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八十一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第81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四月调考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Fe-56 Ba-233
一、选择题
1. 2023年4月,淄博烧烤在全国走红。下列是制作烤肉的部分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肉块 B. 将肉切片
C. 用铁签串成肉串 D. 点燃木炭烧烤
2.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2个钠离子:2Na B. 3个氮原子:N3
C. 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 氯化锌的化学式:ZnCl
4.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 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5.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7.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不能是碱 B. 丙不能是单质
C.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 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8. 如图1所示,某同学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试管①的溶液中含有NaCl和Na2CO3
B. 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Na+、Cl-、Ba2+
C. 若A点对应值为8.00时,m点对应值为8.72
D. B与C点烧杯内的溶质相同,且都含有两种溶质
二、非选择题
9. 化学与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1)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维生素C B. 纤维素 C. 淀粉 D. 蛋白质
(2)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内壁上往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厨房中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中,可以通过浸泡将水垢除去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食用油 B. 食醋 C. 食盐 D. 料酒
(3)我国是湿法冶铜的先驱。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晋代的《抱朴子内篇》里也有铁置换铜的记载。请写出单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0.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3℃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将t3℃时KCl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烧杯 B.量筒 C.胶头滴管 D.药匙E.托盘天平F.玻璃棒
(3)现有t2℃时的KNO3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_。
A.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m1=m2
B. 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1的质量
C. 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1. 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1)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滤液1中所含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写出生成滤渣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滤液3蒸发前需调节溶液pH,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A. 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稀盐酸
12. 现有已部分锈蚀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氧化铁),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该生铁粉末在锈蚀前的含碳量以及锈蚀的程度,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一:取a克上述生铁样品放入一洁净干燥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1)生铁出现锈蚀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填化学式)
(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实验步骤二:另取a克该生铁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3)A装置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为防止装置内氢气不纯,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前要打开弹簧夹K,先通入一会儿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弹簧夹K。实验结束后,C装置内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54克。
实验步骤三:小组同学取实验步骤二中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反应后所得全部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装置和滤渣已略去。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生铁粉末锈蚀前的含碳量是______,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的已锈蚀的铁的质量可能存在误差,理由是______。
13. 向50.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中加入2gMnO2粉末。反应开始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时间t时,剩余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湖北省武汉市第81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四月调考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Fe-56 Ba-233
一、选择题
1. 2023年4月,淄博烧烤在全国走红。下列是制作烤肉部分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肉块 B. 将肉切片
C. 用铁签串成肉串 D. 点燃木炭烧烤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清洗肉块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将肉切片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用铁签串成肉串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点燃木炭烧烤涉及木炭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2个钠离子:2Na B. 3个氮原子:N3
C. 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 氯化锌的化学式:Zn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Na+,所以2个钠离子为2Na+,说法错误;
B、根据原子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3个氮原子表示为3N,说法错误;
C、S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化合价应标注在化学式中对应元素正上方,故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说法正确;
D、氯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氯元素化合价为-1,所以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2,说法错误。
故选C。
4.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 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选项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随着使用不断减少,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D、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不易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C。
5.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A、由图可知,丙中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丁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减少,该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物中有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但在化合物中不为零,则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与Cu,反应前后物质均在右侧烧杯中,则对比反应前后右侧装置的质量变化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B、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组变量,其他的条件需要都相同,实验中溶质不同,溶剂不同,则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C、木炭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反应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总体积基本不发生变化,则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D、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中需要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用来对比分析,选项中只有一组实验,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选A
7.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不能是碱 B. 丙不能是单质
C.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 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可以生成甲物质,因为盐酸可以和碱发生反应,所以甲不可能是碱,选项正确;
B、丙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丙可以是活泼的金属单质,盐酸能生成甲,盐酸可以和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硝酸,所以甲可以是硝酸,乙是金属氧化物,硝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单质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可以是单质,选项错误;
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因为盐酸能生成甲,甲又是氧化物,所以甲是水,乙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丙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既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选项正确;
