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考物理三模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夏天,山顶上形成薄雾
C.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严冬,树枝上出现雾凇
2.瀑布从高峰倾泻而下,驱动发动机转动发电,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为(  )
A.动能→重力势能→电能 B.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电能→重力势能→动能 D.重力势能→电能→动能
3.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在一只轻薄透明塑料袋中装有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吊住塑料袋并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当测力计示数减小为零时(塑料袋不接触杯底),发现袋内外水面相平。为了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仅提供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甲和乙(ρ甲>ρ水>ρ乙),在前面步骤的基础上,要求控制V袋不变,以下关于器材选用的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将袋内水换成等体积的甲液体,袋外水不变
B.将袋内水换成等体积的乙液体,袋外水不变
C.将袋外水换成甲液体,袋内水不变
D.将袋外水换成乙液体,袋内水不变
6.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微型电扇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7.被斜向上抛出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经过不同位置时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 )
A.经过B、D两位置时小球的高度相同
B.经过B、E两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C位置可能为最高点
D.从A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变化量小于重力势能变化量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是利用锤头的惯性
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9.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10.为了减少碳排放,国家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速度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大小控制,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下列是该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如图丙,把测力计下悬挂的实心金属块M(体积不变)浸没在水中,M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测力计示数F和水温t关系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等质量的液体(液体未画出),电阻丝R甲、R乙分别浸没在两烧瓶的液体中,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则应在甲瓶装入水,乙瓶中都装入煤油,且R甲≠R乙
B.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C.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则应在甲、乙两瓶中分别装入水和煤油,且R甲=R乙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液体吸收的热量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比较
二、填空题
13.“文明城市”的创建让泰兴更美更洁净,如图所示,园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可以省 ,环卫工人使用的扫帚可以省 。
14.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像.
15.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满水,将吸管的A端插入水中,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端就会有水持续流出,原因是吹气时端空气流速变 ,压强变 。
16.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17.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前,在离月球表面15km时启动反向推进器,速度逐步由1.7km/s降为0,距离月球表面100m时悬停。其中1.7km/s的速度是以 为参照物的;反向推进器是利用喷射燃料燃烧后的混合气体获得动力,其喷气的方向是喷向 (选填“月球中心”或“月球中心的反方向”),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探测器利用 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18.如图甲所示,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拉力F与时间t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如图丙所示,则物体在0-2s内所受摩擦力为 N,5-6s内所受摩擦力为 N,6-8s内所受拉力为 N(图乙中未画出)。
19.焚烧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用来发电,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若某生活垃圾的热值为0.7×107J/kg,完全燃烧1t该垃圾可以释放出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的30%被20t初温为30℃的水吸收,则水温将升高到 ℃。若某发电厂焚烧1t这种垃圾可以输出350度的电能,则此次发电的效率为 %。[c水=4.2×103J/(kg·℃)]
20.如图是两个电阻R1、R2的I-U图像,则R1、R2的阻值之比为 ;若R1两端的电压为3V,通电2min时,则R1所产生的热量为 J;若将R1、R2串联接在某电源上,通过R1、R2的电流为0.3A,则电源电压为 V。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实验中,小华与小明同学选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 ℃后,他们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直至冰完全熔化。
(1)小明的装置和操作中,不属于为了让冰均匀受热的是 ;
①让试管从水中吸热 ②使用碎冰
③加热时对冰进行搅拌 ④温度计的玻璃泡不接触试管
(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小华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华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则丙、丁两图中,小华绘制的图像是 图。
22.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通过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3.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
(2)选用MN这条线段表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则应将茶色玻璃的 (选填“前表面”、“后表面”或“中间位置”)与之对齐;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找到相应的像,并设计了如下表格,记录数据,请在表格内(a)位置填入合适内容;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a)
……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 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小明同学调整器材位置观察到A棋子的像,同组的小华站在他的右侧,却没有看到像,为了能够让小华看到像,如图甲,在不改变棋子A位置的前提下,采取了两个方法;
方法一:将平面镜沿着MN方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侧边OM为轴,将平面镜适当向 (选填“前”或“后”)表面转动。上述两个方法小华所看到的像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位置。
24.测量小球密度,小球较大,无法放入量简,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指针静止后,如图甲所示,应将 向右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用天平测量装满水的烧杯质量,正确操作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记为m1 g;
(3)将小球放入烧杯,同时用空量筒接住烧杯中溢出的水,正确操作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记为V;
(4)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总质量,如图丁;
(5)小球密度为 ;
(6)讨论时,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步骤(2)中,若天平晃动,导致部分水滴在托盘上,会使测得的偏小
B.若步骤(2)中溢出部分水,步骤(3)中应适当倾斜烧杯,再放入小球,用量筒接水
C.步骤(3)中,若烧杯溢出的水不能全部进入量筒,会使V偏小
D.操作中为保护器材,应尽量不使烧杯中的水溢出到托盘上
25.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
