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临门一脚】2024年中考化学猜想卷(宿迁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宿迁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洋河大曲是江苏省宿迁市的著名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列酿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浸泡 B.酒曲发酵
C.蒸馏提纯 D.装瓶密封
【答案】B
【详解】A、粮食浸泡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曲发酵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蒸馏提纯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装瓶密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年1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答案】D
【详解】A、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小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造成水体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会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配制稀硫酸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量取 B.稀释
C.测pH D.除锈
【答案】B
【详解】A、倾倒浓硫酸时,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且量筒应倾斜,实验操作不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实验操作正确;
C、测定溶液pH,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实验操作错误;
D、生锈铁钉除锈,先用镊子取用铁钉,然后倾倒稀盐酸,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D.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先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生成
【答案】C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故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待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溶液先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生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NaNO2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NH4Cl可做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C.在积雪上撒NaCl可加快冰雪融化 D.N2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
【答案】A
【详解】A、NaN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氯化铵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B、氯化铵含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显碱性,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混用,不符合题意;
C、在积雪上撒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故可以加快冰雪融化,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可用作灯泡填充气,延长其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正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D
【详解】A、生铁、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但液氮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由于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根据元素守恒,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由于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 D。
7.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中应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液态锡是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生成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
D、甲烷属于化合物,其中碳元素、氢元素化合价不为零,碳和氢气都属于单质,碳元素、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该反中应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
故选B。
8.小灵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图)自制了一根“棒棒糖”。下列对制作流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A.甲→乙过程中方糖的溶解度不变
B.向丙溶液中加入方糖一定可以继续溶解
C.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乙溶液中烧杯底部为方糖中的杂质
【答案】A
【详解】A、甲→乙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改变,即方糖的溶解度不变,故A正确;
B、丙溶液可能是方糖的饱和溶液,此时加入更多的方糖不一定会继续溶解,故B错误;
C、由题图信息可知,乙、丁溶液均为饱和溶液,但两溶液的温度不同,方糖的溶解度不同,放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整个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因此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丁,故C错误;
D、丙烧杯内没有固体剩余,因此方糖中没有不溶性杂质存在,乙溶液中烧杯底部为还没有溶解的方糖,故D错误;
故选A。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各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钡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滴加酚酞试液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0.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时,溶液中共有2种离子 B.M点时,溶液的pH<7
C.N点时,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P点时,溶液呈无色
【答案】C
【分析】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钠不会与硫酸铜反应。
【详解】A、O点时,溶液中共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3种离子,故A错误;
B、M点时,沉淀质量没有达到最大,氢氧化钠还没有完全反应,溶液pH>7,故B错误;
C、N点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硫酸钠两种溶质,故C正确;
D、P点时,硫酸铜过量,溶液呈蓝色,故D错误。
故选:C。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6分)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 ,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 。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一种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24.31 12 Mg2+ 盐 3﹕2
【详解】(1)由图1可知:镁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则的数值为12,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右上方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3)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B处的物质类别是盐,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6=3:2;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一种单质,由图3可知:A是碱,且A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A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8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答案】(1)溶液变红色
(2) (答案不唯一) 放热
(3)BC
(4)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1)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2)反应②是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若酸是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合理即可);
由图可知,随着酸的加入,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升高,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A、NaNO3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B、CuSO4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符合题意;
C、硝酸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符合题意;
D、KNO3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则反应③中可以选用的盐是BC;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三、实验题、探究题(共2小题,14分)
13.(7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航空母舰中的常用的储备气体,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前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用于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发生装置选择 (填“A”或“B”);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与A、B中选出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 。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图2的“储气瓶”收集氧气,气体从 端通入(填“a”或“b”);当反应停止后,取出“储气瓶”中氧气的操作为 。
【答案】(1)铁架台
(2)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 a 从分液漏斗注水,打开漏斗活塞,将氧气赶出
【详解】(1)图1中用于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为铁架台;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 CO2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择B;
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装置C中, 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故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与A、B中选出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图2的“储气瓶”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从a端通入;
当反应停止后,取出“储气瓶”中氧气的操作为从分液漏斗注水,打开漏斗活塞,将氧气赶出。
14.(7分)《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如图1所示,步骤1的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
(2)探究:对烧杯丁中澄清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问资料】
①与的性质相似。
②易溶于水: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提出假设】“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
猜想Ⅰ:只含有
猜想Ⅱ:含有、
猜想Ⅲ:含有
猜想Ⅳ:含有、、
猜想 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取少量丁中澄清溶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通入 无明显现象 不含
2 向B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不含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
