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第八中学、第十一中学5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五)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Cl-35.5;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龙年春节期间“河南文旅”火爆出圈,满满的都是诚意。下列新春活动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周口:放飞气球,许美好心愿 B. 开封:清明上河园盛世烟花秀
C. 安阳:殷墟主题彩灯流光溢彩 D. 洛阳:健康大拜年,新春健步走
2.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大美河南。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3. 红薯粉条是豫菜常用食材,粉条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4. 水资源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理想的绿色能源,因水中含有
A. 氢气 B. 氢元素 C. 氧气 D. 氧元素
5. 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则草木灰属于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6.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用大理石 B. 称量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pH
7.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 Hg B. C. D.
8. 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通直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b管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 a管与b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 硫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9.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酸碱程度都可以用pH表示,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洁厕净: B. 苹果汁: C. 蔗糖水: D. 肥皂水:
10.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B. 图中只有一种离子结构示意图
C. b和c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 b和d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1.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森林大火时及时开挖“防火沟”,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B.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升高煤炭的着火点
C.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因为会提供更多的氧气
D. “火要空心”说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1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前后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28
D. 反应前后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13. 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4. 有一包铁粉,可能混入镁粉、铝粉、锌粉、铜粉中一种或多种,现取5.6g该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下列对该混合物成分的推测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铁、镁 B. 可能是铁、镁、铝
C. 可能是铁、锌、铜 D. 可能是铁、镁、铝、锌、铜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西气东输”气体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16. 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研学实践:农业上常用_______来改良酸性土壤。
(2)家务劳动: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化学式为_______。
(3)医疗卫生:常用75%的酒精消毒杀菌,酒精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17.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1)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为_______℃。
(2)时,将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
18. 化学小组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探究中和反应,测得烧杯中液体温度随滴加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19. 氢氧化铜受热时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现有一定质量铜和氢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与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
20.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他们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
(1)若A、D的物质类别相同,A、B、C的物质类别不同,且C可作建筑材料,则B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若A、B、C的物质类别相同,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1)写出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
(2)对比实验一、实验二中的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22.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1)所需的仪器有:试剂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2)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的后果是 。
23. 下图是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
(1)写出①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要得出铁、铜、银三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图中 实验(写序号)
24. 我省叶县拥有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矿。开采盐矿获得的岩盐中除氯化钠和泥沙外,还含可能有和等可溶性杂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可溶性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中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1)分析该岩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成分 。
(2)滤渣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向滤液A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类对制取氧气的探究从未止步。化学小组以“氧气制备”为主题展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致敬科学家
(1)1774年,法国科学家_______在隔绝空气的装置中加热氧化汞,得到了一种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这就是氧气。
(二)基础性实验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序号)。
(3)超氧化钾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生成氢氧化钾和氧气。若实验室用超氧化钾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三)跨学科实践
(4)某种家庭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技术获得高浓度氧气,其工作原理如图G,则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的分子体积大小为:氮气_______氧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种制氧剂的成分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使用时向制氧剂中加水即可产生氧气,反应分两步,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同学们利用该制氧剂、饮料瓶和吸管制作了简易家庭制氧机(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甲、乙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c.乙瓶可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d.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6)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同样需要氧气,科学家表示火星上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其原理为:通电条件下二氧化碳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若1名宇航员平均每小时消耗氧气,则理论上每小时需要分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四)反思与总结
、、、空气、都能产生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2024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五)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Cl-35.5;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龙年春节期间“河南文旅”火爆出圈,满满的都是诚意。下列新春活动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周口:放飞气球,许美好心愿 B. 开封:清明上河园盛世烟花秀
C. 安阳:殷墟主题彩灯流光溢彩 D. 洛阳:健康大拜年,新春健步走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放飞气球,许美好心愿”,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清明上河园盛世烟花秀”,燃放烟花,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殷墟主题彩灯流光溢彩”,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健康大拜年,新春健步走”,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大美河南。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红薯粉条是豫菜常用食材,粉条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粉条是用淀粉制成的,淀粉属于糖类,故答案选A。
4. 水资源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理想的绿色能源,因水中含有
A. 氢气 B. 氢元素 C. 氧气 D. 氧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故水资源能为人类提供氢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
故选B。
5. 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则草木灰属于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答案】C
【解析】
【详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C。
