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考化学模拟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一、单选题
1.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西周师酉簋”是青铜礼器,由合金材料制成
B.“淄博寨里窑青釉莲花尊”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
C.“清明上河图”属于绢本,用加酶洗涤剂清洗效果更佳
D.“鲁筝”多由红酸枝木制成,其中含有的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2.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氨气作保护气来电解制备钠、镁、铝等活泼金属
B.室温下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苯酚分离
C.将NaCl()样品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可以除去杂质
D.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3.核污水中含氚、锶-90、钝-137、碳-14、碘-129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巨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氚的核外电子总数为3
B.锶为第ⅠA族元素,得电子能力比强
C.电负性:铯-137()<碘-129()
D.和互为同位素
4.下列化学试剂的保存正确的是( )
A.保存碳酸钠溶液 B.保存
C.保存AgI固体 D.保存稀释后的硫酸溶液
5.巯基(—SH)化合物是重金属元素的解毒剂,原理是与重金属元素形成整合物后可被排出体外。如图是青霉胺治疗铜盐中毒形成的环状络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络合物中键角的大小:∠CSCu<∠CNCu
B.巯基(—SH)中氢原子活性大于羟基(—OH)中氢原子
C.某有机物X的分子式比青霉胺少1个O,同时含酰胺基(—)和巯基的X(不考虑立体异构)有12种
D.青霉胺中羧基被烷基取代后,解毒效果会增强
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浓度均为)时,仅选用括号内的物质不可行的是( )
A.、和NaOH溶液(酚酞)
B.、和溶液(氨水)
C.、和溶液(稀盐酸)
D.、和KCl溶液(酸性溶液)
7.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4种:酯基、醚键、酰胺基、氨基
B.该分子中含4个手性碳原子
C.1 mol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8.乙醛硝酸氧化法是最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乙二醛的工艺,国内曾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测定某溶液中乙二醛(含少量硝酸)含量的方法如下:ⅰ.取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溶液,用溶液滴定,中和硝酸消耗NaOH溶液;ⅱ.向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使乙二醛反应生成;ⅲ.用硫酸滴定ⅱ中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硫酸体积为。
(1)下列关于乙二醛及其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苯二甲醛和乙二醛属于同系物
B.制备实验中需将硝酸和乙醛混合均匀后再水浴加热
C.副产物酸和有机胺因氢键作用而被萃取与乙二醛分离
D.硝酸过量会导致萃取剂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量增加
(2)下列关于样品中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结构分析,酸性:
B.滴定管使用时需要垂直悬空且不能触碰锥形瓶
C.待测溶液中乙二醛浓度为
D.若用滴定管取用溶液时最后俯视读数,测得溶液中乙二醛浓度偏低
(3)利用微生物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氯苯,其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微生物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N极的导电性
D.每除去1 mol氯苯,同时产生11.2 L (标准状况)
9.物质甲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其结构如图所示。前20号元素X、Y、Z、W、Q、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M、W与Q分别位于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Y=Q D.电负性:W10.由于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对碳、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备受关注。
已知:Ⅰ.
Ⅱ.
