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吉林省吉林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下列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
A. 臭氧 B. 细颗粒物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2. 城市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自然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下列某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取水 B. 沉降 C. 消毒 D. 吸附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O B. NaCl C. NaOH D. C2H5OH
4. 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
B. 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铜
C. 铜器皿表面的铜绿可以用食醋擦洗
D. “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置换反应
5.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取固体 B. 称固体 C. 量取水 D. 写标签
6. 近年来,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分子发生了改变
C. 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D.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7.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C.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8.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 化学反应常伴随者能量的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 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9.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二次电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O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
D. 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0. 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 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 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 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特殊标记的除外,共40分)
11. 硝酸钾(化学式: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
(2)钾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12.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由单个原子构成的稀有气体氦-3(相对原子质量为3)。结合周期表中氦元素图示,回答问题。
(1)氦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氦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周期表中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氦-3和普通氦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3.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场景。
(1)采矿(图1) “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冶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是_______(选填 “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其相关性质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案,药品如下:
方案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方案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一耗能更多,方案二更清洁环保
B. 两反应物能用于制取氧气的前提条件是都含有氧元素
C. 制取氧气时,氯酸钾比过氧化氢氧元素利用率更高
(3)老师给出了利用装置D来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发生反应的相关实验步骤:
①从d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③从c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D装置的瓶中。
请你确定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来完成实验。
15.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g。
(2)依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
(3)40℃时,现有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若将它们同时降温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B. 降温至10℃时,析出的KNO3晶体质量比析出的KCl晶体质量大
C. 降温至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D. 当温度降至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6.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反应物,C、D是生成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气体单质,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若A为烧碱,D为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B可能为_____(选填“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或“盐”)类物质,反应方程为_______;
(3)若A为红棕色氧化物,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且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17. 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石墨、碳粉及学过的金刚石、碳纳米管的成分都是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石墨具有导电性
B. 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 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把配制成溶液,并结合下表填空。
溶液 溶液 溶液 氨水 溶液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①通过观察上表可知盐不一定显中性。溶液显___________性,溶液的pH___________(选填“>”“<”或者“=”)7;
②上表中属于碱性氮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18. 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 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_____
猜想四:NaOH、Na 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_____。
(4)【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 CO3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 产生气泡 猜想_____成立
19.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欲收集0.4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锌粒的质量为多少?(补全计算步骤)
解:设至少需要锌粒的质量为x。
列出比例式:______。
求解:x=_______。
答:略。吉林省吉林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下列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
A. 臭氧 B. 细颗粒物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物质。
故选:C。
2. 城市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自然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下列某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取水 B. 沉降 C. 消毒 D. 吸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取水、沉降、吸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O B. NaCl C. NaOH D. C2H5OH
【答案】A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
B、NaCl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C、NaOH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
D、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A。
4. 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
B. 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铜
C. 铜器皿表面的铜绿可以用食醋擦洗
D. “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铜活泼性较弱,易冶炼,铜是最早应用的金属,青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故A正确;
B、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硬度高于成分金属,故B错误;
C、铜绿为碱式碳酸铜,能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故C正确;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因此“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5.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取固体 B. 称固体 C. 量取水 D. 写标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氯化钠溶液、10.0%,正确。故选D。
6. 近年来,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分子发生了改变
C. 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D.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示表示一氧化碳与氧原子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图示表示一氧化碳分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B正确;
C、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发生改变,C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7.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C.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氢分子,符合题意;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 化学反应常伴随者能量的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 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与氧气接触,选项错误;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反应,比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常伴随者能量的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选项正确;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如铁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错误;
故选C。
9.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二次电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O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
D. 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反应后有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碳原子,化学式是C,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固体,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单质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 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 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 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特殊标记的除外,共40分)
11. 硝酸钾(化学式: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
(2)钾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答案】(1)N (2)K+
(3)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该字母大写,氮的元素符号为N;
