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内蒙古·包头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下列做法中能够助力完成这一任务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抽取大量水漫灌农田
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衣:上体育课穿的运动服通常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弹性好、耐磨
B.食:青少年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大量摄入油脂和蛋白质
C.住:建筑使用的钢筋是铁的一种合金,硬度大、可塑性好
D.行:节能减排,短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3.如图所示某学生在配制a%的NaOH溶液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完全正确的操作是( )
A.取固体 B.称量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探究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
实验设计
5.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22:3 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体系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碱溶液中都含有OH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所以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分别加入10ml水和汽油中,探究高锰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3分)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氧化钙、氢氧化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
(1)发热包中的某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该成分中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
(3)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8.(4分)请结合图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判断烧杯B中的溶液是 (饱和/不饱和)溶液。
(2)过程③中,当蒸发掉50g水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是 克,此时烧杯A、B和C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根据过程②中KNO3的溶解原理,可推知若要从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获得少量KNO3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9.(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名称是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所选的装置组合为 ;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过分剧烈,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进行的操作 。
10.(5分)酸雨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它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酸雨会引起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酸化;破坏植被和森林;腐蚀金属、建筑材料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化石燃料中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是 。
(2)写出测定当地雨水酸碱度的方法: 。
(3)若当地土壤酸性过强,写出改良该土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请你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
11.(5分)实验小组同学在进行公益劳动时,对一种专用于清除公共厕所中马桶及玻璃上顽固性水垢的清洁剂(液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在征得同意后取少量样品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
探究一:该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老师提示,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同学们根据已知的家用炉具清洁剂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是稀盐酸 猜想二:是稀硫酸 猜想三:是氢氧化钠稀溶液
【讨论分析】
(1)根据水垢的成分,有同学提出猜想三不成立,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进行如图操作 该溶液呈酸性
步骤Ⅱ: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稀释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探究二:该清洁剂除垢的原理是什么?
【设计实验】
(3)取水垢样品少许,滴入该清洁剂,有较多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 。
(4)继续滴入该清洁剂至固体完全消失,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反思与交流】
(5)指出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明显错误,并写出该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
三、计算题(共6分,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2.(6分)将10.0g大理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当加入95.8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102.5g(假设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损失)。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内蒙古·包头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下列做法中能够助力完成这一任务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抽取大量水漫灌农田
【答案】B
【详解】A、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施用较多的化肥,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B、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破坏植被,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错误;
D、抽取大量水漫灌农田会浪费水资源,故错误。
故选:B。
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衣:上体育课穿的运动服通常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弹性好、耐磨
B.食:青少年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大量摄入油脂和蛋白质
C.住:建筑使用的钢筋是铁的一种合金,硬度大、可塑性好
D.行:节能减排,短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答案】B
【详解】A、运动服通常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的性能,则制作该面料的纤维种类为合成纤维,故说法正确;
B、油脂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之一,所以应摄入一定量的油脂,但不能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人体肥胖,影响人体健康,故说法错误;
C、建筑使用的钢筋是铁的一种合金,其优点是硬度大、可塑性好,故说法正确;
D、短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说法正确。
故选B。
3.如图所示某学生在配制a%的NaOH溶液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完全正确的操作是( )
A.取固体 B.称量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答案】D
【详解】A. 用药匙取氢氧化钠固体,瓶塞要倒放,此选项错误;
B. 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能放在纸上,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此选项错误;
C.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此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探究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
实验设计
【答案】A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前后托盘天平保持平衡,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等量的碘分别加入等量的汽油和水,碘在水中溶解的不如汽油中溶解的多,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的溶解能力不同,可以用于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装置在没有注入热水前,白磷、红磷不燃烧,向瓶内注入热水,使热水的液面低于燃烧匙,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继续注入 水,使液面高于燃烧匙,白磷熄灭,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能用于探究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
故选A。
5.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22:3 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体系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C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生成物为、;反应的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44:6=22:3,A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B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水为氧化物,故该反应体系中共有2种氧化物。C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为无机物,而甲醇属于有机物,因此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碱溶液中都含有OH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所以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分别加入10ml水和汽油中,探究高锰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答案】B