Ⅲ.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刚性容器中加入和足量碳,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 min时,体系中无存在
B.与反应Ⅰ相比,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小
C.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
D.若改为绝热容器,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的体积分数增大
11.已知HA为一元弱酸、为二元弱酸,在25 ℃时,水溶液中HA、的分布系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现用0.1 mol·溶液滴定0.1 mol·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pH=5时,)取最大值
B.若升温至50 ℃,则M点向左下方移动
C.滴入少量溶液时离子反应为
D.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二、多选题
12.Combes合成法是芳胺与1,3-二羰基化合物反应合成喹啉的一种方法,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不稳定,会自动脱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红外光谱可确定X、Z存在不同的官能团
B.X、Y、Z分子中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比为3:1:5
C.含苯环、氨基和两个醇羟基且有手性碳原子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苯胺与发生上述反应可生成
13.某些有色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有色物质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原理,用公式A=kc表示(其中A为吸光度,无单位;k为常数,单位为,随不同实验条件发生变化;c为有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溶液中与邻二氦菲(X,一种双齿配体)会生成橘黄色的配合物Y,反应为。取的溶液,加入、不同体积的X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25.00 mL,得到系列溶液,测其吸光度可以测定n值,结果如表,X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测定方法对溶液的pH有要求,已知最佳pH为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A 0.24 0.36 0.48 0.59 0.70 0.72 0.72 0.72
A.当pH非常小时,测定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X与反应,从而降低了与的配位能力
B.该实验条件下,
C.Y中Fe的配位数为4
D.在相同条件下,取2.00 mL某水样,加入足量X,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25.00 mL,测得A=1.44,则水样中
三、推断题
14.2023年7月22日,韩国科研人员声称发现了世界首个常温常压超导体—LK-99,在学术界引起巨大轰动,LK-99的主要成分为(Pb为+2价)。
回答下列问题:
(1)磷的化合物丰富多彩,和分子极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其水解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Cu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与基态Cu原子相同的元素还有______种。若中心离子含有单电子,则配合物为顺磁性物质,反之为抗磁性物质,据此推断是一种________(填“顺磁性”或“抗磁性”)物质。
(3)8月,中国科研团队证实LK-99并不是超导体,其表现出的电磁性主要来自其中的杂质。钇钡铜氧化物是一种临界温度很高的超导体,科学家通过在空气中加热的混合物得到钇钡铜氧化物X,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已知化合物X属于正交晶系,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化合物X的密度p=g·(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5.阿培利司是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抑制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的酸性______________的酸性(填“强于”“弱于”或“等于”)。
(2)已知G→I过程发生取代反应,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生成的小分子不继续反应),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已知C→E过程经历了,写出P、Q的结构简式(P、Q均无环状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中的手性碳原子有_______个。
(5)T是D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T的结构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使溴水褪色
(6)结合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以苯、、的合成路线(可选用题给路线中试剂,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四、填空题
16.石油化工生产会使用大量镍钼催化剂(主要含、NiO、、、CuO、等),一种从废镍钼催化剂中回收镍和钼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时,NiO、、CuO在高温下不与反应;
②常温下,和的分别为、,lg2≈0.3、lg6≈0.8。
(1)“焙烧”时,将废镍钼催化剂和破碎后采取“多层逆流焙烧”(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焙烧”时,(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路径1中“过滤”时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pH的最佳范围为_________(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3)“沉钼”时,提钼率随初始钼浓度及加入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初始钼浓度和加入量的最佳比值(K)约为_________;温度太高,提钼率会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钼酸铵溶液可以结晶出二钼酸铵晶体,取少量二钼酸铵晶体,使其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到达a点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烷烃脱氨理论上是原子经济反应,烷烃经脱氢反应后,生成高附加值的烯烃的同时,副产物的附加值也很高。异丁烷可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同时也存在脱氢的副反应,过程如下。
裂解过程:反应Ⅰ
反应Ⅱ
脱氢过程:反应Ⅲ
已知: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压强为100 kPa时,在一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纯物质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可表示该物质的相对能量。如表甲为25 ℃时几种有机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物质 甲烷 乙烷 丙烷 乙烯 丙烯 异丁烯 异丁烷