【小问2详解】
一个钾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钾离子的符号为K+;
【小问3详解】
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
12.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由单个原子构成的稀有气体氦-3(相对原子质量为3)。结合周期表中氦元素图示,回答问题。
(1)氦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氦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周期表中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氦-3和普通氦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He (2)稀有气体
(3)4.003 (4)核内中子数不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故氦气的分子式为:He;
【小问2详解】
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小问3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周期表中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
【小问4详解】
氦-3和普通氦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是核内中子数不同,故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质量不同,故填:核内中子数。
13.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图1) “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冶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_______(选填 “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小于 ②. 难
(2) ①. 完全燃烧 ②.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 ①. 增大 ②. 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因为需要得到锡砂颗粒,相当于过滤后得到滤渣,所以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因为可以从河水中得到锡砂颗粒,所以可推测锡砂主要成分SnO2难溶于水。
【小问2详解】
①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充足有助于完全燃烧,所以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完全燃烧。
②加铅可使铅、锡形成合金,合金熔点比纯金属低,所以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填: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小问3详解】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大,所以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增大硬度。
②因为锡的活动性比氢强,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很少装酸性物质。
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其相关性质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案,药品如下:
方案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方案二: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一耗能更多,方案二更清洁环保
B. 两反应物能用于制取氧气的前提条件是都含有氧元素
C. 制取氧气时,氯酸钾比过氧化氢的氧元素利用率更高
(3)老师给出了利用装置D来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发生反应的相关实验步骤:
①从d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③从c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D装置的瓶中。
请你确定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来完成实验。
【答案】(1)长颈漏斗 (2)ABC
(3)④③①②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A可知,仪器e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填写: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A、方案一需要加热,耗能更多,方案二不需要加热更清洁环保,该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两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是它们能用于制氧气的前提,该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而过氧化氢中部分氧元素转化为氧气,另一部分转化为生成物水中的氧元素,因此氯酸钾中氧元素利用率更高,该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3详解】
若用装置D设计实验证明CO2可与H2O发生反应,首先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D装置的瓶中,从c端通CO2,紫色石蕊不会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从d端通氮气后将二氧化碳排净。从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再从c端通CO2,紫色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③①②③。
15.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g。
(2)依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
(3)40℃时,现有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若将它们同时降温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B. 降温至10℃时,析出的KNO3晶体质量比析出的KCl晶体质量大
C. 降温至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D. 当温度降至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答案】(1)34.0##34
(2)b (3)D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表格查阅可知20℃时,KCl溶解度为34.0g。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可知,0℃时氯化钾溶解度较高,所以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b。
【小问3详解】
A、因未知取用溶液质量,无法比较溶液中水的质量。错误。
B、因未知取用溶液质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大小。错误。
C、温度降低,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均下降,降温后均为饱和溶液且都有晶体析出。根据10℃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降温后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D、20℃时氯化钾溶解度较大,30℃时硝酸钾溶解度较大,所以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温度降低,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均下降,所以降温过程中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所以当温度降至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正确。
故选D。
16.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反应物,C、D是生成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气体单质,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若A为烧碱,D为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B可能为_____(选填“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或“盐”)类物质,反应方程为_______;
(3)若A为红棕色氧化物,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且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1)置换 (2) ①. 酸、非金属氧化物 ②. NaOH+HCl=NaCl+H2O
(3)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若A为气体单质,D为紫红色固体,所以D是铜,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小问2详解】
若A为烧碱,D为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所以A是氢氧化钠,D是水,碱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可能为酸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小问3详解】
若A为红棕色固体,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且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A是氧化铁,D是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化学方程式为:。
17. 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石墨、碳粉及学过的金刚石、碳纳米管的成分都是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石墨具有导电性
B. 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 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把配制成溶液,并结合下表填空。
溶液 溶液 溶液 氨水 溶液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①通过观察上表可知盐不一定显中性。溶液显___________性,溶液的pH___________(选填“>”“<”或者“=”)7;
②上表中属于碱性氮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B (2) ①. 碱 ②. < ③. 氨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A、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说法正确;
B、碳纳米管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①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碳酸钾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氯化铵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氯化铵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的pH<7;
②氯化铵和氨水中均含有氮元素,氯化铵显酸性,氨水显碱性,则属于碱性氮肥的为氨水。
18. 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 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_____
猜想四:NaOH、Na 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_____。
(4)【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 CO3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 产生气泡 猜想_____成立
【答案】 ①. CaH2+2H2O=Ca(OH)2+2H2↑ ②. 放热 ③. Na2CO3 ④.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共存 ⑤. 无明显现象 ⑥. 稀盐酸 ⑦. 三
【解析】
【详解】(1)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放热。
(3)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恰好完全反应;
猜想二:NaOH和Ca(OH)2,氢氧化钙过量
猜想三:NaOH和Na2CO3,碳酸钠过量
猜想四:NaOH、Na 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共存。
(4)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在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若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则说明滤液不存在氢氧化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向滤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产生气泡,则加入的物质可以为稀盐酸。因此: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 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三成立
19.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欲收集0.4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锌粒的质量为多少?(补全计算步骤)
解:设至少需要锌粒的质量为x。
列出比例式:______。
求解:x=_______。
答:略。
【答案】(1)置换反应
(2) ①.
②. 13g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2详解】
反应中任意两种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所以可列出比例式:;求解,x=13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4年中考一模九年级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第八中学、第十一中学5月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