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临门一脚】2024年中考化学猜想卷(甘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甘肃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u-64 S-32 Ba-137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
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甘肃两会”提出建设美丽甘肃,下列措施与此精神不符的是( )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垃圾分类处理
C.乘坐公交车出行 D.大量焚烧秸秆
【答案】D
【详解】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错误;
B、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错误;
C、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错误;
D、烧秸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该措施与此精神不符,正确。
故选D。
2.《天工开物》所述下列过程,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白土烧瓷 B.棉纱织布
C.伐木制舟 D.海水晒盐
【答案】A
【详解】A、白土烧瓷过程中白土变成陶瓷,白土与陶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棉纱织布过程中只是棉纱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伐木制舟过程中只是木头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物品主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餐具 B.不锈钢盆
C.塑料水杯 D.纯棉毛巾
【答案】C
【详解】A、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不锈钢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正确;
D、纯棉毛巾是天然有机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移走蒸发皿 D.倾倒液体
【答案】D
【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A错误;
B、不能再量筒中稀释溶液,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错误;
C、移走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C错误;
D、倾倒液体要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冲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D正确。
故选:D。
5.氮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的化学式为
C.生成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4:3
【答案】D
【详解】、该反应是氮气与氢气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的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化合价改变。不正确;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表示的化学式为。不正确;
C、生成物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正确;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比=。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6.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同学们尝试以化学视角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上学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在给树木涂刷石灰浆(含硫黄粉),推测是为了防止害虫生卵
B.看电视时,新闻中提到“冰墩墩”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推测该材料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学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推测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了空气
D.假期旅行时、在宾馆中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水中易起浮渣,推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
【答案】B
【详解】A、用混有硫磺粉的石灰浆涂刷树木的目的是防止害虫生卵,故选项推测正确;
B、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属于塑料,该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推测错误;
C、灭火的原理有:隔绝空气(或氧气)、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推测正确;
D、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会出现大量浮渣,因此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故选项推测正确。
故选:B。
7.中国古诗词蕴含许多科学道理,下列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O2和H2两种可燃性气体
B.《本草纲目拾遗》中述 “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 “铁线粉”是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着草木燃烧的氧化反应,生成的草木灰可作为万物生长的肥料。
D.“高花未吐,暗香已远”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详解】A、高温条件下,碳和水发生反应:,即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可燃性气体,解释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解释正确;
C、草木燃烧是剧烈氧化反应,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可用作钾肥促进作物生成,解释正确;
D、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因此才会有香气的扩散,解释正确。
故选A。
8.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石墨、矿泉水、铁锈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置换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C
【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但石墨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C、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认识正确;
D、置换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就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故选:C。
9.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下列有关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CH4对应的点是f B.b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石墨
C.雪碧中含有的e会分解产生d D.c转化为d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答案】C
【详解】A、甲烷中碳元素为-4价,对应的点是a,故A错误;
B、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单质,不一定是石墨,也可能是金刚石,故B错误;
C、e点是碳酸,d点是二氧化碳,雪碧中含有的e会分解产生d,故C正确;
D、c点是一氧化碳,可以通过还原氧化铜或是点燃的方法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2(HCl)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H2、CO气体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KNO3(CuSO4)溶液 除杂 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 CaCl2(NaCl)溶液 分离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答案】A
【详解】A、CO2和HCl溶于水,溶液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相同,该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H2燃烧生成水,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到有水珠生成,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CuSO4 与Ba(OH)2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和BaSO4白色沉淀,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可以除去KNO3中的CuSO4,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l2 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可以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钙,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11.(4分)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请回答。
