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化学试卷2(学生版+教师版)

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化学试题2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 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四羊方尊由青铜制成,在当时铜的冶炼方法还不成熟,铜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因此青铜属合金范畴,A正确;
B.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
C.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原料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使原有的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
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下烧结定型生成硅酸铝,D正确;
故答案选C。
2. 一种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重复单元中有两种官能团
B. 可通过单体 缩聚合成
C.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
D. 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的重复单元中只含有酯基一种官能团,A项错误;
B.由的结构可知其为聚酯,由单体 缩聚合成,B项正确;
C.聚酯,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C项正确;
D.的重复单元中只连有1个甲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项正确;
故选A。
3. 化学烫发巧妙利用了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头发的“定型”,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药剂A具有还原性
B. ①→②过程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
C. ②→③过程若药剂B是,其还原产物为
D. 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②是氢原子添加进去,该过程是还原反应,因此①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则药剂A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①→②过程中S的价态由 1价变为 2价,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故B正确;
C.②→③过程发生氧化反应,若药剂B是,则B化合价应该降低,因此其还原产物为,故C错误;
D.通过①→②过程和②→③过程,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学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 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 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 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即,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则Y为C,由图示可知,Q周围形成了6个共价键,M周围形成了2个共价键,则M为O,Q为S,X为+1价,则X为Li,Z为N,由C周围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L为F,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C,则Y的氢化物有很多,有气体、液态和固体的烃,Z为N,其氢化物有NH3(g)和N2H4(l)等,则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Li,是电的良导体,而Q为S,是绝缘体,则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L为F,则L的铵盐溶液中,氟离子水解生成的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故NH4F溶液不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应该装在塑料瓶中,C错误;
D.由分析可知,Q为S、M为O、X为Li,故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Li>S>O即X >Q> M,D错误;
故答案:B。
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为:红磷(s)无色液体与P4(g) 白磷(s),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
B. 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
C. 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
D. 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表面有被氧化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因此红磷在使用前应洗涤,A正确;
B.真空环境可以降低物质的熔沸点,有利于将红磷转化为白磷,但是由于抽真空时不能将水气和氧气完全除去,还需要对装置外管进行加热,这时可以保证反应环境无水无氧,B正确;
C.若从a口通入冷凝水,则冷凝水无法充满整个冷凝管,冷凝效果不好,需要用b口通入,此时可以将冷凝水充满冷凝管,C错误;
D.白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在收集白磷时应将反应装置冷却,再在氮气氛的条件下收集白磷,D正确;
故答案选C。
6. 利用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发扩散的能量可制成浓差电池。在海水中的不锈钢制品,缝隙处氧浓度比海水低,易形成浓差电池而发生缝隙腐蚀。缝隙处腐蚀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缝隙内表面为负极,外自由表面为正极
B. 缝隙内溶液pH增大,加快了缝隙内腐蚀速率
C. 为了维持电中性,海水中大量Cl-进入缝隙
D.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金属缝隙外自由表面为正极,金属缝隙内表面为负极,A正确;
B.金属缝隙外自由表面为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缝隙外溶液pH增大,加快了缝隙内腐蚀速率,B错误;
C.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所以大量Cl-进入缝隙维持电中性,C正确;
D.正极为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正确;
故答案为:B。
