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冠英中学、共城中学、常村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知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菜刀生锈 B. 冰糖溶解
C. 雪糕融化 D. 橙子榨汁
2. 我国地大物博,美食种类繁多。下列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广西砂糖橘 B. 陕西凉皮
C. 内蒙古羊肉 D. 湖北小龙虾
3. 他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1869年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把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从而编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位化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侯德榜
4. 同学们去郊外露营,要共同搭建帐篷。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羊毛毯子 B. 钢制撑杆
C. 尼龙篷布 D. 陶瓷水杯
5.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下列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氧气、水 B. 黄铜、氦气
C. 二氧化碳、水银 D. 硫酸铜、氯化钙
6. 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始终贯穿于筹备和比赛的全过程。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 开幕式不燃放烟花,主火炬采用绿色燃料
B. 为保障饮食卫生,亚运村就餐均使用一次性餐具
C. 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
D. 2000多辆新能源车在赛场和亚运村之间参赛运动员提供接驳服务
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粗盐水
B. 稀释浓硫酸
C. 测定NaOH溶液的pH值
D. 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 分解反应
B. 自热米饭加热包(主要成分是CaO)遇水放热: 化合反应
C. 石灰浆在空气中慢慢变硬: 分解反应
D. 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复分解反应
9.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虽然总水储量很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储量的比例很小
B. 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其原理是水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10. 数字在化学用语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 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C. 2Fe——2个铁原子
D. P2O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1.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Ar、Ag都属于金属单质 B. Zn、Ca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H2O、MgO都属于氧化物 D. AgCl、KOH都属于盐
12. “侯氏制碱法”是以食盐水、氨气及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纯碱,同时生成另外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可能是
A. NH4NO3 B. NH4Cl C. NH4HCO3 D. (NH4)2SO4
13.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
D. 向一定质量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4. 现有锌和镁的混合物m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0.4g氢气,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4.8 B. 4.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16.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1)x=________;
(2)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硒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17. 乙醇、甲烷和氢气都可以用作燃料。
(1)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其中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8.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在实验室,若要配制75g这种溶液,需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2)若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6%,可能的错误实验操作是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
(2)甲中含有少量丙时,最好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t1℃时,物质甲和物质乙各3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甲溶液的质量___(填“>”“<”或“=”)乙溶液的质量。
20. 已知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单质,C俗称熟石灰,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A、F都是黑色固体,E和F反应后溶液为蓝色,B、G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不同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
(2)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与E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糖块放在水里会变小或“消失”。
(2)汽油和洗洁精均能去除油污,二者除油污的原理有何不同
22.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因为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指示反应的终点,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写出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_____。
23. 金属材料对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学习金属的性质,根据其性质合理使用金属就显得十分重要。
(1)铝比铁活泼,为什么铝比铁更耐腐蚀
(2)铁制品生锈以后可以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选一种酸写出即可)
(3)向一定质量CuSO4和FeSO4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所得滤液为无色,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
24. 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得到NaCl溶液,进而得到氯化钠晶体,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1)玻璃棒在操作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2)操作I过滤后得到固体A,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滤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1)图的实验装置,能够制取和收集多种气体。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
②小明同学想用图中仪器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那么他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最佳的是____。
a.C和E b.A和D c.A和F d.B和F
③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氢气,与B相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CO还原Fe2O3的反应原理。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实验开始时,要先通CO至④处出现稳定的蓝色火焰后,再点燃②处酒精喷灯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3)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13.2g二氧化碳,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知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菜刀生锈 B. 冰糖溶解
C. 雪糕融化 D. 橙子榨汁
【答案】A
【解析】
【详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变化,符合题意;
B、冰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雪糕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橙子榨汁过程中,只是将汁液榨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我国地大物博,美食种类繁多。下列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广西砂糖橘 B. 陕西凉皮
C. 内蒙古羊肉 D. 湖北小龙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砂糖橘中富含维生素,故正确;
B、凉皮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错误;
C、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错误;
D、小龙虾中富含蛋白质,故错误。
故选A。
3. 他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1869年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把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从而编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位化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张青莲 D. 侯德榜
【答案】B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第一次根据实验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故错误;
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C、张青莲在1991年精确测定了铟(In)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D、侯德榜在工业制纯碱(而不是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故错误。
故选B。
4. 同学们去郊外露营,要共同搭建帐篷。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羊毛毯子 B. 钢制撑杆
C. 尼龙篷布 D. 陶瓷水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羊毛是一种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B、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D、陶瓷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C。
5.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下列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氧气、水 B. 黄铜、氦气
C. 二氧化碳、水银 D. 硫酸铜、氯化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始终贯穿于筹备和比赛的全过程。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 开幕式不燃放烟花,主火炬采用绿色燃料
B. 为保障饮食卫生,亚运村就餐均使用一次性餐具
C. 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
D. 2000多辆新能源车在赛场和亚运村之间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接驳服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开幕式不燃放烟花,主火炬采用绿色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为保障饮食卫生,亚运村就餐均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C、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2000多辆新能源车在赛场和亚运村之间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接驳服务,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粗盐水
B. 稀释浓硫酸
C. 测定NaOH溶液的pH值
D. 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粗盐水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 分解反应
B. 自热米饭加热包(主要成分是CaO)遇水放热: 化合反应
C. 石灰浆空气中慢慢变硬: 分解反应
D. 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D、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故选D。
9.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虽然总水储量很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储量的比例很小
B. 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其原理是水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球上虽然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只约占其中的30.4%。A正确;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这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最简单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不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不正确;
D、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其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温度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0. 数字在化学用语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 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C. 2Fe——2个铁原子
D. P2O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2+中的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P2O5中的2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Ar、Ag都属于金属单质 B. Zn、Ca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H2O、MgO都属于氧化物 D. AgCl、KOH都属于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不符合题意;