(1)中西方服饰:中国服饰追求和谐,西方服饰崇尚美感。蚕丝是我国古代服饰的主要原材料,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产融。烧制瓷器的黏土含氧、硅、铝等元素,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3)国画与油画:国画生动,油画浪漫。《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体现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4)中西方园林:中国园林体现婉约自然之美,西方园林呈现几何构造之美。化肥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4NO3 B.KNO3
C.Ca3(PO4)2 D.KCl
【答案】(1)天然
(2)
(3)稳定或不活泼
(4)B
【详解】(1)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2)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硅元素显+4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数字在后,正负在前,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
(3)墨汁中含有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
(4)A、NH4NO3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不合题意;
B、KNO3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符合题意;
C、Ca3(PO4)2只含氮、磷、钾中的磷元素,不合题意;
D、KCl只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不合题意;
故选:B。
12.(5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
②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KNO3”或“NaCl”)溶液。
③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
【答案】(1)吸附
(2)44
(3) 36.0/36 KNO3 降低温度到50℃以下,减少溶剂质量或降低温度到50℃以下,增加溶质质量
【详解】(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有5g×98%=(5g+x)×10%,解得x=44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44g。
(3)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在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则硝酸钾存在部分固体未溶解,而氯化钠全部溶解,则氯化钠可能是饱和溶液,而硝酸钾一定是饱和溶液;
③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到50℃以下,减少溶剂质量,或者降低温度到50℃以下,增加溶质质量。
13.(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制米酒
北魏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酿酒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即曲要晒干,磨细,浸曲三日,待曲内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初步繁殖至液体内不断有鱼眼般大小的气流冒出时,即可拌入蒸熟后摊凉的米饭中进行发酵。
《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季节的掌握也有记载,“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曲用水的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五次,不然,酒就会变质,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天冷时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可以直接取水浸曲;天气稍暖,就要将水煮沸灭菌。古代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只能选择适宜的季节,通常在春,秋两季酿酒。
谷物酿造的发酵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
(1)酸米酒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 。
(3)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兴趣小组自制米酒,测得某次米酒酿制过程中酒精度与pH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随时间推移,米酒的pH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答案】(1)糖类
(2)天冷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
(3)
(4) 开始几天酒精度不断变大,第7天以后酒精度几乎不再变化 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
【详解】(1)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天冷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故可以直接取水浸曲;
(3)由图可知,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4)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开始几天酒精度不断变大,第7天以后酒精度几乎不再变化;由流程可知,乙醇可以转化为乙酸,故随时间推移,米酒的pH逐渐减小的原因是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使溶液酸性增强。
14.(5分)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为“捕捉”CO2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a为 。
(2)吸收塔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
(3)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流程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氢氧化钠溶液外还有 。
【答案】(1)过滤
(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CO2+2NaOH=Na2CO3+H2O
(4)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详解】(1)固液分离操作是过滤。经过操作a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操作a是过滤;
(2)“捕捉室”中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捕捉室”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根据流程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则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二氧化碳都可以循环利用。
15.(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是黑色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F的化学式为 。
(2)E与G反应时的现象是 。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A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
(2)产生白色沉淀
(3)
(4) (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详解】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G为氢氧化钙;A通电能生成B,则A为水,A(水)和G(氢氧化钙)能相互转化;C是黑色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B能生成C,则B为氧气,C为氧化铜,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16=80;D能转化为A(水),能与C(氧化铜)反应,且A~G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氧元素),则D为硫酸;E能与D(硫酸)反应,能与G(氢氧化钙)反应,E能转化为A(水),则E为碳酸钠,F能与G(氢氧化钙)反应,E(碳酸钠)能转化为F,则F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1)F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E和G反应,即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3)B→C,即为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4)D→A,可以为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 (8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氢气并验证其性质。
(1)快乐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制取氢气。
图1仪器a的名称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是 。
(2)雄鹰翱翔小组试图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查阅资料后发现,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便设计了图2除杂装置。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瓶中试剂Y为 。
