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降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减污: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扩绿:大力植树造林
D.增长: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3.应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情况 措施
A 运浓盐酸的槽车发生泄漏 向泄漏处喷水,并用熟石灰围堵泄漏的酸液
B 实验时稀硫酸溅到衣服上 用大量水冲洗
C 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夜间燃气泄漏 用打火机检查漏气之处
A.A B.B C.C D.D
4.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铝的原子序数是13
C.Al2O3中Al的化合价为+2价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泽布替尼(C27H29N5O3)是我国史上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泽布替尼属于氧化物
B.泽布替尼由4个元素组成
C.泽布替尼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氢元素
D.泽布替尼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6.实验室用氢氧化钙粉末和氯化铵粉末混合后加热的方法制备一瓶NH3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固体
C.加热反应 D.收集NH3
7.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
B.CO有还原性﹣﹣﹣在冶金上炼铁
C.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8.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有煮沸或蒸馏等步骤
9.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
①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②CO2气体中混有少量CO气体,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气体;
③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④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⑤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10.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假设铜片各处温度相等)。关于该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切勿取大块,实验时要从侧面观察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5分)
11.从Fe、O、H、C、Ca五种元素中选取合适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每空各填一种即可.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燃料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
(4)一种非金属单质
(5)一种含正三价元素的氧化物 .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荔枝、香蕉、木瓜、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尤以荔枝最为著名。如表列出的是每100g荔枝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蛋白质 油脂 钙、钾、铁、锌 X
质量 85g 16.6g 0.9g 0.2g 153.4mg 43ug
①表中“X”是指六类基本营养素中的 。
②“钙130mg”里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③这些营养成分中,能在人体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 。
④吃下荔枝后,它所含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成 ,同时放出能量。
(2)杭州2023年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制作它们的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聚酯塑料)。
①纯羊毛属于 (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②初步鉴别羊毛和PET的简单方法是 。
13.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 kg。
(2)如图1所示,9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所得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90℃,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g。
(3)如图2所示,6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MgSO4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试管中的镁条和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此时可观察到烧杯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原因是 。
14.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l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 ;
(2)B中含有的物质是 ;
(3)操作③名称是 。
(4)滤液B与过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的反应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5.(7分)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装置B相比,选用装置C的优点有 。
(4)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则可将氢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16.国家对化学实验室废弃药品的处理有严格要求,处理关键是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铁粉、碳粉、碳酸钠、氧化铜、氯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图实验:
【实验一】
(1)操作I的名称是 。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没有气泡冒出,固体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原废弃物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二】
步骤一:
步骤二:取混合物D中的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混合物D中有白色沉淀,则原废弃物中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向混合物D中加过量稀硝酸的现象是 。
(5)混合物F中有白色沉淀,其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反思与评价:若将氢氧化钡溶液改换成 溶液,即可将无法确定的物质检验出来。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17.(5分)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12.4克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0克气体.求:
(1)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所有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2分)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降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减污: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扩绿:大力植树造林
D.增长: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降碳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做法不合理;
B、减污即减少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能减少污染。B做法不合理;
C、扩绿即扩大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空气质量。C做法合理。
D、生活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做法不合理。
故选:C。
3.应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情况 措施
A 运浓盐酸的槽车发生泄漏 向泄漏处喷水,并用熟石灰围堵泄漏的酸液
B 实验时稀硫酸溅到衣服上 用大量水冲洗
C 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夜间燃气泄漏 用打火机检查漏气之处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浓盐酸泄漏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B、根据稀硫酸溅到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C、根据酒精灯失火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D、根据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泄漏后喷水可防止挥发,盐酸是酸,能与碱反应,泄漏的酸液可用熟石灰围堵,做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的腐蚀性不如浓硫酸,溅到衣服上的稀硫酸,随着水分的蒸发,其浓度会变大,腐蚀性增强,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做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做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点燃燃气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易引起爆炸,因此燃气泄漏不能用打火机查漏,做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4.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铝的原子序数是13
