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豫甘一家亲”!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下列制作麻辣烫的食材中,所含营养素主要为糖类的是(  )
A.香菇 B.牛肉丸 C.土豆 D.花生碎
2.(1分)河南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是华夏“人祖”伏羲太昊定都和长眠之处,是我国著名的三陵之一,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是“太昊陵”的庙会。下列有关“太昊陵”纪念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缝制布老虎 B.烧制泥泥狗
C.捏制泥塑 D.刻制木板年画
3.(1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酸雨的防治有关
B.垃圾分类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
C.“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一氧化碳
D.捡起“菜篮子”,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4.(1分)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  )
A.钙 B.氧 C.碳 D.硅
5.(1分)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的是(  )
A.N2 B.NO C.HNO3 D.NH4Cl
6.(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氧气的验满
7.(1分)某化肥厂中,加工车间用一种化肥和尿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为复合肥,该化肥不可能是(  )
A.NH4NO3 B.KCl C.K2CO3 D.Ca3(PO4)2
8.(1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4年的“世界水日”的主题是“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合平),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可以导电
B.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C.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D.煮沸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9.(1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元素为金属元素
B.代表核内有37个质子
C.n的值为18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O
10.(1分)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11.(1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于加工面包
B.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青少年应适量补钙
C.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锌元素的摄入量过低
D.青少年要注意膳食中营养平衡,不要偏食
12.(1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B.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取样,加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硝酸钠固体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D.分离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13.(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6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反应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该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增大
14.(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Fe、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5.6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Fe B.Mg C.Zn D.Cu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60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
16.(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写物质的化学式)。
(2)“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属于    (选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天然材料”)。
(3)净水时,通常用    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并除去异味。
17.(2分)如图为模拟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1)A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B处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
18.(3分)如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2)将t2℃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    。
(3)若将t1℃时50g20%的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
19.(3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两种物质之间会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含有三种元素,其水溶液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E的水溶液呈蓝色。
(1)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   。
(2)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写出一个D→E的化学方程式:   。
20.(2分)4.8g甲烷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生成CO2、CO、H2O,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汽车轮胎在太阳下暴晒发生爆胎。
(2)利用汽油能洗净油污。
22.(2分)能源利用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3.(3分)金属材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实验常用铝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金属铜,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什么?   
(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随加入锌粒质量的增加,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①写出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
24.(3分)某粗盐中混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为了提取纯净的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
(3)加入碳酸钠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写出一个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蒸发结晶是化学实验常用操作,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A.玻璃棒
B.蒸发皿
C.漏斗
D.酒精灯
(2)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现需配制100g这种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
①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②如图步骤A中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调换砝码
③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A.
B.
C.
D.
①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
③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请将装置D中导管补充完整。
(4)向一定量的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2.9g氢氧化镁沉淀。试计算镁条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MgCl2的质量是多少?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豫甘一家亲”!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下列制作麻辣烫的食材中,所含营养素主要为糖类的是(  )
A.香菇 B.牛肉丸 C.土豆 D.花生碎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香菇中富含维生素,不合题意;
B、牛肉丸中富含蛋白质,不合题意;
C、土豆中富含糖类,符合题意;
D、花生碎中富含油脂和蛋白质,不合题意。
故选:C。
2.(1分)河南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是华夏“人祖”伏羲太昊定都和长眠之处,是我国著名的三陵之一,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是“太昊陵”的庙会。下列有关“太昊陵”纪念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缝制布老虎 B.烧制泥泥狗
C.捏制泥塑 D.刻制木板年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制作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捏制泥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编织中国结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A。
3.(1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酸雨的防治有关
B.垃圾分类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
C.“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一氧化碳
D.捡起“菜篮子”,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会形成酸雨,故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酸雨的防治有关,故A正确;
B、垃圾分类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
C、“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故C错误;
D、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4.(1分)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  )
A.钙 B.氧 C.碳 D.硅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分析。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有:O、Si、Al、Fe;人体元素含量最多的前四有氧、碳、氢、氮,所以地壳、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氧元素。
故选:B。
5.(1分)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的是(  )
A.N2 B.NO C.HNO3 D.NH4Cl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氮气为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不合题意;
B.一氧化氮中,氧元素为﹣2价,则氮元素为+2价,不合题意;
C.硝酸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氮元素为+5价,不合题意;
D.氯化铵中铵根为+1价,氢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为﹣3价,符合题意;
故选:D。
6.(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氧气的验满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不能伸入瓶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7.(1分)某化肥厂中,加工车间用一种化肥和尿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为复合肥,该化肥不可能是(  )
A.NH4NO3 B.KCl C.K2CO3 D.Ca3(PO4)2
【分析】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尿素属于氮肥,故不能选择只含氮元素的化肥,化肥不可能是NH4NO3。
故选:A。
8.(1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4年的“世界水日”的主题是“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合平),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可以导电
B.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C.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D.煮沸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
B、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溶剂的种类来分析;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纯水几乎不能导电,在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等,选项说法错误;
B、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没有加肥皂水,选项说法错误;
C、并不是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选项说法错误;
D、煮沸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1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元素为金属元素
B.代表核内有37个质子
C.n的值为18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O
【分析】A、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解答】解:A、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7,则代表核内有37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2+8+n+8+1,n=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1分)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分析】根据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再逐项分析。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分子模型图可知,甲是N2O4、乙是N2H4、丙是N2、丁是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4H2O+3N2。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有N2O4和H2O两种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3):(18×4)=7:6,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1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于加工面包
B.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青少年应适量补钙
C.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锌元素的摄入量过低
D.青少年要注意膳食中营养平衡,不要偏食
【分析】A、根据小苏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青少年合理膳食进行分析。
【解答】解: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也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面包松软可口,故A正确;
B、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适量补钙,故B正确;
