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初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国家重器所列举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北斗卫星”氮化镓芯片 B.“奋斗者”钢化玻璃观察镜 C.“中国天眼”合成树脂镜面 D.“山东舰”特种合金钢甲板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氮气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汽油挥发
4. 春节期间苏州湾的烟花秀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氛围。以下制作焰火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
A. C B. C. D.
5. 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表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可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
B. :2个氮分子
C. :2个铝离子
D. :仅能表示1个水分子
6.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7. 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碳酸钠有着广泛的应用。海水晒盐后精制得到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和氢氧化钠。以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可制得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侯氏制碱法)。
8. 下列有关碳酸钠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晒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 电解氯化钠溶液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所得副产物氯化铵可作氮肥
D 碳酸钠固体受热易分解
9. 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x=8
C. 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 中子数为17
10.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
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
11. 日常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用火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冷水
B. 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
C.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1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通过细沙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D.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13. 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带盖塑料杯,设计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m3,三者的关系为m1=m2>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1=m2,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垣定律
B. m1>m3,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
C. 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
D. 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封容器
14.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炼铁原理是用合适的物质将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
B. 日常生活中的废旧铁制品直接填埋处理
C. 铁制品高温处理烤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有防腐作用
D. 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15. 如图是、KCl和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时,100g饱和溶液中溶解了70g
C. 将℃时饱和溶液降温至℃,无晶体析出
D. 将℃时KCl和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6.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溶液沉淀 B.
C. D. AgCl沉淀溶液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对比实验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操作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固体极少溶解,溶液呈黄色
A. 实验①②可得出的结论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好
B. 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C. 对比实验③④可推知,能用汽油将碘水中溶解的少量碘“转移”到汽油里
D. 实验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相同
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鉴别和气体: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检验与NaOH溶液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取样,滴加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分离生石灰粉末和石灰石粉末: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19. 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与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成正比)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加的a溶液为稀盐酸
B. b→c段,pH下降,主要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 d→e段,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D. 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因为此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最少
20. 工业上以甲烷()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变换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O等元素
C. 整个流程中,理论上消耗16g能够得到8g
D. 常温下,洗涤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
二、非选择题(包括6题,共60分。)
21. 某学校开展“拾美老姑苏”实践活动,探秘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1)山塘街的姑苏小吃品种繁多,营养丰富。
①油氽团子的面皮中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②鲜肉中富含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形成易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该有机物名称是______。
③用漏勺把馄饨从水中捞起,这个动作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2)平江路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
①临街店铺门环上铜绿斑驳。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绿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产物。
②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③过氧化钙()可用作水体增氧剂,过氧根离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3)苏州评弹脍炙人口,吴侬软语,余音绕梁。
①琵琶弦多采用钢丝、尼龙等材质。钢丝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有的演奏馆照明设备采用三氟化氮太阳能电池。在铜的催化下,氟气()和反应得到三氟化氮()和氟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少量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1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A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中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向D中缓慢通入气体研究的部分性质,可证明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可证明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如图-2,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非遗“蓝染”这项古老的技艺越来越受到当下年轻人的追捧。一方白布,投入蓝色染料里,静候片刻,取出拆线、晾晒氧化、清水洗净,便得一块蓝染手帕。朵朵“白花”在蓝布上绽放,颇具艺术气息。
植物染料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蓝染后可增加纺织品纤维度、防虫蛀。其中的“蓝”指的是制蓝所用的蓝草。古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蓝草制取靛蓝的过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
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靛蓝,分子式为,微溶于水、乙醇、甘油和丙二醇,不溶于油脂,其耐热性、耐光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均较差。
蓝染所使用的蓝草不仅能染出美丽的图案,还具有杀菌解毒作用,是一种中药,就是人们感冒时常喝的“板蓝根”的原料。在我国某些山区,如果孩子不慎患有腮腺炎,父母会用蓝草汁液涂抹于孩子脸部,一夜后很快就会消肿。
(1)用蓝草制取靛蓝的过程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______。
A. 溶解 B. 搅拌 C. 蒸发 D. 灼烧
(2)靛蓝属于______(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其所含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对比棉布、真丝、化纤布的吸水性、耐酸性及耐碱性,发现棉布最适合蓝染。请写出鉴别棉布和真丝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4)根据靛蓝的性质,提出使用蓝染衣物的注意事项: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5)为监测蓝草发酵期间的靛蓝生物转化过程,通过调节初始pH、温度以及糖化酶浓度,对比粗靛及精靛的质量来优化制靛工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影响获得精靛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
24.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对硫酸铵化肥进行等级测定(该化肥中没有其它含氮物质)。
已知: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碱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③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表:
指标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1)实验时,向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生成逸出,其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认为用该实验装置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_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3)经同学们充分讨论,改进实验装置,排除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实验。取硫酸铵化肥样品27.0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6.8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4)若B中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代替,测得的硫酸铵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化肥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
b.滥用化肥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c.根据颜色可将常见化肥鉴别开来
d.硫酸铵可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25. 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Ⅰ.的捕集
一种利用CaO捕集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大气中含量上升会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
(2)“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研究发现,加热也可获得CaO,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制得CaO比石灰石分解制得的CaO捕集的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______。
Ⅱ.的资源化利用
(4)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2所示。反应①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②属于基本类型的______反应。
