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度(下)半期考试初二年级
物理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中取,)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在盐水中漂浮时的浮力约为30N
B. 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强约为60Pa
C. 一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为760mm水柱产生的压强
D. 人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6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合0.2kg,重力为
G=mg=0.2kg×10N/kg=2N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2N
故A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F=G=3N
受力面积约为
S=500cm2=0.05m2
压强约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为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水柱大约为10.13m,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F=G=500N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S=400cm2=0.04m2
压强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图所示“绝活”中,能减小压强的是( )
A. 啄木鸟的尖嘴 B. 骆驼的巨掌
C. 鹰的利爪 D. 野牛的锥角
【答案】B
【解析】
【详解】A.啄木鸟的尖嘴,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骆驼的巨掌,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老鹰的利爪,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野牛的锥角,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增大压强,故D符不合题意。
故选B。
3. 以下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D. 装在连通器内的液体,各部分与大气相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压强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用于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A正确;
B.由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关系未知,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但物体的重力关系未知,所以浮力大小情况未知,故C错误;
D.连通器的原理是装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相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故D错误。
故选A。
4.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洗手间下水管 B. 茶壶
C. 自动供水盆景 D. 船闸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洗手间下水管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盆景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产生的压强与瓶内水上方气压之和,所以盆景自动供水装置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与闸室下面通过阀门相通,当下游阀门关闭,上游阀门打开,上游与闸室内的水位逐渐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以进入闸室;同理,船再进入下游,就通过了船闸,船闸使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如图所示的是与压强知识相关的现象及应用,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对着B管吹气,A管内的液柱将上升
B. 图乙,高压锅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
C. 图丙,饮水机使用时,会出现气泡,水中的气泡上升时,体积不断变小
D. 图丁,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时,水银柱的高度差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甲中,人对着B管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液柱上升,故A正确;
B.图乙中,高压锅内气压越大,沸点越高,越容易将食物煮熟,故B错误;
C.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气泡上升过程中,深度减小,所受液体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故C错误;
D.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差与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6. 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热气球上升时,内部气体的密度比外部空气的密度小
B. 图乙,货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后,货船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C. 图丙,用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越大越好
D. 图丁,向装水的杯子中不断加盐搅拌,可以让沉底的鸡蛋上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热气球上升时,浮力大于重力,由可知,内部气体的密度比外部空气的密度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货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货船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用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要适宜,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会漂浮在液面上,饱满的种子要大于液体密度,沉到底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丁,向装水的杯子中不断加盐搅拌,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可以让沉底的鸡蛋上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对背心进行放气后,潜水员将往上浮
B. 对背心进行充气后,潜水员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C. 在海中水平游动时,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D. 向海底下潜过程中,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背心进行放气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可知,潜水员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潜水员将往下沉,故A错误;
B.对背心进行充气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可知,潜水员受到的浮力变大,故B错误;
C.在海中水平游动时,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员在水下的深度不变,由可知,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故C正确;
D.向海底下潜过程中,潜水员在水下的深度变大,由可知,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
①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厚度