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比如B选项所分析的,甲可以是硝酸,乙是金属氧化物,丙是金属单质,选项正确。
故选B。
8. 如图1所示,某同学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试管①的溶液中含有NaCl和Na2CO3
B. 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Na+、Cl-、Ba2+
C. 若A点对应值为8.00时,m点对应值为8.72
D. B与C点烧杯内的溶质相同,且都含有两种溶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A-B过程中,沉淀质量增大,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和硫酸钠,说明试管②中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说明试管①中是氯化钠和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A错误;
B、A-B过程中,沉淀质量增大,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存在的离子为Na+、Cl-、,故B错误;
C、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Ba(NO3)2+Na2SO4=BaSO4↓+2NaNO3,则可得关系式为BaCO3~2HNO3~BaSO4,参加反应的HNO3的质量为20g×12.6%=2.52g;设碳酸钡转化为硫酸钡时沉淀增加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0.72g,若A点对应值为8.00时,m点对应值为8.00+0.72=8.72,故C正确;
D、A-B过程中,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则B点烧杯内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硝酸钠,B-C的过程是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则C点烧杯内的溶质是氯化钠、硝酸钠和硝酸钡,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9. 化学与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1)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维生素C B. 纤维素 C. 淀粉 D. 蛋白质
(2)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内壁上往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厨房中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中,可以通过浸泡将水垢除去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食用油 B. 食醋 C. 食盐 D. 料酒
(3)我国是湿法冶铜的先驱。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晋代的《抱朴子内篇》里也有铁置换铜的记载。请写出单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D (2)B
(3)Fe+CuSO4=FeSO4+Cu
【解析】
【小问1详解】
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选D;
【小问2详解】
A、食用油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去除水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醋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可用于除水垢,故选项符合题意;
C、食盐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去除水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料酒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去除水垢,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3详解】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
10.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3℃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烧杯 B.量筒 C.胶头滴管 D.药匙E.托盘天平F.玻璃棒
(3)现有t2℃时的KNO3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_。
A.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m1=m2
B. 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1的质量
C. 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1)40.0g
(2) ①. 30.0 ②. ABCF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
【小问2详解】
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70.0g×=(70.0g+x)×20.0%,x=30.0g;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混匀(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
故选ABCF;
【小问3详解】
A、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
B、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C、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由于溶液质量未知,故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
D、分别升温至t3℃,升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1)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滤液1中所含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写出生成滤渣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滤液3蒸发前需调节溶液pH,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A. 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稀盐酸
【答案】(1)玻璃棒 (2)H+、Mg2+、Fe3+
(3)MgSO4+BaCl2=MgCl2+BaSO4↓
(4)Fe(OH)3 (5)C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小问2详解】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石灰石矿粉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则滤液1中含有稀盐酸、MgSO4、FeCl3,故所含阳离子有H+、Mg2+、Fe3+;
【小问3详解】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生成滤渣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BaCl2=MgCl2+BaSO4↓;
【小问4详解】
滤液2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Ca(OH)2+2HCl=CaCl2+2H2O、3Ca(OH)2+2FeCl3=2Fe(OH)3↓+3CaCl2,则滤渣3中的固体除有Ca(OH)2外,还有Fe(OH)3;
【小问5详解】
因为该流程是生产无水氯化钙,滤液3中含有Ca(OH)2、CaCl2,则蒸发前需调节溶液pH,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故选C。
12. 现有已部分锈蚀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氧化铁),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该生铁粉末在锈蚀前的含碳量以及锈蚀的程度,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一:取a克上述生铁样品放入一洁净干燥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1)生铁出现锈蚀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填化学式)
(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实验步骤二:另取a克该生铁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3)A装置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为防止装置内氢气不纯,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前要打开弹簧夹K,先通入一会儿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弹簧夹K。实验结束后,C装置内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54克。
实验步骤三:小组同学取实验步骤二中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反应后所得全部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装置和滤渣已略去。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生铁粉末锈蚀前的含碳量是______,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的已锈蚀的铁的质量可能存在误差,理由是______。
【答案】(1)O2、H2O
(2)或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3)浓硫酸 (4) ①. 4% ②. 碳具有还原性,可能在步骤二中与氧化铁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铁出现锈蚀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的结果,故填:O2、H2O。
【小问2详解】
部分锈蚀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其中铁、氧化铁都与盐酸反应,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小问3详解】
A装置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氢气制取过程中可能混有的水,防止后续干扰实验中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水的测定,故填:浓硫酸。
【小问4详解】
实验步骤一取a克上述生铁样品放入一洁净干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铁、氧化铁都与盐酸反应,碳与稀盐酸不反应,则滤渣即碳的质量为0.28g;实验步骤二中,另取a克该生铁样品,通入氢气,则B中的反应是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氢气把氧化铁又还原成铁,完全反应后,此时黑色粉末中铁的质量与生铁粉末锈蚀前铁的质量相等,黑色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设黑色粉末中铁的质量为x,则,所以生铁粉末锈蚀前的含碳量为,故填:4%;
碳具有还原性,可能在步骤二中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上述实验得出的已锈蚀的铁的质量可能存在误差,故②填:碳具有还原性,可能在步骤二中与氧化铁反应。
13. 向50.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中加入2gMnO2粉末。反应开始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时间t时,剩余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分解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
x=1.7g
剩余溶质质量=50.8g×5%-1.7g=0.84g
剩余溶液质量=50.8g-0.8g=50g
答:剩余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68% 。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重庆市开州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