6.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用大理石 B. 称量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取用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到试管口,然后再缓缓的将试管竖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
B、称量物质时应该左物右码,故B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的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C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 Hg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汞由汞原子构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五氧化二磷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C、Al(OH)3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选项符合题意;
D、CO(NH2)2由尿素分子构成,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通直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b管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 a管与b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 硫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A错误;
B、由实验的装置图可知,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则b管中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由实验的装置图可知, a管中气体的体积较多为氢气,b管中气体的体积较少为氧气,二者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C错误;
D、水的导电性较弱,可添加硫酸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D。
9.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酸碱程度都可以用pH表示,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洁厕净: B. 苹果汁: C. 蔗糖水: D. 肥皂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溶液的pH>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当溶液的pH=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其中洁厕净的pH最小,因此洁厕净的酸性最强,故选A。
10.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B. 图中只有一种离子结构示意图
C. b和c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 b和d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结构示意图可知,a、b、c、d分别是O原子、Na离子、Na原子、Ar原子。
【详解】A、根据分析,图中共涉及3种元素,A错误;
B、根据分析,只有c是离子,B正确;
C、b是Na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相对稳定,c是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稳定,二者化学性质不同,C错误;
D、b是Na离子,d是Ar原子,二者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森林大火时及时开挖“防火沟”,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B.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升高煤炭的着火点
C.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因为会提供更多的氧气
D. “火要空心”说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森林大火时及时开挖“防火沟”,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故A项说法正确;
B、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提高温度,使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而不是升高煤炭的着火点。故B项说法不正确;
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因为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C项说法正确;
D、“火要空心”是因为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前后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28
D. 反应前后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了-1价,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乙、丙的质量之比为,故C符合题意;
D、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6=1:3,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因此锌既可与硫酸反应也可与硫酸铜反应而生成硫酸锌,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是沉淀,故氢氧化铜只能与硫酸反应才能一步实现生成硫酸铜,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氢氧化钠既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氯化镁反应而生成氯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硝酸银既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氯化钠反应而生成氯化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有一包铁粉,可能混入镁粉、铝粉、锌粉、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取5.6g该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下列对该混合物成分的推测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铁、镁 B. 可能是铁、镁、铝
C. 可能是铁、锌、铜 D. 可能是铁、镁、铝、锌、铜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镁、铝、锌、铁的质量分别为x、y、z、m。
,,,
混合物为5.6g,生成0.2g氢气,则消耗金属质量必须存在大于5.6g、小于5.6g的情况,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详解】A、消耗铁、镁的质量为5.6g、2.4g,不存在大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可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消耗铁、镁、铝的质量为5.6g、2.4g、1.8g,不存在大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可能,故B不符合题意;
C、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消耗铁、锌的质量为5.6g、6.5g,不存在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可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消耗铁、镁、铝、锌的质量为5.6g、2.4g、1.8g、6.5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西气东输”的气体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答案】 ①. 氧气和水 ②. 甲烷##CH4
【解析】
【详解】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会锈蚀;“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氧气和水;甲烷(或者CH4)。
16. 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研学实践:农业上常用_______来改良酸性土壤。
(2)家务劳动: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医疗卫生:常用75%的酒精消毒杀菌,酒精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1)熟石灰 (2)NaHCO3
(3)2:6:1
【解析】
【小问1详解】
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反应,则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填:熟石灰;
【小问2详解】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小问3详解】
酒精的分子式为C2H5OH,酒精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故填:。
17.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1)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为_______℃。
(2)时,将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1)a1 (2)90
(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在a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在a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0g,将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40g硝酸钾,所得溶液质量=40g+50g=90g;
【小问3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从海水中获得粗盐不采用降温结晶方法的原因是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18. 化学小组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探究中和反应,测得烧杯中液体温度随滴加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中和反应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放热 (2)
(3)H+、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像可知,AB段温度升高,可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图中C点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显酸性,稀硫酸过量,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19. 氢氧化铜受热时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现有一定质量铜和氢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与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
【答案】 ①. ②. 36:49
【解析】
【分析】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会生成氧化铜(铜粉质量增加),氢氧化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会生成氧化铜和水(固体质量减少),所以完全灼烧后的固体成分只有氧化铜。根据题意,完全灼烧后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相同,所以铜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水的质量。
【详解】氢氧化铜受热时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m,
x=4m
设氢氧化铜的质量为y,
y=
则原固体中铜与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4m:m=36:49。
20.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他们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
