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六校中考模拟预测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1个答案,各2分,共计30分)
1. 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备受南方“小土豆们”喜爱。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刻冰雕 B. 滚雪球 C. 燃篝火 D. 滑雪车
2.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转移蒸发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3. 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A. B. C. D.
4. 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A. 胃液
B. 波尔多液
C. 滤液
D. “84”消毒液
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类能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6. 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很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阵阵香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分子的质量变小
7.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锂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锂硫电池的研发成果已处世界领先水平,有关锂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B. 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D.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9.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A. 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 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 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 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3表示3个氧原子
B. 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C. S-2表示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3Mg2+中的“2”表示3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1.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含有C18分子
C. 由54个原子构成 D.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12. 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复杂的催化,在太阳光驱动下使甲烷和水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氢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B.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OCO2+4H2
C. 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
D. 该反应可以获取清洁、高能燃料
13. 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
C. 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 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14.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催化剂对H2O2溶 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实验方案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的变化
B.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容器内压强变化
C.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D. 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和锌粉
二、填空题(共18分)
16. 叩问天穹,化学助力。
(1)偏二甲肼(C2H8N2)是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之一,该燃料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4X+3N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天宫空间站”采用众多先进科技,如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天线。钛镍合金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炒白菜、茶饮等,白菜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
17. 化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
(1)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2)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已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大量存在Na+、H+、SO。关于NaHSO4性质的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③其水溶液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18. 观察图1、图2中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
(2)B与D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3)若图2表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
(4)在特定条件下,A原子失去2个电子留下原子核即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19. 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图2是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1)图1烧杯甲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__。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4)实验室要配置t3℃时10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要加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
20. 图中的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为蓝色,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由两种元素组成,D与A属于同种类别,E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共18分)
21.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CO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发生装置选取装置C,其优点为_______。
(4)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_______%时蜡烛不再燃烧。
22. 某品牌威化饼干的配料如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部分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牛奶味威化饼干配料表: 小麦粉,白砂糖,植物油,乳粉,食用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
(1)饼干制作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准备】
称取质量为m的饼干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半透膜渗析(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得到待检液。将待检液平均分为甲、乙两等份。
任务一:定性验证饼干样品中的有关成分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许待检液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_______ 饼干中含有碳酸钠
Ⅱ向步骤Ⅰ反应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饼干中含有_______
【交流讨论】小组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步骤Ⅰ中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任务二:定量测定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
(3)小组同学用待检液乙进行如图实验。主要步骤:①先_______,后装入药品;②通入一段时间N2;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1;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再通入一段时间N2;⑥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2。
【实验结论】
(4)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该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m、m1、m2表示)。
【反思评价】
(5)在探究过程中,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去掉装置D b.省略了步骤② c.省略了步骤⑤
四、计算题(4分)
23. 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现用200 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______kg。
(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2024年中考六校联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1个答案,各2分,共计30分)
1. 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备受南方“小土豆们”喜爱。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刻冰雕 B. 滚雪球 C. 燃篝火 D. 滑雪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刻冰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滚雪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燃篝火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滑雪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转移蒸发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造成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故选项操作错误;
B、蒸发操作中蒸发皿的温度较高,不能用手拿,需要用坩埚钳夹取,故选项操作错误;
C、闻气味的操作为:打开瓶塞,瓶口距离鼻孔前下方0.5米左右,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空气,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不能把鼻子放在容器口去闻气体,故选项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的加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杯搅拌,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故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C。
3. 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加油站内的空气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张贴一些禁火标志,如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A. 胃液
B. 波尔多液
C. 滤液