C、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钙元素的摄入量过低,故C错误;
D、青少年要注意膳食中的营养平衡,不要偏食,否则会营养不良,故D正确;
故选:C。
12.(1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B.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取样,加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硝酸钠固体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D.分离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B、取样,加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C、向硝酸钠固体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不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碳酸钙,无法分离出氧化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故选:B。
13.(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6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反应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该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增大
【分析】A、根据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60s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有热量放出,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60s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溶液中溶质为NaCl、Na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则该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Fe、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5.6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Fe B.Mg C.Zn D.Cu
【分析】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解答】解:5.6g镁、铁、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分别是大于0.2g、等于0.2g、小于0.2g,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两种金属可能是镁和铜、镁和锌,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铁。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60是由  分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 。
【分析】根据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的化学式分析。
【解答】解: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故答案为:拉瓦锡;分子;C6H12O6。
16.(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写物质的化学式)。
(2)“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属于  天然材料 (选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天然材料”)。
(3)净水时,通常用  活性炭 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并除去异味。
【分析】(1)根据铁锈的成分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
(2)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答案为:天然材料;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时,通常用活性炭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并除去异味;故答案为:活性炭。
17.(2分)如图为模拟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1)A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CO+Fe2O22Fe+3CO2 。
(2)B处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A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22Fe+3CO2;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3CO+Fe2O22Fe+3CO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3分)如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相等 。
(2)将t2℃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
(3)若将t1℃时50g20%的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50g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相等;
(2)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3)t1℃时,50g20%的A物质的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50g×20%=10g,加水稀释到10%,溶质不变,还是10g,稀释后溶液总质量为:=100g,所以需加水的质量为:100g﹣50g=50g。
故答案为:(1)相等;
(2)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3)50g。
19.(3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两种物质之间会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含有三种元素,其水溶液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E的水溶液呈蓝色。
(1)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
(2)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写出一个D→E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uO=CuSO4+H2O 。
【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它们都含有钙元素;A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则A是碳酸钙;碳酸钙能转化B,B能转化成C,C能转化成碳酸钙,则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D含有三种元素,其水溶液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则D是硫酸;E的水溶液呈蓝色,硫酸能转化成E,则E是硫酸铜;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2)图中反应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D→E的反应可以是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
故答案为:
(1)改良酸性土壤;
(2)置换反应;
(3)H2SO4+CuO=CuSO4+H2O。
20.(2分)4.8g甲烷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生成CO2、CO、H2O,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16g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H4+5O2CO2+2CO+6H2O 。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分析。
【解答】解:将4.8gCH4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8g××100%=3.6g,氢元素的质量为4.8g﹣3.6g=1.2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1.2g÷×100%=10.8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0.8g﹣1.2g=9.6g;测得生成的CO和CO2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所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6g÷36%=10g,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0g﹣3.6g=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即9.6g+6.4g=16g;参加反应的甲烷、氧气和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5:6,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CO2+2CO+6H2O。
故答案为:16g;3CH4+5O2CO2+2CO+6H2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汽车轮胎在太阳下暴晒发生爆胎。
(2)利用汽油能洗净油污。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应该把自行车停放在阴凉处,防止因暴晒而爆胎;故答案为: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体积膨胀;
(2)汽油能溶解油污,因此可用汽油来除油污;故答案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22.(2分)能源利用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什么?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2)如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1)根据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解答】解:(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2)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均匀微热燃烧管,燃烧管中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3分)金属材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实验常用铝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金属铜,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什么? 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随加入锌粒质量的增加,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①写出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CuCl2═ZnCl2+Cu 。
②写出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氯化锌、氯化亚铁 。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解答】解:(1)实验常用铝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金属铜,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故答案为: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
①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Cl2═ZnCl2+Cu。
故答案为:Zn+CuCl2═ZnCl2+Cu。
②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锌、没有反应的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氯化锌、氯化亚铁。
24.(3分)某粗盐中混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为了提取纯净的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加入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3)加入碳酸钠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加入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解:(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引流。
(2)加入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答案为: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故答案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蒸发结晶是化学实验常用操作,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C (填字母)。
A.玻璃棒
B.蒸发皿
C.漏斗
D.酒精灯
(2)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现需配制100g这种溶液,其操作如图所示。
①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DAEBC (用字母表示)。
②如图步骤A中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B (填字母)。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调换砝码
③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A.
B.
C.
D.
①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②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③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请将装置D中导管补充完整。
(4)向一定量的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2.9g氢氧化镁沉淀。试计算镁条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MgCl2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根据蒸发实验操作所需仪器进行分析;
(2)①根据配制—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分析;
②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分析;
③根据过滤操作分析;
(3)①根据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来分析;
②根据装置B中的反应物无法脱离接触,而装置C可以通过关闭止水夹来使反应物脱离接触来分析;
③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则氢气要通过浓硫酸来分析;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蒸发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漏斗;
(2)①配制—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DAEBC;
②B步操作中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质量过量,需要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
③C为过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①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②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B中的反应物无法脱离接触,而装置C可以通过关闭止水夹来使反应物脱离接触,所以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则氢气要通过浓硫酸,所以装置D中的导管如图所示:;
(4)设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x 2.9g
x=4.75g
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是4.75g。
故答案为:(1)C;
(2)①DAEBC;
②B;
③引流;
(3)①2KClO32KCl+3O2↑;
②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
(4)4.75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5月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中考第二次模拟测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