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必刷卷】2024年化学中考仿真模拟卷A(徐州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化学中考仿真模拟卷A(徐州专用)
九年级化学
(共16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Fe-5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下列措施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回收废弃金属,实现资源再生 B.开发燃煤新技术,促进煤的完全燃烧
C.用工业废水灌溉,以节约用水 D.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C
【解析】A、回收废弃金属,实现资源再生,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A符合这一理念,不符合题意;
B、开发燃煤新技术,促进煤的完全燃烧,可以充分利用能源,可以节约资源,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B符合这一理念,不符合题意;
C、用工业废水灌溉,会造成水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C不符合这一理念,符合题意;
D、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D符合这一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得生石灰
B.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烧碱潮解、浓硫酸使纸张炭化等现象都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D.纯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以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答案】C
【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说法错误;
B、石灰乳的成分是氢氧化钙,可以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说法正确;
C、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不断溶解,发生潮解是由物理变化引起,浓硫酸使纸张炭化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出的碱为纯碱,说法正确。
故选C。
3.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a:表示2个钠原子 B.K+1:表示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
C.N:表示氮元素和氮气分子 D.2OH-:表示2个氢氧根
【答案】A
【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则2Na表示2个钠原子,选项正确;
B、标元素化合价时,先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出化合价的符号,再写出化合价的数值,则+1价的钾元素的化合价标为,选项错误;
C、元素符号从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1个原子,则N不是氮元素和1个氮原子,选项错误;
D、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即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选项错误,故选A。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溶于水,前者温度升高,后者温度下降
B.CH4和CO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向鸡蛋清中分别加入乙酸铅和浓硝酸,都产生白色沉淀
D.蜡烛和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故A正确;
B、CH4和CO都是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均为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向鸡蛋清中加入乙酸铅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溶液会出现黄色沉淀,故C错误;
D、蜡烛和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都是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故D正确。
故选C。
5.学会归纳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 )
A.健康常识 ①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②胃酸过多的患者可服用氨水中和过多的胃酸 B.生活常识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酒精除去 ②生活中可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C.防治污染 ①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回收处理 ②工业三废不处理达标就可以排放 D.安全常识 ①加油站内禁止接打电话 ②进入地窖前做灯火实验
【答案】D
【解析】A、①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正确;②氨水显弱碱性,具有刺激性,有毒,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①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含有氢氧化镁、碳酸钙等,不能与酒精反应,不可用酒精去除,错误;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发生反应,可去除油污,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废旧电池含有有害物质,所以必须集中回收处理,正确;②工业三废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否则会污染环境,错误;不符合题意;
D、①加油站内禁止接打电话,否则会引起爆炸,正确;②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入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铜具有导电性
B 浓硫酸用做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A、铜丝用于制作导线是由于铜具有导电性,说法正确;
B、浓硫酸用做干燥剂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是脱水性 ,说法错误;
C、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由于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说法正确;
D、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B。
7.、、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比的大
B.升高温度时,和的溶解度一定都增大
C.50℃时,的饱和溶液中含质量为
D.90℃的饱和溶液降至40℃,始终没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A、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A错;
B、根据图示,升高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温度高于70℃,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
C、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KNO3,所以180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KNO3质量为80g,故C正确;
D、根据图像,硫酸镁的溶解度90℃大于40℃,则90℃的MgSO4饱和溶液降至40℃,有晶体析出,故D错;
故选:C。
8.化学实验常有“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粗盐提纯 验证O2的性质 验证CO2的性质
异常情况 结果偏大 滤液浑浊 未看到火星四射 未看到石灰水混浊
解释 可能红磷的量不足 可能滤纸有破损 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通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
【答案】A
【解析】A、若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氧气完全消耗,会使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
B、若滤纸破损,则滤液会直接流出,可能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
C、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则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不会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则石灰水没有变混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该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A。
9.荷叶中含有荷叶碱()、莲碱()、鹅掌楸碱()具有清热解暑、平肝降脂等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碱()含有19个碳元素、21个氢元素和1个氮元素
B.莲碱()分子中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鹅掌楸碱()的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48
D.荷叶碱()和莲碱()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说荷叶碱( C19H21NO2 )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故A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莲碱( C18H17NO2 )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鹅掌楸碱( C17H9NO3 )的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4:(16×3)=9:14:48,故C说法正确;
D、荷叶碱( C19H21NO2 )和莲碱( C18H17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二者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相等,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甲为,则乙、丙、丁可能都是氧化物
②若甲为,则乙、丁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③若甲为石灰水,则乙为、丙为、丁为
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
【答案】A
【解析】①若甲为O2,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乙可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丙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丁可能是水,水通电分解生在氢气和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说法正确;
②若甲为 H2SO4 ,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能转化为硫酸,乙、丁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说法正确;
③若甲为石灰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乙为 CaCO3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丙为 CO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丁为 H2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二、填空与说明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1.(4分)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甲烷 B.小苏打 C.硝酸铵 D.医用酒精 E.生石灰
(1)可用于擦拭物品消毒的 ;
(2)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 ;
(3)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溶于水时能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 。
【答案】(1)D;(2)E;(3)A;(4)C
【解析】(1)医用酒精可以消毒,故填D。
(2)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故填E。
(3)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填A。