D. “84”消毒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胃液中含有盐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配制波尔多液,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能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D、“84”消毒液中含有水、次氯酸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物理性质中溶解性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故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氧气可支持燃烧,但氧气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作火箭燃料;故C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D正确。
故选: D。
6. 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很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阵阵香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分子的质量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很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阵阵香气”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进入鼻腔,所以闻到味道;闻到味道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体积变大、分子的质量变小无关。故B正确。
故选B。
7.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锂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锂硫电池的研发成果已处世界领先水平,有关锂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B. 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D.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可见其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此选项错误;
B、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原子的质子数是3,此选项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当温度升高时,碳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起来,此选项正确;
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此选项正确;
C.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此选项正确;
D.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此选项错误。
故选D。
9. 水是宝贵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A. 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 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 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 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对水资源的爱护行为,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水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使常温下雨水呈酸性,pH<7,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水在灭火时,对燃烧的物体进行降温,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故选C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但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3表示3个氧原子
B. 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C. S-2表示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3Mg2+中的“2”表示3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答案】B
【解析】
【详解】A、O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3个氧原子用3O表示,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故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表示为:Na+和Cl-,选项正确;
C、标注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1不省略,且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表示为,选项错误;
D、3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
故选B。
11.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含有C18分子
C. 由54个原子构成 D.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反式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式脂肪酸是由反式脂肪酸分子构成的,不含C18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式脂肪酸是由反式脂肪酸分子构成的,1个反式脂肪酸分子由5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9: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 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复杂的催化,在太阳光驱动下使甲烷和水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氢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B.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H2OCO2+4H2
C. 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
D. 该反应可以获取清洁、高能燃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2O和CO2属于氧化物,CH4属于有机化合物,H2属于单质,此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微观模型图可知,水和甲烷在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选项说法正确;
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此选项说法正确;
D、H2燃烧的热值高,且燃烧产物只有水,是清洁能源,故该反应可以获取清洁、高能燃料氢气,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 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
C. 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 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活动性Fe>Cu,银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Cu>Ag,可得出活动性Fe>Cu>Ag,正确;
B、实验②银的活动性比铜弱,银和硫酸铜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C、实验①中,溶质由硫酸铜变为硫酸亚铁,溶质质量减少,溶剂水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逐渐减少直至不再发生反应,错误;
D、实验①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错误;
故选A。
14.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探究催化剂对H2O2溶 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实验方案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点燃甲烷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产生水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实验只能够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氧元素,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二氧化锰和溶液的温度,所以该实验不能探究催化剂对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左侧试管中的铁钉既能够接触水分,还能够接触空气,一段时间后铁钉发生锈蚀,右侧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够接触水分,不能接触空气,一段时间后,铁钉不发生锈蚀,则该实验能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实验中,两个试管中的溶剂方便是水和汽油,且温度也不同,所以该实验不能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选项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的变化
B.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容器内压强变化
C.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D. 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和锌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显碱性,一开始pH大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等于7,后稀盐酸过量,pH<7,此选项正确;
B、在密闭容器中,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即容器内压强上升,待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降至起始压强的4/5处,之后不变。此选项错误;
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开始时只有一种物质: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有三种物质: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结束后有两种物质: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此选项正确;
D、过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体积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则图像的斜率较大,又知锌和铁足量,则稀硫酸消耗完,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硫酸中氢离子会全部转化为氢分子,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此选项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8分)
16. 叩问天穹,化学助力。
(1)偏二甲肼(C2H8N2)是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之一,该燃料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4X+3N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天宫空间站”采用众多先进科技,如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天线。钛镍合金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炒白菜、茶饮等,白菜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
【答案】(1)H2O (2)金属材料
(3)维生素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尚缺的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存在于4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小问2详解】
钛镍合金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
【小问3详解】
白菜属于蔬菜水果,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17.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
(1)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2)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已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大量存在Na+、H+、SO。关于NaHSO4性质的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③其水溶液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1)煮沸 (2)H2##氢气
