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化学与农业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2PO4 B.CO(NH2)2
C.NH4HCO3 D.KCl
2.(本题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有颜色变化,则有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属于溶液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D.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则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3.(本题2分)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下列劳动方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劳动内容 劳动方法 化学知识解释
A 处理浑浊的水 加明矾 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B 给庄稼施氮肥和钾肥 加尿素和氯化钾 提供氮、钾营养元素
C 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D 去除冰箱异味 加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4.(本题2分)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生活常识: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明矾可用于净水。
B.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石灰水中和。
C.环保常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农药施放多一些没关系;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健康常识: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不能吃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5.(本题2分)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含钾复合肥的是
A.CO(NH2)2 B.KNO3 C.KCI D.Ca3(PO4)2
6.(本题2分)分离、提纯、检验、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回收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含有氯化钠 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鉴别两种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
D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7.(本题2分)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KCI B.CO(NH2)2 C.Ca(H2PO4)2 D.KNO3
8.(本题2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栽培作物。下列哪组物质因反应降低了肥效,而不能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的是(营养液中其他物质均不与它们反应)(  )
A.KCl和NaNO3
B.KOH和(NH4)2CO3
C.KCl和Ca(NO3)2
D.MgSO4和KNO3
9.(本题2分)“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质子数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
B.因为碳酸氢铵易挥发,所以需要密封阴凉处保存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0.(本题2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检验铵态氮肥
C.检验CO32-存在 D.用水吸收CO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磷酸二氢钾可用作复合肥( )
12.(本题2分)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
13.(本题2分)施用NH4HCO3后立即灌溉或盖土( )
14.(本题2分)硝酸铵属于复合肥料( )
15.(本题2分)雷雨天气时,氦气也可以与氧气等作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吸收利用。(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骤① (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字母)
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无明显变化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
(3)图2是化肥NH4HCO3上的标签,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是纯净物吗?含氮量是否达到16%?
【资料】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NH3极易溶于水。
【性质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D装置,加热,D中的现象是无色酚酞变成 色,仪器E的作用是 。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 ,B中的现象是 。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
【含量分析】
⑤结合标签中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 (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
⑥在A中加入20g 这种NH4HCO3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完全消失。得知:反应中产生NH3的质量为3.4g。(假设NH3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而且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 。
17.(本题10分)硫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同等级农用硫酸钾中硫酸钾的含量要求如下表: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硫酸钾(K2SO4)含量≥ (%) 92.6 83.3 61.1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从农用硫酸钾中取4.0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滤渣无损失)
(1)农作物出现下列症状时,宜施用硫酸钾的是 。
A.叶片变黄,植株长势弱 B.植株长得矮、生长速度慢 C.秸秆变软易倒伏,分蘖少
(2)实验中,证明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及现象)。
(3)过滤操作完毕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滤渣,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
(4)请根据硫酸钾的含量,判断该农用硫酸钾的质量等级。(不考虑其他指标,写出计算过程)
18.(本题10分)CO2作为一种碳资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室制取CO2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装置B中的止水夹k处于 (“打开”或“关闭”)状态。
(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得控制CO2的排放,用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 。
II.植物气肥
(4)在蔬菜大棚内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 ,促进生长。
III.生产化肥
(5)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
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CO2+2NH3=CO(NH2)2+X,X的化学式是 。
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CO2+NH3+H2O=NH4HCO3,该反应需在较 (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6)理论上,相同质量的NH3分别生产CO(NH2)2和NH4HCO3,消耗CO2的质量比为 。
IV.催化重整
(7)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适当增加 气体。
③生产过程中发现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 。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NH4)2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A。
2.D
【详解】A、化学变化伴随有颜色变化,但是有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液态氧会随着压力和浓度增加而颜色变深,但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但是混合物中也可能含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不能混合施用,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明矾加入水中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不能起杀菌、消毒的作用,该选项解释不合理;
B、尿素是由氮、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氮肥,氯化钾是由氯、钾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钾肥,能给植物提供所需的氮元素和钾元素,该选项劳动方法或解释合理;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选项劳动方法或解释合理;
D、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冰箱中有异味的气体,该选项劳动方法或解释合理;
故选A。
4.D
【详解】A、甲醛能和蛋白质发生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并能诱发癌变;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所以可用于净水,故A错误;
B、混有空气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否则多余的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的污染;由于可降解塑料能够降解,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C错误;
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黄曲霉毒素在高温下仍能存活,进入人体后能够危害肝脏健康,甚至诱发肝癌,故D正确。 故选D。
5.B
【分析】氮磷钾三种元素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氮磷钾三种元素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氮磷钾三种元素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详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