7. 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通过调节pH使和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与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和的浓度,单位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③为与的关系曲线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已知H2S饱和溶液中随着pH的增大,H2S的浓度逐渐减小,HS-的浓度增大,S2-浓度逐渐增大,则有-lgc(HS-)和-lg(S2-)随着pH增大而减小,且相同pH相同时,HS-浓度大于S2-,即-lgc(HS-)小于-lg(S2-),则Ni2+和Cd2+浓度逐渐减小,且,即当c(S2-)相同时,c(Ni2+)>c(Cd2+),则-lgc(Ni2+)和-lg(Cd2+)随着pH增大而增大,且有-lgc(Ni2+)小于-lg(Cd2+),由此可知曲线①代表Cd2+、②代表Ni2+、③代表S2-,④代表HS-,据此分析结合图像各点数据进行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①代表Cd2+、③代表S2-,由图示曲线①③交点可知,此时c(Cd2+)=c(S2-)=10-13mol/L,则有,A错误;
B.由分析可知,③为与的关系曲线,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曲线④代表HS-,由图示曲线④两点坐标可知,此时c(H+)=10-1.6mol/L时,c(HS-)=10-6.5mol/L,或者当c(H+)=10-4.2mol/L时,c(HS-)=10-3.9mol/L,,C错误;
D.已知Ka1Ka2==,由曲线③两点坐标可知,当c(H+)=10-4.9mol/L时,c(S2-)=10-13mol/L,或者当c(H+)=10-6.8mol/L时,c(S2-)=10-9.2mol/L,故有Ka1Ka2===10-21.8,结合C项分析可知Ka1=10-7.1,故有,D正确;
故答案为D。
8.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被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
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和氧化性几乎相同。
I.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 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 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 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1)初始阶段,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Ⅰ__________(填“>”“<”或“=”)实验Ⅱ。
(2)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ⅰ.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
(3)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实验Ⅰ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浓溶液,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观察到少量红色的铜。分析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分别是_____________。
(5)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在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产物中价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1)< (2) ①. 除去,防止干扰后续实验 ②. 、
(3) ①. 或 ②.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无色 ③. 铜与碘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或浓度小未能氧化全部的)
(4)铜、含的的溶液
(5)在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中可以进一步与结合生成沉淀或,浓度减小使得氧化性增强,发生反应和。
【解析】
【分析】因I2溶解度较小,Cu与I2接触不充分,将转化为可以提高Cu与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加入,平衡逆向移动,I2浓度减小,浓度增加,浓度增加,加入氨水后转化为,被氧化为,故而产生无色溶液变为蓝色溶液的现象。
【小问1详解】
提高KI浓度,便于提高浓度,与Cu接触更加充分,Cu与的反应速率加快,故实验Ⅰ<实验Ⅱ;
【小问2详解】
加入,I2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增加,其目的为:除去,防止干扰后续实验。加入浓氨水后转化为,无色的被氧化为蓝色的,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实验Ⅰ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浓溶液,I2浓度减小,CuI转化为Cu和I2,故产生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无色,出现红色固体的过程;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铜与碘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或浓度小未能氧化全部的);
【小问4详解】
要验证能将氧化为,需设计原电池负极材料为Cu,b为含的的溶液;
【小问5详解】
含的的溶液铜与碘反应的体系在原电池装置中,将氧化为;而在实验Ⅰ、实验Ⅱ和实验Ⅲ中以形式存在,这是由于在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中可以进一步与结合生成沉淀或,浓度减小使得氧化性增强,发生反应和。
9. 铜-钢双金属废料和铜烟灰是铜的重要二次资源。
Ⅰ.从铜-钢双金属废料中浸出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1)25℃时,随溶液的不同,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分别以、或为主要形式存在。内盐是两性化合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解使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
(2)浸出剂的制备:主要原料有甘氨酸(简写为)、溶液和固体。取一定量固体溶于水,随后依次加入_____(填“”或“”,下同)、_____,所得碱性浸出剂的主要成分为甘氨酸铜、等。
(3)浸出:将经打磨的铜钢废料投入浸出剂,控制温度50℃,通入空气,并搅拌。浸出剂不与钢作用,但与铜反应,最终铜全部转化为进入溶液,从而实现铜、钢分离。
①浸出时发生的反应过程为、_____。
②其它条件不变时,空气流量对铜浸出速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空气流量超过时,铜浸出速率急剧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Ⅱ.从铜烟灰(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的主要步骤为:酸浸→萃取→反萃取→电解。
已知:溶于无机酸。
(4)酸浸:将铜烟灰用硫酸浸出,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铜浸出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随温度升高,铜浸出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
(5)萃取、反萃取:向浸出液(浓度为)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其原理可表示为:(水层)(有机层)(有机层)(水层)。
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硫酸,反萃取得到水相(浓度达)。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
【答案】(1)
(2) ①. ②.
