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1(成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化学模拟卷1(成都专用)
(共19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耐腐蚀
C.耐磨 D.熔点低
2.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到8月8日在成都举行。秉持“共话绿色大运,布局低碳未来”的理念,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倡导低碳办公,尽量使用自然光源
C.倡导清洁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倡导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生活资源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硫酸、盐酸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4.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两个氦气分子:He2 B.碳酸铵:NH4CO3
C.+2价的镁元素Mg2+ D.2个铁离子:2Fe3+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 B.银的元素符号:AG
C.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 D.4个氮原子:2N2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药品 D.点燃酒精灯
7.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水98g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8.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但会造成酸雨
C.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
D.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造成水污染
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数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图中x的值为3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10.中成药连花清瘟对清热解毒有一定的疗效,其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 (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关于连翘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连翘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B.连翘武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7:34:11
C.连翘甙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D.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4g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所以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点的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最少
C.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 鉴别NH4NO3和NH4Cl 加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
D 鉴别羊毛和腈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14.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15.根据下列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某品牌三种不同包装的牛奶和营养成分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牛奶的纸盒A覆盖有一层铝箔和塑料薄膜,则A包装盒属于___________材料。(填“合成”或“复合”)
(2)该牛奶中提供热量最多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该牛奶中缺乏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其中钠是指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3)牛奶C的塑料袋包装用热封法密封,这种塑料是___________(填“热固”或“热塑”)性塑料。
(4)野外工作常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三、综合应用题
16.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性质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反应
丙烷 ﹣189.7 ﹣42.1 C3H8+5O23CO2+4H2O
丁烷 ﹣138.4 ﹣0.5 2C4H10+13O28CO2+10H2O
(1)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________态(填“气”、 “液”或“固”);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____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
(3)气体燃料具有价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①若灶具上的风板调节不好,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 在厨房里扩散,遇明火会发生_____________的危险。
四、实验题
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CO2的收集和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仪器用品盒”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在“仪器用品盒”选择仪器______(填写仪器编号),可组装成一套制取CO2时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3)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图B为两个气球,若要其均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5)往C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6)D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当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变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在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情况下,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五、流程题
18.航母驱动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能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如图中每个齿轮代表一种物质,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可实现六种物质间的依次转化。已知:甲~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可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乙、丙是同一类别的物质,丙为蓝色沉淀,通常情况下丁为液体,已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俗名为______。丙→丁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已→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保持各物质和位置均不变,齿轮______(填“能”或“不能”)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实现物质间的依次转化。
(4)利用废旧机械齿轮(铜锌合金)回收Cu单质和制取ZnCl2的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固体C是______,步骤Ⅲ采用的操作是______。
②A~D中含Cu、Zn元素的是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 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
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
(1)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中考化学模拟卷1(成都专用)
(共19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耐腐蚀
C.耐磨 D.熔点低
【答案】B
【解析】A、强度高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青铜的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B、耐腐蚀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C、耐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青铜的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D、熔点低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青铜的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
2.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到8月8日在成都举行。秉持“共话绿色大运,布局低碳未来”的理念,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倡导低碳办公,尽量使用自然光源
C.倡导清洁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倡导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生活资源
【答案】C
【解析】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A正确;B、尽量使用自然光源,倡导低碳办公,可以节约能源,故B正确;C、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能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C错误;D、垃圾分类投放,积极回收利用,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故选C。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硫酸、盐酸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C
【解析】A、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具有酸的通性,A正确;B、花香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墙外也可以闻到花香,B正确;C、蔗糖放入水中只是溶解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蔗糖分子没有变化,C错误;D、水蒸气的分子间间隔比液态水的大,D正确。故选C。
4.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两个氦气分子:He2 B.碳酸铵:NH4CO3
C.+2价的镁元素Mg2+ D.2个铁离子:2Fe3+
【答案】D