(5)以ZnO―为催化剂,以和为原料合成甲醇,主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同时发生副反应:。
①中Zr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图-3所示的合成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
③合成过程中,转化率()及甲醇选择性(,且甲醇选择性+CO选择性=100%)随温度的变化如题25图-4所示。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升高,但产物中甲醇含量降低,原因是______。
26. 碳酸锰和硫酸锰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均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铁的氧化物)为原料进行制备。
Ⅰ.制备高纯
一种以软锰矿为原料制备高纯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
①遇碱可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
②难溶于水、乙醇,在100℃时开始分解,潮湿时易被氧化。
(1)属于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浸取”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沉锰”反应为。若溶液碱性过强,所得粗产品中可能会混有______(填化学式)。
(4)“洗涤”时,不用蒸馏水洗涤,而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其原因是______。
Ⅱ.制备晶体
一种以软锰矿和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
①能将氧化为;
②常温下,部分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的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阳离子
开始沉淀的 7 1.9 8.1
完全沉淀的 9.5 3.2 10.1
(5)“酸浸”时,为提高锰的浸出率,除了将矿石粉碎、不断搅拌以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任写一条)。所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原因是______。
(6)“调pH”是为了除去,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加入也可将滤液中的转化为沉淀,同时生成固体,并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操作X”为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初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国家重器所列举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北斗卫星”氮化镓芯片 B.“奋斗者”钢化玻璃观察镜 C.“中国天眼”合成树脂镜面 D.“山东舰”特种合金钢甲板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化镓芯片不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成树脂属于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
B、氧气能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
D、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玻璃破碎 C. 冰雪融化 D. 汽油挥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钉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春节期间苏州湾的烟花秀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氛围。以下制作焰火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
A. C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是由Al、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是由K、N、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表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可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
B. :2个氮分子
C. :2个铝离子
D. :仅能表示1个水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中的“3”表示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故说法正确;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2表示2个氮分子,故说法正确;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A13+表示2个铝离子,故说法正确;
D、宏观上H2O可表示水这种物质,可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微观上H2O可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表示1个水分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D。
6.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B、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A。
7. 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由于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能用称量纸,故A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选项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不能向浓硫酸中注水,故C选项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装置和操作均正确,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碳酸钠有着广泛的应用。海水晒盐后精制得到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和氢氧化钠。以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可制得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侯氏制碱法)。
8. 下列有关碳酸钠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晒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 电解氯化钠溶液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所得副产物氯化铵可作氮肥
D. 碳酸钠固体受热易分解
9. 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x=8
C. 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 中子数为17
10.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
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
【答案】8. C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A、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氯化钠结晶析出,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
B、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需要通过,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说法错误;
C、所得副产物氯化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故C说法正确;
D、碳酸钠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A、氯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17=2+x+7,解得x=8,故B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为35.45-17=18.45≈18,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0题详解】
A、NaCl防腐主要利用的是高浓度的盐溶液使细胞脱水死亡而达到防腐的作用,与氯化钠的颜色状态无关,故A不具有对应关系;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与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无关,故B不具有对应关系;
C、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无关,故C不具有对应关系;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故D具有对应关系;
故选:D。
11. 日常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用火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冷水
B. 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
C.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炒菜时油锅着火,倒入大量水,油会飘到水上面,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燃烧更旺,应该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不正确;
B、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利用的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
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避免造成对人体的危害或引发火灾,故D正确;
故选:A。
1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通过细沙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D.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用细沙“过滤”即相当于过滤操作中使用的滤纸,可以阻止细小的难溶性颗粒状物质通过细沙,但不可以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符合题意;
C、自来水出厂前要用药剂杀菌消毒,除去水中的致病菌和病毒等,不符合题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的带盖塑料杯,设计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m3,三者的关系为m1=m2>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1=m2,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垣定律
B. m1>m3,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
C. 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
D. 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封容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m3,m1>m3,是因为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故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有气体生成,故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影响实验,故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封容器,但是无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无需使用密封容器,符合题意。
故选D。
14.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炼铁原理是用合适的物质将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
B. 日常生活中的废旧铁制品直接填埋处理
C. 铁制品高温处理烤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有防腐作用
D. 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炼铁原理是用还原剂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A不正确;
B、为了保护金属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日常生活中的废旧铁制品回收利用。B不正确;
C、经“发蓝”处理后的铁制品表面上的蓝黑色氧化膜能够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从而避免(减缓)钢铁腐蚀。C正确;
D、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5. 如图是、KCl和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时,100g饱和溶液中溶解了70g
C. 将℃时饱和溶液降温至℃,无晶体析出
D. 将℃时KCl和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溶解度: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故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化镁,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则该温度下,100g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C、将t3℃时硫酸镁饱和溶液降温至t1℃,降温后,硫酸镁的溶解度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无晶体析出,符合题意;
D、将t2℃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升温后,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t3℃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故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硫酸镁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钾大于硫酸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溶液沉淀 B.