标准摩尔生成焓 -75 -85 -104 52 20 -0.13 -134
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______,有利于提高反应Ⅰ中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温度压强条件是______(填“高温低压”“低温高压”“低温低压”或“高温高压”)。
(2)Catofin脱氦工艺是在分子筛中添加催化异丁烷裂解。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可以催化任意烃类的裂解
B.若只考虑题给反应,异丁烷催化裂解时,加入有利于生成
C.换用不同的催化剂能改变速率但对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无影响
D.添加过多时会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其活性
②如表乙是相同条件下催化剂不同分布状态时的异丁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数据表明分布状态不同会导致催化效果的差异,在______分布状态下异丁烷转化为乙烯的效果最佳。
分布状态 a b c d e
异丁烷转化率/% 60 81 66 61 71
乙烯选择性/% 12.7 12.4 16.0 8.6 3.4
乙
③实践表明,的加入量对异丁烷脱氢裂解反应也有影响,见图甲。在650 ℃,向某恒压()容器中投入1 mol异丁烷发生反应。当的加入量为2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带的代数式表示,数字部分保留4位有效数字)。
(3)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异丁烷,只发生异丁烷脱氢生成异丁烯的反应。温度.压强改变对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①判断、的大小关系:______(填“>”或“<”),理由是______。
②若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平衡时混合气中异丁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五、实验题
18.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是制备热敏材料的原料,其化学式为,制备的实验流程如下:
溶液粗产品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
步骤一: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下同)。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仪器c的作用为_____。
(2)HCl不宜过量,其可能原因是_____;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则仪器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步骤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待D中产生白色浑浊,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
(4)实验结束,利用饱和溶液洗涤C中所得晶体,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加入酸性溶液将转化成(在溶液中呈浅黄色),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标准溶液,至剩余酸性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未配平)],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
①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
②样品中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_____×100%。
③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得的产品纯度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a.配制标准溶液时,称量固体中含少量
b.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西周师酉簋”属于青铜器,青铜是由Cu与S、Pb等金属形成的合金,A正确;瓷器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B正确;“清明上河图”属于绢本,而绢是以蚕丝等材料为原料制成的传统织物,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若用加酶洗涤剂清洗,蛋白质在其中蛋白酶的作用下易发生水解,且文物不适宜易格点一用洗涤剂清洗,C错误;“鲁筝”由木材制成,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D正确。
2.答案:D
解析:有些活泼金属可以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氮气作保护气,A错误;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而加水不影响苯和苯酚的混合体系,不可以通过分液进行分离,B错误;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且作为杂质,其含量比较小,将样品配制成热饱和溶液时不能达到饱和,降温时难以结晶析出,应把冷却结晶改为蒸发浓缩后趁热过滤,才可以除去混入的硝酸钾杂质,C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导电能力也越强,所以用pH计、电导率仪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D正确。
3.答案:C
解析:氚即,为H的一种核素,核外电子总数为1,A错误;S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ⅠA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B错误;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通常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因此电负性:铯-137<碘-129,C正确;同位素指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和不互为同位素,D错误。
4.答案:C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与玻璃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会将玻璃塞和瓶口粘在一起,A错误;为液体试剂,能够腐蚀橡胶,应选择带玻璃塞的细口瓶,题中为广口瓶,B错误;AgI固体见光易分解,用棕色广口瓶保存,C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和保存溶液,也不能在其中稀释溶液,D错误。
5.答案:D
解析:形成络合物后,S原子还有一个孤电子对,故虽然S和N都是杂化,但是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斥力较大,导致∠CSCu更小,A正确;巯基(—SH)中S原子电负性小于羟基(—OH)中的O原子,且S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化学键键长更长,键能更小,更易断裂,所以—SH中氢原子活性高,B正确;已知义的分子式比青霉胺少1个O,则同时含酰胺基(—)和巯基的X相当于丁烷中氢原子被两个不同官能团取代,可以采用分次定位法,确定碳骨架后,先定位—SH的位置,再定位—的位置(见序号),,共有4+4+3+1=12种,C正确;巯基化合物与重金属元素形成螯合物后可排出体外,溶解性好才有利于经体液排出,所以除了参与配位的官能团外,往往需要引入其他亲水基团,羧基被烷基取代后亲水基团减少,D错误。