(3)①②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因为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填煮沸;
【小问2详解】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①中气体较多,是氢气;
【小问3详解】
水溶液中,NaHSO4能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①其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钡中的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此选项正确;
②其水溶液中有氢离子,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此选项正确;
③其水溶液含有氢离子,能与锌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此选项正确;
故填:①②③。
18. 观察图1、图2中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
(2)B与D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3)若图2表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
(4)在特定条件下,A原子失去2个电子留下的原子核即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答案】(1)5##五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3 (4)He2+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EF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5种元素;
【小问2详解】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B与D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小问3详解】
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3=2+8+y,y=3;
【小问4详解】
在特定条件下,A原子失去2个电子留下的原子核即为α粒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He2+。
19. 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图2是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1)图1烧杯甲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__。
(3)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4)实验室要配置t3℃时10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要加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
【答案】(1)KCl##氯化钾
(2)t2℃时,KCl和KNO3溶解度相等
(3)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4)55g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乙烧杯中的固体有剩余,说明t1℃时甲烧杯中的固体的溶解度较大,所以烧杯甲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钾,故填KCl或氯化钾。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P点是K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在t2℃时的交点,则其含义是t2℃时,KCl和KNO3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KCl和KNO3溶解度相等。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KCl和KNO3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t3℃时1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21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则要配置t3℃时10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要加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55g,故填55g。
20. 图中的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为蓝色,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由两种元素组成,D与A属于同种类别,E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答案】(1)CuSO4
(2) ①. 2HCl+Ca(OH)2=CaCl2+2H2O ②. 复分解
【解析】
【分析】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则A为硫酸;A(硫酸)反应生成B,B的溶液为蓝色,则B为硫酸铜;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C为铁;D由两种元素组成,D与A(硫酸)属于同种类别,则D为盐酸;E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则E为氢氧化钙;由图可知,F由A(硫酸)反应生成,且能够与E(氢氧化钙)反应,则F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B为硫酸铜,且化学式为CuSO4,故填CuSO4。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D为盐酸,E为氢氧化钙,则D和E的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Cl+Ca(OH)2=CaCl2+2H2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三、实验题(共18分)
21.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CO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发生装置选取装置C,其优点为_______。
(4)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_______%时蜡烛不再燃烧。
【答案】(1)铁架台 (2) ①. ②. D
(3) ①. ②. a ③.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 ①. 与氧气接触 ②. 15.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铁架台;
【小问2详解】
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D;
【小问3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CO2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产生的气体应从a端通入;
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有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4详解】
①蜡烛燃烧过程中,随着装置中的氧气含量的减少,蜡烛熄灭,则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
②由图可知,当氧气含量变为15.3%时,氧气含量不变,说明此时蜡烛不再燃烧。
22. 某品牌威化饼干的配料如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部分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牛奶味威化饼干配料表: 小麦粉,白砂糖,植物油,乳粉,食用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
(1)饼干制作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准备】
称取质量为m的饼干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半透膜渗析(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得到待检液。将待检液平均分为甲、乙两等份。
任务一:定性验证饼干样品中的有关成分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许待检液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_______ 饼干中含有碳酸钠
Ⅱ.向步骤Ⅰ反应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饼干中含有_______
【交流讨论】小组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步骤Ⅰ中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任务二:定量测定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
(3)小组同学用待检液乙进行如图实验。主要步骤:①先_______,后装入药品;②通入一段时间N2;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1;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再通入一段时间N2;⑥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2。
【实验结论】
(4)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该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m、m1、m2表示)。
【反思评价】
(5)在探究过程中,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去掉装置D b.省略了步骤② c.省略了步骤⑤
【答案】(1)2NaHCO3Na2CO3+H2O+CO2↑
(2) ①. 有气泡产生 ②. NaCl##氯化钠 ③.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会对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100%或%
(5)c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纯碱、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小问2详解】
实验验证:
Ⅰ、实验结论是饼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Ⅱ、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向步骤Ⅰ反应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饼干中含有氯化钠(或NaCl);
交流讨论:小组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步骤Ⅰ中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会对氯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该实验是通过硫酸与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①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装置C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2-m1,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小问5详解】
a、去掉装置D,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中,导致测得二氧化碳偏多,则计算得出的碳酸钠偏多,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b、步骤②在反应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结果,若省略步骤② ,则导致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得二氧化碳偏多,则计算得出的碳酸钠偏多,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c、步骤⑤是在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使装置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钡C装置吸收,若省略步骤⑤,导致装置内残留一部分二氧化碳,导致测得二氧化碳偏少,则计算得出的碳酸钠偏少,导致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故选c。
四、计算题(4分)
23. 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现用200 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______kg。
(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1)84 (2)解:设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为x
=
x=125kg
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100%=62.5%
答: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62.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最终生成CO的质量为84kg,故填84。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