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皖东名校中考模拟检测化学试卷(WDMXA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湿法炼铜
2.哈市正在打造“高寒地区智能公交系统”,多处公交站点已经设立了智能电子公交站牌,乘客可以通过智能公交站牌上的LED显示屏实时看到公交车辆的位置、速度、载客数等信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能电子公交站牌整体采用的镀锌钢板属于金属材料
B.LED显示屏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
C.智能电子公交站牌表面采用氟碳烤漆喷涂,主要是为了美观
D.电子公交站牌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在牙膏中常用大理石粉末做摩擦剂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等于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最简单的氢化物可用作燃料 B.空气中Y2的体积分数最小
C.W只有一种单质且很容易发生自燃 D.14克X与32克Z2完全反应生成46克XZ2
6.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① 稀有气体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金属元素
② 氦气 化合反应 天然气 非金属元素
A.A B.B C.C D.D
7.工业制硅的反应为,对于该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CO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B.SiO2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D.C发生了氧化反应
8.砸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抗癌大王”装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砸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砸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C.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砸属于金属元素,砸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B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C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10.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所示各区的 示例错误的一项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一定量的镁在密闭的氧气中燃烧
C.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100
B.要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温度应该控制在t3℃
C.当温度由t3℃→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D.从甲与少量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二、综合题(28分)
13.观察下列三幅微观结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1)图1和图2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乙醇的水溶液是否导电 (填“是”或“否”)。
(3)图3代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若向图3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变红,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类比图3的反应实质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实以立人廿载春风播雨露,验以求真满园桃李竞芳菲”,我校迎来建校20周年。已知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图中数字“2”中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数字“0”中相连物质按“逆时针”方向可以转化,符号“”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和D相连能反应;A与C中有相同原子团,且C的浓溶液溶于水放热;E、F为元素种类相同的氧化物。
(1)若E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F。
①在自然界中通过 实现“F→D”的转化。
②物质D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离子”)。
(2)若转化“E→F”发生的反应是,X为物质F,F的名称为 。
(3)日常生活中物质B耐腐蚀的原因 。
(4)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15.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 a 的名称为 。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
(3)若用 G 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空气应从 出。(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5)通常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目的是 。
(6)若要收集干燥的 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 CO2 从装置 H 的 (填“m”或“n”)端导入,试剂 X 是 。
1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甲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镁条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现象为 。
(2)小组同学称得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你认为该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 ,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交流】
(4)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分之一。
(6)2.4g镁条在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克,则a取值范围是 (结果保留1位小数)。
17.过氧化氢常温下可分解放出氧气。现有一瓶已开封但未使用的过氧化氢消毒液,商品标签如图所示。称量该瓶消毒液,发现溶液质量减少了12g(忽略水的蒸发)。
【产品名称】30%过氧化氢消毒液【主要成分】过氧化氢【规格】100mL(约110g)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瓶消毒液中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生活中可用浓度不超过3%的过氧化氧溶液消毒伤口。通过计算判断这瓶消毒液能否直接用于伤口消毒。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火药爆炸,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镀锌钢板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B.LED显示屏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选项说法正确;
C.智能电子公交站牌表面采用氟碳烤漆喷涂,不但是为了美观,而且还能隔绝钢铁与氧气、水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电子公交站牌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聚氯乙烯具有热塑性,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说法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水溶液呈碱性,且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可溶的物质,说法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错误;
D、牙膏中可使用轻质碳酸钙作摩擦剂,不能使用大理石粉末做摩擦剂,说法错误;
答案:B。
4.C
【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直接闻,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蒸发溶液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该选项操作正确;
D、不能将试管直接放在桌面上,用力将橡胶塞塞进试管中,试管会破裂,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5.A
【分析】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等于21,质子数=原子序数,设X的质子数为x,则Y的质子数为x+1,Z的质子数为x+2,故3x+3=21,x=6,故X为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氧元素,W为磷元素。
【详解】A、X为碳元素,X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为甲烷,甲烷可用作燃料,符合题意;
B、Y2为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C、W为磷元素,W有红磷、白磷等单质,白磷容易自燃,不符合题意;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故14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碳有剩余,不可能生成46g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氦气是稀有气体中的一种,即稀有气体包含氦气,选项错误;
B、有些反应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有些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些反应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正确;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即化石燃料包含天然气,选项错误;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两大分类,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故选B。
