包括4分) b y
D 3分以下(不包括3分) 3
合计 50
(1)   ,   ,   ,   .
(2)在扇形图中,求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请你估计我市考生中,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多少人(总人数按60000名计算)?
18.如图, AC平分∠MAE,交DB于点F.
(1)若AB∥CE,∠BAE=50°,求∠ACE的度数;
(2)若∠AFB=∠CAM,说明∠ACE=∠BDE的理由.
19.如图,已知,.
(1)试问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20.
(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组:,将解集表示在下面的数轴上,并写出最小整数解.
21.
(1)计算:.
(2)本学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下面是甲同学的解题过程: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①
去括号,得:……②
移项,得:……③
合并同类项,得:……④
系数化为1,得:……⑤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上述甲同学的解题过程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不正确的原因是   .
请帮甲同学改正错误,直接写出正确结果,并把正确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22.如图1,,直线与、相交于点、,平分,平分.
(1)求证:;
(2)如图2,为、之间一点(),若,求的度数;
(3)若为直线下方一点,,为直线右侧一点,满足,则、、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23.如图,直线 直线 ,一块三角板的顶点 在直线 上,边 、 分别交直线 于 、 两点. , , .
(1)如图1, ,则
① ▲ °;
②若 与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则 ▲ °.
(2)如图2,点 在 的平分线上,连 ,且 ,若 ,求 的度数.
(3)如图3,若 ,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
24.光线反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地应用.例如提词器可以帮助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也能面对摄像机,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等就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提词器的原理如图①,AB表示平面镜,CP表示入射光线,PD表示反射光线,∠CPD=90°,求∠APC的度数;
(2)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的方向返回(如图②),a表示入射光线,b表示反射光线,a∥b.平面镜AB与BC的夹角∠ABC= ,求 .
(3)如图③,若 =108°,设平面镜CD与BC的夹角∠BCD= (90°< <180°),入射光线a与平面镜AB的夹角为x(0°<x<90°),已知入射光线a从平面镜AB开始反射,经过2或3次反射,当反射光线b与入射光线a平行时,请直接写出 的度数.(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x轴,BC∥DE∥y轴,且AB=CD=4cm,OA=5cm,DE=2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路线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OED路线向点D运动。若P,Q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则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直接写出OE,BC的长度;
(2)求P,Q两点从开始出发到停止运动用了多少秒钟?
(3)若P,Q两点出发3秒后立即同时停止.①请在备用图中画出此时的△PQC;②求△PQC的面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人教版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押题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点在(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A(﹣5,y)在第二象限,得y>0,
∵﹣5<0,﹣y<0,
∴B(﹣5,﹣y)在第三象限,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点坐标与象限的关系求解即可。
2.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A、将x=1,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3=4,右边为4,本选项符合题意;
B、将x=2,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2-3=-1,右边为4,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将x=-1,y=-2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6=5,右边为4,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x=4,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4+3=7,右边为4,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将选项代入方程即可。
3. 下列说法: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过直线l外一点P向这条直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④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⑤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无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①在同一平面内,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如正方体,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原说法错误;
②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故原说法错误;
③ 过直线l外一点P向这条直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
④ 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如图两种情况),故原说法正确;
⑤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根据垂直的概念;②根据平行公理;③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④根据平行线的性质;⑤根据无理数的概念.
4.如图,若∠1=∠2,DE∥BC,则:①FG∥DC;②∠AED=∠ACB;③CD平分∠ACB;④∠1+∠B=90°;⑤∠BFG=∠BDC,⑥∠FGC=∠DEC+∠DC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⑥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DE∥BC,
∴∠DCB=∠1,∠AED=∠ACB,故②正确;
∵∠1=∠2,
∴∠2=∠DCB,
∴FG∥DC,故①正确;
∴∠BFG=∠BDC,故⑤正确;
∴∠FGC=∠DEC+∠DCE,故⑥正确;
而CD不一定平分∠ACB,∠1+∠B不一定等于90°,故③,④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得出②正确;再由已知条件证出∠2=∠DCB,得出FG∥DC,①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⑤正确;进而得出⑥∠FGC=∠DEC+∠DCE正确,即可得出结果.