②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③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④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根据题意可知,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则S甲F=G=mg
可知,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根据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即
p甲>p乙
它们的质量相等,因V甲
根据
若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则由p=ρgh可知,甲、乙两个物块对地面减小的压强关系是
Δp甲>Δp乙
则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③符合题意;
①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根据
根据S甲p甲1>p乙1
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厚度,两物块的高度保持不变,根据p=ρgh可知,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故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质量,因两物块高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故两物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故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故②符合题意;
④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根据
F=G=mg
结合有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两物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因S甲p甲′
故选B。
9.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装有水的容器。A、B、C是三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长方体。A与容器底部间用细线相连且浸没于水中(细线绷紧),B悬浮在水中,C被细线提着浸没于水中,此时容器中的水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ρA>ρB>ρC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C. 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相等
D. 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不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剪断细线,A将漂浮,B悬浮,C沉底,故ρA<ρ水,ρB=ρ水,ρC>ρ水,所以ρA<ρB<ρC,故A错误;
B.甲容器受到重力、水的压力、桌面的支持力以及绳子拉力;乙、丙容器受到重力、水的压力以及桌面的支持力;水的深度相同,由p=ρgh知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再由F=pS知,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容器重力也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所以F甲<F乙=F丙,故B错误;
C.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A最终漂浮,甲中液面下降;C沉底,丙中液面不变,所以甲中水对容器底压强发生了变化,压力也会变化,但丙中水对容器底压强不变,压力不变,所以两者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不相等,故C错误;
D.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还是等于容器、A、水的总重力,保持不变;丙中压力增大了,增大量为绳子原来的拉力F,所以两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不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0. 为了判断物体的密度,小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甲、乙分别放入装满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甲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50g,乙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40g。其中有一个物体静止后,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体积是50cm3
B. 甲物体的密度是0.8g/cm3
C. 乙沉底且乙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1N
D. 乙物体的密度是0.5g/cm3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甲、乙分别放入装满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时,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50g和40g,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甲=G排甲=m排甲g=50×10-3kg×10N/kg=0.5N
F浮乙=G排乙=m排乙g=40×10-3kg×10N/kg=0.4N
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故重力相等,所以甲漂浮,乙沉底,由浮沉条件有
G甲=F浮甲=0.5N
甲、乙的质量为
甲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故甲排开水的体积为
甲的密度为
故AB错误;
C.乙的重力为
G乙=G甲=0.5N
由受力分析可知,乙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压=F支=G乙-F浮乙=0.5N-0.4N=0.1N
故C正确;
D.乙的体积为
所以乙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11.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一定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B. 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C. 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为700Pa
D. 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8N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A.由图像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G=F拉=12N
图像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4N,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G-F=12N-4N=8N
故A错误;
B.物体的体积为
V物=V排==8×10-4m3
圆柱体密度
ρ物==1.5×103kg/m3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圆柱体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则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距水面距离是4c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故C错误;
D.由于圆柱体浸没入水中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及圆柱体排开水的重力(浮力)之和,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为
ΔF=F浮=8N
故D正确。
故选D。
12.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的边长是A的2倍。若将A、B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水平静止时,正方体B漂浮且有的体积浸入水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1∶2
B. 正方体A、B分别在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为2∶1
