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惠城区第二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6页,21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食在惠州,下列惠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博罗酥糖 B. 东江盐焗鸡 C. 柏塘山茶 D. 罗浮山荔枝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A. B. C. D.
3.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纸业厂生产车间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4. 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5. 在“溶液酸碱性检验”活动中,某小组同学用试纸测得某土壤样品呈弱碱性,下列植物适宜在该土壤中种植的是
植物 茶树 小麦 棉花 甘草
适宜种植土壤的
A. 茶树 B. 小麦 C. 棉花 D. 甘草
6.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A. 夜盲症 B. 贫血 C. 甲状腺肿大 D. 佝偻病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后,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装置中残留的硫,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完成下面小题。
7. 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盐
8.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B. ——硫酸钠
C. 元素的化合价 D. ——三个硫元素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是白色固体
B. 清洗硫时,S和的反应质量比为
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 图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有害气体
10. 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称量 D. 溶解
11. 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题图所示,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37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氧化铷的化学式为
12.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食醋清除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B 炒菜时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C 给鱼池增氧 可供给呼吸
D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A. A B. B C. C D. D
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流程如题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B.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C. 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热
14. 的溶解度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待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 时饱和溶液升温至,溶液变浑浊
C.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主要条件之一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合金与金属的硬度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明代著作《天工开物》对“海水盐”有此记载:“凡海水自具咸质”“凡煎盐锅古渭之‘牢盆’……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
(1)“咸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以铁打成叶片”,铁能被打成铁片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
(3)“燃薪”后灶底可得草木灰(含),农业上可作_______。
(4)“共煎此盘”时,需要不断往灶底通风,原因是_______。
(5)“滚沸延及成盐”是指盐水沸腾直至固体逐渐析出,此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操作,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科普阅读】
17. 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而碳材料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如最硬—最软、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吸光—全透光等,21世纪被称为是“超碳时代”。
碳气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碳材料。根据碳气凝胶的原料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1)石墨基碳气凝胶:具有高度导电性,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和传感器;(2)有机碳气凝胶: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超90%的高孔隙率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在油水分离、气体吸附等污水处理领域得到重要应用;(3)杂化碳气凝胶:通过引入有机基团或高分子聚合物来调节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实现了不同材料间的功能互补。
科研人员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三种碳气凝胶样品对混合气体中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题图所示。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碳单质是_______。
(2)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的碳气凝胶种类为_______(填序号)。
A. 石墨基碳气凝胶 B. 有机碳气凝胶 C. 杂化碳气凝胶
(3)有机碳气凝胶有优异的吸附性的原因是_______。
(4)下列有关碳单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填序号)。
A. 都由碳元素组成 B. 充分燃烧后都生成 C. 都是黑色固体 D. 都具有导电性
(5)对比题图中3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
①当压强相同时,_______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最好。
②当温度相同时,_______,碳气凝胶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若用高锰酸钾制,应在装置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__,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使用D装置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填“b”或“c”)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2)设计化学氧自救器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也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设计自救呼吸器如题2图所示,生氧罐中装有过氧化钠。
①请写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影响化学氧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的因素是_______(填序号)。
A.外界氧气浓度 B.生氧罐中的质量 C.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如果在实验室中用与水反应制取氧气,最好选择题图1中的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__。
19. 某学习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探究酸与金属反应
①甲同学进行了题图1实验,A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
②通过两支试管现象对比,可以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
(2)任务二:探究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乙同学往氧化铁粉末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铁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任务三:探究酸与碱反应
丙同学利用题图2中的装置研究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并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再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同学们对圆底烧瓶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酚酞外,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1:_______;猜想2:和;猜想3:和。
【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3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
【实验设计】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 猜想2成立
交流:题3图中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电导率是_______点。
【学习迁移】有同学认为如果换成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则存在一定误差,会造成反应完成假象。你认为造成假象的原因是_______。
【补充内容】为完善本次项目式学习,应增添“任务四:探究酸与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20. 2023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封存技术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双碳”目标里的“碳”指的是_______。
(2)取封存后的含水层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原因是反应生成了_______(填化学式)。