5.下列各组实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3与 B.-2与 C.与2 D.与4
【答案】A
【知识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A、与-3互为相反数,故A符合题意;
B、与-2相同,不是互为相反数,故B不符合题意;
C、与2,不是互为相反数,故C不符合题意;
D、与4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6.如图所知,已知OA⊥BC,垂足为点A,联结OB,下列说法:①线段OB是O、B两点的距离;②线段AB的长度表示点B到OA的距离;③因为OA⊥BC,所以∠CAO=90°;④线段OA的长度是点O到直线BC上点的最短距离.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②线段AB的长度为点B到OA上点的最短距离。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7.关于 的不等式组 恰有五个整数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 ,
解不等式②,得: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不等式组恰有五个整数解,
∴整数解分别为:3、2、1、0、 ;
∴ 的取值范围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再求其整数解,最后求m的取值范围即可。
8.如图,动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 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 次运动后,动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解: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
∴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9,
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
∴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9÷4=504余3,
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三个,即为2,
∴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9,2),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图形可知:点P的运动每4次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9.①如图1,AB∥CD,则∠A +∠E +∠C=180°;②如图2,AB∥CD,则∠E =∠A +∠C;③如图3,AB∥CD,则∠A +∠E-∠1=180° ; ④如图4,AB∥CD,则∠A=∠C +∠P.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①如图1,过点E作EF∥AB,
因为AB∥CD,所以AB∥EF∥CD,
所以∠A+∠AEF=180°,∠C+∠CEF=180°,
所以∠A+∠AEC+∠C=∠A+∠AEF+∠C+∠CEF=180°+180°=360°,则①不符合题意;
②如图2,过点E作EF∥AB,
因为AB∥CD,所以AB∥EF∥CD,
所以∠A=∠AEF,∠C=∠CEF,
所以∠A+∠C=∠AEC+∠AEF=∠AEC,则②符合题意;
③如图3,过点E作EF∥AB,
因为AB∥CD,所以AB∥EF∥CD,
所以∠A+∠AEF=180°,∠1=∠CEF,所以∠A+∠AEC-∠1=∠A+∠AEC-∠CEF=∠A+∠AEF=180°,则③符合题意;
④如图4,过点P作PF∥AB,因为AB∥CD,所以AB∥PF∥CD,
所以∠A=∠APF,∠C=∠CPF,所以∠A=∠CPF+∠APC=∠C+∠APC,则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①过点E作EF∥AB,可得AB∥EF∥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可得AB∥EF∥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③如图3,过点E作EF∥AB,可得AB∥EF∥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AEC-∠1=∠A+∠AEC-∠CEF=∠A+∠AEF=180°,据此判断即可;
④过点P作PF∥AB,因为AB∥CD,所以AB∥PF∥CD,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PF+∠APC=∠C+∠APC,据此判断即可.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一定的规律移动,依次得到点A1(0,1)A2(1,1)、A3(1,3)、A4(3,3)、A5(3,6)、A6(6,6)、A7(6,10)、A8(10,10)、……,根据这个规律,则点A2019的坐标是(  )
A.(510555,511565) B.(509545,511565)
C.(509545,510555) D.(51055,510555)
【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A1(0,1)、A3(1,3)、A5(3,6)、A7(6,10)、A9(10,15)
横坐标分别为:0,0+1,0+1+2,0+1+2+3,0+1+2+3+4,
∴A2019的横坐标为:0+1+2+3+4+…+1009=509545
纵坐标减横坐标依次为:1,2,3,4,5,
∴A2019的纵坐标减横坐标为1010;
∴A2019的纵坐标为509545+1010=510555
故点A2019的坐标为(509545,510555)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分别求出出A1、A3、A5、A7、A9,的坐标,从中得出规律即得A2019的横坐标为:0+1+2+3+4+…+1009=509545,A2019的纵坐标减横坐标为1010,据此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处就作AB⊥l,垂足为B,沿AB挖水沟,水沟最短.