C. 正方体A、B分别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为5∶12
D. 若将A叠放在漂浮的B上方,则需要至少12个A物体才能将B完全浸没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的边长是A的2倍,由
可知
故A错误;
B.正方体B漂浮且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解得,所以,故A也漂浮,则A受到的浮力为
FA浮=GA=mAg=ρAVAg
B受到的浮力为
FB浮=GB=mBg=ρBVBg
A、B在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
此时A、B在水中浸入的深度分别为
所以正方体A、B分别在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为
故B错误;
C.A、B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故C错误;
D.B完全浸没时,设A的个数为n,浮力等于总重力,即
ρ水gVB=nρAgVA+ρBgVB
又
综上可得n=12,故D正确。
故选D。
13. 如图所示,A是一底面积为高为20cm的塑料工件,已知。甲是底面积为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圆柱形水槽,水槽质量为1.5kg,装有10cm深的颜料水,颜料水的密度。为现在需要把工件A放入水槽中上色,将A轻轻放入水槽中漂浮,颜料水溢出了。为了使工件全面上色,先用力将工件压至触底,再取出倒放入水槽中(忽略取出工件时颜料水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A放入水槽中漂浮,A的浸入深度为9cm
B. 将A放入水槽中漂浮,颜料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增加了900Pa
C. 将A压至触底,需要的最小压力为1.2N
D. 再倒放入水槽中时,水槽对桌面的压力为53.4N
【答案】C
【解析】
【详解】A.塑料工件A的体积为
塑料工件A的重力为
将A放入水槽中漂浮
塑料工件A排开颜料水的体积为
A的浸入深度为
故A错误;
B.容器内装水后剩余的体积为
容器内装水后剩余的高度为
容器高为
颜料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故B错误;
C.将A压至触底,浸入的深度为
将A压至触底,浸入的体积的变化量为
将A压至触底,A受到的浮力变化量为
即将A压至触底,需要的最小压力为
故C正确;
D.将A压至触底,容器继续排开颜料水的体积为
容器溢出颜料水的重力为
此时容器内还剩余的颜料水的体积为
容器内还剩余的颜料水的重力为
水槽重力为
再倒放入水槽中时,水槽对桌面的压力为
故D错误。
故选C。
14. 如图甲,一足够高柱形水箱的出水口被叠面积为长方体橡皮块B堵住,在无水的情况下需要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4N的拉力,才能将B拔出。小聂用细线将一高为20cm的柱体A的下表面与长方体橡皮块B上表面连接在一起,将A放置于B上方。现以的速度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细线刚好被拉直,水箱中的水对B上表面的压力F与加水时间t之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这一过程中细线受到拉力时的形变,及A、B受力时的形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水时间为9s时,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为200Pa
②加水时间为12.5s时,A对B的压强为2600Pa
③加水时间为49s时,A的浸入深度为4cm
④若要将B从出水口拔出,则加水质量为2760g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由图乙分析可知,加水时间为9s时,水箱中的水对B上表面的压力F为零,此时水刚达到B的上表面,所加水的体积为
加水时间为9s-19s时,A刚好二力平衡,重力与浮力相等,此时加水体积为
加水时间为19s-59s时,细线刚好被拉直,但无拉力,A重力与浮力相等,此时加水体积为
加水时间为19s-59s时,水对B上表面的压力的变化量为
压强变化量为
水的深度的变化量为
即细线的长度为8cm,水箱的底面积为
加水时间为0s-9s时,水深为
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为
故①正确;
②加水时间为9s-19s时,水对B上表面的压力的变化量为
水深变化量为
由于,所以A的底面积为。由于A漂浮,所以A的重力为
加水时间9s-19s过程中,水的深度匀速上升,所以12.5s时,A浸在水中的深度为
A所受的浮力为
A对B的压力为
A对B的压强为
故②错误;
③加水时间为19s-59s时,A漂浮,随水面一起上升,故加水时间为49s时,A的浸入深度为4cm,故③正确;
④若要将B从出水口拔出,细线对B向上的拉力为4N,所以细线对A向下的拉力为4N,此时,所以与A漂浮时相比,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
增加的排水体积为
水面高度的变化量为
一共加水的体积为
则加水质量为
故④正确。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21题作图2分,共14分)
15. 历史上最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实验。“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①. 马德堡半球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风吹过书页的上表面时,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而导致书上表面压强减小,而书下表面的压强不变,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书页会向上翻,故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说。
16.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鱼缸,在传统卧式底缸上增加一个负压缸,方便观赏。图乙是小西同学绘制的简要原理图,分析可知,该负压缸 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负压缸中的液面比底缸中液面高是因为负压缸A处的气压 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答案】 ①. 不属于 ②. 小于
【解析】
【详解】[1]新型鱼缸的负压缸与外面的大气不相连通,不是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所以该鱼缸不属于连通器。
[2]缸上端的气压与内外液面高度差的压强之和等于大气压,故鱼缸上方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17.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分别装入深度不同的液体,将一根下端带有铁块的柱形木棒分别置于两容器中,观察到木棒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铁块底部距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木棒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______木棒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此时甲烧杯中液体的重力______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①. 等于 ②. 小于
【解析】
【详解】[1]木棒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故木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2]木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木棒在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设木棒的底面积为S木,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浸入的深度分别为h甲和h乙,则有
ρ甲gS木h甲=ρ乙gS木h乙①
设烧杯底面积为S,以木棒底面为分界,则甲、乙上方液体的重力分别为
G甲上=ρ甲g(S-S木)h甲②
G乙上=ρ乙g(S-S木)h乙③
由①知,甲、乙上方液体所受重力相等,即
G甲上=G乙上④
甲、乙下方液体所受重力分别为
G甲下=ρ甲gSh甲⑤
G乙下=ρ乙gSh乙⑥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故甲、乙上方液体所受重力关系为
G甲下<G乙下⑦
由④⑦知,总重力G甲<G乙。
18. 用浮筒打捞海底沉船时,将充满海水的浮筒竖直下沉至沉船位置与沉船绑定,向筒内充气将海水全部排出后,浮筒所受浮力大于重力,可对沉船提供向上的拉力。空浮筒总体积为800m3,质量为1.5×105kg。已知海水的密度是ρ=1.0×103kg/m3 ,忽略浮筒体积变化和筒内气体质量。则浸没的浮筒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打捞时,用4个这样充满气体的浮筒,恰能使重为3.4×107N的沉船匀速上升,则这艘船受到的浮力______N。(上升过程中,浮筒和沉船均未露出水面,不计海水阻力)
