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含 15 个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自热火锅 C.石蜡熔化 D.粮食酿酒
2.(2024九上·包河期末)2023 年 11 月 30 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成都积极行动,努力打造公园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处理 B.低碳出行,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C.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燃料 D.将环城生态区全部变成耕地
3.(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4.(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变化或现象,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液态水蒸发——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5.(2024九上·成都期末)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铟的核电荷数是 49
B.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g
D.铟原子有 5 个电子层,容易得到电子。
6.(2024九上·成都期末)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6 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 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 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构成
7.(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钙:CaCl
B.H2O 中 2 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5 个硫离子:5S2-
D.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8.(2024九上·包河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石墨质软,作电极
D.活性炭净水,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9.(2024九上·成都期末)化学学习小组记录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
10.(2024九上·成都期末)为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按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C.可通过对比图 2 中的 b、d 点来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D.实验后两瓶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同
11.(2024九上·成都期末)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 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 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12.(2024九上·成都期末)常做水果催熟剂的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3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D.乙与丁的质量比为 8:3
13.(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一段时间
14.(2024九上·成都期末)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 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不一定是单质
B.反应①的条件一定是点燃
C.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5.(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二、(本小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8 分)
16.(2024九上·成都期末)(1)“神七”飞天成功,使中国人向登月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月球上的3He(3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 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 和4He具有相同的,3H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酒精(C2H5OH)也是常用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 101kPa 时的沸点。
可燃物 CH4 X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作打火机燃料的是 。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
(4)煤、石油、天然气、酒精、氢气等均可作为能源,而氢气是最清洁能源,其燃烧的方程式为 。
三、(本小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0 分)
17.(2024九上·成都期末)如图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A.B.C.
(1)实验 A 的现象为 ,气球的作用是 。
(2)实验 B (“能”或“否”)验证质量守恒,理由是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 C 制取 12.8g 铜,至少需要铁钉的质量是多少?
四、(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21 分,其中 18 题 11 分,19 题 10 分)
18.(2024九上·成都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 A—E 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若改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端进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2024九上·成都期末)自来水厂净水的流程和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自来水厂取水后常加入 (填物质名称)作絮凝剂。
(2)操作 X 的名称 ,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4)通过自来水净化后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6)下图为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后,试管 a 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五、实验探究(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6 分)
20.(2024九上·成都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 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实验①:取两瓶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分别加入 1/3 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将其中一瓶静置,一瓶充分振荡。
实验②:取 2 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 10mL 空气和 10mL 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 1 所示),交替推动 2 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图1
实验③:另取 2 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 10mL 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 10mL 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 1 所示),交替推动 2 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
(1)实验①观察到,静置的塑料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 ,说明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2)实验②、③使用的蒸馏水是新制的,目的是 ,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
(3)【记录数据】
实验编号 抽取气体及体积 抽取蒸馏水的体积 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② 10mL 空气 10 mL 20 mL
③ 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 10mL 12 mL
【得出结论】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 1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②的作用是 。
(4)用注射器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水振荡后,软塑料瓶没有变,其原因是 。
(5)【实验反思】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6)【实验验证】用四朵由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2)。
图2图3
实验②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①④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7)小组同学进行了创新,设计了图 3 所示实验。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定量探究】如图 4 所示,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的三颈烧瓶中分别注入 50mL水、50mL 饱和澄清石灰水、50mL 质量分数为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微微振荡烧瓶,三次实验分别测得瓶中压强变化如图 5 所示。
图4
图5
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 5 可知,实验室需要成功捕捉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9)请解释图 5 中 0-20s 压强上升的变化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自热火锅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 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B、低碳出行,引领城市绿色发展,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C、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燃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D、将环城生态区全部变成耕地,可能破坏正常的生态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D。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B、玻璃管和橡皮管连接时,玻璃管用水润湿,旋转插入,符合题意;
C、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不符合题意;
D、振荡试管时应左右振荡,不能上下振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B、根据玻璃管和橡皮管连接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试管振荡左右振荡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不符合题意;
B、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是由于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不符合题意;
D、 液态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碳单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D、根据状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铟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49 ,符合题意;
B、 铟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 ,不符合题意;
D、 铟原子有 5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易失电子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氢原子 ,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12×76):52:(16×46)= 228:13:184,不符合题意;
C、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则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符合题意;
D、 单宁酸由 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氯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不符合题意;
B、 H2O 中 2 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不符合题意;
C、 5 个硫离子表示为5S2- ,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多个离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A对应关系正确;
B、氧气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B对应关系错误;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与质软无关,C对应关系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D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由图2可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产生氧气速率大于氧化铜,催化效果二氧化锰比氧化铜好,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不符合题意;
C、 可通过对比图 2 中的 b、d 点气压的大小,确定产相同时间产生气体的多少,由此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不符合题意;