(3)超越自我小组用图3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①开始反应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先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
B.先点燃丙处的酒精灯
②反应结束后,甲、乙两装置中质量减少量为,丙中氧化铜固体粉末减少量为,为保证实验安全进行,且铜不会重新氧化,则至少为 (用表示)。
【答案】(1) 水槽 氧气(合理即可)
(2) b 浓硫酸
(3) A
【详解】(1)图1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图1是利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该选择使用的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排水法集气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使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该装置还可制取氧气;
(2)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混在氢气中,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将气体通过图2装置可获得干燥的氢气,故X试剂为水,为使氯化氢被完全吸收,需气体与水充分接触,故气体应从导管b端通入;
要获得干燥的气体,故试剂Y为浓硫酸;
(3)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故应先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使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丙处酒精灯;
故选A;
反应结束后,甲、乙两装置中质量减少量为m1,甲装置中潮湿氢气逸出,乙装置吸收了潮湿氢气中的水,故m1为生成氢气的质量,丙中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与水,固体减少的质量m2为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故氧化铜质量为,,故40m15m2,故m1m2;
17. (8分)对“暖宝宝”展开项目式研究。
【资料卡片】“暖宝宝”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氯化钠等。
(1)任务一:主要成分的探究
实验方案 化学方程式 结论
1 用磁铁吸引部分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证明有铁粉
2 另取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 AgNO3+NaCl=AgCl↓+NaNO3 证明有氯化钠
任务二:发热原理的探究
(2)根据说明,取出暖宝宝,接触空气开始发热。取10g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O2和C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结论:暖宝宝内的物质会和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3)实验后观察到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同学们认为暖宝宝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红棕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但放热不明显,可暖宝宝为什么能迅速升温呢?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方案 药品 1分钟前后O2含量变化 1分钟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① 6g铁粉、3mL水 20.1%→20.1% 21℃→21℃
实验② 6g铁粉、3mL水、3g氯化钠 20.1%→20.1% 21℃→21℃
实验③ 6g铁粉、3mL水、3g活性炭 20.1%→20.1% 21℃→21℃
实验④ 6g铁粉、3g氯化钠、3g活性炭 20.1%→20.1% 21℃→21℃
实验⑤ 6g铁粉、3mL水、3g氯化钠、3g活性炭 20.1%→15% 21℃→55℃→32℃
结论:暖宝宝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铁粉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务三:反思与交流
(5)实验结束后,还想探究“暖宝宝”发热后,剩余物质中是否仍然含有活性炭,请你帮助设计实验验证。方案: 。
【答案】(1) 有白色沉淀
(2)O2/氧气
(3)Fe2O3/Fe2O3 xH2O
(4)水、氧气、氯化钠、活性炭
(5)取少量固体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活性炭。
【详解】(1)①用磁铁吸引部分暖宝宝内固体粉末,铁粉被吸引,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溶液,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另取少量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固体内含有氯化钠,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填:白色沉淀
(2)由图像分析可知,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所以固体内的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故填:氧气或O2
(3)实验后观察到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同学们认为暖宝宝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红棕色固体指的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或Fe2O3 xH2O。
(4)实验①中加入 6 g 铁粉、3mL 水,实验②中加入 6 g 铁粉、3 mL 水、3g 氯化钠,实验③中加入 6g 铁粉、3mL 水、3 g 活性炭,实验④中加入6 g 铁粉、3g 氯化钠 3g 活性炭,氧气含量和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实验⑤加入6g铁粉、3mL水、3g氯化钠、3g活性炭,氧气含量降低,温度升高,说明实验⑤中温度迅速上升的原因是铁粉与水、氯化钠、活性炭共同作用的结果。
(5)由实验⑤可知“暖宝宝”发热原理是铁粉与水、氯化钠、活性炭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证明剩余物质中含有活性炭需取少量固体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活性炭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6分)硫酸铵俗称肥田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了8.0g样品于烧杯中,加水至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1.65g沉淀(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计算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引流 (2)82.5%
【详解】(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硫酸铵与BaCl2发生的反应为,由题目知,产生的BaSO4沉淀为11.65g,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进而计算其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解:设生成11.65g硫酸钡沉淀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
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答: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82.5%。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甘肃专用)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u-64 S-32 Ba-137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
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甘肃两会”提出建设美丽甘肃,下列措施与此精神不符的是( )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垃圾分类处理
C.乘坐公交车出行 D.大量焚烧秸秆
2.《天工开物》所述下列过程,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白土烧瓷 B.棉纱织布
C.伐木制舟 D.海水晒盐
3.下列物品主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餐具 B.不锈钢盆
C.塑料水杯 D.纯棉毛巾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移走蒸发皿 D.倾倒液体
5.氮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的化学式为
C.生成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4:3
6.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同学们尝试以化学视角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上学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在给树木涂刷石灰浆(含硫黄粉),推测是为了防止害虫生卵
B.看电视时,新闻中提到“冰墩墩”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推测该材料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学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推测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了空气
D.假期旅行时、在宾馆中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水中易起浮渣,推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