(4)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填C。
12.(8分)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宏观物质世界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1)根据图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甲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③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图为金属Zn和NaH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实际与Zn发生反应且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填符号)。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成下图。图中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

①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A的实现路径可以是 。
【答案】(1) 35.45 三
(2)H+
(3) 光合作用
【解析】(1)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②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所处的周期数,由图乙可知,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三周期;
③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Zn转化为Zn2+,H+转化为H2,其他离子不发生改变,因此实际与Zn发生反应且得到电子的粒子是H+;
(3)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A为含氧元素的单质,为氧气;D含氧元素,属于盐,且水溶液为蓝色,可以是硫酸铜;硫酸铜能转化为E,E属于碱,则E为氢氧化铜;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其中非氧元素显+4价,且能转化为氧气,则B可以为二氧化碳;C为酸,且能转化为硫酸铜,C为硫酸;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①D为硫酸铜,E为氢氧化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铵,则D→E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为二氧化碳,A为氧气,二氧化碳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
13.(4分)无机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盐”,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通称“化冰盐”。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Cl、FeCl3)为原料生产融雪剂,主要流程如图:

(1)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操作I和操作Ⅱ相同
B.固体甲和固体乙都为纯净物
C.溶液A中加过量熟石灰可将Fe3+全部转化为沉淀物
D.溶液B无需加盐酸,直接进行操作Ⅱ也能得到固体乙
(2)①溶液B中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 ,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Ⅱ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4)由以上流程获取的融雪剂固体乙中含有的物质是 。
【答案】(1)C
(2) 除去(或中和)过量的Ca(OH)2溶液
(3)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防止液体飞溅
(4)CaCl2和NaCl
【解析】(1)A、操作I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类,为过滤,操作Ⅱ为将液体变为固体,为蒸发,则操作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溶液A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铁,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则固体甲为氢氧化铁沉淀,熟石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过量的熟石灰甲中有氢氧化钙,所以甲属于混合物,而溶液B为氯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钠,而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则溶液C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蒸发得到固体乙,乙为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则固体乙为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溶液A中加过量熟石灰氢氧化钙可将Fe3+全部转化为沉淀物氢氧化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不加盐酸直接进行操作Ⅱ,则得到的固体乙中还含有氢氧化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由前面分析可知,溶液B中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a(OH)2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Ⅱ为蒸发,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
(4)由前面分析可知,固体乙中含有的物质为CaCl2和NaCl。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4.(9分)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
(1)写出A装置中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 。
(2)用装置B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用装置D收集O2的原因是 ;用装置D收集O2完毕,接下来的两步操作是 。
(3)要控制反应速率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组合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O2、H2和CO2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 氧气不易溶于水 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3) CE
(4)化合反应
【解析】(1)装置A中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2)装置B为固体加热型装置,由于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用此装置制取氧气,选用的药品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D装置收集;用装置D收集O2完毕,为防止水倒流至试管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选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也能和水反应,收集装置选E,要控制反应速率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组合是CE;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均为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复分解反应;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因此没有涉及化合反应。
15.(10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1)用坩埚钳夹住一片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较高温度时,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请解释原因 (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在15%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且附着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还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反思】
(2)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图1分析,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变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 (填名称)。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化亚铜(Cu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②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和Cl-。
③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
(4)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并洗涤干净后,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该溶液中含有Cl-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该溶液中含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
(5)Al和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大家猜测可能是Cu和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小组同学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是 。经过讨论CuCl是Cu与CuCl2化合反应生成。
【思维拓展】
(6)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化学电池(如图)。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烧杯中溶液始终无色。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B.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C.烧杯中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E.发生的反应为:
【答案】(1)
(2)
(3) 强 氢气
(4) 有白色沉淀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5)取Cu与15%的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6)CE
【解析】(1)铝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铝熔点较高,熔化的铝被包在氧化铝内,不滴落;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在铜的前面,铝能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红色的铜单质,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由图1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越来越小,即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呈酸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氢气;
(4)根据结论该溶液中含有Cl-,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资料可知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所以将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空气中的氧气会将氧化,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填: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5)结合图1和图2可知在50 °C时溶液的pH值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开始在常温下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还应考虑是否是温度的原因,改进的实验方案是取Cu与15%的 CuCl2 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故填:取Cu与15%的 CuCl2 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6)铜锌原电池的原理是:铜、锌两电极,一同浸入稀H2SO4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所以总反应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在铜的前面,即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离子被消耗,溶液酸性变弱,溶液pH值增大,C正确,符合题意;