(1)图甲中有一根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 )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测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则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实际测量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灯泡L不亮,则可能的故障是 ;
(3)小明从图甲中的器材、若干开关及导线中,选择合适器材,连成了图丙所示的电路,利用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测出了定值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Ω)。请在虚线框内补上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方便。( )
四、计算题
26.图甲是可自动调节亮度台灯的电路图。灯泡标有“24V 12W”字样,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0Ω。当光照强度为E1、R2连入电路的则值为12Ω时。灯正常发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的电阻和灯泡正常发光5分钟消耗的电能;
(2)电源电压;
(3)光照强度在E1~E2之间,通过调节R2,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
27.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和其它能量混合驱动汽车,车身上装载了5m2的太阳能电池板,用于给蓄电池充电或直接作为动力源。已知太阳能电池板每小时1m2接收的太阳能为6×106J,已知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5%,该汽车利用电能行驶时,电动机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
(1)若驾驶该车通过一长为18000m的隧道,用时12min,则该车速度是多少km/h
(2)若该车以36km/h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1200N,则该车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多大
(3)利用6h的正常日照获得的太阳能使该车以36km/h匀速行驶,该车能行驶多少路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雾的形成的是液化,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瀑布中的水在高处时具有重力势能,当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时,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动发电机的叶轮旋转,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而平衡,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①正确;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③正确;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是实像,故A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B正确;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B.将带内水换成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控制V袋不变,都浸没在水中,ρ液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大小不变,无法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AB错误;
C.将袋外水换成甲液体,由于ρ甲>ρ水,所以将盛有水的塑料袋放入甲液体中时会漂浮在液面,无法控制V袋不变,故无法完成实验,故C错误;
D.将袋外水换成乙液体,由于ρ水>ρ乙,所以将盛有水的塑料袋放入乙液体中,控制V袋不变,测力计示数不为零,浮力减小,说明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选D。
6.C
【详解】微型电扇工作原理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A.图中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D.图中是电流磁效应现象,即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D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图可知,BD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质量不变,所以BD位置的高度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由图可知,BE位置的动能相同,质量不变,所以经过BE两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图可知,C位置的重力势能最大,质量不变,C位置可能为最高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由图可知,小球中E位置的机械能小于A位置的机械能,说明小球整个过程机械能减小,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减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大于重力势能变化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而绝对不受力的物体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所以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撞击锤柄下端时,锤柄停止了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下运动,于是便套紧在锤柄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天问一号探测中的物体在环绕火星运动时,具有惯性,因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把加热后的细管推进粗管,减小了PPR管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存在较大的引力,使两根管子很难被拉开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分析】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表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据此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
【详解】A.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故A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C
【详解】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实心金属块M(体积不变)浸没在水中时,根据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金属块M受到本身重力、水对它的浮力、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F即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三者之间关系
由于水的密度ρ受水温影响,金属块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所以测力计示数F先变小后变大,能反应测力计示数F和水温t关系的只有C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B.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由控制变量法,要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只改变电阻的大小;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可使等质量初温相同的液体(煤油)吸收热量,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进行判断的,则应在甲、乙两瓶中都装入煤油,且R甲≠R乙,故AB错误;
CD.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时,烧瓶内应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因两电阻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同,根据Q=I2Rt,为控制吸热相同,故R甲=R乙,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 力 距离
【详解】[1]园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环卫工人使用的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14. 光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详解】(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3)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15. 大 小
【详解】[1][2]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时,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水在大气压作用会从端流出。
16. L2 0.28
【详解】电路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与灯L2串联,所以电流表测灯L2的电流;图乙中,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6A.