6.答案:B
解析:浓度均为时,三种溶液的碱性:,分别滴加等量的酚酞后,溶液的红色深浅程度不同,可以鉴别,A正确;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至过量,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B错误;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苯酚,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浑浊和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以鉴别,C正确;和KCl溶液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后者还产生黄绿色气体(),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正确。
7.答案:D
解析:题给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5种:酯基、醚键、酰胺基、氨基和碳碳双键,A错误;该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有3个,如图中数字所示:,B错误;题给物质中酯基与酰胺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氨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1 mol氢气,C错误;酯基、酰胺基、氨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D正确。
8、
(1)答案:D
解析:同系物要求化合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对苯二甲醛和乙二醛的分子组成相差,A错误;硝酸可以直接氧化乙醛为乙酸,为了减少副产物产生,应该采用向乙醛中滴加硝酸、缓慢氧化的方法,B错误;酸和胺因酸碱中和形成了铵盐,过程中形成了离子键,C错误;硝酸过量会导致胺被氧化,从而导致萃取剂的消耗量增加,D正确。
(2)答案:B
解析:羟基中氧原子电负性大,比吸电子能力更强,使中羧基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羟基乙酸的酸性要比乙酸的强,A正确;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可以用锥形瓶内壁与滴定管尖嘴接触,B错误;先用氢氧化钠处理混合物中的硝酸,再用定量且过量的氢氧化钠使乙二醛发生反应,多余的氢氧化钠用硫酸滴定,故OHCCHO的物质的量等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去硫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需要注意的是硫酸为二元酸,所以乙二醛浓度为,C正确;若用滴定管取用溶液时最后俯视读数,滴定管量取的氯氧化钠溶液比要多,则使测得的数值偏大,由C项分析可知测得溶液中乙二醛浓度偏低,D正确。
(3)答案:D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N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M极上氯苯得电子转化为苯和氯离子,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该反应中需要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C错误;根据B项M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除去1 mol氯苯,转移2 mol电子,N极反应式为,可知转移2 mol电子时生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D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O>N,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错误;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小,半径大,B错误;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二者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C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O>S,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由分析可知题图中曲线a代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4 min时完全反应,故8 min时,体系中无存在,A正确;由分析可知,曲线b、c的开始阶段可近似看作反应Ⅰ和反应Ⅱ对应的生成物浓度变化曲线,开始阶段曲线b斜率较大,即生成NO和CO的速率较快,则反应Ⅰ的活化能较小,B错误;题图中曲线c代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平衡时、,结合反应推知,则反应Ⅲ的平衡常数,C错误:若改为绝热容器,由于3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相当于升高温度,而升高温度,反应Ⅱ、Ⅲ平衡逆向移动,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当取最大值时,结合要点图解,,可求出,pH=4.85,A错误;点的,结合可知,升高温度增大,则增大,pH减小,点应该水平向左移动,B错误;结合要点图解可得,所以酸性强弱关系是,滴入少量溶液时离子反应为,C错误;滴定过程中电荷守恒为,再根据NaA的物料守恒可知,,两者相减可得,D正确。
12.答案:AD
解析:红外光谱可以获得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信息,X和Z中存在不同的官能团,A正确;X、Y、Z分子中杂化的碳原子(已被圈出)如图所示:(X)、(Y)、(Z),因此X、Y、Z中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比为6:2:9,B错误;含苯环、氨基和两个醇羟基且有手性碳原子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邻、间、对),共8种,C错误;2个和按题给反应原理可以反应生成,D正确。
13.答案:BC
解析:观察X的结构可知,配位原子为N,因其有1个孤电子对,在酸性较强的时候,会结合,不再与配位,A正确;由题表最后3个吸光度数据不变可知此时X过量、Fe完全反应,所以,则,B错误;由可知,由于,所以,结合B项分析可知V(X)为2.00-6.00 mL时X完全反应、Fe过量,以题表中第1组数据进行计算:,解得n=3,已知X是双齿配体,所以Y中Fe的配位数为6,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解得水样中,D正确。
14.答案:(1) 三角双锥形
(2)4 顺磁性
(3)
解析:(1)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最小,分子结构均为三角锥形,但是P与F电负性差值较大,因此分子极性最强,分子极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中心P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因此VSEPR模型为三角双2锥形;水解反应的实质为阴、阳离子结合,P显+5价,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生成H3PO4,F和Cl电负性较大,均为-1价,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生成HF、HCl。
