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4分)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0 B.-2 C.1 D.0.5
2.(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4分)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江西省常住人口约为4456万人.这个数据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456×107人 B.4.456×106人
C.4456×104人 D.4.456×103人
4.(4分)如图是一个由两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5.(4分)一元二次方程x2+3x-3=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同位角相等;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5,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4分)在某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中,有11名同学参加某项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5名参加决赛,小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8.(4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BC=12,AB=5.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线段AC长度的一半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C于点D,连结BD,则△ABD的周长为(  )
A.13 B.17 C.18 D.25
9.(4分)二次函数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函数有最小值 B.对称轴是直线x=
C.当x<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当 -1 < x < 2时,y>0
10.(4分)如图,△ABC中,AB=10,BC=12,AC= ,则△ABC的面积是(  ).
A.36 B. C.60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5分)计算:=   .
12.(5分)分解因式:16﹣4x2=   .
13.(5分)如图,射线AB与射线CD平行,点F为射线AB上的一定点,连接CF,点P是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不包括端点C),将 沿PF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若 ,当点E到点A的距离最大时,    .
14.(5分)若抛物线 是抛物线 向上平移 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则 的函数关系式为   .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8分)解不等式,解不等式(组).
(1)(4分)求不等式 的正整数解.
(2)(4分) .
16.(8分)化简:
17.(8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把△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1C.
(1)(4分)画出△A1B1C,;
(2)(4分)求在旋转过程中,CA所扫过的面积.
18.(8分)如图,某学校体育场看台的顶端C到地面的垂直距离CD为2m,看台所在斜坡CM的坡比i=1:3,在点C处测得旗杆顶点A的仰角为30°,在点M处测得旗杆顶点A的仰角为60°,且B,M,D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 ≈1.41, =1.73)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10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1)(5分)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5分)当时,求反比例函数的取值范围.
20.(10分)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过O作于点E,延长至点D,连接,使.
(1)(5分)求证:是的切线;
(2)(5分)若,求的长.
五、题目(共3题;共38分)
21.(12分)某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活动,八年级一班同学统计了该天本班学生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的人数,并做了如下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该班同学所作的两个图形解答:
(1)八年级一班有多少名学生?
(2)求去敬老院服务的学生人数,并补全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若八年级有800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
22.(12分)已知:如图,AB⊥CD于点O,∠1=∠2,OE平分∠BOF,∠EOB=55°,求∠DOG的度数.
23.(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点分别为坐标轴上的三个点,且OA=1,OB=3,OC=4.
(1)(3分)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6分)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AM|为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AM|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2<0<0.5<1,
∴最小的数为-2,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故该选项错误;
B. ,故该选项错误;
C. ,故该选项错误;
D. ,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3.【答案】A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将4456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456万=4.456×107.
故选:A.
4.【答案】C
【解析】【解答】从左看共有两层,下面一层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一层是一个三角形,得到选项C是它的左视平面图形;符合题意答案选C.
【分析】根据左视图的定义选择符合题意选项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1,b=3,c=-3,
∴b2-4ac=9-4×1×(-3)=2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B.
【分析】把a=1,b=3,c=-3代入b2-4ac,然后计算b2-4ac,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①同位角相等,错误;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
④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5,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 ,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只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才有同位角相等,从而即可判断①;根据平行线的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从而即可判断B;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从而即可判断C;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条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从而即可判断D.
7.【答案】A
【解析】【解答】1个不同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及中位数之后的共有5个数,
故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获奖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判断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AD=CD
∴BD是Rt△ABC斜边AC上的中线
∴AD=CD=BD
∴△ABD的周长为AB+AD+BD=AB+AD+CD=AB+AC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
∴△ABD的周长为AB+AC=5+13=18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作图知,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CD,结合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D=CD=BD,则△ABD的周长AB+AD+BD=AB+AD+CD=AB+AC,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值即可求解.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可知a>0,函数有最小值,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对称轴为x= ,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a>0,所以,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知,当﹣1<x<2时,y<0,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上,图象有最低点可知,该函数有最小值;由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是x= ,在对称轴左侧,图象从左至右下降,故 当x<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由于图象与x轴的交点作为为(-1,0)、(2,0),且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故 当 -1 < x < 2时 ,图象位于x轴的下方,即 当 -1 < x < 2时 ,y<0,从而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 于点D
设 ,则
∴ ,

∵AB=10,AC=



∴△ABC的面积
故答案为:A.
【分析】作 于点D,设 ,得 , ,结合题意,经解方程计算得BD,再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AD,即可完成求解.
11.【答案】
12.【答案】4(2+x)(2﹣x)
【解析】【解答】原式=4(4-x2)=4(2+x)(2-x)
【分析】观察多项式可知各项含有公因式4,括号内的因式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a2-b2=(a+b)(a-b)”可求解.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E落在AB上时,AE距离最大,如图:
∵ 且 ,
∴ ,
∵ 折叠得到 ,
∴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E落在AB上时,AE距离最大,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A=∠DCF=6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EFP=∠CFP,由邻补角的性质可得∠EFP+∠CFP=118°,据此计算.
14.【答案】
【解析】【解答】 向上平移2个单位是 ,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 .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将抛物线y=ax2向上或向下平移m个单位,再向左或向右平移n个单位即得到y=a(x±n)2±m。根据平移规则即可得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15.【答案】(1)解: ,