【详解】A. 化学观念: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 科学思维: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但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硫酸铁,故错误;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分别加入10ml水和汽油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但不溶于汽油,说明高锰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正确;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和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如果可燃性气体和粉尘没有和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3分)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氧化钙、氢氧化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
(1)发热包中的某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该成分中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
(3)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CaO
(2)三/3
(3)
【详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式为:CaO;
(2)该成分中氧化钙由钙、氧元素组成,氢氧化钠由钠、氧、氢元素组成,铝粉由铝元素组成,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由碳元素组成,还原铁粉由铁元素组成,碳酸钠由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由“金”字旁可知,钙元素、钠元素、铝元素、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氧元素、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由“石”字旁可知,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该成分中非金属元素共有三种;
(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8.(4分)请结合图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判断烧杯B中的溶液是 (饱和/不饱和)溶液。
(2)过程③中,当蒸发掉50g水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是 克,此时烧杯A、B和C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根据过程②中KNO3的溶解原理,可推知若要从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获得少量KNO3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不饱和
(2) 45 C>B>A
(3)降温结晶
【详解】(1)6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10g,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因此烧杯B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过程③中温度不变,50g水中溶解55g硝酸钾恰好饱和,当蒸发掉50g水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是100g-55g=45g;
B、C中温度相同,B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因此C的质量分数大于B,A、B中溶剂质量相等,B中的溶质质量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此时烧杯A、B和C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3)根据过程②中KNO3的溶解原理,即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因此降低温度可以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若要从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获得少量KNOz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9.(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名称是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所选的装置组合为 ;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过分剧烈,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进行的操作 。
【答案】(1)分液漏斗
(2) AE/EA
(3) BCD 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旋塞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流速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装置组合为:AE;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生成的氧气先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CD;
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过分剧烈,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旋塞,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从而产生平稳的气流。
10.(5分)酸雨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它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酸雨会引起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酸化;破坏植被和森林;腐蚀金属、建筑材料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化石燃料中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是 。
(2)写出测定当地雨水酸碱度的方法: 。
(3)若当地土壤酸性过强,写出改良该土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请你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
【答案】(1)天然气
(2)取少量雨水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数值
(3)Ca(OH)2+H2SO4=CaSO4+2H2O或Ca(OH)2+2HNO3=Ca(NO3)2+2H2O
(4)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
(2)测定当地雨水酸碱度的方法是取少量雨水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3)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因为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H2SO4=CaSO4+2H2O、Ca(OH)2+2HNO3=Ca(NO3)2+2H2O;
(4)开发利用新能源或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均是可以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11.(5分)实验小组同学在进行公益劳动时,对一种专用于清除公共厕所中马桶及玻璃上顽固性水垢的清洁剂(液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在征得同意后取少量样品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
探究一:该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老师提示,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同学们根据已知的家用炉具清洁剂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是稀盐酸 猜想二:是稀硫酸 猜想三:是氢氧化钠稀溶液
【讨论分析】
(1)根据水垢的成分,有同学提出猜想三不成立,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进行如图操作 该溶液呈酸性
步骤Ⅱ: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稀释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成立
探究二:该清洁剂除垢的原理是什么?
【设计实验】
(3)取水垢样品少许,滴入该清洁剂,有较多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 。
(4)继续滴入该清洁剂至固体完全消失,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反思与交流】
(5)指出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明显错误,并写出该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
【答案】(1)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化学反应
(2)一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5)错误之处是试纸被湿润,导致测定的显酸性溶液结果偏高
【详解】(1)由于氢氧化钠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均不能反应,即不能除去水垢,则猜想三不成立;
(2)步骤Ⅱ:由于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但盐酸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现象为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溶液中不含硫酸,则猜想一成立;
(3)由于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盐酸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步骤I中将清洁剂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会稀释待测液(稀盐酸),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三、计算题(共6分,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2.(6分)将10.0g大理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当加入95.8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102.5g(假设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损失)。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3 (2)8.32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0g+95.8g-102.5g=3.3g;
(2)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325%。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