C. D. AgCl沉淀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物质转化能一步实现,符合题意;
B、加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氢氧化铜生成,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不反应,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对比实验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操作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固体极少溶解,溶液呈黄色
A. 实验①②可得出的结论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好
B. 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C. 对比实验③④可推知,能用汽油将碘水中溶解的少量碘“转移”到汽油里
D. 实验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①②中溶质种类相同,溶剂种类不同,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不能溶于汽油,说明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好,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②③中溶剂种类相同,溶质种类不同,可以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不符合题意;
C、对比实验③④可知,碘能溶于汽油,难溶于水,故能用汽油将碘水中溶解的少量碘“转移”到汽油里,不符合题意;
D、通过②③实验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是不相同的,通过①②实验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是不相同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鉴别和气体: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检验与NaOH溶液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取样,滴加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分离生石灰粉末和石灰石粉末: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的燃烧产物是水,CH4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到的都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可除去水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加入硝酸银不能检验盐酸是否有剩余,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石灰石难溶于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得到石灰石粉末,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氢氧化钙,不能得到生石灰,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9. 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pH和电导率(与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成正比)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加的a溶液为稀盐酸
B. b→c段,pH下降,主要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 d→e段,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D. 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因为此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最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2可知,pH由开始的大于7逐渐减小到7,最后小于7。说明原溶液显碱性,不断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所以图-1滴加的a溶液为稀盐酸。A正确;
B、图-2中b→c段,pH逐渐下降,但仍然大于7,pH下降主要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可能是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的原因。B正确。
C、图-2中d点溶液的pH=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c→d段,表示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e段,表示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此时不再生成氯化钠,即NaCl的质量不变,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所以NaCl质量分数逐渐降低。C正确;
D、图-2中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90s之前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水生成,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不是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减少,所以90s时,f点的电导率最低,不是因为此时溶液中自由离子数量最少,而是离子浓度最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20. 工业上以甲烷()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变换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O等元素
C. 整个流程中,理论上消耗16g能够得到8g
D. 常温下,洗涤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16,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B、由图可知,交换塔中发生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从+2价变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从+1价变为0价,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变换塔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C、H等元素,错误;
C、结合B项的分析,整个流程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每消耗16份质量的甲烷,生成8份质量的氢气可知,理论上消耗16g甲烷能够得到8g氢气,错误;
D、由图可知,常温下,洗涤液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碳酸,碳酸与氯化钙溶液不会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氢,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包括6题,共60分。)
21. 某学校开展“拾美老姑苏”实践活动,探秘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1)山塘街的姑苏小吃品种繁多,营养丰富。
①油氽团子的面皮中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②鲜肉中富含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形成易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该有机物名称是______。
③用漏勺把馄饨从水中捞起,这个动作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2)平江路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
①临街店铺门环上铜绿斑驳。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绿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产物。
②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③过氧化钙()可用作水体增氧剂,过氧根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3)苏州评弹脍炙人口,吴侬软语,余音绕梁。
①琵琶弦多采用钢丝、尼龙等材质。钢丝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有的演奏馆照明设备采用三氟化氮太阳能电池。在铜的催化下,氟气()和反应得到三氟化氮()和氟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氨基酸 ③. 过滤
(2) ①. CO2、H2O##H2O、CO2 ②. 煮沸 ③. 18
(3) ①. 混合物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A、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富含糖类,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
B、油脂包括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不符合题意;
C、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等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在人体内,蛋白质会形成易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这种有机物的名称是氨基酸;