7.A
【详解】A.C得到氧元素,是该反应的还原剂,选项说法错误。
B.SiO2失去氧元素,是该反应的氧化剂,选项说法正确。
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选项说法正确。
D.C得到氧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B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数,硒原子的电子层数为4,则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选项错误;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4-2-8-18=6,选项正确;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来,选项错误;
D、由元素名称可知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2-8-18=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选项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B、氮气不会和铜反应,氧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固体氧化铜,能除去氧气,正确;
C、粗盐中的泥沙要把粗盐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然后蒸发溶剂即可,错误;
D、盐酸不和氯化钡反应,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中,硫、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Ba(OH)2+H2SO4=BaSO4↓+2H2O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D、中,铁、氢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不断加入,不断被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溶液中氧元素质量不断增加。错误。
B、从可知,反应过程中,镁减少的质量比氧气多,错误。
C、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氧气,所以最终闭容器中的压强低于起始时的压强,错误。
D、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因碳酸钙的质量相同,所以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质量相等。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更快。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t2℃时,乙的溶解度为37g,故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100,故此选项正确;
B、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要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温度应该控制在t3℃,故此选项正确;
C、温度由t3℃→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故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此选项正确;
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3.(1)酸性
(2)否
(3) NaCl、NaOH
【详解】(1)溴化氢溶液中有氢离子,应显酸性,故填:酸性;
(2)乙醇溶液中只有乙醇分子和水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填:否;
(3)图中可知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又因为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判断溶液呈碱性,溶质还有氢氧化钠,故填:NaCl、NaOH;
由图中可知,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另两种离子结合变成氯化钠,推测溴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另外两种离子结合生成溴化钠,故填:。
14.(1) 光合作用 分子
(2)过氧化氢(或双氧水)
(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 2Al+3ZnSO4=Al2(SO4)3+3Zn(或2Al+3FeSO4=Al2(SO4)3+3Fe或2Al+3CuSO4=Al2(SO4)3+3Cu等) 置换
【分析】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为Al,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A与C中有相同原子团,且C的浓溶液溶于水放热,则C为硫酸。
【详解】(1)①E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F,E、F为元素种类相同的氧化物,故E为CO,F为CO2,故“F→D”的转化为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在自然界中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实现;
②D为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物质D由分子构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原子、4个O原子、4个H原子,反应后有1个C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故X中含有2个H原子和2个O原子,个X的化学式为H2O2,X为物质F,F的名称为过氧化氢或双氧水;
(3)B为铝,日常生活中铝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氧气的氧化;
(4)C为硫酸,A与C中有相同原子团,故A中含有硫酸根离子,B为铝,故A和B能发生反应,故A为硫酸盐,可能为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等,故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SO4=Al2(SO4)3+3Zn,或2Al+3FeSO4=Al2(SO4)3+3Fe,或2Al+3CuSO4=Al2(SO4)3+3Cu等;
B为金属铝,A为硫酸盐,故A和B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15.(1)集气瓶
(2)AD或AF
(3)c
(4) C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检验二氧化碳
(6) m 浓硫酸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 a 的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是固态物质反应需加热的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装置组合为:AD或AF;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气,氧气气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空气从短管排出;
(4)制取二氧化碳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选择B或C固液不加热型装置。C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实验室常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
(6)为使气体和药品充分接触,混合气体应从从长口m进气;浓硫酸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且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
16.(1)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2)遵守
(3) 水 A中酚酞溶液变红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的活泼
(5)大于
(6)3.3g<a<4.0g
【详解】(1)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2)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填:遵守;
(3)根据资料内容: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操作的结论是黄色固体是氮化镁,故应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扩散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即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酚酞溶液变红,故填:水;A中酚酞溶液变红;
(4)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原因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的活泼,即镁容易与氧气反应,故填: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的活泼;
(5)镁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够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反应后剩余的气体较少,则实验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故填:大于;
(6)设2.40g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x,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质量为y,
x=4.0g
y≈3.3g
由以上计算可知,2.40g镁条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完全燃烧时,所得固体质量3.3g<a<4.0g;
17.(1)解:设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25.5g
(2)这瓶消毒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不能直接用于伤口消毒。
【详解】(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逸出,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过程见答案。
(2)过程见答案。
试卷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