(3)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项目小组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题图1所示。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的原理:_______为促进溶液对的吸收,“捕捉”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③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物质为_______(写一种即可)。
(4)被封存的可用于_______,也可以转化成其他物质如淀粉。
①转化过程: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下和氢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甲醇(如题图2所示),甲醇经过系列反应生成淀粉。请画出题图2中丁物质的微粒图:_______。
②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相似,请写出一条该项研究成果可能的价值:_______。
21. 一水草酸钙可用作分离稀有金属的载体。
(1)中的C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
(2)称取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固体的质量与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
①受热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
②已知: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那么一水草酸钙分解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③加热至_______℃时,开始分解.m点对应的固体组成成分有_______。机密★启用前
2024年惠城区第二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6页,21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食在惠州,下列惠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博罗酥糖 B. 东江盐焗鸡 C. 柏塘山茶 D. 罗浮山荔枝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博罗酥糖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东江盐焗鸡中含有蛋白质,故B符合题意;
C、柏塘山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故C不符合题意;
D、荔枝中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食品防腐,故选A。
3.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纸业厂生产车间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纸属于可燃物,则纸业厂生产车间应张贴禁止烟火的安全标志。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人行横道标志,是一种交通指示性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气体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 在“溶液酸碱性检验”活动中,某小组同学用试纸测得某土壤样品呈弱碱性,下列植物适宜在该土壤中种植的是
植物 茶树 小麦 棉花 甘草
适宜种植土壤的
A. 茶树 B. 小麦 C. 棉花 D. 甘草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溶液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详解】A、茶树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5.0~5.5,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麦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6.0~7.0,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棉花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6.0~6.8,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甘草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7.2~8.5,大于7,呈碱性,适宜在弱碱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A. 夜盲症 B. 贫血 C. 甲状腺肿大 D. 佝偻病
【答案】D
【解析】
【详解】A、缺乏维生素A容易引起夜盲症,故A不符合题意;
B、缺铁容易引起贫血,故B不符合题意;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后,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装置中残留的硫,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完成下面小题。
7. 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盐
8.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B. ——硫酸钠
C. 元素的化合价 D. ——三个硫元素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是白色固体
B. 清洗硫时,S和的反应质量比为
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 图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有害气体
【答案】7. C 8. A 9. D
【解析】
【7题详解】
S属于单质,氢氧化钠属于碱,硫化钠、亚硫酸钠属于盐、水属于氧化物;
根据分析,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为酸;
故选C;
【8题详解】
A、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离子中,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S2 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选项表述正确;
B、Na2SO3表示的是亚硫酸钠,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该选项表述错误;
C、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省略,氢氧根离子化合价为-1,故钠元素化合价为0-(-1)=+1,氢氧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表示为:,该选项表述错误;
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3S表示3个硫原子,该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A、硫是淡黄色固体,该选项说法错误;
B、清洗硫时,S和NaOH的反应质量比为,该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选项说法错误;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水造成酸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图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有害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称量 D. 溶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将粉末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慢慢直立,故A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倒入,故B错误;
C、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粉末状固体时,需要在左右两个托盘中放上等质量的称量纸,故C错误;
D、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溶解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11. 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题图所示,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37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氧化铷的化学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图可知,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则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也为37,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铷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C、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2O,选项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食醋清除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B 炒菜时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C 给鱼池增氧 可供给呼吸
D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是一种酸,能够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用食醋能够清除水垢,选项正确;
B、炒菜时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能够隔绝氧气,实现灭火,选项正确;
C、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给鱼池增氧,能够增大鱼池中水中的氧气的浓度,有利于鱼的呼吸,选项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可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选项错误,故选D。
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流程如题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B.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C. 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热
14. 的溶解度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待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 时饱和溶液升温至,溶液变浑浊
C.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故A说法正确;
B、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二氧化碳不能用生石灰干燥,故B说法错误;
C、Ca(OH)2 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说法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4题详解】