C.Al2O3中Al的化合价为+2价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铝的原子序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Al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泽布替尼(C27H29N5O3)是我国史上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泽布替尼属于氧化物
B.泽布替尼由4个元素组成
C.泽布替尼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氢元素
D.泽布替尼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泽布替尼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泽布替尼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泽布替尼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29):(14×5):(16×3)=324:29:70:48,则泽布替尼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泽布替尼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实验室用氢氧化钙粉末和氯化铵粉末混合后加热的方法制备一瓶NH3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固体
C.加热反应 D.收集NH3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C。
7.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
B.CO有还原性﹣﹣﹣在冶金上炼铁
C.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含碳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说法。
【解答】解: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作电极,故A错误;
B、CO有还原性,在冶金上炼铁,故B正确;
C、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正确;
D、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决定了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8.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有煮沸或蒸馏等步骤
【分析】A、根据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来分析;
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含量来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D、根据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净化水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不正确;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而不是质量分数,故B不正确;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因此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没有煮沸或蒸馏等步骤,故D不正确。
故选:C。
9.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
①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②CO2气体中混有少量CO气体,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气体;
③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④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⑤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分析】根据CO2 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O在CO2中不能点燃,燃烧的条件,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质量守恒定律体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CO2 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
②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O在CO2中不能点燃,CO2气体中混有少量CO气体,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气体,错误;
③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正确;
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根据单质的概念可知,还需该物质是纯净物,错误;
⑤质量守恒定律体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关系,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该变化过程没有反应化学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假设铜片各处温度相等)。关于该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切勿取大块,实验时要从侧面观察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
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分析;
C、根据乒乓球片和滤纸片的大片不易燃烧分析;
D、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解答】解:A、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错误;
B、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
C、乒乓球片和滤纸片的大片不易燃烧,所以切勿取大块,故正确;
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0分)
11.(4分)从Fe、O、H、C、Ca五种元素中选取合适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每空各填一种即可.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燃料 C2H5OH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 CaCO3
(4)一种非金属单质 C
(5)一种含正三价元素的氧化物 Fe2O3 .
【分析】(1)酒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具有可燃性;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3)碳酸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固体;
(4)金刚石或石墨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5)铁元素的化合价在氧化铁中显+3价.
【解答】解:(1)酒精由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是C2H5OH.故填:C2H5OH.
(2)水属于氧化物,相对原子质量在氧化物中最小,化学式是H2O.故填:H2O.
(3)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固体,化学式是CaCO3.故填:CaCO3.
(4)金刚石、石墨属于非金属单质,化学式是C.故填:C.
(5)氧化铁属于氧化物,其中的铁元素化合价是+3,化学式是Fe2O3.故填:Fe2O3.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荔枝、香蕉、木瓜、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尤以荔枝最为著名。如表列出的是每100g荔枝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蛋白质 油脂 钙、钾、铁、锌 X
质量 85g 16.6g 0.9g 0.2g 153.4mg 43ug
①表中“X”是指六类基本营养素中的 维生素 。
②“钙130mg”里的“钙”是指 A (填字母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③这些营养成分中,能在人体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 蛋白质 。
④吃下荔枝后,它所含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放出能量。
(2)杭州2023年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制作它们的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聚酯塑料)。
①纯羊毛属于 天然纤维 (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②初步鉴别羊毛和PET的简单方法是 灼烧、闻气味 。
【分析】(1)根据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营养素的分解过程来分析;
(2)根据纤维的分类以及物质的组成及其鉴别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①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油脂与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所以X表示维生素;故答案为:维生素;
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钙130mg”里的“钙”是指钙元素;故答案为:A;
③蛋白质能在人体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故答案为:蛋白质;
④吃下荔枝后,它所含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
(2)①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答案为:天然纤维;
②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PET灼烧无此气味,所以初步鉴别羊毛和PET的简单方法是灼烧、闻气味;故答案为:灼烧、闻气味。
13.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 24 kg。
(2)如图1所示,9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所得的溶液为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90℃,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15 g。