【答案】 ①. 8×106 ②. 8×106
【解析】
【详解】[1]浸没的浮筒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浮筒的体积,即
V排=V=800m3
浮筒所受的浮力为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800m3=8×106N
[2]4个这样充满气体的浮筒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F浮1=4F浮=4×8×106N=3.2×107N
浮筒的重力为
G浮筒=4mg=4×1.5×105kg×10/kg=6×106N
由受力分析可知,船所受的浮力为
F浮2=G船+G浮筒-F浮1=3.4×107N+6×106N-3.2×107N=8×106N
19. 如图所示,A是质量为1200g、高为12cm、底面积为的长方体金属块,B是底面积为、高为6cm的柱形水杯,装有4cm深的水,都置于水平桌面上,此时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若水平截去部分A并缓慢放入水中,将A的截取部分从接触水面开始,要使截去部分竖直下移距离是水面上升高度的2倍,则截去质量至少______g。
【答案】 ①. 400 ②. 400
【解析】
【详解】[1]由知道,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由知道,A的密度为
即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 A的截去部分放入水中后会下沉,因B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cm,故可知截去部分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h移=4cm
又因为截去部分向下移动的距离是水面上升高度的2倍,所以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则此时水面的高度为
由于柱形水杯高为6cm,所以,此时容器中的恰好水未溢出,则可知能放入的截去物体的最大体积为
此时截去物体的最小高度为
此时截去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当截去部分的高度大于4m后,将有水从容器中溢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仍为2cm不变,因此截去部分的体积至少为
V0=200cm3
由知道,截去的部分的质量至少为
20.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的中央放有一个柱形物体(不吸水),容器与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4,然后向容器里加水,加入水的质量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______;当加入水的质量为3kg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继续加一定量的水,发现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刚好为3∶2,则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______kg。
【答案】 ①. 200 ②. 4.8
【解析】
【详解】[1]由图像知道,图像的斜率发生变化,即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压强有变化,说明当加入3kg水时,水淹没了物体,且由图像知道,此后每加水1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为500Pa,故
由此解得,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
[2]已知容器与物体的重力之比1∶4,设物体的重力为G,容器的重力为
由题知,当加入水的质量为3kg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则
解得物体的重力
由图像知道,当加入水的质量为4kg时,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200 P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则
根据题意知道,当加入水的质量为5kg时,由图像知道,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700 P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
则
可见水的质量在4~5kg之间,设加水的质量为m,则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等于水的质量为4kg时水的压强加上比4kg多的水产生的压强(注意此时物体已经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等于增加水的重力),即
因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为3∶2,即
解得
m=4.8kg
21. 如图所示,画出重为0.5N的鸡蛋在盐水中悬浮时受到浮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鸡蛋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0.5N,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2. 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的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22题5分,23题8分,24题9分,共22分)
23. 小北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时,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丁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图丙相比______(选填“更深”、“更浅”或“不变”);
(3)如果实验中利用如图戊所示的木板代替海绵,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完成实验;图丙实验中海绵受到的压强与图戊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答案】 ①. 控制变量法 ②. 受力面积 ③. 更深 ④. 不可以 ⑤. =
【解析】
【详解】(1)[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乙、丙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乙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故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3]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图丙相比更深。
(3)[4]实验中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因为木板受力后发生的形变量较小,不易观察。
[5]图丙和图戊中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均相同,由可知,压强相同,即=。
24. 小渝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当压强计的探头在空气中时,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由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当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cm时,若考虑橡皮膜形变的作用,U形管中两侧液面上方的气压差______(选填“>”、“<”或“=”)300Pa。
(4)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小花认为两烧杯中液面必须相平,你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此观点。
(5)小渝同学在进行图丙、丁实验时,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小对比不明显,为使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小对比明显,可以______(填选项)。
A.向丁图的烧杯中继续添加盐水 B.将压强计向右倾斜放置
C.把橡皮膜探头位置增大到相等的深度 D.换用两种密度相近的液体进行实验
(6)实验过程中如果小渝先把橡皮膜探头放在水杯底部,再把橡皮管与U形管互相连接好,最后缓慢提高探头(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U形管中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高度差 ②. B ③. 乙、丙 ④. 增大 ⑤. < ⑥. 不赞同 ⑦. C ⑧. 变大