【解析】A.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两个氦气原子:2He,选项错误;B.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得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铵根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铵:(NH4)2CO3,选项错误;C.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2价的镁元素,选项错误;D.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标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铁离子:2Fe3+,选项正确。故选D。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 B.银的元素符号:AG
C.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 D.4个氮原子:2N2
【答案】A
【解析】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Fe2O3,符合题意;B、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银的元素符号为Ag,不符合题意;C、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不符合题意;D、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氮原子表示为:4N,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药品 D.点燃酒精灯
【答案】C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C。
7.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水98g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答案】D
【解析】A、溶质质量=(10×98%)g=9.8g,1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质量=(9.8÷10% )=98g,溶剂质量=(98-9.8)g=88.2g,不符合题意;B、量取水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平齐,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浓硫酸加入水中,不符合题意;D、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符合题意。故选D。
8.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但会造成酸雨
C.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
D.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造成水污染
【答案】B
【解析】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具有氧化性,会使食物变质,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制作碳酸饮料,二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酸雨的形成是由于硫或氮的氧化物排放,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选项正确;D、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造成水污染,选项正确;故选B。
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数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图中x的值为3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g+20g+20g+xg=6g+17g+20g+20g,x=3,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A、由图可知,甲、乙、丙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是0,故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B、甲、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图中x的值为3,符合题意;D、甲、乙为反应物,丙为生成物,故该反应可表示为:+ 3=2,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中成药连花清瘟对清热解毒有一定的疗效,其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 (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关于连翘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连翘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B.连翘武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7:34:11
C.连翘甙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D.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4g
【答案】A
【解析】A、连翘甙是由连翘甙分子构成的,每个连翘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正确;B、连翘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7):(1×34):(16×11)=162:17:88 ,此选项错误;C、连翘甙由连翘甙分子构成,连翘甙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4+16×11=534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此选项错误。故选A。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所以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答案】A
【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推理合理,故符合题意;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推理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排在氢前的金属,推理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推理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点的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最少
C.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答案】D
【解析】A、曲线上的点代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P点为甲和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其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选项说法正确;B、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剂质量分数越小,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的溶剂质量分数最小,丙的溶剂质量分数最大,乙的溶剂质量分数中间大小,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剂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分数越小,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越少,则甲需要的水最少,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比较明显,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仍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甲的等于丙的,但是丙t2℃时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则降温到t1℃三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乙>甲>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 鉴别NH4NO3和NH4Cl 加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
D 鉴别羊毛和腈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答案】D
【解析】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但是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会成为铜粉中新的杂质,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B、硫酸钾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会成为新的杂质,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和氯化铵具有铵根离子,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D、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腈纶属于合成材料,灼烧不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填:D。
14.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答案】D
【解析】A、由于甲中加入5g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甲烧杯中是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丙烧杯中有晶体析出,则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错误;C、丁烧杯中KCl溶液是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可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计算,为,故错误;D、65gKCl溶液放入5g氯化钾得到70g溶液,丙过滤后得到饱和的丁和滤渣3g,则丁烧杯中是67g的氯化钾饱和溶液,由于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那么67g的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为17g,溶剂为50g,则甲中溶质为15g,乙中溶质为20g,因此40℃时,100g水中能溶解40g氯化钾达到饱和,故正确。故选D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15.根据下列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某品牌三种不同包装的牛奶和营养成分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牛奶的纸盒A覆盖有一层铝箔和塑料薄膜,则A包装盒属于___________材料。(填“合成”或“复合”)
(2)该牛奶中提供热量最多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该牛奶中缺乏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其中钠是指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3)牛奶C的塑料袋包装用热封法密封,这种塑料是___________(填“热固”或“热塑”)性塑料。
(4)野外工作常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1)合成;(2) 糖类;维生素;元素;(3)热塑;(4) ClO2 ; +4 ;肥皂水
