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B.有固体析出
C.由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制合金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 )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3.下列关于人体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说法恰当的是( )
A.常量元素是指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氧、碳、氢、氮四种元素
B.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C.常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11种元素
D.钙、铁、锌等元素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为便于观察,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5.2005年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艾滋病毒,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维生素P分子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62:15:128
D.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6.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有提高温度的作用
B.红磷不燃烧是因为它不是可燃物
C.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D.该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N2表示4个氮原子
B.Cl﹣中的“﹣”表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3C表示3个碳元素
D.H既可以表示氢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
8.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的是( )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油污
B.铜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聚四氟乙烯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d管收集到的气体能够燃烧
C.U型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4:1或者1:4
C.生成物的种类有2种
D.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
11.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A.kg B.kg C.kg D.kg
12.下列实验目的能通过对应实验方法达到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探究蜡烛的组成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个烧杯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C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取样,滴加稀硫酸至pH基本不变
D 鉴别化肥硫酸钾和氯化钾 取样,看颜色、闻气味、溶于水
A.A B.B C.C D.D
13.溶解氧一般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用实验装置测定河水、喷泉水及自来水的溶解氧数据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为自来水,b为喷泉水
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C.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不发生改变
D.管材选择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
14.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的化学式为H2O
B.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A→D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5.(8分)建湖可生产飞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橡胶属于 物(选填“有机”或”无机”);
(2)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 (填“大于”或“小于”) 纯铝;
(3)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
(4)玻璃钢属于 材料 (选填“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
(5)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填字母序号)
A.Fe2O3 B.Al2O3 C.Cu2S
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16.(10分)探究性学习﹣﹣对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
(1)如表列出了3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3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两面针儿童牙膏 珍珠王防臭牙膏 中华透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4)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 .
(5)某学生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盐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0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0g.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0g.(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请你计算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7.(7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固态物质和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写出两种推测)
①推测一: 。
②推测二: 。
(2)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①操作a的名称是 。
②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
18.(8分)(1)将空气中的氨气转化成各种氮肥的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图中的工艺流程,回答问题:
①流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②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1℃时,将3g乙物质加入1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N点表示在t2℃时甲物质形成的溶液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④欲使甲溶液从状态M变化为状态P,简单的操作步骤为 .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19.(10分)科学探究是培养化学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小明和兴趣小组同学看到过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于是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探究:
(1)【猜想与论证】小明根据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氧元素,提出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利用加热过氧化钙固体制取氧气时,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将过氧化钙加入试管中,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小明选择装置E收集氧气,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④停止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如何操作?
⑤检验气体。将 ,该气体是氧气。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组同学联想到工人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 (填“能”或“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反思与评价】实验证明过氧化钙在水中可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欲使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速率加快,你的建议是 。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氧气,若加热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B.有固体析出
C.由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制合金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柠檬酸显酸性,所以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有固体析出,有可能是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此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有固体析出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由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制合金,只是经高温熔合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 )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污染;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汽车尾气,不能减少PM2.5污染;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
【解答】解: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汽车尾气,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故选:A。
3.下列关于人体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说法恰当的是( )
A.常量元素是指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氧、碳、氢、氮四种元素
B.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C.常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11种元素
D.钙、铁、锌等元素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分析】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解答】解:A、常量元素不是指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氧、碳、氢、氮四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常量元素不是指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11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钙元素是常量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为便于观察,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分析】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放在火源附近,以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能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C、很多药品有毒、有害,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实验中做好防护,尽可能佩戴护目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2005年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艾滋病毒,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维生素P分子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62:15:128
D.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分析】A、根据维生素P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1个维生素P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维生素P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维生素P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维生素P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6个氧原子构成的,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7:30:1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有提高温度的作用
B.红磷不燃烧是因为它不是可燃物
C.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D.该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分析】A.热水能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并且能够给白磷、红磷加热;
B.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解答】解:A.热水能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并且能够给白磷、红磷加热,故错误;
B.红磷具有可燃性,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故错误;
C.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这一现象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N2表示4个氮原子
B.Cl﹣中的“﹣”表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3C表示3个碳元素
D.H既可以表示氢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N2表示2个氮分子,A错误;
B、Cl﹣中的“﹣”表示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B错误;
C、3C表示3个碳原子,元素不提个数,C错误;
D、H既可以表示氢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D正确;
故选:D。
8.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的是( )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油污
B.铜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聚四氟乙烯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油污,说法正确;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与导热性无关,说法错误;
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很近,可用于制铅笔芯,与导电性无关,说法错误;
D、聚四氟乙烯无毒,性质稳定,耐高温,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与密度小无关,说法错误。
故选:A。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d管收集到的气体能够燃烧
C.U型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产生氢气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水由水分子构成。
【解答】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c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密度比空气小,a中产生的是氢气,与负极相连,故A错误。
B、d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d中收集的是氧气,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产生氢气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c先收集满,故B错误。
C、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所以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故C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与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4:1或者1:4
C.生成物的种类有2种
D.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
C、根据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分析;
D、根据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分析。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4HCl+O22H2O+2Cl2;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故A说法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36.5×4):32=73:16或16:73,故B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生成物的种类有2种,故C说法正确;