③用漏勺把小圆子从水中捞起,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u、C、H、O,反应物中也应含Cu、C、H、O,空气中含氢元素的物质是水、含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氧气也应参与了反应,故铜绿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CO2、H2O、O2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产物;
②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③过氧根离子带两个负电荷,得到两个电子,所以过氧根离子的核外电子数=2×8+2=18;
【小问3详解】
①钢丝主要由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属于混合物;
②在铜的催化下,氟气和氨气反应得到三氟化氮和氟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少量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1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A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中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向D中缓慢通入气体研究的部分性质,可证明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可证明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2,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锥形瓶 ②.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3) ①. 乙处干燥石蕊纸花不变色,甲、丙处湿润石蕊纸花变红色 ②. 丙处湿润石蕊纸花比甲处湿润石蕊纸花先变红色
(4)CaCO3+H2O+CO2=Ca(HCO3)2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A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入的氯化氢气体;
【小问3详解】
向D中缓慢通入气体,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可证明 CO2 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乙处干燥石蕊纸花不变色,甲、丙处湿润石蕊纸花变红色;
丙处湿润石蕊纸花比甲处湿润石蕊纸花先变红色,则证明 CO2 密度比空气大,先在下方聚集;
【小问4详解】
若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 ,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A点时,氢氧化钙反应完全,沉淀质量达到最大,从A点后,随着二氧化碳的量增多,碳酸钙质量下降,碳酸氢钙质量上升,生成碳酸氢钙还需要氢元素,说明水也参加反应,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非遗“蓝染”这项古老的技艺越来越受到当下年轻人的追捧。一方白布,投入蓝色染料里,静候片刻,取出拆线、晾晒氧化、清水洗净,便得一块蓝染手帕。朵朵“白花”在蓝布上绽放,颇具艺术气息。
植物染料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蓝染后可增加纺织品纤维度、防虫蛀。其中的“蓝”指的是制蓝所用的蓝草。古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蓝草制取靛蓝的过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
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靛蓝,分子式为,微溶于水、乙醇、甘油和丙二醇,不溶于油脂,其耐热性、耐光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均较差。
蓝染所使用的蓝草不仅能染出美丽的图案,还具有杀菌解毒作用,是一种中药,就是人们感冒时常喝的“板蓝根”的原料。在我国某些山区,如果孩子不慎患有腮腺炎,父母会用蓝草汁液涂抹于孩子脸部,一夜后很快就会消肿。
(1)用蓝草制取靛蓝过程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______。
A. 溶解 B. 搅拌 C. 蒸发 D. 灼烧
(2)靛蓝属于______(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其所含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对比棉布、真丝、化纤布的吸水性、耐酸性及耐碱性,发现棉布最适合蓝染。请写出鉴别棉布和真丝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4)根据靛蓝的性质,提出使用蓝染衣物的注意事项: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5)为监测蓝草发酵期间的靛蓝生物转化过程,通过调节初始pH、温度以及糖化酶浓度,对比粗靛及精靛的质量来优化制靛工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影响获得精靛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
【答案】(1)D (2) ①. 有机化合物 ②. 6:1 (3)灼烧、闻气味
(4)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不能高温洗涤等
(5)温度、糖化酶浓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蓝草制取靛蓝的过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故涉及到溶解、搅拌、蒸发,没有灼烧。
故选D;
【小问2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靛蓝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靛蓝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小问3详解】
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气味不同,故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小问4详解】
靛蓝微溶于水、乙醇、甘油和丙二醇,不溶于油脂,其耐热性、耐光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均较差,故使用蓝染衣物,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不能高温洗涤等;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影响获得精靛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糖化酶浓度,pH对其影响不大。
24.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对硫酸铵化肥进行等级测定(该化肥中没有其它含氮物质)。
已知: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碱石灰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③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表:
指标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1)实验时,向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生成逸出,其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认为用该实验装置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_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3)经同学们充分讨论,改进实验装置,排除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实验。取硫酸铵化肥样品27.0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6.8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4)若B中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代替,测得的硫酸铵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化肥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
b.滥用化肥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c.根据颜色可将常见化肥鉴别开来
d.硫酸铵可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答案】(1)Na2SO4
(2)碱石灰 (3)B装置增重6.8g即氨气质量为6.8g,设样品中含有的质量为,
氮元素的质量为,
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表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可知,20.5%<20.7%<21.0%,所以化肥的等级是合格品。
(4) ①. 偏大 ②.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偏大,即氨气质量偏大,从而导致硫酸铵的质量偏大
(5)a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有2个N原子,10个H原子,1个S原子,2个Na原子,6个O原子,反应后有2个N原子,10个H原子,2个O原子,故X中含有2个Na原子,1个S原子,4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O4。故填:Na2SO4。
【小问2详解】