理由是   .
【答案】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
12.如图,已知直线a∥b∥c,△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b、c上,如果∠ABC=60°,边BC与直线b的夹角∠1=25°,那么边AB与直线a的夹角∠2=   度.
【答案】35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
∵ ,
∴∠2=∠3,∠1=∠4,
∴∠ABC=∠2+∠1,
∵∠ABC=60°,∠1=25°,
∴∠2=60°﹣25°=35°,
故答案为35.
【分析】根据a//b//c得到∠2=∠3,∠1=∠4,再利用∠ABC=∠2+∠1,∠1=25°,即可求出∠2的值。
13.一种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1.9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苹果正常损耗,商家把售价至少定为   元,才能避免亏本.
【答案】2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商家把售价应该定为每千克x元,
根据题意得:x(1﹣5%)≥1.9,
解得,x≥2,
故为避免亏本,商家把售价应该至少定为每千克2元.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一种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1.9元,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把沿轴向右平移得到,如果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答案】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 ∵点A平移后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沿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
∵B(4,0),
∴E(4+3,0),即(7,0);
故答案为:(7,0).
【分析】由点A平移后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确定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利用B的坐标,从而确定点E的坐标.
1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答案】(2015,2)
【知识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得:
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
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
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
第5次从原点运动到点(5,1) ,
第6次从原点运动到点(6,0) ,
·······,
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
∴2015÷4=503······3,
∴ 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纵坐标为2,
∴ 动点P的坐标 (2015,2) ;
故答案为: (2015,2) .
【分析】先分别求出前6次运动后的坐标,可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同,纵坐标是1、0、2、0,四数字一循环,据此解答即可.
16.如图,//,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且不与点重合.分别平分,,,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当时,=   .
【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内错角;同旁内角
【解析】【解答】解:∵AD//BC
∴∠BMA=∠DAM,∠B+∠BAD=180°
∵AM平分∠BAP,
∴∠BAM=∠MAP=∠BAP,
∵AN平分∠DAP,
∴∠DAN=∠NAP=∠DAP,
∵∠BAN=∠BMA
∴∠DAM=∠BAN
∵∠,∠
∴∠
∴∠
∵,
∴∠
∴∠


故答案为:90°.
【分析】根据AD与BC平行,可以得知 ∠ DAM= ∠ AMB= ∠ BAN,再根据角平分线可知 ∠ BAD=4 ∠ BAM=4β,而α+4β=180°,可知答案为90°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 2023年金华市共有60000余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为了了解我市毕业生的排球成绩,随机抽取了50名考生的测试成绩,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得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用A,B,C,D表示)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下面的扇形图和统计表.请你根据以下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50名考生排球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成绩(满分5分) 频数(人数) 频率
A 5分 19
B 4~5分(包括4分但不包括5分) a x
C 3~4分(包括3分但不包括4分) b y
D 3分以下(不包括3分) 3
合计 50
(1)   ,   ,   ,   .
(2)在扇形图中,求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请你估计我市考生中,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多少人(总人数按60000名计算)?
【答案】(1)20;8;0.40;0.16
(2)解:解: ,
∴在扇形图中,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3)解: 人,
∴估计我市考生中,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 人.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1)a=50×40%=20,b=50-19-20-3=8,,;
【分析】(1)等级B的人数a等于50乘以等级B所占的百分比;等级C的人数b等于50减去另外三个等级的人数;频率等于频数除以50;
(2)圆心角的度数等于该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
(3)用样本估计总体,先计算样本中达到优秀和良好的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就得到总体中达到优秀和良好的人数.
18.如图, AC平分∠MAE,交DB于点F.