【解析】
【详解】(1)[1]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橡皮膜处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4]由图乙和图丙可知,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改变探头处在水中的深度,其中图丙中,探头所处的深度较大,此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同一种液体中,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且深度的越大压强。
(3)[5]由p=ρgh可得,探头在水中3cm处,受到的压强为
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所以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小于液体深度计算出的压强。
(4)[6]深度是指液体内某一点到液体自由面的高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只改变液体密度,控制金属盒在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不管两烧杯中液面是否相平,只要控制金属盒在液体的深度相同就可以,由此可知,小花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5)[7] A.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应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密度;若继续添加盐水,则盐水的深度变大,同时探头所在的盐水深度变大,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压强计向右倾斜放置,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则U形管中两侧液面高度差不会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探头位置继续增大,但保持丙、丁中位置相同,由p=ρgh可知,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可以使压强计受到的压强变大,则对应U形管中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对比更明显,故C符合题意;
D.若用两种密度相近的液体进行实验,由p=ρgh可知,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相近,则对应的U形管中两边液面高度差相近,对比不明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8]橡皮管和玻璃管未连接时,U形管内的液面是相平的;连接好,并将探头由水杯底部缓慢提升的过程中,探头处受到的压强会逐渐变小,因此液面会呈左高右低,且高度差随探头所处水深的减小而逐渐增大。
25. 如图所示是小燕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燕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合金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步骤如图中甲、乙、丙、丁、戊所示(液体均未溢出),乙步骤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分析步骤甲、丙、丁,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步骤甲、丁、戊,发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小燕利用实验中的数据计算出合金块密度为______g/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4)小燕还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她找来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到水中,如图所示。她在实验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于是得到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5)如图所示,小燕还想利用竖直方向标有刻度的薄壁圆筒(零刻度线在底部)测出烧杯中石块的密度;
①如图甲所示,她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小石块放入水中沉底,再将圆筒放入水中竖直漂浮,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1刻度处;
②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入圆筒中,再放入水中竖直漂浮,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2刻度处,此时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_(选填“>”、“<”或“=”)甲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③如图丙所示,向圆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此时圆筒中的水面在V3刻度处,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4刻度处,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用字母V1、V2、V3、V4、ρ水表示),小燕的实验方案会导致小石块密度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0.6 ②. 无关 ③. 液体密度 ④. 1.5×103kg/m3 ⑤. 12×103kg/m3 ⑥. 错误 ⑦. > ⑧. ⑨. 偏大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金属块的重力为G=3N,根据称重法知,乙步骤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乙=G-F乙=3N-2.4N=0.6N
(2)[2]丙、丁中金属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但所受浮力相等,故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无关。
[3]丁、戊中液体密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4]金属块的质量为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F浮=G-F丙=3N-1N=2N
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即
金属块的密度为
[5]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F浮盐水=G-F戊=3N-0.6N=2.4N
盐水的密度为
(4)[6]小燕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故她的结论是错误的。
(5)②[7]甲中小石块和圆筒受到的浮力小于总重力,乙中小石块和圆筒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故乙中排开水的体积大,即乙中水的深度更深,根据p=ρgh知,此时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甲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③[8]甲图中,圆筒漂浮,重力等于浮力,即
G筒=ρ水gV1
乙中圆筒和小石块的总重力等于浮力,即
G筒+G石=ρ水gV2
所以小石块的重力为
G石=ρ水gV2-ρ水gV1=ρ水g(V2-V1)
小石块的质量为
由丙可知,圆筒中加入水的体积为V4-V2,故小石块的体积为
V石=V3-(V4-V2)=V3+V2-V4
故小石块的密度为
[9]因为小石块会带入水,导致计算的质量偏大,由可知,小石块密度测量值偏大。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5题6分,26题8分,27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26. 如图所示是在古代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又名福船,它的出现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已知该福船满载时,总质量可达1200吨。(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船体某处离水面2m,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该福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答案】(1)2×104Pa;(2)1.2×107N