B、Zn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镁是由Mg、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氯化银是由银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钾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侯氏制碱法”是以食盐水、氨气及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纯碱,同时生成另外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可能是
A. NH4NO3 B. NH4Cl C. NH4HCO3 D. (NH4)2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含有Na、Cl、N、H、C、O六种元素,生成物碳酸钠(俗称纯碱)中含有Na、C、O三种元素,则副产品中一定含有N、H和Cl,故选B。
13.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
D. 向一定质量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即,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
C、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消耗了水,有溶质析出,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一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现有锌和镁的混合物m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0.4g氢气,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4.8 B. 4.8【答案】B
【解析】
【详解】解:设生成0.4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
x=13g
设生成0.4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y
该混合物是镁和锌的混合物,则m的取值范围为:4.8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1)O2 (2)Al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小问2详解】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位是:氧、硅、铝、铁,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l。
16.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1)x=________;
(2)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答案】(1)6 (2)78.96
(3)四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4=2+8+18+x,解得x=6,故填:6;
【小问2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填:78.96;
小问3详解】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填:四。
17. 乙醇、甲烷和氢气都可以用作燃料。
(1)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其中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
(2)燃烧产物是水,清洁无污染(或热值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不生成有害的气体和烟尘,即生成物没有污染,同时,等质量的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高于其它等质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即氢气的热值高,故填:燃烧产物是水,清洁无污染(或热值高)。
18.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在实验室,若要配制75g这种溶液,需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2)若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6%,可能的错误实验操作是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63 (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75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75g×16%=12g,需要水的质量=75g-12g=63g,需量取水的体积是=63g1g/mL=63mL;
【小问2详解】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或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会造成实际所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等(合理即可)。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
(2)甲中含有少量丙时,最好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t1℃时,物质甲和物质乙各3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甲溶液的质量___(填“>”“<”或“=”)乙溶液的质量。
【答案】(1)t1℃时,物质甲和物质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3)<
【解析】
【小问1详解】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小问2详解】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丙杂质,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小问3详解】
t1℃时,物质甲的溶解度是20g,物质乙的溶解度是大于20g,所以1℃时,物质甲和物质乙各3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甲溶液的质量大于乙溶液的质量。
20. 已知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单质,C俗称熟石灰,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A、F都是黑色固体,E和F反应后溶液为蓝色,B、G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不同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
(2)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与E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CuO (2)用于灭火(合理即可)
(3)
(4)有气泡产生
【解析】
【分析】C俗称熟石灰,则C为;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且D和C反应,则D为碳酸钠;A为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碳;A与B反应,B又与C反应,推断B为二氧化碳,B与G可以相互生成,则G为一氧化碳,F黑色固体,E和F反应后溶液为蓝色,则F为氧化铜,E又可以与D反应,则E为一种酸,可以是硫酸,带入验证,推断合理。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F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故填:CuO;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用于人工降雨、气体肥料、灭火等,故填:用于灭火(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碳,B为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钠,E是硫酸,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糖块放在水里会变小或“消失”。
(2)汽油和洗洁精均能去除油污,二者除油污的原理有何不同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糖块放在水里会变小或“消失”,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故填: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22.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因为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指示反应的终点,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写出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_____。
【答案】(1)
(2)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因为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指示反应的终点,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原烧杯中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3. 金属材料对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学习金属的性质,根据其性质合理使用金属就显得十分重要。
(1)铝比铁活泼,为什么铝比铁更耐腐蚀
(2)铁制品生锈以后可以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选一种酸写出即可)
(3)向一定质量CuSO4和FeSO4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所得滤液为无色,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
【答案】(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铝的表面,阻止内部的铝继续被氧化
(2)##
(3)一定含有铁、铜,可能含有锌
【解析】
【小问1详解】
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
【小问2详解】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则向一定质量 CuSO4、Fe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后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若所得滤液为无色,说明CuSO4、FeSO4已完全反应生成铜和铁,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可能含有锌。
24. 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得到NaCl溶液,进而得到氯化钠晶体,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1)玻璃棒在操作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2)操作I过滤后得到固体A,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滤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答案】(1)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
(3)取少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滤液乙中有Na2CO3;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滤液乙中有NaOH。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Ⅲ是蒸发,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小问2详解】
操作Ⅰ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粗盐水中的硫酸镁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故化学方程式为MgSO4+Ba(OH)2=BaSO4↓+Mg(OH)2↓
【小问3详解】
滤液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钡、氯化钙,向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滤液乙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因此要证明乙溶液中含有的杂质,就是要验证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首先要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排除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选择的药品是只和碳酸钠反应并且有明显现象,可以选择的试剂是氯化钡或硝酸钡、氯化钙、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或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或硝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还有氢氧化钠,还可以滴加硫酸铜(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或红褐色沉淀或白色沉淀)。故填:取取少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滤液乙中有Na2CO3;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或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滴加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滤液乙中有NaOH。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1)图的实验装置,能够制取和收集多种气体。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
②小明同学想用图中的仪器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那么他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最佳的是____。
a.C和E b.A和D c.A和F d.B和F
③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④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氢气,与B相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CO还原Fe2O3的反应原理。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实验开始时,要先通CO至④处出现稳定的蓝色火焰后,再点燃②处酒精喷灯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3)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13.2g二氧化碳,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b ③. ④.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 ⑤.
(2) ①. ②.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因CO和空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3)解:设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x=21.9g
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答:需要消耗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46g。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其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则收集装置选D,故小明同学想用图中的仪器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那么他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最佳的是b,故选b;
③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氢气,与B相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和空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CO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再点燃②处酒精喷灯加热,防止加热时因CO和空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小问3详解】
详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4届吉林省高三第九次月考(24067C)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