(1)若AB∥CE,∠BAE=50°,求∠ACE的度数;
(2)若∠AFB=∠CAM,说明∠ACE=∠BDE的理由.
【答案】(1)解:∵∠BAE=50°,
∴∠MAE=130°.
∵AC平分∠MAE,
∴∠MAC=∠EAC=65°.
∵ AB∥CE,
∴∠ACE=∠MAC=65°;
(2)解:∵∠AFB=∠CAM,∠MAC=∠EAC,
∴ ∠AFB=∠EAC,
∴ AC∥BD,
∴ ∠ACE=∠BDE.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AC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先说明∠AFB=∠EAC,然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证即可.
19.如图,已知,.
(1)试问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与相等,理由如下:
∵,


同角的补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解:∵,

,,
,即,
,,

即.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1+∠CBE=180°,结合已知可证得∠2=∠CBE,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得EF∥BC,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AFE和∠ABC的大小关系.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D=∠AEB,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D=2∠2,再根据∠1+∠2=180°,可求出∠2的度数,据此可求出∠D的度数.
20.
(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组:,将解集表示在下面的数轴上,并写出最小整数解.
【答案】(1)解:化简原方程组得,
①②得,
解得,
把代入①,解得,
方程组的解是;
(2)解:,
由①得,,
由②得,,
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在数轴上表示为:
最小整数解是-3.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不等式组的解法求出解集,再在数轴上画出解集即可。
21.
(1)计算:.
(2)本学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下面是甲同学的解题过程: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①
去括号,得:……②
移项,得:……③
合并同类项,得:……④
系数化为1,得:……⑤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上述甲同学的解题过程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不正确的原因是   .
请帮甲同学改正错误,直接写出正确结果,并把正确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答案】(1)解:原式=﹣251
=3﹣1
=2;
(2)①;常数项漏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x≥﹣3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2)解:上述甲同学的解题过程从第①步开始出现错误,不正确的原因是常数项漏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2(x﹣2)﹣4≤5x+1……①,
去括号,得:2x﹣4﹣4≤5x+1……②,
移项,得:2x﹣5x≤1+4+4……③,
合并同类项,得:﹣3x≤9……④,
系数化为1,得:x≥﹣3……⑤,
正确结果是x≥﹣3,
正确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分析】(1)先利用立方根、二次根式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即可。
22.如图1,,直线与、相交于点、,平分,平分.
(1)求证:;
(2)如图2,为、之间一点(),若,求的度数;
(3)若为直线下方一点,,为直线右侧一点,满足,则、、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答案】(1)证明:∵,
∴,
∵平分,平分,
∴,,
∴,
∴;
(2)解:∵,
∴,
∵平分,平分,
∴,,
∴,
∵,
∴在四边形中,,
∵在中,,
∴,
∵,
∴;
(3);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3)解: 如图3,
∵AB∥CD,
∴∠AEF=∠EFD,
∵,
∴,
∴,
∵∠MKE=∠FKH,GH⊥MB,
∴,
∴∠AEF+∠FGH-∠EMH=90°.
故答案为:∠AEF+∠FGH-∠EMH=90°.
【分析】(1)由AB∥CD,得出∠AEF=∠EFD,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说明∠AEF=∠EFQ,从而有EF∥FQ;
(2)由AB∥CD,得出∠AEF=∠EFD,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说明∠AEF=∠EFQ,再依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M的度数;
(3)由AB∥CD,得到∠AEF=∠EFD,结合∠MKE=∠FKH,GH⊥MB,得到关于∠AEF,∠FGH,∠EMH的关系,将其化简即可.
23.如图,直线 直线 ,一块三角板的顶点 在直线 上,边 、 分别交直线 于 、 两点. , , .
(1)如图1, ,则
① ▲ °;
②若 与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则 ▲ °.
(2)如图2,点 在 的平分线上,连 ,且 ,若 ,求 的度数.