(3)如图2所示,6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MgSO4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试管中的镁条和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此时可观察到烧杯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原因是 Mg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MgSO4的溶解度在6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分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1)如图1所示,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150kg×16%=24kg。
故答案为:24。
(2)如图1所示,9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50g,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90℃,饱和溶液中50g水溶解25g氯化钾,析出固体的质量是:40g﹣25g=15g。
故答案为:15。
(3)如图2所示,6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MgSO4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试管中的镁条和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此时可观察到烧杯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原因是Mg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MgSO4的溶解度在6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Mg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MgSO4的溶解度在6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4.(6分)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l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 ZnCl2 ;
(2)B中含有的物质是 Cu、Zn ;
(3)操作③名称是 蒸发 。
(4)滤液B与过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的反应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 。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l2固体,则可以加入锌将铜先置换出来,再用酸加以分离铜和锌的混合物。
【解答】解:
(1)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回收金属Cu可以加入锌将铜先置换出来,同时生成氯化锌。
故答案为:ZnCl2;(写名称也可);
(2)B中含有的物质为过量的A锌和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铜,故为Cu、Zn;
(3)为了得氯化锌固体,则操作③名称是蒸发;
(4)滤液B与过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故答案为:
(1)ZnCl2;
(2)Cu、Zn;
(3)蒸发。
(4)Zn+2HCl═ZnCl2+H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5.(7分)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与装置B相比,选用装置C的优点有 控制反应速率 。
(4)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则可将氢气从 b (选填“a”或“b”)端通入。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C用到了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进行分析;
(4)根据用装置E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所以选A为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C用到了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则可将氢气从b端通入。
故答案为:(1)试管;
(2)A;
(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速率;
(4)b。
16.(8分)国家对化学实验室废弃药品的处理有严格要求,处理关键是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由铁粉、碳粉、碳酸钠、氧化铜、氯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图实验:
【实验一】
(1)操作I的名称是 过滤 。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没有气泡冒出,固体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原废弃物中一定有 CuO、C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F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2HCl═CuCl2+H2O 。
【实验二】
步骤一:
步骤二:取混合物D中的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混合物D中有白色沉淀,则原废弃物中有 碳酸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OH)2+Na2CO3═BaCO3↓+2NaOH 。
(4)向混合物D中加过量稀硝酸的现象是 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 。
(5)混合物F中有白色沉淀,其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钠、硝酸和硝酸钡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AgNO3+NaCl=AgCl↓+NaNO3 。
(6)反思与评价:若将氢氧化钡溶液改换成 硝酸钡 溶液,即可将无法确定的物质检验出来。
【分析】(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2)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氢氧化钠。
(4)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
(5)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6)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通过操作Ⅰ得到固体和液体,是固液分离操作,故为过滤。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没有气泡冒出,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铁,固体未完全溶解,说明固体中含有碳,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是因为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说明原废弃物中一定有氧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HCl═CuCl2+H2O。
(3)取混合物D中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实验二中可观察到混合物D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3═BaCO3↓+2NaOH。
(4)向混合物D中加过量稀硝酸,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是一段时间后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
(5)混合物F中有白色沉淀,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F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过量)和硝酸钡(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6)经过上述两个实验,原废弃物中不能确认是否存在氢氧化钾,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为了确认其是否存在,且不影响其他物质的检验,需要对实验二中加入的某一种试剂做出如下修改:把步骤1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改为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如果取混合物D中上层清液少许,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钾。
故答案为:
(1)过滤;
(2)CuO、C;Fe;CuO+2HCl═CuCl2+H2O;
(3)碳酸钠;Ba(OH)2+Na2CO3═BaCO3↓+2NaOH;
(4)一段时间后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
(5)硝酸钠、硝酸和硝酸钡;AgNO3+NaCl=AgCl↓+NaNO3;
(6)硝酸钡。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17.(5分)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12.4克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0克气体.求:
(1)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所有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分析】(1)根据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即可解决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硫酸钠溶液,其中溶质硫酸钠由混合物中硫酸钠与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和,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反应后溶液质量,即可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2SO4质量为y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142 44
x y 2.20g
==
x=5.30g,y=7.10g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100%=57.3%
(2)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100%=12.9%
答:(1)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57.3%;
(2)反应后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