D、 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实验后两瓶中产生的氧气质量相同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图示中两种催化剂气压的变化,气压变化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两种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同分析;
C、根据比较两物质催化效果对比需采用相同时间产生气体多少或相同气体所用时间多少对比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①白磷燃烧,③温度升高后燃烧,两实验作对比,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不符合题意;
B、 ②红磷不接触氧气不燃烧,③可燃烧,两实验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不符合题意;
C、 由实验可知沙子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不符合题意;
D、 继续升高温度当达到无烟煤着火点时,无烟煤可能燃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B、根据燃烧需与氧气接触分析;
C、根据沙子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分析;
D、根据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图中x=3,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氧元素存在单质中,化合价为0,反应后存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 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符合题意;
D、 乙与丁的质量比为(32×3):(18×2)= 8:3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分析;
C、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集气瓶内气体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为生成物,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质量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有二氧化锰只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与无二氧化锰生成氧气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D、 电解水一段时间 ,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反应时生成物质量增加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D、根据电解水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与氧气或水蒸气等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氧气为单质,水蒸气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点燃条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加热条件,符合题意;
C、 反应②为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利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分析。
15.【答案】B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木炭与氧气反应,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为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水,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大量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点燃方法不能除杂,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不能鉴别两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木炭与氧气反应、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
D、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分析。
16.【答案】(1)
(2)
(3)C4H10;C2H6
(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3He 的原子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
(3) 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表中所给物质中 C4H10 的沸点最易达到,所以可作打火机燃料。由表中所给物质化学式可知,该类物质中若碳原子个数为n,则氢原子个数为2n+2,X中碳原子个数为2,则化学式为 C2H6 。
(4)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 。
【分析】 (1)根据氦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分析;
(2)根据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打火机燃烧的特点及表中所给物质沸点,由各物质的化学式中碳、氢原子个数关系确定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分析;
(4)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分析。
17.【答案】(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天平保持平衡缓冲或平衡气压或防止与外界物质交换
(2)否;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3) 11.2g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实验 A 中磷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时放热,装置内压强会发生明显变化,气球 先膨胀后缩小,天平保持平衡缓冲或平衡气压或防止与外界物质交换 。
(2)实验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会使烧杯内质量减少,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设生成12.8克铜,需铁的质量为x
Fe++ CuSO4=FeSO4+ Cu
56 64
x 12.8g
56:64=x:12.8g
x=11.2g
【分析】(1)根据磷燃烧现象及燃烧放热装置内压强发生变化分析;
(2)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反应生成铜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铁的质量分析。
18.【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3)B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4)b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 ①名称为铁架台, ② 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方程式为 。C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需待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收集。
(3)二氧化碳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制取装置为BE,该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
(4) 若改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端进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待装置内空气排尽时收集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制取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19.【答案】(1)明矾
(2)过滤;引流
(3)活性炭
(4)混合物;煮沸
(5)+6
(6)氢气或 H2;氢元素和氧元素
(7)ac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明矾溶于水形成絮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并沉降,常作絮凝剂。
(2)操作X分离出难溶性固体,名称为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池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4)通过自来水净化后的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高铁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
(6)a管产生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产生气体为氢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a符合题意;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保护水资源,b不符合题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c不符合题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d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明矾可作絮凝剂分析;
(2)根据过滤原理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4)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6)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7)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分析。
20.【答案】(1)变瘪
(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影响实验准确度;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快速溶解
(3)0.8;对比实验
(4)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5)不能
(6)探究水能否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类物质
(7)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8);50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
(9)0-20s 压强变大的原因是注入液体,装置中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塑料瓶会变瘪,实验 ①中 ,静置的塑料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 变瘪,说明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2) 实验②、③使用的蒸馏水是新制的, 是为了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影响实验准确度 , 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 可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快速溶解。
(3)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难溶于水,10mL水中溶解20-12=8mL二氧化碳,则 1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8体积的二氧化碳, 实验②的作用是对比实验 。
(4) 用注射器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水振荡后,软塑料瓶没有变,可能是 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
(5)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通过直观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6) 实验②通过向纸花上喷水,不变色,可探究水能否使石蕊变红, 实验①可证明酸能使石蕊变红,对比实验①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7)图3所示实验中, 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方程式为 。
(8) 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5可知,50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时压强变化最大,即捕捉二氧化碳所用试剂最好。
(9) 图 5 中 0-20s 压强上升是因为 注入液体,装置中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 。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压强减小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是为了使药品充分接触分析;
(3)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二氧化碳量及对比实验设计方法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体积减少,装置内加水体积增大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
(6)根据反应现象确定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分析;
(7)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8)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及图像中压强的变化分析;
(9)根据装置内加入液体压强会变大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含 15 个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自热火锅 C.石蜡熔化 D.粮食酿酒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自热火锅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 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4九上·包河期末)2023 年 11 月 30 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成都积极行动,努力打造公园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处理 B.低碳出行,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C.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燃料 D.将环城生态区全部变成耕地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B、低碳出行,引领城市绿色发展,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C、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燃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理念;