(2)基态Cu原子价电子排布为,原子核外单电子数为1,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为1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还有,共4种;。O中O为-2价,带3个单位负电荷,Pb为+2价,基态的价电子排布为,不存在单电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Cu为+2价,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存在单电子,因此是一种顺磁性物质。
(3)Cu位于晶胞的顶点和棱上,数目为,O位于晶胞的棱上和面上,数目为,Y位于晶胞的体内,数目为1,Ba位于晶胞的体内,数目为2,综合上述分析得出钇钡铜氧化物X的化学式为,已知在空气中加热、的混合物可得钇钡铜氧化物X和,故化学方程式为,晶体密度。
15.答案:(1)取代反应;强于
(2);酰胺基
(3)、
(4)1
(5)8
(6)
解析:(1)F的电负性大,对电子吸引能力强,导致的羧基中O—H键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更强。
(4)中只有1号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5)满足题给三个条件的T的结构有、、、、、、、,共8种。
(6)以苯、、为原料合成时,参考题给路线中G→I、J→L过程可写出合成路线(见答案)。
16.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和原料利用率;
(2);32.8≤pH<7.5
(3)2;温度太高,受热分解
(4)
解析:(1)“焙烧”时,将废镍钼催化剂和破碎后采取“多层逆流焙烧”,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和原料利用率;“焙烧”时,加入,转化为,S元素被氧化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2)“焙烧”时,NiO、、CuO在高温下不与反应,则“浸出1”的浸出液中含有、和,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将、分别转化为、沉淀,过滤形成滤渣2;路径1中“过滤”时加入NaOH溶液沉淀,溶液中,应控制溶液pH使沉淀完全且不沉淀,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由,可得,,则pH≥2+lg6≈2.8,不沉淀需满足,则有,则pH<7.5,故加入NaOH溶液调pH的最佳范围为2.8≤pH<7.5。
(3)由题图乙可知,初始钼浓度约为、加入量约为时提钼率均已较高,两者数值再增大对提钼率影响不大,故最佳比值(K)约为2;“沉钼”时加入,温度太高,受热分解,导致提钼率下降。
(4)假设取1 mol 晶体进行计算,其质量为340 g,597 ℃时固体残留率为84.7%,则固体损失质量为340 g×(1-84.7%)≈52 g,结合元素守恒与铵盐性质知,1 mol 受热分解生成2 mol ,其质量为34 g,结合损失质量可知还生成1 mol (质量为18 g),则剩余固体为,故到达a点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1);高温低压
(2)①BCD;②C;③
(3)①<;该反应是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图像表明,温度一定时,压强由,变为,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可知;②28.6
解析:(1),该反应为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可以提高异丁烷平衡转化率。
(2)①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是具有选择性,不一定能催化其他烃类的裂解,A错误;加入氢气,有利于反应Ⅲ逆向进行,异丁烷的量增加,有利于反应Ⅰ正向进行,有利于乙烯生成,B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平衡转化率,C正确;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加入催化剂要适量,D正确。
②乙烯的产率最大时效果最佳,在a、b、c、d、e分布状态下,异丁烷转化为乙烯的转化率分别为7.62%、10.044%、10.56%、5.246%、2.414%,c分布状态下异丁烷转化为乙烯的效果最佳。
③反应Ⅰ为,起始压强为,异丁烷物质的量为1 mol,异丁烷平衡转化率为80%,乙烯平衡产率为40%,丙烯和异丁烯的平衡产率为30%,可得关系式:
,。
(3)①异丁烷脱氢生成异丁烯的反应是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异丁烷平衡转化率降低,则压强:。
②设开始时异丁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达到平衡时其转化率为40%,则消耗的,结合反应Ⅲ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0.6+0.4+0.4) mol=1.4 mol,混合气
体中异丁烯的物质的量分数。
18.答案:(1)三颈烧瓶;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2)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变质,HCl过量会消耗步骤二中,降低原料利用率;
(3)利用A中产生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
(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晶体已洗涤干净
(5)①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②③a
解析:(1)仪器e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玲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2)由题给已知信息可知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而且若HCl过量,会消耗步骤二中,降低原料利用率;步骤一中与微沸得到溶液,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根据原子守恒与得失电子守恒知,该气体应为,由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A中反应产生,利用A中产生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被氧化,待D中产生白色浑浊,整个装置内充满气体,再进行实验。
(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C中所得晶体表面可能附有溶液中的等,利用饱和溶液洗涤C中所得晶体,可通过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确定晶体是否洗涤干净。
(5)①用标准溶液滴定剩余溶液,此时,故滴定终点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②根据实验原理及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则与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可得氧钒(Ⅳ)碱式碳酸铵的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故样品中氧钒(Ⅳ)碱式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③配制标准溶液时,称量固体中含少量,导致所配标准溶液中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得产品纯度偏小,a正确;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得到的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的产品纯度偏大,b错误;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得到的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得的产品纯度偏大,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