同学们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由于硫酸能与氨气反应,需要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故填:碱石灰。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如果B中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代替,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偏大,即氨气质量偏大,从而导致硫酸铵的质量偏大,则导致所测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故填:①偏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偏大,即氨气质量偏大,从而导致硫酸铵的质量偏大。
【小问5详解】
a、化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故a说法正确;
b、滥用化肥可引起环境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污染,故b说法正确;
c、常见的氮、磷、钾三种化肥中,氮肥和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根据颜色可将磷肥鉴别开来,故c说法错误;
d、硫酸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释放出氨气,氮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散到空气中会降低氮肥的肥效,因此硫酸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不能混合施用,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气体干燥、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质量分数以及常见化肥的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 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Ⅰ.的捕集
一种利用CaO捕集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大气中含量上升会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
(2)“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研究发现,加热也可获得CaO,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制得的CaO比石灰石分解制得的CaO捕集的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______。
Ⅱ.的资源化利用
(4)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2所示。反应①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②属于基本类型的______反应。
(5)以ZnO―为催化剂,以和为原料合成甲醇,主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同时发生副反应:。
①中Zr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图-3所示的合成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
③合成过程中,转化率()及甲醇选择性(,且甲醇选择性+CO选择性=100%)随温度的变化如题25图-4所示。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升高,但产物中甲醇含量降低,原因是______。
【答案】(1)温室效应
(2)
(3)该反应所制得的CaO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大
(4) ① 减小 ②. 分解反应
(5) ①. +4 ②. 16:9 ③. 温度升高有利于副反应的进行,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量更多,但是更多的CO2是转化为CO,较少的CO2转化为甲醇
【解析】
【小问1详解】
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会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小问2详解】
“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为高温下分解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该反应所制得的CaO比石灰石制得的氧化钙更加疏松多孔,疏松多孔的CaO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更大,捕集CO2的效果更好,故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大;
【小问4详解】
①反应①过程中,根据化学式代数和为0可知,所以反应①中,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以反应①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②反应②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氧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5详解】
①ZrO2中Zr的化合价为;
②由图可知,该过程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6+4):(2+16)=16:9;
③随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但产物中甲醇含量降低,原因是温度升高有利于副反应的进行,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量更多,但是更多的CO2是转化为CO,较少的CO2转化为甲醇。
26. 碳酸锰和硫酸锰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均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铁的氧化物)为原料进行制备。
Ⅰ.制备高纯
一种以软锰矿为原料制备高纯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
①遇碱可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
②难溶于水、乙醇,在100℃时开始分解,潮湿时易被氧化。
(1)属于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浸取”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沉锰”反应为。若溶液碱性过强,所得粗产品中可能会混有______(填化学式)。
(4)“洗涤”时,不用蒸馏水洗涤,而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其原因是______。
Ⅱ.制备晶体
一种以软锰矿和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
①能将氧化为;
②常温下,部分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的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阳离子
开始沉淀 7 1.9 8.1
完全沉淀 9.5 3.2 10.1
(5)“酸浸”时,为提高锰的浸出率,除了将矿石粉碎、不断搅拌以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任写一条)。所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原因是______。
(6)“调pH”是为了除去,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为______。加入也可将滤液中的转化为沉淀,同时生成固体,并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操作X”为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答案】(1)盐 (2)
(3)
(4)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但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
(5) ①. 升温 ②. 避免后续反应中消耗更多的石灰乳
(6) ①. ②.
(7)冷却结晶
【解析】
【小问1详解】
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小问2详解】
“浸取”反应生成是指二氧化硫与反应生成MnSO4,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若溶液碱性过强,遇碱可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所得粗产品中可能会混有。
【小问4详解】
“洗涤”时,不用蒸馏水洗涤,而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其原因是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但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所以不能用水洗涤,而用乙醇洗涤,同时乙醇易挥发,便于碳酸锰干燥。
【小问5详解】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为提高锰的浸出率,除了将矿石粉碎、不断搅拌以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消耗石灰乳来中和硫酸的量增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小问6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完全沉淀时pH为3.2,开始沉淀时pH为8.1,在除去铁离子而不影响的情况下,pH应控制在。可将滤液中的转化为沉淀,同时生成固体,并放出气体,生成物含有氢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参与了反应,碳酸钙、水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钙、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7详解】
从溶液中得到的“操作X”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