D、将环城生态区全部变成耕地,可能破坏正常的生态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D。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3.(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B、玻璃管和橡皮管连接时,玻璃管用水润湿,旋转插入,符合题意;
C、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不符合题意;
D、振荡试管时应左右振荡,不能上下振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B、根据玻璃管和橡皮管连接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试管振荡左右振荡分析。
4.(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变化或现象,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液态水蒸发——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不符合题意;
B、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是由于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不符合题意;
D、 液态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碳单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D、根据状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分析。
5.(2024九上·成都期末)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铟的核电荷数是 49
B.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g
D.铟原子有 5 个电子层,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铟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49 ,符合题意;
B、 铟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 ,不符合题意;
D、 铟原子有 5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易失电子分析。
6.(2024九上·成都期末)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6 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 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 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氢原子 ,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12×76):52:(16×46)= 228:13:184,不符合题意;
C、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则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符合题意;
D、 单宁酸由 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7.(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钙:CaCl
B.H2O 中 2 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5 个硫离子:5S2-
D.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氯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不符合题意;
B、 H2O 中 2 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不符合题意;
C、 5 个硫离子表示为5S2- ,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多个离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分析。
8.(2024九上·包河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石墨质软,作电极
D.活性炭净水,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A对应关系正确;
B、氧气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B对应关系错误;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与质软无关,C对应关系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D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9.(2024九上·成都期末)化学学习小组记录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淡蓝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10.(2024九上·成都期末)为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按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B.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C.可通过对比图 2 中的 b、d 点来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D.实验后两瓶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由图2可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产生氧气速率大于氧化铜,催化效果二氧化锰比氧化铜好,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不符合题意;
C、 可通过对比图 2 中的 b、d 点气压的大小,确定产相同时间产生气体的多少,由此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不符合题意;
D、 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实验后两瓶中产生的氧气质量相同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图示中两种催化剂气压的变化,气压变化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两种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同分析;
C、根据比较两物质催化效果对比需采用相同时间产生气体多少或相同气体所用时间多少对比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11.(2024九上·成都期末)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 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 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答案】D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①白磷燃烧,③温度升高后燃烧,两实验作对比,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不符合题意;
B、 ②红磷不接触氧气不燃烧,③可燃烧,两实验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不符合题意;
C、 由实验可知沙子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不符合题意;
D、 继续升高温度当达到无烟煤着火点时,无烟煤可能燃烧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B、根据燃烧需与氧气接触分析;
C、根据沙子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分析;
D、根据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分析。
12.(2024九上·成都期末)常做水果催熟剂的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3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D.乙与丁的质量比为 8:3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图中x=3,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氧元素存在单质中,化合价为0,反应后存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 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符合题意;
D、 乙与丁的质量比为(32×3):(18×2)= 8:3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分析;
C、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13.(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一段时间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集气瓶内气体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为生成物,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质量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有二氧化锰只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与无二氧化锰生成氧气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D、 电解水一段时间 ,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反应时生成物质量增加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
D、根据电解水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分析。
14.(2024九上·成都期末)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 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不一定是单质
B.反应①的条件一定是点燃
C.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与氧气或水蒸气等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氧气为单质,水蒸气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点燃条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加热条件,符合题意;
C、 反应②为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利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分析。
15.(2024九上·成都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木炭与氧气反应,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为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水,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大量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点燃方法不能除杂,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不能鉴别两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木炭与氧气反应、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
D、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分析。
二、(本小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8 分)
16.(2024九上·成都期末)(1)“神七”飞天成功,使中国人向登月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月球上的3He(3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 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 和4He具有相同的,3H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酒精(C2H5OH)也是常用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 101kPa 时的沸点。
可燃物 CH4 X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作打火机燃料的是 。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
(4)煤、石油、天然气、酒精、氢气等均可作为能源,而氢气是最清洁能源,其燃烧的方程式为 。
【答案】(1)
(2)
(3)C4H10;C2H6
(4)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3He 的原子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
(3) 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表中所给物质中 C4H10 的沸点最易达到,所以可作打火机燃料。由表中所给物质化学式可知,该类物质中若碳原子个数为n,则氢原子个数为2n+2,X中碳原子个数为2,则化学式为 C2H6 。
(4)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 。
【分析】 (1)根据氦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分析;
(2)根据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3)根据打火机燃烧的特点及表中所给物质沸点,由各物质的化学式中碳、氢原子个数关系确定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分析;
(4)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分析。
三、(本小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0 分)
17.(2024九上·成都期末)如图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A.B.C.