【解析】
【详解】解:(1)离水面2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gh=1×103kg/m3×10N/kg×2m=2×104Pa
(2)福船漂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排=m排g=1200t×10N/kg=1200×103kg×10N/kg=1.2×107N
答:(1)船体某处离水面2m,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2×104Pa;
(2)该福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1.2×107N。
27. 2024年1月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热爱探索的小超自制了一套潜标模型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高20cm的圆柱体A与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1×10-3m3的实心正方体B通过细线连接,构成潜标。将其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柱状盛水容器中,正方体B沉在水底,圆柱体A在浮力的作用下将细线绷直,使整串潜标装置垂直于水面,此时细线长15cm,圆柱体A的下底面距水面5cm。已知A、B物体均不吸水,细线不可伸长。求:
(1)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3)调整潜标时,小超将连接AB的细绳缩短2.5cm,使得圆柱体A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此时正方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求正方体B的密度。
【答案】(1)10N;(2)3000Pa;(3)3.5×103kg/m3
【解析】
【详解】解:(1)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浮B=ρ水gV排B=ρ水gVB=1.0×103kg/m3×10N/kg×1×10-3m3=10N
(2)B的边长为
则水的深度为
h=hA浸+L绳+hB=5cm+15cm+10cm=30cm=0.3m
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为
p=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
(3)将连接AB细绳缩短Δh=2.5cm,使得圆柱体A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则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SAΔh=(S容-SA)h2
即
SA×2.5cm=(200cm2-SA)×2.5cm
解得:SA=120cm2,此时A受到的浮力为
A的重力为
GA=mAg=0.5kg×10N/kg=5N
此时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拉力及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此时细线受到的拉力为
T=F浮A-GA=10N-5N=5N
则细线对B的拉力
T'=T=5N
又因为此时正方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pSB=2000Pa×(0.1m)2=20N
则容器底对B的支持力
F'=F=20N
此时B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拉力、支持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则B的重力为
GB=F浮B+T'+F'=10N+5N+20N=35N
由G=mg=ρVg可知,正方体B的密度为
答:(1)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0N;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为3000Pa;
(3)正方体B的密度为3.5×103kg/m3。
28. 重庆八中某科技小组为学校的饮水机设计了一个“智能水箱”。如图所示,其外壳是敞口的长方体容器,距容器底面处固定一支撑板。支撑板中心有面积为的小圆孔。浮子A是长、宽、高分别为10cm、10cm、20cm的实心均匀长方体,重力为12N,放在支撑板的正中央。容器的右下角有注水口,水能够匀速注入长方体容器内部,随着液面升高,浮子A竖直上浮,当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5N时,自动停止注水,饮水机开始工作(支撑板和传感器的厚度不计)。求:
(1)浮子A的密度是多少;
(2)浮子A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为了节约环保,要使饮水机水箱内的水位比原设计低8cm就开始工作,在不改变浮子材料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浮子的参数。方案一:高度不变,改变浮子的底面积;方案二:底面积不变,改变浮子的高度;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请算出符合标准的底面积或高度,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0.6g/cm3;(2)3200Pa;(3)两种方案都可行,标准底面积为100cm2,标准高度为0.4m
【解析】
【详解】解:(1)浮子A的体积为
V=10cm×10cm×20cm=2000cm3=2×10-3m3
质量为
密度为
(2)浮子A的底面积为
SA=10cm×10cm=100cm2
刚好浮起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12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水的深度为
h=h浸+h0=0.12m+0.2m=0.32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gh=1×103kg/m3×10N/kg×0.32m=3200Pa
(3)当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5N时,所受浮力为
F浮1=GA+F=12N+5N=17N
此时浮子A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要使饮水机水箱内的水位比原设计低8cm就开始工作,则浮子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hA-h1+Δh=20cm-17cm+8cm=11cm
方案一:设底面积为SA1,此时浸入的深度为
h2=h1-Δh=17cm-8cm=9cm
由受力分析有
ρ水gSA1×h1=F+ρgSA1hA
解得
SA1=001m2=100cm2>50cm2
故此方案可行。
方案二:设A的高度为h3,此时浸入的深度为
h4=h3-H
由受力分析有
ρ水gSAh4=F+ρgSAh3
解得:h3=0.4m,故此方案可行。
答:(1)浮子A的密度是0.6g/cm3;
(2)浮子A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200Pa;
(3)两种方案都可行,标准底面积为100cm2,标准高度为0.4m。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度(下)半期考试初二年级
物理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中取,)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在盐水中漂浮时的浮力约为30N
B. 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压强约为60Pa
C. 一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为760mm水柱产生的压强
D. 人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6Pa
2. 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图所示“绝活”中,能减小压强的是( )
A. 啄木鸟的尖嘴 B. 骆驼的巨掌
C. 鹰的利爪 D. 野牛的锥角
3. 以下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D. 装在连通器内的液体,各部分与大气相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4.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洗手间下水管 B. 茶壶
C 自动供水盆景 D. 船闸
5. 如图所示的是与压强知识相关的现象及应用,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对着B管吹气,A管内的液柱将上升
B. 图乙,高压锅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
C. 图丙,饮水机使用时,会出现气泡,水中的气泡上升时,体积不断变小