(3)如图3,若 ,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
【答案】(1)①50;②15
(2)解:由(1)中的② 得∠CAK=80°
∴∠CAI+∠KAI=80°
∵∠CAI:∠KAI=1:3
∴∠KAI=60°
则由(1)中②可以得到∠IGD=120°
∴∠IDG=180°-∠IGD-∠I=25°
∵DI是∠CDG的角平分线
∴∠CDG=2∠IDG=50°
∴∠FDB=∠CDG=50°
(3)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1)①∵FG//HK
∴∠HAC=∠CEF
∵∠HAC=∠HAB+∠BAC
∴∠HAC=∠CEF=100°
又∵∠FDB=∠CDE,∠CDE+∠C+∠CEF=180°,∠C=30°
∴∠FDB=180°-∠C-∠CEF=50°
② 由① 得∠HAC=100°,∠FDB=∠CDE=50°
∴∠CAK=180°-∠HAC=80°
∵∠CDE与∠CAK的角平分线交于点I
∴∠IDG= ∠CDG=25°,∠IAK= ∠CAK=40°
∵FG//HK
∴∠IAK=∠EGA=40°
∴∠IGD=180°-∠EGA=140°
∴∠I=180°-∠EGI-∠IDG=15°
(3)由(2)知∠CAI+∠KAI=80°,∠CAI:∠KAI=1: n
∴∠KAI=
∴∠IGD=
由(1)知∠CDE=50°,即∠CDI+∠GDI=50°
∵∠CDI:∠GDI=1: n
∴∠GDI=
∴∠I=180°-∠GDI -∠IGD=
【分析】(1)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HAC=∠CEF,再根据∠HAC=∠HAB+∠BAC,可求出∠CEF的度数;然后根据∠FDB=180°-∠C-∠CEF求出∠FDB的度数;② 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出∠CAK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IDG,∠IAK的度数,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EGA的度数,同时可求出∠IGD的度数;再根据∠I=180°-∠EGI-∠IDG,代入计算可求解;
(2)由(1)中的② 得∠CAK=80° ,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HAI的度数;则由(1)中②可以得到∠IGD=120°,再求出∠IDG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CDG的度数,然后利用对顶角相等可求出∠FDB的度数.
(3)由(2)知∠CAI+∠KAI=80°,∠CAI:∠KAI=1: n,可表示出∠KAI和∠IGD的度数;由(1)知∠CDE=50°,即∠CDI+∠GDI=50°,由此可表示出∠GDI的度数.
24.光线反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地应用.例如提词器可以帮助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也能面对摄像机,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等就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提词器的原理如图①,AB表示平面镜,CP表示入射光线,PD表示反射光线,∠CPD=90°,求∠APC的度数;
(2)自行车尾部的反光镜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的方向返回(如图②),a表示入射光线,b表示反射光线,a∥b.平面镜AB与BC的夹角∠ABC= ,求 .
(3)如图③,若 =108°,设平面镜CD与BC的夹角∠BCD= (90°< <180°),入射光线a与平面镜AB的夹角为x(0°<x<90°),已知入射光线a从平面镜AB开始反射,经过2或3次反射,当反射光线b与入射光线a平行时,请直接写出 的度数.(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APC=∠BPD,
∵∠CPD=90°,
∴∠APC+∠BPD=90°,
∴∠APC=45°;
(2)解:如图②:过点P作PG⊥AB,QG⊥BC,相交于点G,
∵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EPG=∠QPG,∠PQG=∠FQG,
∵a∥b,
∴∠EPQ+∠PQF=180°,
∴2(∠GPQ+∠PQG)=180°,
∴∠GPQ+∠PQG=90°,
∵∠GPQ+∠PQG+∠PGQ=180°,
∴∠PGQ=90°,
∵PG⊥AB,QG⊥BC,
∴∠PBQ+∠BQG+∠QGP+∠GPB=360°,
∴∠PBQ=360°-90°-90°-90°=90°,
即α=90°.