【补充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取少量丁中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少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最终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延伸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已知浓度为的的,浓度为的。根据如图2数据分析,选用 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
【答案】(1)放热
(2) 氢氧化钾、碳酸钾(或KOH、K2CO3) Ⅳ Ca(OH)2/氢氧化钙 溶液中存在KOH,滴入几滴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KOH反应,无明显现象 Ba(OH)2或 Ba(NO3)2或Ca(NO3)2或BaCl2等(合理即可) 浓度为1%的KOH
【详解】步骤Ⅰ中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是,不确定是否刚好完全反应,故一定有KOH,若刚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KOH;若Ca(OH)2过量,溶质有KOH、Ca(OH)2;若K2CO3过量,溶质有KOH、K2CO3。
(1)贝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CaO与水反应放热,故填:放热。
(2)①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猜想Ⅰ、猜想Ⅱ、猜想Ⅳ,得出猜想Ⅲ应为含有KOH、K2CO3,故填:KOH、K2CO3。
②由于Ca(OH)2能与K2CO3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故猜想Ⅳ一定错误。
③Ca(OH)2能与K2CO3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④KOH与CO2反应无明显现象,Ca(OH)2与CO2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K2CO3不能与CO2反应,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Ca(OH)2,故填:Ca(OH)2。
⑤由于溶液中一定存在KOH,滴入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KOH反应,无明显现象。由于题目中只滴入了几滴稀盐酸,有可能只与KOH反应,导致没有与K2CO3发生反应。故填:由于溶液中一定存在KOH,滴入几滴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KOH反应,无明显现象。
⑥由于猜想Ⅲ成立,说明溶液中存在KOH、K2CO3,KOH一定存在,无需验证。故白色沉淀是K2CO3发生反应产生的,能与K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有Ba(OH)2溶液、Ba(NO3)2溶液、BaCl2溶液、Ca(OH)2溶液、Ca(NO3)2溶液、CaCl2溶液等。
⑦根据图象可知,pH由10升高时,脱胶率逐渐增大。由于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故填:浓度为1%的KOH。
四、推理、计算题(共12分)
15.(6分)某同学发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如图所示思维导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D、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D的俗名为纯碱,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A与 共同作用会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只写一条)。
【答案】(1)FeSO4/H2
(2) 复分解反应
(3) 氧气、水 防止金属锈蚀(合理即可)
【详解】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可知B为硫酸;D的俗名为纯碱,可知D为碳酸钠;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知C为氧化铁;B为酸,C为氧化物,D为盐,所以A和E从单质和碱中选择;C氧化铁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A,则A为铁;则E为碱,B硫酸与C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E为碱,可与硫酸铁反应,所以G为硫酸铁;E可以生成碳酸钠,因此可知E为氢氧化钠;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为硫酸亚铁或者氢气,由此可知,A为铁,B为硫酸,C为氧化铁,D为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F为硫酸亚铁或氢气,G为硫酸铁;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1)根据分析,F可以是FeSO4或H2;
(2)D为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特点,所以为复分解反应;
(3)根据分析,A是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即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会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锈蚀(合理即可)。
16.(6分)化肥、农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现有常见的化肥:①、②、③、④,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的是 。
(2)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来生产硫酸铜。
①在制得80kg硫酸铜时,若恰好消耗某稀硫酸的质量是400kg,则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生产所用的稀硫酸,稀释时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答案】(1) ②④ ①④
(2) 解:设反应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x。
解得:x= 49kg
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分为×100%=12.25% 350
【详解】(1)复合肥: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两种及以上的肥料。①(NH4)2SO4含有N,属于氮肥;②KNO3含有K、N,属于复合肥;③CO(NH2)2含有N,属于氮肥;④NH4H2PO4含有P、N属于复合肥;因为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氨气,所以不能混合使用,属于有铵根离子的是①(NH4)2SO4;④NH4H2PO4。故填:②④;①④。
(2)①见答案;
②设所用浓硫酸的质量是y,y×98%=400g×12.25%,解得y=50g,则需要水的质量是400g-50g=350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宿迁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洋河大曲是江苏省宿迁市的著名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列酿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浸泡 B.酒曲发酵
C.蒸馏提纯 D.装瓶密封
2.2024年1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3.配制稀硫酸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量取 B.稀释
C.测pH D.除锈
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D.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先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生成
5.NaNO2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NH4Cl可做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C.在积雪上撒NaCl可加快冰雪融化 D.N2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
6.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正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中应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8.小灵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图)自制了一根“棒棒糖”。下列对制作流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A.甲→乙过程中方糖的溶解度不变
B.向丙溶液中加入方糖一定可以继续溶解
C.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乙溶液中烧杯底部为方糖中的杂质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各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10.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时,溶液中共有2种离子 B.M点时,溶液的pH<7
C.N点时,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P点时,溶液呈无色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6分)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 ,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 。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 。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一种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8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三、实验题、探究题(共2小题,14分)
13.(7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航空母舰中的常用的储备气体,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前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用于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发生装置选择 (填“A”或“B”);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与A、B中选出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 。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图2的“储气瓶”收集氧气,气体从 端通入(填“a”或“b”);当反应停止后,取出“储气瓶”中氧气的操作为 。
14.(7分)《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如图1所示,步骤1的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
(2)探究:对烧杯丁中澄清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问资料】
①与的性质相似。
②易溶于水: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提出假设】“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
猜想Ⅰ:只含有
猜想Ⅱ:含有、
猜想Ⅲ:含有
猜想Ⅳ:含有、、
猜想 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取少量丁中澄清溶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通入 无明显现象 不含
2 向B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不含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
【补充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取少量丁中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少量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最终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延伸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已知浓度为的的,浓度为的。根据如图2数据分析,选用 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
四、推理、计算题(共12分)
15.(6分)某同学发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如图所示思维导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D、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D的俗名为纯碱,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A与 共同作用会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只写一条)。
16.(6分)化肥、农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现有常见的化肥:①、②、③、④,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的是 。
(2)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来生产硫酸铜。
①在制得80kg硫酸铜时,若恰好消耗某稀硫酸的质量是400kg,则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生产所用的稀硫酸,稀释时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决胜中考·临门一脚】2024年中考化学猜想卷(辽宁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测试卷 北师大版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