D. 图丁,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时,水银柱的高度差变大
6. 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热气球上升时,内部气体的密度比外部空气的密度小
B. 图乙,货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后,货船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C. 图丙,用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越大越好
D. 图丁,向装水的杯子中不断加盐搅拌,可以让沉底的鸡蛋上浮
7. 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对背心进行放气后,潜水员将往上浮
B. 对背心进行充气后,潜水员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C. 在海中水平游动时,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D. 向海底下潜过程中,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
①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厚度
②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③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④如果它们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装有水的容器。A、B、C是三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长方体。A与容器底部间用细线相连且浸没于水中(细线绷紧),B悬浮在水中,C被细线提着浸没于水中,此时容器中的水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ρA>ρB>ρC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C. 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相等
D. 剪断甲、丙两图中的细线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不相等
10. 为了判断物体的密度,小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甲、乙分别放入装满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甲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50g,乙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40g。其中有一个物体静止后,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体积是50cm3
B. 甲物体的密度是0.8g/cm3
C. 乙沉底且乙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1N
D. 乙物体的密度是0.5g/cm3
11.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足量水烧杯上方离水面一定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B. 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C. 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为700Pa
D. 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8N
12.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的边长是A的2倍。若将A、B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水平静止时,正方体B漂浮且有的体积浸入水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1∶2
B. 正方体A、B分别在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为2∶1
C. 正方体A、B分别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为5∶12
D. 若将A叠放在漂浮的B上方,则需要至少12个A物体才能将B完全浸没
13. 如图所示,A是一底面积为高为20cm的塑料工件,已知。甲是底面积为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圆柱形水槽,水槽质量为1.5kg,装有10cm深的颜料水,颜料水的密度。为现在需要把工件A放入水槽中上色,将A轻轻放入水槽中漂浮,颜料水溢出了。为了使工件全面上色,先用力将工件压至触底,再取出倒放入水槽中(忽略取出工件时颜料水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A放入水槽中漂浮,A的浸入深度为9cm
B. 将A放入水槽中漂浮,颜料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增加了900Pa
C. 将A压至触底,需要的最小压力为1.2N
D. 再倒放入水槽中时,水槽对桌面的压力为53.4N
14. 如图甲,一足够高柱形水箱的出水口被叠面积为长方体橡皮块B堵住,在无水的情况下需要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4N的拉力,才能将B拔出。小聂用细线将一高为20cm的柱体A的下表面与长方体橡皮块B上表面连接在一起,将A放置于B上方。现以的速度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细线刚好被拉直,水箱中的水对B上表面的压力F与加水时间t之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这一过程中细线受到拉力时的形变,及A、B受力时的形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水时间为9s时,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为200Pa
②加水时间为12.5s时,A对B的压强为2600Pa
③加水时间为49s时,A的浸入深度为4cm
④若要将B从出水口拔出,则加水质量为2760g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21题作图2分,共14分)
15. 历史上最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实验。“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6.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鱼缸,在传统卧式底缸上增加一个负压缸,方便观赏。图乙是小西同学绘制简要原理图,分析可知,该负压缸 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负压缸中的液面比底缸中液面高是因为负压缸A处的气压 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17.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分别装入深度不同的液体,将一根下端带有铁块的柱形木棒分别置于两容器中,观察到木棒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铁块底部距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木棒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______木棒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此时甲烧杯中液体的重力______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用浮筒打捞海底沉船时,将充满海水的浮筒竖直下沉至沉船位置与沉船绑定,向筒内充气将海水全部排出后,浮筒所受浮力大于重力,可对沉船提供向上的拉力。空浮筒总体积为800m3,质量为1.5×105kg。已知海水的密度是ρ=1.0×103kg/m3 ,忽略浮筒体积变化和筒内气体质量。则浸没的浮筒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打捞时,用4个这样充满气体的浮筒,恰能使重为3.4×107N的沉船匀速上升,则这艘船受到的浮力______N。(上升过程中,浮筒和沉船均未露出水面,不计海水阻力)
19. 如图所示,A是质量为1200g、高为12cm、底面积为的长方体金属块,B是底面积为、高为6cm的柱形水杯,装有4cm深的水,都置于水平桌面上,此时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Pa;若水平截去部分A并缓慢放入水中,将A的截取部分从接触水面开始,要使截去部分竖直下移距离是水面上升高度的2倍,则截去质量至少______g。