D.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了电能,D错误,不符合题意;
E.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E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E。
四、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6.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取硫酸亚铁的原理,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屑。
(1)配制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g。
(2)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00;(2)152g
【解析】(1)配制 490g20% 的稀疏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疏酸为:。
(2)(2)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g。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化学中考仿真模拟卷A(徐州专用)
九年级化学
(共16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Fe-5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下列措施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回收废弃金属,实现资源再生 B.开发燃煤新技术,促进煤的完全燃烧
C.用工业废水灌溉,以节约用水 D.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得生石灰
B.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烧碱潮解、浓硫酸使纸张炭化等现象都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D.纯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以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3.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a:表示2个钠原子 B.K+1:表示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
C.N:表示氮元素和氮气分子 D.2OH-:表示2个氢氧根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溶于水,前者温度升高,后者温度下降
B.CH4和CO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向鸡蛋清中分别加入乙酸铅和浓硝酸,都产生白色沉淀
D.蜡烛和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5.学会归纳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 )
A.健康常识 ①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②胃酸过多的患者可服用氨水中和过多的胃酸 B.生活常识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酒精除去 ②生活中可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C.防治污染 ①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回收处理 ②工业三废不处理达标就可以排放 D.安全常识 ①加油站内禁止接打电话 ②进入地窖前做灯火实验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铜具有导电性
B 浓硫酸用做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7.、、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比的大
B.升高温度时,和的溶解度一定都增大
C.50℃时,的饱和溶液中含质量为
D.90℃的饱和溶液降至40℃,始终没有晶体析出
8.化学实验常有“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粗盐提纯 验证O2的性质 验证CO2的性质
异常情况 结果偏大 滤液浑浊 未看到火星四射 未看到石灰水混浊
解释 可能红磷的量不足 可能滤纸有破损 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通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
9.荷叶中含有荷叶碱()、莲碱()、鹅掌楸碱()具有清热解暑、平肝降脂等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碱()含有19个碳元素、21个氢元素和1个氮元素
B.莲碱()分子中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鹅掌楸碱()的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48
D.荷叶碱()和莲碱()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1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甲为,则乙、丙、丁可能都是氧化物
②若甲为,则乙、丁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③若甲为石灰水,则乙为、丙为、丁为
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
二、填空与说明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1.(4分)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甲烷 B.小苏打 C.硝酸铵 D.医用酒精 E.生石灰
(1)可用于擦拭物品消毒的 ;
(2)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 ;
(3)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溶于水时能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 。
12.(8分)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宏观物质世界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1)根据图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甲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③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图为金属Zn和NaH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实际与Zn发生反应且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填符号)。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成下图。图中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

①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A的实现路径可以是 。
13.(4分)无机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盐”,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通称“化冰盐”。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Cl、FeCl3)为原料生产融雪剂,主要流程如图:

(1)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操作I和操作Ⅱ相同
B.固体甲和固体乙都为纯净物
C.溶液A中加过量熟石灰可将Fe3+全部转化为沉淀物
D.溶液B无需加盐酸,直接进行操作Ⅱ也能得到固体乙
(2)①溶液B中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 ,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Ⅱ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4)由以上流程获取的融雪剂固体乙中含有的物质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4.(9分)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
(1)写出A装置中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 。
(2)用装置B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用装置D收集O2的原因是 ;用装置D收集O2完毕,接下来的两步操作是 。
(3)要控制反应速率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组合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O2、H2和CO2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5.(10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1)用坩埚钳夹住一片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较高温度时,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请解释原因 (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在15%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且附着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还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反思】
(2)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图1分析,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变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 (填名称)。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化亚铜(Cu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②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和Cl-。
③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
(4)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并洗涤干净后,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该溶液中含有Cl-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该溶液中含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
(5)Al和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大家猜测可能是Cu和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小组同学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是 。经过讨论CuCl是Cu与CuCl2化合反应生成。
【思维拓展】
(6)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化学电池(如图)。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烧杯中溶液始终无色。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B.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C.烧杯中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E.发生的反应为:
四、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6.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取硫酸亚铁的原理,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屑。
(1)配制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g。
(2)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夺冠必刷卷】2024年化学中考仿真模拟卷A(武汉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高考终极预测卷(5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