D、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又有单质氯气生成,氧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1.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A.kg B.kg C.kg D.kg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设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x,则=b,x=kg。
故选:B。
12.下列实验目的能通过对应实验方法达到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探究蜡烛的组成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个烧杯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C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取样,滴加稀硫酸至pH基本不变
D 鉴别化肥硫酸钾和氯化钾 取样,看颜色、闻气味、溶于水
A.A B.B C.C D.D
【分析】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D、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无味,溶于水。
【解答】解:A、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个烧杯,能观察到烧杯壁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但只能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其它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B、镁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有气体氧气参与反应,只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pH逐渐减小到7,为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显酸性,pH<7,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选项正确。
D、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白色固体,无味,溶于水,无法鉴别,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3.溶解氧一般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用实验装置测定河水、喷泉水及自来水的溶解氧数据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为自来水,b为喷泉水
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C.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不发生改变
D.管材选择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
【分析】A、根据喷泉水溶解氧的含量大于自来水溶解氧的含量来分析解答;
B、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影响溶解氧的含量来分析解答;
C、根据水中的饱和氧气含量取决于温度,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会发生改变来分析解答;
D、根据管材选择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a喷泉水,b为自来水,而不是a为自来水,b为喷泉水,故A分析错误;
B、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影响溶解氧的含量,而不是不影响溶解氧的含量,故B分析错误;
C、水中的饱和氧气含量取决于温度,则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会发生改变,而不是不会发生改变,故C分析错误;
D、管材选择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故D分析正确;
故选:D。
14.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的化学式为H2O
B.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A→D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俗称纯碱,为碳酸钠;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A通常为气体,可以生成碳酸钠、碳酸钙,则A为二氧化碳气体;E是一种单质,且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氧气,则E为氧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A、C都可以生成D,D可以生成氧气,故D是水;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D为水,化学式为H2O,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D为水,E为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可生成水,故D和E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是二氧化碳,E为氧气,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是二氧化碳,D为水,A→D可以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15.(8分)建湖可生产飞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橡胶属于 有机 物(选填“有机”或”无机”);
(2)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 纯铝;
(3)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青菜 ;
(4)玻璃钢属于 复合 材料 (选填“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
(5)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A (填字母序号)
A.Fe2O3 B.Al2O3 C.Cu2S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物质的性质以及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橡胶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
(2)铝合金硬度和强度大于纯铝,故填:大于;
(3)青菜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故填:;
(4)玻璃钢是玻璃和塑料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填:复合;
(5)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A。
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6.(10分)探究性学习﹣﹣对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
(1)如表列出了3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3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两面针儿童牙膏 珍珠王防臭牙膏 中华透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碱 盐 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难溶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CaCO3CaO+CO2↑ ;② CaO+H2O═Ca(OH)2 ;③ Ca(OH)2+Na2CO3═CaCO3↓+2NaOH
(4)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 加入稀盐酸后,再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5)某学生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盐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0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0g.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0g.(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请你计算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2)根据摩擦剂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故填:碱;盐;氧化物;
(2)牙膏摩擦剂应该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填:难溶;
(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4)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加入稀盐酸后,再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故填:;
(5)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00g﹣278g=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x=5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答: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四.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7.(7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固态物质和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写出两种推测)
①推测一: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
②推测二: 铁和稀硫酸 。
(2)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①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
②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uSO4═MgSO4+Cu 。
③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稀硫酸 。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先和盐溶液反应。
【解答】解:(1)①推测一: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②推测二:铁和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①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②步骤②中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化学反应方程式:Mg+CuSO4═MgSO4+Cu;
③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稀硫酸;
故答案为:(1)①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②铁和稀硫酸;
(2)①过滤;
②Mg+CuSO4═MgSO4+Cu;
③稀硫酸。
18.(8分)(1)将空气中的氨气转化成各种氮肥的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图中的工艺流程,回答问题:
①流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
②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氧元素 .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1℃时,将3g乙物质加入1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2.5 g.
③N点表示在t2℃时甲物质形成的溶液处于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④欲使甲溶液从状态M变化为状态P,简单的操作步骤为 先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再加入甲物质至不再溶解 .
【分析】(1)①根据氨气转化成氮肥的过程图,分析流程Ⅰ中发生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判断;
(2)①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回答;
②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判断;
③根据N点的位置及意义分析;
④根据P碘的意义及溶液的转化分析回答.
【解答】解:(1)①由氨气转化成氮肥的过程图可知,在流程Ⅰ中,氢气和氮气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氨气,反应的方程式:N2+3H22NH3;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在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由于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氧元素.
(2)①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予一点,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t1℃时,将3g乙物质加入1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g.
③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N点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边,N点表示在t2℃时甲物质形成的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④欲使甲溶液从状态M变化为状态P,简单的操作步骤为先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再加入甲物质至不再溶解.
故答案为:(1)①N2+3H22NH3,化合反应;②氧元素;(2)①t1; ②12.5;③不饱和;④先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再加入甲物质至不再溶解.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9.(10分)科学探究是培养化学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小明和兴趣小组同学看到过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于是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探究:
(1)【猜想与论证】小明根据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氧元素,提出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利用加热过氧化钙固体制取氧气时,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序号)。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将过氧化钙加入试管中,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小明选择装置E收集氧气,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④停止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如何操作?
⑤检验气体。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内,若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组同学联想到工人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反思与评价】实验证明过氧化钙在水中可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欲使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速率加快,你的建议是 将过氧化钙粉碎加入水中(或升高温度) 。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氧气,若加热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以及氧气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来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解答】解:(1)【实验装置】利用加热过氧化钙固体制取氧气时,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故答案为:A;
【实验过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故答案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小明选择装置E(排水法)收集氧气,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答案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④停止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故答案为: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
⑤检验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内,若木条复燃;
(2)【实验过程】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实验室在常温条件下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因为反应速率太慢;故答案为:不能;
【反思与评价】实验证明过氧化钙在水中可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欲使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速率加快,可以将过氧化钙粉碎加入水中或升高温度;故答案为:将过氧化钙粉碎加入水中(或升高温度);
(3)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15.8g x
x=1.6g
答:若加热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