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剂水参与反应损失一部分、造成溶质也会析出,故最终溶液质量减少,故A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故B说法正确;
C、20℃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5g,即100g水最多可溶解0.165g氢氧化钙,故此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故C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主要条件之一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合金与金属的硬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无色酚酞溶液和浓氨水罩在同一个大烧杯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这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无色酚酞溶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可以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由图可知,左边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右边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则可以探究水是铁生锈的主要条件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
C、木炭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氧气同时有气体生成,集气瓶中压强不会降低,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
D、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表面会留下较深的划痕,说明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大,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明代著作《天工开物》对“海水盐”有此记载:“凡海水自具咸质”“凡煎盐锅古渭之‘牢盆’……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
(1)“咸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以铁打成叶片”,铁能被打成铁片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
(3)“燃薪”后灶底可得草木灰(含),农业上可作_______。
(4)“共煎此盘”时,需要不断往灶底通风,原因是_______。
(5)“滚沸延及成盐”是指盐水沸腾直至固体逐渐析出,此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操作,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1)NaCl
(2)延展性 (3)钾肥
(4)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充分
(5) ①. 蒸发结晶 ②. 物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水中的氯化钠有咸味,故“咸质”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小问2详解】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铁能被打成铁片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3详解】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农业上可作钾肥;
【小问4详解】
“共煎此盘”时,需要不断往灶底通风,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匙更充分;
【小问5详解】
“滚沸延及成盐”是指盐水沸腾直至固体逐渐析出,此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蒸发结晶操作,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科普阅读】
17. 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而碳材料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如最硬—最软、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吸光—全透光等,21世纪被称为是“超碳时代”。
碳气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碳材料。根据碳气凝胶的原料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1)石墨基碳气凝胶:具有高度导电性,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和传感器;(2)有机碳气凝胶: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超90%的高孔隙率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在油水分离、气体吸附等污水处理领域得到重要应用;(3)杂化碳气凝胶:通过引入有机基团或高分子聚合物来调节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实现了不同材料间的功能互补。
科研人员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三种碳气凝胶样品对混合气体中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题图所示。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碳单质是_______。
(2)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的碳气凝胶种类为_______(填序号)。
A. 石墨基碳气凝胶 B. 有机碳气凝胶 C. 杂化碳气凝胶
(3)有机碳气凝胶有优异的吸附性的原因是_______。
(4)下列有关碳单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填序号)。
A. 都由碳元素组成 B. 充分燃烧后都生成 C. 都是黑色固体 D. 都具有导电性
(5)对比题图中3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
①当压强相同时,_______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最好。
②当温度相同时,_______,碳气凝胶对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答案】(1)金刚石 (2)A
(3)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超90%的高孔隙率 (4)AB
(5) ①. 600℃制备的碳气凝胶 ②. 压强越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碳单质,故填:金刚石;
【小问2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石墨基碳气凝胶:具有高度导电性,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和传感器,故选A;
【小问3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有机碳气凝胶: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超90%的高孔隙率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在油水分离、气体吸附等污水处理领域得到重要应用,故填: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超90%的高孔隙率;
【小问4详解】
A、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因为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碳单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不是所有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例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不是黑色固体,故C错误;
D、不是所有碳单质都具有导电性,如金刚石和C60不导电,故D错误。
故选AB;
【小问5详解】
①由图可知,当压强相同时,600℃制备的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最好,故填:600℃制备的碳气凝胶;
②由图可知,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故填:压强越大。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若用高锰酸钾制,应在装置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__,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使用D装置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填“b”或“c”)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2)设计化学氧自救器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也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设计自救呼吸器如题2图所示,生氧罐中装有过氧化钠。
①请写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影响化学氧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的因素是_______(填序号)。
A.外界氧气浓度 B.生氧罐中的质量 C.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如果在实验室中用与水反应制取氧气,最好选择题图1中的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防止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③. ④. c
(2) ①. 2Na2O2+2CO2=2Na2CO3+O2 ②. B ③. C ④.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
②若用高锰酸钾制O2,应在装置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高锰酸钾为粉末状固体,防止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D装置收集O2时,氧气从b口通入,故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口验满;
【小问2详解】
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②A、如图2所示,外界氧气没有进入该装置,对防护时间没有影响,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是反应物,反应物越多,生成的氧气越多,防护时间越长,该选项符合题意;