(1)若A、D的物质类别相同,A、B、C的物质类别不同,且C可作建筑材料,则B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若A、B、C的物质类别相同,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单质 ②.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A是二氧化碳、C可做建筑材料且与A相互转化,则C为碳酸钙,C可以转化为D,且D与A是同类别物质即都是氧化物,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则D为水、A、B、C的物质类别不同,B可能为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产生水,水电解生成氧气,氧气与单质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有分析可知B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A到C是二氧化碳到碳酸钙的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A、B、C物质类别相同,A为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则B、C都是氧化物,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由此可知D为铁、D可以与B相互转化,推测B为氧化铁,氧化铁与单质碳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符合上述转化关系,A与C相互转化,推测C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单质铁和二氧化碳,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则C→D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单质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1)写出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
(2)对比实验一、实验二中的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从下向上逐渐变红;
(2)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从下向上逐渐变红,是因为分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上,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从下向上逐渐变红。
【小问2详解】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试管放入了热水中,实验温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大大加快,则说明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填: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分子运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1)所需的仪器有:试剂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2)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的后果是 。
【答案】(1)玻璃棒 (2)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所需的仪器有:试剂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小问2详解】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剂的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填: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
23. 下图是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
(1)写出①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要得出铁、铜、银三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图中 实验(写序号)
【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2)
(3)③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故填: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的活动性在氢的前面;
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
③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
④中铜丝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若要得出铁、铜、银三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图中的实验③④,故填:③④。
24. 我省叶县拥有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矿。开采盐矿获得的岩盐中除氯化钠和泥沙外,还含可能有和等可溶性杂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可溶性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中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1)分析该岩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成分 。
(2)滤渣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向滤液A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一定含有CaCl2、Na2SO4可能含有MgCl2
(2)
(3)和
【解析】
【分析】向岩盐水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存在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向滤液A(存在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部分固体溶解,说明滤渣乙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镁(硫酸钡不溶于盐酸,碳酸钡、氢氧化镁溶于盐酸),进而说明岩盐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镁,综上,该岩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成分一定含有CaCl2、Na2SO4可能含有MgCl2。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该岩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成分一定含有CaCl2、Na2SO4可能含有MgCl2;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滤渣甲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滤液A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则加入氢氧化钡后发生的反应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和。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类对制取氧气的探究从未止步。化学小组以“氧气制备”为主题展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致敬科学家
(1)1774年,法国科学家_______在隔绝空气的装置中加热氧化汞,得到了一种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这就是氧气。
(二)基础性实验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序号)。
(3)超氧化钾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生成氢氧化钾和氧气。若实验室用超氧化钾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三)跨学科实践
(4)某种家庭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技术获得高浓度氧气,其工作原理如图G,则空气中两种主要气体的分子体积大小为:氮气_______氧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种制氧剂的成分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使用时向制氧剂中加水即可产生氧气,反应分两步,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同学们利用该制氧剂、饮料瓶和吸管制作了简易家庭制氧机(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甲、乙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c.乙瓶可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d.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6)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同样需要氧气,科学家表示火星上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其原理为:通电条件下二氧化碳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若1名宇航员平均每小时消耗氧气,则理论上每小时需要分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四)反思与总结
、、、空气、都能产生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1)拉瓦锡 (2) ①. ②. F
(3)C (4)大于
(5) ①. ②. b
(6)通电条件下二氧化碳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则设理论上每小时需要分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答:理论上每小时需要分解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0g。
【解析】
【小问1详解】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隔绝空气的装置中加热氧化汞,得到了一种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这就是氧气。故填:拉瓦锡。
【小问2详解】
A为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又因为试管口没有塞棉花,则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故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则收集装置最好选排水法收集,即选F装置。故填:;F。
【小问3详解】
超氧化钾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生成氢氧化钾和氧气,实验应选择固液装置且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即实验室用超氧化钾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应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故填:C。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所以分子和分子体积大小比较:>故填:大于。
【小问5详解】
某种制氧剂的成分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使用时向制氧剂中加水即可产生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1个、2个和5个,反应后除①外,有2个、1个和3个,则①中含有2个和2个,所以①的化学式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题意,故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a、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a正确;
b、甲、乙两瓶液面不齐平,乙瓶与大气相连,甲瓶气压大于乙瓶,甲、乙瓶内气体压强不相同,b错误;
c、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根据乙瓶水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c正确;
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d正确。
故选b。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5液体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