(3) ①. ②. 空气中的氧气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反应,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4)该酸浸过程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则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浸出率降低
(5)实现的提取和富集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工业流程题,从铜钢废料中提取铜,首先将废料打磨,之后用浸出剂和空气一起浸出其中的铜,在浸出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后得到甘氨酸铜晶体,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水解时,羧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相应的羧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先加入硫酸铜的话,则会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随后依次加入,再加入;
【小问3详解】
①根据题给信息最终铜全部转化为,以及浸出过程中需要通入空气,再结合浸出时的第一步反应,则其第二步反应为:;
②由图可知,空气流量铜的浸出速率急剧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反应,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铜浸出率先增大后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该酸浸过程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则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浸出率降低;
【小问5详解】
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将从滤液中提取到有机层中,然后分液后再反萃取到水层中,实现的提取和富集。
10. 纳米碗是一种奇特的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可以由分子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中的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分别为和,H-H键能为。估算的_______。
(2)图示历程包含_______个基元反应,其中速率最慢的是第_______个。
(3)纳米碗中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1200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即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及反应的(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答案】(1)128 (2) ①. 3 ②. 3
(3) ①. 6 ②. 10
(4)
(5)因这两个反应化学键变化相同,使得焓变数值相近,Lnk的斜率取决于焓变,所以两条线几乎平行。
(6)a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和的结构式和反应历程可以看出,中断裂了2根碳氢键,形成了1根碳碳键,所以的=,故答案为:128;
【小问2详解】
由反应历程可知,包含3个基元反应,分别为:,,,其中第三个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答案为:3;3;
【小问3详解】
由的结构分析,可知其中含有1个五元环,10个六元环,每脱两个氢形成一个五元环,则总共含有6个五元环,10个六元环,故答案为:6;10;
【小问4详解】
1200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即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设起始量为1mol,则根据信息列出三段式为: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及反应的(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说明斜率几乎相等,根据(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可知,斜率相等,则说明焓变相等,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相同,故答案为:因这两个反应化学键变化相同,使得焓变数值相近,Lnk的斜率取决于焓变,所以两条线几乎平行。
【小问6详解】
a.由反应历程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了平衡转化率反应速率也加快,a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正向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反应逆向进行,降低了平衡转化率,b不符合题意;
c.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 研究笼形包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式为的笼形包合物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H原子未画出),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晶胞参数为。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
(2)晶胞中N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Ni2+与Zn2+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晶胞中有d轨道参与杂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3)吡啶( )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填标号)。
A. 2s轨道 B. 2p轨道 C. sp杂化轨道 D. sp2杂化轨道
(4)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5) 、 、 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
【答案】(1) ①. 3d84s2 ②. 第4周期第VIII族
(2) ①. 2:3 ②. 2:1:1 ③. Zn2+、Ni2+ (3)D
(4) ①. 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②. 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
(5)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Ni是28号元素,故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在周期表中第四横行第10纵列即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答案为:3d84s2;第4周期第VIII族;
【小问2详解】
由题干晶胞示意图可知, ,Ni2+周围连接四个原子团,形成的配位键数目为4,空间结构为正方形,VESPR模型为平面四边形,采用dsp2杂化; Zn2+周围形成的配位键数目为6,VESPR模型为正八面体,采用sp3d2杂化,所以Ni2+与Zn2+的配位数之比为4:6=2:3;
含有CN-(小黑球N+小白球C)为:=4,含有NH3(棱上小黑球)个数为:=2,晶胞中苯环在四个侧面且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所以苯环个数为:=2,则该晶胞的化学式为:,即4:2:2=2:1:1。答案为:2:3;2:1:1;Zn2+、Ni2+;
【小问3详解】
吡啶( )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则说明吡啶中N原子也是采用sp2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和存在孤电子对,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sp2杂化轨道,故选D。答案为D;
【小问4详解】
已知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H2O分子为极性分子,且吡啶中N原子上含有孤电子对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导致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答案为: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
【小问5详解】
已知-CH3为推电子基团,-Cl是吸电子基团,则导致N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顺序为:> > ,题干信息显示: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则碱性最弱的为: 。答案为: 。
【点睛】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含N物质的碱性越强。
12. 化合物G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D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4)F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已知:(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
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答案】(1)sp2和sp3
(2)取代反应 (3)
(4) (5)
【解析】
【分析】A()和CH3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和CH3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和NH2OH发生反应生成E();E经过还原反应转化为F,F经酸性水解后再调节pH到7转化为G,该过程酯基发生水解,酯基转化为羧基,则F为。
【小问1详解】
A分子中,苯环上的碳原子和双键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亚甲基上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即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和sp3。
【小问2详解】
B→C的反应中,B中的羟基被氯原子代替,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小问3详解】