所以正整数解为: , , ,
(2)解: 解:①得 ,

解②得 ,



【解析】【分析】将不等式化简合并同类项,求不等式的解集即可;求得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把解集画在数轴上,再求出公共部分.
16.【答案】解:
=
=
=
=
【解析】【分析】先将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再算乘法进行约分计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减法运算,通分化简即可。
17.【答案】(1)解:△A1B1C为所求作的图形:
(2)解:∵AC= ,∠ACA1=90°
∴在旋转过程中,CA所扫过的面积为:
S扇形CAA1= .
【解析】【分析】(1)由旋转图形的作图规律可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2)在旋转的过程中,AC扫过的部分是个扇形,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
18.【答案】解:过点 作 于点 ,
, ,

设 ,




已知四边形 是矩形,
, ,

在 中,


解得: ,
【解析】【分析】 过点 作 于点 ,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由 算出MD的长度, 设 , 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 ,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 , 在 中,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由 , 建立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从而得出AB的长.
19.【答案】(1)解:把点代入一次函数,
得,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
∴点的坐标是.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
∴,
∴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2)解:由(1)知反比例函数,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而当时,,当时,,
∴当时,反比例函数的值:.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把点B的坐标代入y=x+b即可求出b=1,从而可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把A(1,n)代入y=x+1可得出A(1,2),再把(1,2)代入得出k=2,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反比例函数当K>0时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内,在各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各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x>0),k=2>0,图象分布在第一象限,且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x<6范围内,当x=1时,y有最大值为2;当x=6时,y有最小值为,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1)证明:连接,
∵,
∴,
∴,
∵,
∴,
∵,
∴,
∴,
∴,
∵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
∴,

∵,

∵,
∴.
【解析】【分析】(1)连接OC,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DEC=90°,求得∠D+∠DCE=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ACO,从而得出OC⊥CD,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
(2)由勾股定理求出OD,根据 可求出CE,再利用垂径定理即可得解.
21.【答案】解:(1)15÷=50(人),
答:八年级一班有50名学生;
(2)去敬老院服务的学生人数:50﹣25﹣15=10(人),补齐如图,
(3)由样本估计总体得:×800=160(人),
答:八年级大约有160人去敬老院.
【解析】【分析】(1)参加社区文艺演出的有15人,且占,即可求得该班的总人数;
(2)求出去敬老院服务的人数即可补全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用样本中去敬老院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总人数800即可得.
22.【答案】解:∵OE平分∠BOF,
∴∠BOF=2∠EOB.
∵∠EOB=55°.
∴∠BOF=110°.
∴AB⊥CD,
∴∠AOD=∠BOC=90°.
∴∠1=20°,
又∵∠1=∠2,
∴∠2=20°.
∴∠DOG=70°.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结合已知条件得 ∠BOF=110°,由垂直定义得 ∠AOD=∠BOC=90°,从而可得 ∠1=∠2 =20°,从而可求得答案.
23.【答案】(1)解:∵OA=1,OB=3,OC=4.
∴A(1,0),B(0,3),C(﹣4,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4),
把(0,3)代入得:3=﹣4a,
a=﹣ ,
∴y=﹣ (x﹣1)(x+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3;
(2)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存在一点P,使得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理由:∵OB=3,OC=4,OA=1,
∴BC=AC=5,
当BP=AC且BP∥AC时,四边形ACBP为菱形,
∴BP=AC=5,且点P到x轴距离等于OB,
∴点P的坐标为(5,3),如图2,
当点P在第二、三象限时,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
∴当点P的坐标为(5,3)时,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3)解:设直线PA的解析式为y=kx+b(k≠0),
∴点A的坐标为(1,0)点P的坐标为(5,3),
则 ,
解得: ,
∴直线PA的解析式为:y= ,
当M与P、A两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得|PM﹣AM|<PA.当点M与P、A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得|PM﹣AM|=PA,
∴如图3,当点M与P、A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M﹣AM|的值最大,此时点M为直线PA与抛物线的交点,
联立 解得 , ,
∴当点M的坐标为(1,0)或(﹣5,﹣ )时,|PM﹣AM|的值最大,最大值是5.
【解析】【分析】(1)由 OA=1,OB=3,OC=4. 得出A,B,C三点的坐标,设出所求抛物线的交点式,然后将C点的坐标代入即可算出二次项的系数a的值,从而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存在一点P,使得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理由如下:首先根据OA,OB,OC的长算出 BC=AC=5, 当BP=AC且BP∥AC时,四边形ACBP为菱形, 故 BP=AC=5,且点P到x轴距离等于OB, 从而求出P点的坐标, 当点P在第二、三象限时,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是菱形, 从而得出答案;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PA的解析式, 当M与P、A两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得|PM﹣AM|<PA.当点M与P、A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得|PM﹣AM|=PA, 如图3,当点M与P、A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M﹣AM|的值最大,此时点M为直线PA与抛物线的交点, 联立直线PA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得出其交点坐标,从而得出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小升初模拟预测卷(二)(含答案)2023-2024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下一篇: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