(3)解:若经过两次反射,如图③所示,延长AB、DC交于点E,
由(2)知,∠E=90°,
∵α=108°,
∴∠BCE=α-∠E=108°-90°=18°,
∴β=180°-∠BCE=180°-18°=162°;
若经过三次反射标记各反射点,如图③-2所示,作FM∥a∥b,
∵∠BHF=∠AHP=x,
∴∠BFH=∠CFG=180°-α-x=180°-108°-x=72°-x,
∴∠PHF=180°-2x,∠HFG=180°-2∠BFH=180°-2(72°-x)=36°+2x,
∵a∥b,
∴∠PHF+∠HFG+∠FGQ=360°,
∴∠FGb=360°-(36°+2x)-(180°-2x)=144°,
则∠CGF=180°-∠FGQ=36°,
由∠CGF+∠CFG+β=180°,
得β=180°-∠CFG-∠CGF=180°-(72°-x)-36°=72°+x,
综上,β角的度数为162°或72°+x.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到∠APC=∠BPD,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到∠APC+∠BPD=90°,即可求出∠APC的度数.
(2)过点P作PG⊥AB,QG⊥BC,相交于点G,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证得∠EPG=∠QPG,∠PQG=∠FQG,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推出∠EPQ+∠PQF=180°,从而可求出∠GPQ+∠PQG=90°,即可求出∠PGQ的度数;再利用垂直的定义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PBQ+∠BQG+∠QGP+∠GPB=360°;然后求出∠ABC的度数.
(3)若经过两次反射,如图③所示,延长AB、DC交于点E,由(2)可知∠E=90°,再根据∠BCE=α-∠E,可求出∠BCE的度数;然后根据β=180°-∠BCE,可求出β的值;若经过三次反射标记各反射点,如图③-2所示,作FM∥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HF=∠AHP=x,可表示出∠BFH,∠PHF,∠HFG,再证明∠PHF+∠HFG+∠FGQ=360°,由此可求出∠FGB的度数,∠CGF的度数,然后根据∠CGF+∠CFG+β=180°,可得到β角的度数.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x轴,BC∥DE∥y轴,且AB=CD=4cm,OA=5cm,DE=2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路线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OED路线向点D运动。若P,Q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则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直接写出OE,BC的长度;
(2)求P,Q两点从开始出发到停止运动用了多少秒钟?
(3)若P,Q两点出发3秒后立即同时停止.①请在备用图中画出此时的△PQC;②求△PQC的面积;
【答案】(1)OE=8cm.BC=3cm
(2)解:点Q从O运动到点D的所用时间为 秒
点P从A运动到点C所用时间为 秒,
由于P,Q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
所以P,Q两点从开始出发到停止运动共用了5秒.
(3)解:①作ΔABC如图所示
②由于AB=CD=4cm,OE=8cm,DE=2cm
∴C(4,2)
∵P,Q两点出发3秒后立即同时停止,此时点P、Q分
别在AB、OE上,且AP=3cm,OQ=6cm
∴P(3,5),Q(6,0).
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则点M的坐标为(3,0),
所以QM=6-3=3cm,
∴△PQC的面积= ×3×5- ×2×3- ×5×1=2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1)观察图象得OE=8cm,
∵AB∥CD∥x轴,
∴BC=5cm-2cm=3cm.
【分析】(1)由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2)先计算点Q从O运动到点D的所用时间和点P从A运动到点C所用时间然后比较两个时间的长短即可求解;
(3)①结合题意画图即可求解;
②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结合题意求出点P、Q的坐标,过点P作PM⊥x轴,写出点M的坐标,进而求出QM的长,再根据△PQC的面积=S△PQM-S△PCM-S△CMQ即可求解.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新乡市高新区2021-2022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图片版无答案含音频无听力原文)

下一篇: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下学期期末英语四年级试卷(图片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