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长沙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五大题,23小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1月,长沙城区迎来首场降雪,大家都尽情享受大雪带来的快乐。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撒盐融雪 B. 铲车铲雪 C. 烧炭取暖 D. 堆雪人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固体
C. 点燃酒精灯 D. 移走蒸发皿
3.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 空气中的氧气可燃烧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D. 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PM2.5等
4. 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水结成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6. 2024年3月,中国首家光储一体“零碳餐厅”——麦当劳广州云山天地餐厅开业。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零碳餐厅”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 二氧化碳能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
D.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7. 每年的11月9日被设定为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
A. 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 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D. 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8. 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B 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银.
C. 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大量使用银作导线
D.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组分金属的熔点高.
9.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生活中做法正确的是
A. 食盐水可以除去铁锈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冰箱除味剂
C.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后除去
D. 烧碱(NaOH)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0.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并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会上强调,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为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农药 B. 大量使用化肥
C.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用合适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11. 逻辑推理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碱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故CO2也是有机物
D. 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能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铁粉和碳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统的小吃,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氨基酸中较多的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
B. 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g
C. 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
D. 亮氨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4. 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pH=7的溶液呈中性
B. 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 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每天喝大量可乐等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B. 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延长保质期
C. 制作面包时加适量的小苏打粉使其更蓬松
D. 将霉变的大米洗净晾千做成米线销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16. 科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证实了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橄榄石。根据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橄榄石可以分为镁橄榄石(Mg2SiO4)和铁橄榄石(Fe2SiO4)两种类型。橄榄石作为一种矿物,在地质学和宝石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1)镁橄榄石(Mg2SiO4)中含有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2)已知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7.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2)要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t1℃时,相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这两种物质,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_______氯化钠的质量(填“=”、“>”或“<”)。
19.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制该农药的化学原理是熟石灰与硫酸铜起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SO4,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低浓度的铜离子。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
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配制时,加入药品的次序不可弄错,否则配制的药液会随即沉淀,失效。
(1)波尔多液_______溶液(填“是”或“不是”)。
(2)配制波尔多液时,_______用铁制容器(填“能”或“不能”)。
(3)用下列物质配制波尔多液时,往容器中加入药品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熟石灰 ②水 ③硫酸铜溶液
20. 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浆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木头燃烧后生成灰,“灰”的成分中含有K2CO3,是一种常用的钾肥。以下物质中,同样可作钾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KCl B. NH4NO3 C. K2SO4
(2)①和②均为同一操作,在实验室里该操作名称是_______。
(3)制取KOH的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以外还有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所以可以选择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_____,则为二氧化碳。
22. 铁是世界生产量最大的金属,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铁的锈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知识回顾】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实验探究】
该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一段时间后,在A和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和D中铁钉有锈蚀。
(2)B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
(3)以上装置_______的实验对比(填字母代号),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
(4)C中的铁钉比D中的锈蚀更严重,原因可能是______。
【拓展探究】
(5)为进一步探究铁钉锈蚀过程中气态物质的变化,该小组按示意图E所示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同时测量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直至铁钉表面全部生锈。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趋势为______;请你解释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问2分,第2问3分,共5分。)
2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实际生产的纯碱产品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2.0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46.0g,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59.2g。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024年长沙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五大题,23小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1月,长沙城区迎来首场降雪,大家都尽情享受大雪带来的快乐。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撒盐融雪 B. 铲车铲雪 C. 烧炭取暖 D. 堆雪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撒盐融雪,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铲车铲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烧炭取暖,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堆雪人,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固体
C. 点燃酒精灯 D. 移走蒸发皿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 空气中的氧气可燃烧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D. 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PM2.5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A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B错误;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空气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包括PM2.5)、总悬浮颗粒物这六种。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没有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4. 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水结成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是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而汞原子的大小不变,故A不合理;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而碳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不合理;
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水结成冰,水分子也是在不断地运动,故C不合理;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D合理;
故选:D。
6. 2024年3月,中国首家光储一体“零碳餐厅”——麦当劳广州云山天地餐厅开业。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零碳餐厅”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 二氧化碳能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
D.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零碳餐厅”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A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B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加热时,一氧化碳能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故C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7. 每年的11月9日被设定为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下列有关消防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
A. 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 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D. 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因此高层住宅起火,不能乘电梯逃生,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C、电器因短路起火,不能用水灭火,防止发生触电危险,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该选项说法合理;
故选:D。
8. 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B 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银.