(1)实验 A 的现象为 ,气球的作用是 。
(2)实验 B (“能”或“否”)验证质量守恒,理由是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 C 制取 12.8g 铜,至少需要铁钉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天平保持平衡缓冲或平衡气压或防止与外界物质交换
(2)否;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3) 11.2g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实验 A 中磷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时放热,装置内压强会发生明显变化,气球 先膨胀后缩小,天平保持平衡缓冲或平衡气压或防止与外界物质交换 。
(2)实验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会使烧杯内质量减少,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设生成12.8克铜,需铁的质量为x
Fe++ CuSO4=FeSO4+ Cu
56 64
x 12.8g
56:64=x:12.8g
x=11.2g
【分析】(1)根据磷燃烧现象及燃烧放热装置内压强发生变化分析;
(2)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反应生成铜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铁的质量分析。
四、(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21 分,其中 18 题 11 分,19 题 10 分)
18.(2024九上·成都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 A—E 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若改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端进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3)B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4)b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 ①名称为铁架台, ② 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方程式为 。C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需待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收集。
(3)二氧化碳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制取装置为BE,该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
(4) 若改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端进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待装置内空气排尽时收集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制取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19.(2024九上·成都期末)自来水厂净水的流程和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自来水厂取水后常加入 (填物质名称)作絮凝剂。
(2)操作 X 的名称 ,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4)通过自来水净化后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6)下图为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后,试管 a 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1)明矾
(2)过滤;引流
(3)活性炭
(4)混合物;煮沸
(5)+6
(6)氢气或 H2;氢元素和氧元素
(7)ac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明矾溶于水形成絮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并沉降,常作絮凝剂。
(2)操作X分离出难溶性固体,名称为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池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4)通过自来水净化后的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高铁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
(6)a管产生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产生气体为氢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a符合题意;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保护水资源,b不符合题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c不符合题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d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明矾可作絮凝剂分析;
(2)根据过滤原理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4)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6)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7)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分析。
五、实验探究(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6 分)
20.(2024九上·成都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 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实验①:取两瓶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分别加入 1/3 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将其中一瓶静置,一瓶充分振荡。
实验②:取 2 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 10mL 空气和 10mL 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 1 所示),交替推动 2 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图1
实验③:另取 2 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 10mL 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 10mL 新制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 1 所示),交替推动 2 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
(1)实验①观察到,静置的塑料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 ,说明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2)实验②、③使用的蒸馏水是新制的,目的是 ,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
(3)【记录数据】
实验编号 抽取气体及体积 抽取蒸馏水的体积 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② 10mL 空气 10 mL 20 mL
③ 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 10mL 12 mL
【得出结论】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 1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②的作用是 。
(4)用注射器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水振荡后,软塑料瓶没有变,其原因是 。
(5)【实验反思】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6)【实验验证】用四朵由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2)。
图2图3
实验②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①④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7)小组同学进行了创新,设计了图 3 所示实验。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定量探究】如图 4 所示,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的三颈烧瓶中分别注入 50mL水、50mL 饱和澄清石灰水、50mL 质量分数为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微微振荡烧瓶,三次实验分别测得瓶中压强变化如图 5 所示。
图4
图5
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 5 可知,实验室需要成功捕捉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9)请解释图 5 中 0-20s 压强上升的变化原因 。
【答案】(1)变瘪
(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影响实验准确度;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快速溶解
(3)0.8;对比实验
(4)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5)不能
(6)探究水能否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类物质
(7)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8);50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
(9)0-20s 压强变大的原因是注入液体,装置中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塑料瓶会变瘪,实验 ①中 ,静置的塑料瓶几乎没有发生形变,而振荡后的塑料瓶 变瘪,说明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2) 实验②、③使用的蒸馏水是新制的, 是为了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影响实验准确度 , 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 可使水和二氧化碳充分接触,快速溶解。
(3)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难溶于水,10mL水中溶解20-12=8mL二氧化碳,则 1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8体积的二氧化碳, 实验②的作用是对比实验 。
(4) 用注射器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水振荡后,软塑料瓶没有变,可能是 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
(5)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通过直观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6) 实验②通过向纸花上喷水,不变色,可探究水能否使石蕊变红, 实验①可证明酸能使石蕊变红,对比实验①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7)图3所示实验中, 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方程式为 。
(8) 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5可知,50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时压强变化最大,即捕捉二氧化碳所用试剂最好。
(9) 图 5 中 0-20s 压强上升是因为 注入液体,装置中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 。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压强减小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是为了使药品充分接触分析;
(3)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二氧化碳量及对比实验设计方法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体积减少,装置内加水体积增大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
(6)根据反应现象确定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分析;
(7)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8)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及图像中压强的变化分析;
(9)根据装置内加入液体压强会变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