7.中国古诗词蕴含许多科学道理,下列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O2和H2两种可燃性气体
B.《本草纲目拾遗》中述 “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 “铁线粉”是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着草木燃烧的氧化反应,生成的草木灰可作为万物生长的肥料。
D.“高花未吐,暗香已远”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8.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石墨、矿泉水、铁锈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置换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下列有关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CH4对应的点是f B.b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石墨
C.雪碧中含有的e会分解产生d D.c转化为d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2(HCl)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H2、CO气体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KNO3(CuSO4)溶液 除杂 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 CaCl2(NaCl)溶液 分离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11.(4分)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请回答。
(1)中西方服饰:中国服饰追求和谐,西方服饰崇尚美感。蚕丝是我国古代服饰的主要原材料,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产融。烧制瓷器的黏土含氧、硅、铝等元素,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3)国画与油画:国画生动,油画浪漫。《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体现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4)中西方园林:中国园林体现婉约自然之美,西方园林呈现几何构造之美。化肥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4NO3 B.KNO3
C.Ca3(PO4)2 D.KCl
12.(5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
②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KNO3”或“NaCl”)溶液。
③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
13.(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制米酒
北魏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酿酒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即曲要晒干,磨细,浸曲三日,待曲内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初步繁殖至液体内不断有鱼眼般大小的气流冒出时,即可拌入蒸熟后摊凉的米饭中进行发酵。
《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季节的掌握也有记载,“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曲用水的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五次,不然,酒就会变质,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天冷时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可以直接取水浸曲;天气稍暖,就要将水煮沸灭菌。古代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只能选择适宜的季节,通常在春,秋两季酿酒。
谷物酿造的发酵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
(1)酸米酒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 。
(3)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兴趣小组自制米酒,测得某次米酒酿制过程中酒精度与pH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随时间推移,米酒的pH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14.(5分)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为“捕捉”CO2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a为 。
(2)吸收塔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
(3)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流程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氢氧化钠溶液外还有 。
15.(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是黑色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G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F的化学式为 。
(2)E与G反应时的现象是 。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A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 (8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氢气并验证其性质。
(1)快乐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制取氢气。
图1仪器a的名称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是 。
(2)雄鹰翱翔小组试图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查阅资料后发现,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便设计了图2除杂装置。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瓶中试剂Y为 。
(3)超越自我小组用图3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①开始反应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先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
B.先点燃丙处的酒精灯
②反应结束后,甲、乙两装置中质量减少量为,丙中氧化铜固体粉末减少量为,为保证实验安全进行,且铜不会重新氧化,则至少为 (用表示)。
17. (8分)对“暖宝宝”展开项目式研究。
【资料卡片】“暖宝宝”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氯化钠等。
(1)任务一:主要成分的探究
实验方案 化学方程式 结论
1 用磁铁吸引部分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证明有铁粉
2 另取少量暖宝宝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 AgNO3+NaCl=AgCl↓+NaNO3 证明有氯化钠
任务二:发热原理的探究
(2)根据说明,取出暖宝宝,接触空气开始发热。取10g暖宝宝内固体粉末放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O2和C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结论:暖宝宝内的物质会和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3)实验后观察到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同学们认为暖宝宝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红棕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但放热不明显,可暖宝宝为什么能迅速升温呢?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方案 药品 1分钟前后O2含量变化 1分钟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① 6g铁粉、3mL水 20.1%→20.1% 21℃→21℃
实验② 6g铁粉、3mL水、3g氯化钠 20.1%→20.1% 21℃→21℃
实验③ 6g铁粉、3mL水、3g活性炭 20.1%→20.1% 21℃→21℃
实验④ 6g铁粉、3g氯化钠、3g活性炭 20.1%→20.1% 21℃→21℃
实验⑤ 6g铁粉、3mL水、3g氯化钠、3g活性炭 20.1%→15% 21℃→55℃→32℃
结论:暖宝宝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铁粉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务三:反思与交流
(5)实验结束后,还想探究“暖宝宝”发热后,剩余物质中是否仍然含有活性炭,请你帮助设计实验验证。方案: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6分)硫酸铵俗称肥田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了8.0g样品于烧杯中,加水至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1.65g沉淀(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计算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中考物理六月模拟押题卷 湖南01(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