【解析】(1)牛奶C的塑料袋包装用热封法密封,这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根据营养成分表可知,牛奶中含有的糖类最多,是人体所需的能量的主要来源;牛奶中缺乏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牛奶中的钠是指元素;(3)若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因而该塑料具有热塑性,牛奶C的塑料袋包装用热封法密封,这种塑料是热塑性塑料;(4)根据二氧化氯的化学名称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三、综合应用题
16.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性质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反应
丙烷 ﹣189.7 ﹣42.1 C3H8+5O23CO2+4H2O
丁烷 ﹣138.4 ﹣0.5 2C4H10+13O28CO2+10H2O
(1)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________态(填“气”、 “液”或“固”);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____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
(3)气体燃料具有价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①若灶具上的风板调节不好,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 在厨房里扩散,遇明火会发生_____________的危险。
【答案】(1) 气;可燃;(2)208g;(3) 产生CO有毒气体;浪费燃料;爆炸
【解析】(1)由物质的沸点可知,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由表格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丙烷和丁烷均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它们的化学性质是都具有可燃性;(2)
设58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
解得
答:58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208g。
(3)①含碳气体燃料由于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少,浪费燃料,会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等;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在厨房里扩散,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四、实验题
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CO2的收集和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仪器用品盒”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在“仪器用品盒”选择仪器______(填写仪器编号),可组装成一套制取CO2时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3)用A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图B为两个气球,若要其均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5)往C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6)D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当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变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在忽略滴入液体的体积情况下,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1)锥形瓶;(2)befgh;(3)m;(4)A;(5)溶液的红色刚刚消失;(6) CO2+2NaOH=Na2CO3+H2O ; HCl
【解析】(1)由图可知a是锥形瓶。(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若要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可使用塑料隔板,将固体药品放在塑料隔板上,将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加入,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控制气体能否排出,进而控制装置内的气压,使固液接触或分离,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目的,所以选择仪器编号为befgh。(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长管m端通入。(4)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里面装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选A。(5)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当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酚酞变为无色,故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刚刚消失,说明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6)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内压降,观察到气球明显胀大,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该反应的产物是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等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HCl溶液等。
五、流程题
18.航母驱动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能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如图中每个齿轮代表一种物质,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可实现六种物质间的依次转化。已知:甲~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可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乙、丙是同一类别的物质,丙为蓝色沉淀,通常情况下丁为液体,已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俗名为______。丙→丁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已→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保持各物质和位置均不变,齿轮______(填“能”或“不能”)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实现物质间的依次转化。
(4)利用废旧机械齿轮(铜锌合金)回收Cu单质和制取ZnCl2的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固体C是______,步骤Ⅲ采用的操作是______。
②A~D中含Cu、Zn元素的是______。
【答案】(1) 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复分解反应;(2)CO2+2NaOH=Na2CO3+H2O;(3)不能;(4) Cu和Zn(或铜和锌);过滤 ; A、B、C
【解析】甲可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则甲是碳酸钠,乙、丙是同一类别的物质,丙为蓝色沉淀,则丙是氢氧化铜,由于甲能转化为乙,所以乙是氢氧化钠,通常情况下丁为液体,丙能转化为丁,则丁是水,已为气体,已能转化为甲,则已是二氧化碳,丁能转化为戊,戊能转化为己,则戊是氧气,代入验证,合理。(1)由分析可知,乙是氢氧化钠,故乙的俗名为火碱或烧碱或苛性钠;丙是氢氧化铜,丁是水,氢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丙→丁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由分析可知,已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已→甲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碳酸钠(甲)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已),二氧化碳(已)通过光合作用可生成氧气(戊),氢气在氧气(戊)中燃烧可生成水(丁),水(丁)不可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铜(丙),氢氧化铜(丙)也可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钠(乙),故保持各物质和位置均不变,齿轮不能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实现物质间的依次转化。(4)①由图可知,固体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步骤Ⅲ采用的操作能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故是过滤操作;②由图可知,A中含氧化铜和氧化锌,B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C是铜和锌的混合物,D中含有氯化锌,故A~D中含Cu、Zn元素的是A、B、C。
六、科学探究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 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
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
(1)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
【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硅胶、无水醋酸都不含有水 ;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了红色;溶液的pH减小,减小至7 ;NaOH+HCl=NaCl+H2O;放热; HCl、NaCl;①②④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Ca2+、CO32-(合理即可)
【解析】[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显红色,加入稀盐酸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实验二](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说明了硅胶、无水醋酸都不含有水;(2)由于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水,水能使硅胶由蓝色变成了红色,所以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了红色。
[实验三](1)由图4可知,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溶液的pH减小,减小至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溶液的pH减小;NaOH+HCl=NaCl+H2O。(2)由图3可知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了酸和碱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pH小于7,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该溶液含有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氧化铜、镁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铜和水,氯化镁和氢气,故填:HCl、NaCl;①②④。(4)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比如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Ca2+、CO32-。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1)( 无答案)

下一篇: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