D的分子式为C12H14O3,其一种同分异构体在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说明该同分异构体为酯,且水解产物都含有醛基,则水解产物中,有一种是甲酸,另外一种含有羟基和醛基,该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同时,该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5详解】
根据已知的第一个反应可知,与CH3MgBr反应生成,再被氧化为,根据已知的第二个反应可知,可以转化为,根据流程图中D→E的反应可知,和NH2OH反应生成;综上所述,的合成路线为:。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化学试题2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 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2. 一种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重复单元中有两种官能团
B. 可通过单体 缩聚合成
C.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
D. 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3. 化学烫发巧妙利用了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头发的“定型”,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药剂A具有还原性
B. ①→②过程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
C. ②→③过程若药剂B是,其还原产物为
D. 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学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 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 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 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为:红磷(s)无色液体与P4(g) 白磷(s),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
B. 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
C. 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
D. 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
6. 利用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发扩散的能量可制成浓差电池。在海水中的不锈钢制品,缝隙处氧浓度比海水低,易形成浓差电池而发生缝隙腐蚀。缝隙处腐蚀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缝隙内表面为负极,外自由表面为正极
B. 缝隙内溶液pH增大,加快了缝隙内腐蚀速率
C. 了维持电中性,海水中大量Cl-进入缝隙
D.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7. 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通过调节pH使和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与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和的浓度,单位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③为与的关系曲线
C. D.
8.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被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
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和氧化性几乎相同。
I.将等体积溶液加入到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 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 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 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1)初始阶段,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Ⅰ__________(填“>”“<”或“=”)实验Ⅱ。
(2)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ⅰ.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
(3)结合实验Ⅲ,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实验Ⅰ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浓溶液,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观察到少量红色的铜。分析铜未完全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分别是_____________。
(5)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在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产物中价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
9. 铜-钢双金属废料和铜烟灰是铜的重要二次资源。
Ⅰ.从铜-钢双金属废料中浸出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1)25℃时,随溶液不同,甘氨酸在水溶液中分别以、或为主要形式存在。内盐是两性化合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解使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
(2)浸出剂的制备:主要原料有甘氨酸(简写为)、溶液和固体。取一定量固体溶于水,随后依次加入_____(填“”或“”,下同)、_____,所得碱性浸出剂的主要成分为甘氨酸铜、等。
(3)浸出:将经打磨的铜钢废料投入浸出剂,控制温度50℃,通入空气,并搅拌。浸出剂不与钢作用,但与铜反应,最终铜全部转化为进入溶液,从而实现铜、钢分离。
①浸出时发生的反应过程为、_____。
②其它条件不变时,空气流量对铜浸出速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空气流量超过时,铜浸出速率急剧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Ⅱ.从铜烟灰(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的主要步骤为:酸浸→萃取→反萃取→电解。
已知:溶于无机酸。
(4)酸浸:将铜烟灰用硫酸浸出,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铜浸出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随温度升高,铜浸出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
(5)萃取、反萃取:向浸出液(浓度为)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其原理可表示为:(水层)(有机层)(有机层)(水层)。
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硫酸,反萃取得到水相(浓度达)。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
10. 纳米碗是一种奇特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可以由分子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中的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分别为和,H-H键能为。估算的_______。
(2)图示历程包含_______个基元反应,其中速率最慢的是第_______个。
(3)纳米碗中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1200K时,假定体系内只有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压强恒定为(即的初始压强),平衡转化率为α,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及反应的(为平衡常数)随温度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本实验条件下,(R为理想气体常数,c为截距)。图中两条线几乎平行,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6)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11. 研究笼形包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式为的笼形包合物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H原子未画出),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晶胞参数为。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
(2)晶胞中N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Ni2+与Zn2+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晶胞中有d轨道参与杂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
(3)吡啶( )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填标号)。
A. 2s轨道 B. 2p轨道 C. sp杂化轨道 D. sp2杂化轨道
(4)在水中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5) 、 、 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
12. 化合物G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水解,酸化后得2种产物,其中一种含苯环且有2种含氧官能团,2种产物均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4)F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已知:(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
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师达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