17. 月球表面 月球中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电磁
【详解】[1]在离月球表面15km时启动反向推进器,速度逐步由1.7km/s降为0,表明离月球表面的距离越来越近,速度变慢,在此选择的参照物为月球表面。
[2][3]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速度变慢,即向月球中心方向做减速运动,所以反向推力方向应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反向推力方向为月球中心的反方向,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时喷气的方向应与反向推力方向相反,即喷向月球中心。
[4]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探测器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18. 1 3 3
【详解】[1]由图乙和丙知,0~2s内,物体A的速度为0,所受的拉力为1N,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也为1N。
[2]由乙、丙两图知,3~5s,A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拉力为3N,此时的摩擦力与拉力也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3N。而在5~6s,A做加速运动,但A对水平长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与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相等,为3N。
[3]由乙、丙两图知,6~8s,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为3N。
19. 7×109 55 18
【详解】[1]完全燃烧1t该垃圾可以释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1×103kg×0.7×107J/kg=7×109J
[2]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ηQ放=30%×7×109J=2.1×109J
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末温
t=t0+Δt=30℃+25℃=55℃
[3]垃圾可以输出的电能
W=350度=350kW·h=350×3.6×106J=1.26×109J
此次发电的效率
20. 1∶2 216 4.5
【详解】[1]由图象可知,当U=3V时
I1=0.6A,I2=0.3A
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1∶R2=5Ω∶10Ω=1∶2
[2]若R1两端的电压为3V,通电2min时,则R1所产生的热量
Q1=W1=UI1t=3V×0.6A×2×60s=216J
[3]若将R1、R2串联接在某电源上,通过R1、R2的电流为0.3A,由图象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1.5V,U2=3V
则电源电压
U=U1+U2=1.5V+3V=4.5V
21. ④ -3 错误 丙
【详解】(1)[1]实验中,使用水浴加热、将冰捣碎和边加热边搅拌都能使冰均匀受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接触试管不是为了使冰均匀受热,而是为了测得温度更加准确。
(2)[2]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同时刻度液面位于零刻度下方,故温度计的示数为-3℃。
(3)[3]熔化需要吸热,虽然没有对冰进行加热,但冰还是可以从空气中吸热,故小华的看法是错误的。
(4)[4]加热能够加速冰的熔化速率,小华的实验没有加热,冰熔化所需时间比小明的长,所以小华绘制的图像应该为丙图。
22. 0.5 c、d 液体密度 0.8×103
【详解】(1)[1]由a、c两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F浮水=G-Fc=2N-1.5N=0.5N
(2)[2]由图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种类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相同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3)[3]由图c、e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该实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4]实验步骤c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c=G-Fc=2N-1.5N=0.5N
实验步骤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e=G-Fe=2N-1.6N=0.4N
因物体均浸没,所以
V排水=V排液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所以该液体的密度为
23. 垂直 前表面 棋子A到镜面的距离 直接 右 后 不在
【详解】(1)[1]为了使像与物平行且都与桌面垂直,应将茶色玻璃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
(2)[2]选用MN这条线段表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虽然茶色玻璃的前后两个表面都能成像,但由于光的反射的缘故,前表面成像要比后表面成像清晰,应将茶色玻璃的前表面与之对齐。
(3)[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找到相应的像,是要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③处要记录棋子A到镜面的距离。
(4)[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在于能否用光屏承接,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应直接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5][6]小明同学调整器材位置观察到A棋子的像,同组的小华站在他的右侧,却没有看到像,是因为A棋子反射到平面镜的光没有光反射到他的眼睛,为了能够让小华看到像,方法一:将平面镜沿着MN方向,向右移动;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侧边OM为轴,将平面镜适当向后表面转动。