20.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的中央放有一个柱形物体(不吸水),容器与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4,然后向容器里加水,加入水的质量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______;当加入水的质量为3kg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继续加一定量的水,发现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刚好为3∶2,则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______kg。
21. 如图所示,画出重为0.5N的鸡蛋在盐水中悬浮时受到浮力的示意图。
22. 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22题5分,23题8分,24题9分,共22分)
23. 小北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相同时,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丁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图丙相比______(选填“更深”、“更浅”或“不变”);
(3)如果实验中利用如图戊所示的木板代替海绵,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完成实验;图丙实验中海绵受到的压强与图戊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24. 小渝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当压强计的探头在空气中时,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由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当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cm时,若考虑橡皮膜形变的作用,U形管中两侧液面上方的气压差______(选填“>”、“<”或“=”)300Pa。
(4)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小花认为两烧杯中液面必须相平,你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此观点。
(5)小渝同学在进行图丙、丁实验时,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小对比不明显,为使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小对比明显,可以______(填选项)。
A.向丁图的烧杯中继续添加盐水 B.将压强计向右倾斜放置
C.把橡皮膜探头位置增大到相等深度 D.换用两种密度相近的液体进行实验
(6)实验过程中如果小渝先把橡皮膜探头放在水杯底部,再把橡皮管与U形管互相连接好,最后缓慢提高探头(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U形管中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如图所示是小燕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燕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合金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步骤如图中甲、乙、丙、丁、戊所示(液体均未溢出),乙步骤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分析步骤甲、丙、丁,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步骤甲、丁、戊,发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小燕利用实验中的数据计算出合金块密度为______g/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4)小燕还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她找来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到水中,如图所示。她在实验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于是得到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5)如图所示,小燕还想利用竖直方向标有刻度的薄壁圆筒(零刻度线在底部)测出烧杯中石块的密度;
①如图甲所示,她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小石块放入水中沉底,再将圆筒放入水中竖直漂浮,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1刻度处;
②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入圆筒中,再放入水中竖直漂浮,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2刻度处,此时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_(选填“>”、“<”或“=”)甲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③如图丙所示,向圆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此时圆筒中的水面在V3刻度处,烧杯中的水面在圆筒的V4刻度处,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用字母V1、V2、V3、V4、ρ水表示),小燕的实验方案会导致小石块密度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5题6分,26题8分,27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26. 如图所示是在古代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又名福船,它的出现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已知该福船满载时,总质量可达1200吨。(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船体某处离水面2m,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该福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7. 2024年1月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热爱探索的小超自制了一套潜标模型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高20cm的圆柱体A与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1×10-3m3的实心正方体B通过细线连接,构成潜标。将其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柱状盛水容器中,正方体B沉在水底,圆柱体A在浮力的作用下将细线绷直,使整串潜标装置垂直于水面,此时细线长15cm,圆柱体A的下底面距水面5cm。已知A、B物体均不吸水,细线不可伸长。求:
(1)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3)调整潜标时,小超将连接AB的细绳缩短2.5cm,使得圆柱体A恰好有一半浸入水中,此时正方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求正方体B的密度。
28. 重庆八中某科技小组为学校的饮水机设计了一个“智能水箱”。如图所示,其外壳是敞口的长方体容器,距容器底面处固定一支撑板。支撑板中心有面积为的小圆孔。浮子A是长、宽、高分别为10cm、10cm、20cm的实心均匀长方体,重力为12N,放在支撑板的正中央。容器的右下角有注水口,水能够匀速注入长方体容器内部,随着液面升高,浮子A竖直上浮,当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5N时,自动停止注水,饮水机开始工作(支撑板和传感器的厚度不计)。求:
(1)浮子A的密度是多少;
(2)浮子A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为了节约环保,要使饮水机水箱内的水位比原设计低8cm就开始工作,在不改变浮子材料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浮子的参数。方案一:高度不变,改变浮子的底面积;方案二:底面积不变,改变浮子的高度;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请算出符合标准的底面积或高度,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