C. 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大量使用银作导线
D.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组分金属的熔点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自然界中铁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常温下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铁锈。所以自然界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A不正确;
B、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银的金属活动性。B正确;
C、银导电性虽好,但价格高,所以银通常使用在高档音响设备上,不用在通常的导线上。C不正确;
D、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9.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食盐水可以除去铁锈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冰箱除味剂
C.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后除去
D. 烧碱(NaOH)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盐与铁锈不反应,且食盐水能加快钢铁的锈蚀,因此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故A做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常用于冰箱除味剂,故B做法正确;
C、汽油能溶解油污,因此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溶解后除去,而不是乳化,故C做法错误;
D、烧碱(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D做法错误;
故选:B。
10.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并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会上强调,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为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农药 B. 大量使用化肥
C.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用合适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D、用合适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瘪种子会浮起,好的种子会下沉,符合题意。
故选D。
11. 逻辑推理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碱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故CO2也是有机物
D. 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能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推理正确;
B、碱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是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显碱性的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故B推理错误;
C、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O2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C推理错误;
D、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是能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推理错误;
故选:A。
1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铁粉和碳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粉和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后得不到铁,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干燥除去水分后得到一氧化碳,B正确;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NaCl和H2O,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得到NaCl、H2O和CO2,CO2逸散到空气中,最终得到的是NaCl溶液,得不到氢氧化钠溶液,C错误;
D、氯化铵和硝酸铵都含有铵根离子,与熟石灰反应都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无法鉴别,D错误。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统的小吃,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氨基酸中较多的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
B. 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g
C. 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
D. 亮氨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亮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正确;
B、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3)+14+(16×2)=72+13+14+32=13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B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亮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6:13,故C说法正确;
D、亮氨酸由亮氨酸分子构成,亮氨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
14. 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pH=7的溶液呈中性
B. 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 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pH=7时,溶液呈中性,故A正确;
B、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C错误;
D、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D正确。故选C。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每天喝大量可乐等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B. 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延长保质期
C. 制作面包时加适量的小苏打粉使其更蓬松
D. 将霉变的大米洗净晾千做成米线销售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合理膳食的要求,每天喝大量可乐等碳酸饮料不能代替饮水,有损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B、食品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依法适量添加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面包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霉变的花生、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做成米线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16. 科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证实了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橄榄石。根据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橄榄石可以分为镁橄榄石(Mg2SiO4)和铁橄榄石(Fe2SiO4)两种类型。橄榄石作为一种矿物,在地质学和宝石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1)镁橄榄石(Mg2SiO4)中含有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2)已知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1)2##两##二
(2)+2
【解析】
【小问1详解】
镁橄榄石(Mg2SiO4)中含有镁、硅、氧三种元素,其中镁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硅带有石字旁,氧带有气字头,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镁橄榄石中含有2非金属元素;
【小问2详解】
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2x+(+4)+(-2)×4=0,解得x=+2。
17.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2)要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t1℃时,相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这两种物质,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_______氯化钠的质量(填“=”、“>”或“<”)。
【答案】(1)4:5 (2)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3)=
【解析】
【小问1详解】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0g,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80g:100g=4:5;
【小问2详解】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小问3详解】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这两种物质,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
19.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制该农药的化学原理是熟石灰与硫酸铜起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SO4,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低浓度的铜离子。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
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配制时,加入药品的次序不可弄错,否则配制的药液会随即沉淀,失效。
(1)波尔多液_______溶液(填“是”或“不是”)。
(2)配制波尔多液时,_______用铁制容器(填“能”或“不能”)。
(3)用下列物质配制波尔多液时,往容器中加入药品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熟石灰 ②水 ③硫酸铜溶液
【答案】(1)不是 (2)不能
(3)①②③(或②①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浊液,不是溶液;
【小问2详解】
铁与硫酸铜能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小问3详解】
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配制时,加入药品的次序不可弄错,否则配制的药液会随即沉淀,失效,因此往容器中加入药品合理的顺序是①熟石灰、②水、③硫酸铜溶液或②水、①熟石灰、③硫酸铜溶液。
20. 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浆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木头燃烧后生成灰,“灰”的成分中含有K2CO3,是一种常用的钾肥。以下物质中,同样可作钾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KCl B. NH4NO3 C. K2SO4
(2)①和②均为同一操作,在实验室里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3)制取KOH的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以外还有______。
【答案】(1)AC (2)过滤
(3)置换反应 (4)CaCO3##碳酸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A、KCl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硝酸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2详解】
①和②均为同一操作,都是将将沉淀和溶液分离,为过滤操作;
【小问3详解】
“制浆”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池”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小问4详解】
既可做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流程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反应池中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钾,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以外还有CaCO3 (或碳酸钙)。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所以可以选择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_____,则为二氧化碳。
【答案】(1)集气瓶 (2)B
(3)大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
【小问3详解】
由于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选择C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22. 铁是世界生产量最大的金属,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铁的锈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知识回顾】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实验探究】
该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一段时间后,在A和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和D中铁钉有锈蚀。
(2)B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
(3)以上装置_______的实验对比(填字母代号),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
(4)C中的铁钉比D中的锈蚀更严重,原因可能是______。
【拓展探究】
(5)为进一步探究铁钉锈蚀过程中气态物质的变化,该小组按示意图E所示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同时测量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直至铁钉表面全部生锈。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趋势为______;请你解释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
【答案】(1)氧气##O2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干扰实验
(3)AD(或AC) (4)C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更充分
(5) ①. 先增大后减小 ②. 压强增大的原因: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加入了稀盐酸、反应放热;压强减小的原因:铁生锈消耗氧气、温度恢复至室温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会生锈,故填:氧气;
【小问2详解】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实验中,B所用的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迅速冷却的原因是防止氧气再溶于水中,防止干扰实验;
【小问3详解】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会生锈,故C、D试管中铁钉会生锈,A试管中有空气,使用了干燥剂,故A装置中没有水,不会生锈,故对比AC或AD实验,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水 ;
【小问4详解】
C试管敞口,D试管密封,C中的铁钉比D中的锈蚀更严重,原因是C中的铁钉接触的氧气量比D中的多,铁钉与氧气接触更充分;
【小问5详解】
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铁与少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放热,故压强增大,稀盐酸与铁反应结束后,铁消耗水和氧气生成铁锈,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故压强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
压强增大的原因: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加入了稀盐酸、反应放热;压强减小的原因:铁生锈消耗氧气、温度恢复至室温。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问2分,第2问3分,共5分。)
2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实际生产的纯碱产品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2.0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46.0g,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59.2g。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8 (2)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1.2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0g+146.0g-159.2g=8.8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2024届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化学(一)(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师大名师金卷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C)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