C、如图2所示,外界有毒有害气体没有进入该装置,对防护时间没有影响,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③用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由于该反应剧烈,故应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C装置可以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改变反应速率,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故填C;控制反应速率。
19. 某学习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探究酸与金属反应
①甲同学进行了题图1实验,A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
②通过两支试管现象对比,可以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
(2)任务二:探究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乙同学往氧化铁粉末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铁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任务三:探究酸与碱反应
丙同学利用题图2中的装置研究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并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再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同学们对圆底烧瓶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酚酞外,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1:_______;猜想2:和;猜想3:和。
【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3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
【实验设计】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 猜想2成立
交流:题3图中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电导率是_______点。
【学习迁移】有同学认为如果换成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则存在一定误差,会造成反应完成假象。你认为造成假象的原因是_______。
【补充内容】为完善本次项目式学习,应增添“任务四:探究酸与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答案】(1) ①.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冒出,铁片逐渐减少 ②. 铁>银
(2)
(3) ①. K2SO4 ②. KOH显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③. 溶液变成红色 ④. b ⑤. 产生硫酸钡沉淀附着在传感器上,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⑥. 盐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图1实验,A试管是铁片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A试管中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冒出,铁片逐渐减少。②图1实验,B试管中银片和稀硫酸不反应,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即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银。故填:①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冒出,铁片逐渐减少;②铁>银。
【小问2详解】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①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酚酞试液遇酸溶液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根据题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可知,猜想Ⅰ:溶液的溶质为K2SO4;②猜想3不合理是因为溶液中含有KOH,KOH显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溶液会变红,与题中信息不符;③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酸会变红,由结论猜想2成立可知,溶液中含有H2SO4,H2SO4显酸性,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成红色;④由题3图可知,电导率越大,说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当反应恰好完全时,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是最少的,此时导电能力最弱,电导率最小,所以题3图中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电导率是b点;⑤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生成的硫酸钡会附着在传感器上,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从而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会造成反应完成假象;⑥本题探究了酸与指示剂反应、酸与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为完善本次项目式学习,还应增添任务四:探究酸与盐反应,比如碳酸盐等。故填:①K2SO4;②KOH显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③溶液变成红色;④b;⑤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传感器上,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⑥盐。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酸的性质的探究,在解决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0. 2023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双碳”目标里的“碳”指的是_______。
(2)取封存后的含水层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原因是反应生成了_______(填化学式)。
(3)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项目小组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题图1所示。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的原理:_______为促进溶液对的吸收,“捕捉”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③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写一种即可)。
(4)被封存的可用于_______,也可以转化成其他物质如淀粉。
①转化过程: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下和氢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甲醇(如题图2所示),甲醇经过系列反应生成淀粉。请画出题图2中丁物质的微粒图:_______。
②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相似,请写出一条该项研究成果可能的价值: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H2CO3 (3) ①. 分解 ②. NaOH+CO2=Na2CO3+H2O ③. 搅拌(合理即可) ④. 生石灰##氢氧化钠
(4) ①. 制作干冰(合理即可) ②. ③. 减少对农作物的依赖(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双碳”目标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其化学式为:H2CO3;
【小问3详解】
①煅烧炉中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②捕捉室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2CO3+H2O;
搅拌可知反应物充分接触,为促进溶液对CO2的吸收,“捕捉”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合理即可);
③该流程中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既作为生成物,又作为反应物,可循环利用;
【小问4详解】
被封存的CO2可用于制作干冰(合理即可);
①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下CO2和氢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甲醇(如题图2所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不变,故丁为水,其微粒图为;
②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相似,大米、面粉都是天然淀粉的重要来源,故可减少对农作物的依赖(合理即可)。
21. 一水草酸钙可用作分离稀有金属的载体。
(1)中的C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
(2)称取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固体的质量与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
①受热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
②已知: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那么一水草酸钙分解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③加热至_______℃时,开始分解.m点对应固体组成成分有_______。
【答案】(1)+3 (2) ①. 一氧化碳##CO ②. 解:设14.6g一水草酸钙分解生成的CaC2O4质量是x。
解得x=12.8g
答:14.6g一水草酸钙分解生成的CaC2O4质量是12.8g。 ③. 800 ④. 碳酸钙、氧化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CaC2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即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3;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CaC2O4分解生成了Ca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则CaC2O4受热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一氧化碳或者CO;
②详见答案;
③由图可知,800℃时,CaCO3开始分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设10.0g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CaO的质量为z,
图中m点对应固体的质量为6.0g,大于5.6g,说明碳酸钙未完全分解,此时m点对应的固体成分是碳酸钙和氧化钙,故填:800;碳酸钙、氧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