[7]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且方法一中的物距没有改变;方法二中的物距变小,所以两个方法小华所看到的像不在同一位置。
24. 平衡螺母 60.2 2.8 A
【详解】(1)[1]天平称量之前,要看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转,要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其指向零刻度线,指针左偏右调,说明左端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2]烧杯质量为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即
(5)[3]小球放入烧杯后,烧杯中水溢出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由图丙可知,小球的体积为
V排=V球=15mL=15cm3
排开水的质量为
小球的质量为
小球的密度为
(6)[4]A.部分水滴在托盘上,左边托盘上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不变,因此测得的m1不会偏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若步骤(2)中溢出部分水,则步骤(3)中,放入小球时,为了使水及时溢出,应适当倾斜烧杯,再放入小球,用量筒接水,否则测得的小球体积会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步骤(3)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若烧杯溢出的水不能全部进入量筒,会使V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操作中为保护器材,应尽量不使烧杯中的水溢出到托盘上,防止水污染托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 A 0.3 0.75 灯泡L断路
【详解】(1)[1]图中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并联在了一起,且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实验时,应将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故修改如图所示:
(2)[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测额定功率,电压需增大到2.5V,故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处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A端移动。
[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读数为0.3A。
[4]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P=UI=2.5V×0.3A=0.75W
[5]灯泡L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形成通路,则可能的故障是灯泡L断路。
(3)[6]由题知,要利用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测出定值电阻Rx的阻值,可将待测电阻与小灯泡并联,小灯泡正常发光两端电压即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再设法测出通过它的电流,即可测出其阻值,结合题中所给电路结构,设计电路如下:
闭合开关S、S1,断开S2,此时小灯泡和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其两端电压即为其额定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也为;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断开S1、闭合S2,此时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和待测电阻的总电流,记下电流表示数,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
则Rx的阻值为
26.(1)3600J;(2)36V;(3)4.32W~12W
【详解】解:(1)灯泡的电阻为
灯泡的电阻和灯泡正常发光5分钟消耗的电能为
(2)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源电压为
(3)光照强度在E1~E2之间,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灯泡的最大功率为
实际功率的取值范围为4.32W~12W。
答:(1)灯泡的电阻和灯泡正常发光5分钟消耗的电能为3600J;;
(2)电源电压为36V;
(3)光照强度在E1~E2之间,通过调节R2,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为4.32W~12W。
27.(1)90km/h;(2)1.2×104W;(3)3×104m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
18000m=18km
12min=0.2h
所以该车的速度为
(2)由题意可知,
36km/h=10m/s
汽车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可知其在水平方向上电动机输出的拉力与其受到的阻力相等,即
F拉=F阻=1200N
所以该车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P输出=F拉v=1200N×10m/s=1.2×104W
(3)由题意可知,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到的太阳能为
W1=5×6×6×106J=1.8×108J
其转化成的电能为
W电=η1W1=25%×1.8×108J=4.5×107J
电能经过电动机转化成的机械能为
W机=η2W电=80%×4.5×107J=3.6×107J
这些机械能能够支持电动机在该车36km/h匀速行驶的情况下行驶的时间为
所以汽车能够行驶的路程为
s=vt=10m/s×3000s=3×104m
答:(1)汽车的速度是90km/h;
(2)该车的电动机输出功率是1.2×104W;
(3)汽车能够行驶的路程是3×104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物理 试卷( 无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中考物理5月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