B、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含钾复合肥,故B正确;
C、KCI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能有氯酸钾,氯酸钾和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回收二氧化锰,应该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生成了氯化钠,可与后续滴加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且过量的稀盐酸也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无法判断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符合题意;
C、熟石灰会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钾与熟石灰则没有这种现象,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铁粉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然后过量即可达到氯化亚铁溶液,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分析】含有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的化肥是复合肥。
【详解】A. KCl是钾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CO(NH2)2是氮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C. Ca(H2PO4)2是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KNO3是复合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KCl和NaNO3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不符合题意;
B、KOH和(NH4)2CO3反应生成氨气,降低了肥效,不能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符合题意;
C、KCl和Ca(NO3)2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不符合题意;
D、MgSO4和KNO3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同时用来配制同一种营养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1.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2.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9.A
【详解】A、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质子数不变,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元素种类不变,符合题意;
B、因为碳酸氢铵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所以需要密封阴凉处保存,不符合题意;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不符合题意;
D、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铜片上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水下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两处白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实验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B、铵盐遇见碱放氨气,并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蓝色石蕊试纸不能检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此气体不一定就是CO2,也可能是其他气体,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此方法不会检验出是否含有CO32-,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CO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实验室中检验CO32-的方法是:向试剂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溶液中有CO32-。
11.正确
【详解】磷酸二氢钾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可用作为复合肥,故填:正确。
12.错误
【详解】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铵态氮肥,但可能是尿素等氮肥,该说法错误。
13.正确
【详解】碳酸氢铵易分解,易溶于水,因此施用碳酸氢铵后立即灌溉或盖土,该说法正确,故填:正确。
14.错误
【详解】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该说法错误,故填:错误。
15.错误
【详解】在雷雨天气,有少量氮气可以与氧气等作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吸收利用,故该说法错误。
【点睛】打雷时,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等作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这就为植物提供了大量的氮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16. 不是 a N2 C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红 防倒吸 产生小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NH4HCO3 NH3+ H2O+ CO2 混合物 79%
【详解】(1)步骤①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各种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填不是。
(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液态空气迅速气化,从周围吸收热量,降低温度,温度低于木条的着火点,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选a。
(3)用“ ”表示氮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一个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氮分子,符号为N2,故填N2。
(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所以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也为4:1,故选C。
(5)a.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c。
(6)做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时,在加药品以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填红。
(8)仪器E能够防止液体沿导管进入前面的装置,故填放倒吸。
(9)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水蒸气,水蒸气运动到试管口处遇冷成为小水珠,故填产生小水珠。
(10)碳酸氢铵受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B中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石灰水变浑浊。
(11)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符号表达式写为:NH4HCO3 NH3+ H2O+ CO2。
(12)纯净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7.7%
17.7%>16%,说明该化肥中除碳酸氢铵外,还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13)解:设纯净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79:17 = x:3.4g
X = 15.8g
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 ×100%=79%
答: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79%。
17.(1)C
(2)加入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3)①
(4)设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是
硫酸钾的含量是
92.6%>87>%83.3%,因此属于一等品
【详解】(1)秸秆变软易倒伏,分蘖少是由于缺少钾元素,而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C;
(2)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因此氯化钡过量后溶液中会出现钡离子,碳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结合为碳酸钡沉淀,故可加入碳酸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填:加入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3)根据滤纸是两次对折后展开一侧三层滤纸一侧一层滤纸,且过滤时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因此会看到有如图①的滤渣残留,故选:①;
(4)见答案
18.(1) 锥形瓶 集气瓶
(2) CaCO3+2HCl=CaCl2+H2O+CO2↑ 关闭
(3)压强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4)光合作用
(5) H2O 低
(6)1:2
(7) 二氧化碳/CO2 催化剂表面的积碳积聚变多,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b为锥形瓶、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
B装置中固体和液体处于分离状态,故此时装置B中的止水夹k处于关闭状态;
(3)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为H2O;
②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则该反应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6)合成尿素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2,而合成碳酸氢钠的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1,则相同质量的氨气分别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
(7)①由图可知,积碳反应为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碳,方程式为:;
②由于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从而完成消碳反应,则可在原料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从而减少积碳;
③积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消碳反应产生的碳,催化剂表面的积碳积聚变多,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下一篇:9.2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答案) 2023-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