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声光热(选择题)【5大考向】--【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1:声、光、热(选择题)
本专辑选自湖南省2024年各地的一模模拟考试题,本专题包括了声学、光学和热学的全部选择题类型。
声学在省命题中,主要考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和噪音的控制;光学包括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主要考察光现象的辨别和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热学包括物态变化、内能及其利用和能源,纵观本省的一模试题中,能源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次数较低,更多会出现在填空题中。
本节考察内容如下:
考向1:声现象 1
考向2:光现象 4
考向3:透镜及其应用 7
考向4:物态变化 9
考向5:内能及其利用 11
考向1:声现象
1.(2024·湖南湘潭·一模)如图为龙舟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听到的鼓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鼓手敲击鼓面力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大
C.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选手能从现场嘈杂声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响度来辨别的
2.(2024·湖南邵阳·一模)如图所示为湖南省图书馆的展品“商代象纹铙”,1959 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 70厘米、铣间宽 46.2厘米,重 67.25 千克,是商代的打击乐器,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宏亮。若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它,可以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途径
3.(2024·湖南永州·一模)在物理学中,“波”被用来表示一种运动的形式,也被当作存在的形式,关于电磁波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声波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B.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像传播的载体
C.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D.通讯卫星与地面联系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声波
4.(2024·湖南·一模)如图所示的陶笛,其原型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陶笛发出声音,主要是由陶笛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陶笛,可使陶笛发出声音的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陶笛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奏陶笛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5.(2024·湖南·一模)一首歌曲有“高音”和“低音”部分,这是指声音特性中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速
6.(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是流传下来的活化石。下列古诗词与所蕴含的声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空气能传声
B.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根据响度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的音调高
D.绕梁三日有余音,流水千山无限事——余音不需要振动
7.(2023·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8.(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下列关于民族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琴弦振动发声
B.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音调越高
C.箫声与鼓声的音色相同
D.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琴声大
9.(2023·江苏南京·三模)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C.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
考向2:光现象
10.(23-24九年级下·湖南衡阳·期中)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1.(2024·湖南衡阳·一模)“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23年11月3日晚,湖南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如图所示)有关烟花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B.天空中明亮的烟花不是光源
C.焰火把人影照到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2.(2024·湖南邵阳·一模)早上,朝阳同学抵达学校。在人脸识别闸机前(如图所示)0.5m处,刷脸进入学校,仅0.3秒就完成人脸信息比对,快速通行。朝阳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人脸识别闸机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通行者的人脸照片,并与预先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以实现识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13.(2024·湖南·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成像原理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
B.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D.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4.(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平面镜成像 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5.(2022·山东临沂·三模)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树下光斑 B. 湖中倒影
C. 水中弯筷 D. 雨后彩虹
16.(2021·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生产工具 蕴含物理原理
钢丝钳 费力杠杆
液压机 帕斯卡原理
B.
厨房厨具 蕴含物理知识
消毒柜 红外线杀灭病毒
排气扇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
交通工具 蕴含能量转化
拖拉机 化学能→机械能
电动车 电能→机械能
D.
生活用品 蕴含物理知识
放大镜 凸透却成放大实像
茶壶 连通器
17.(2023·山东德州·一模)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18.(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红用相机拍下了石桥与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
B.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桥,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相机镜头焦距为,拍摄此照片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
D.桥在相机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考向3:透镜及其应用
19.(2024·湖南长沙·一模)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放大镜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透镜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成像特点不同
20.(2024·湖南株洲·一模)小月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把点燃的蜡烛正对凸透镜时,墙上出现了一个烛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上烛焰的像是实像
B.蜡烛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若蜡烛稍微向上移动,墙上手的影子和烛焰的像都会向下移动
D.若蜡烛远离墙面,且将透镜适当靠近墙面,则烛焰的像会变小
21.(2024·湖南·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像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 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22.(20-21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16-17八年级·海南·课后作业)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 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有(  )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c D.a、b、c、d、e 均可
24.(12-13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
考向4:物态变化
25.(23-24九年级下·湖南衡阳·期中)有关下列四个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B.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现象
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
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积雪消融过程需要放热
26.(2024·湖南长沙·一模)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不必相平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27.(2024·湖南怀化·一模)撒在地上的一滩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种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液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固
28.(2024·湖南湘潭·一模)今年元月湘潭出现了罕见的冻雨天气,树枝上、屋檐下都出现了长长的冰柱,如图。形成冰柱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29.(2024·湖南株洲·一模)冬天,小刘一家人驾车外出,小华发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热空调除雾功能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
C.热空调加热玻璃可有效防止起雾 D.热空调加热车内水蒸气可有效防止起雾
30.(2024·湖南邵阳·一模)大娄同学寒假回老家过年,看见奶奶正在厨房做饭,高压锅顶部的限压阀被顶高在空中“旋转跳舞”,同时限压阀周围喷出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压阀被顶高的能量转化和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B.限压阀周围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米饭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米饭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内能增大
31.(2024·湖南·一模)下面描述节气的诗句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明:“云雨耀兮,虹便搭成”,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河水解冻是液化现象
C.大雪:“鹦鵙不鸣,雾凇奇特”,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立冬:“水始冰,地始冻”,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32.(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又称雪丸或软雹。下列物态变化与“霰”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结冰的衣服变干
33.(2023·湖南益阳·模拟预测)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升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重力势能在逐渐增大
B.火箭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C.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此次是运送生活物资,以物资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考向5:内能及其利用
34.(2024·湖南长沙·一模)关于图示的四个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重物,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图乙: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是因为水吸收了热量
C.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D.图丁: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该冲程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5.(2024·湖南长沙·一模)在沿海地区,夏日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36.(2024·湖南湘潭·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加糖后整杯水变甜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图乙中,热水袋通过做功的方式让手热起来
C.图丙中,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37.(2024·湖南常德·一模)鸡蛋醪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小吃,鸡蛋醪糟的制作过程中有关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烧水之前,水和锅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仍然会发生热传递
B.在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在煮醪糟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D.盛在碗中的鸡蛋醪糟,温度逐渐降低,所含的热量逐渐减少
38.(2024·湖南常德·一模)运动可分为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分析两种运动的实质,判断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随着板擦漫天飞舞,粉笔灰的运动是机械运动
B.水结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还是运动的
C.泡茶的水温度越高,茶香越浓,是因为分子扩散加快
D.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快
39.(2024·江西南昌·一模)江西省山川秀丽,水资源丰富,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使用暖手宝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取暖方式。暖手宝使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
40.(2024·湖南邵阳·一模)2024年1月 17 日 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刘怀同学查阅到该火箭使用的燃料是航天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火箭使用航天煤油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货运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之前,货运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材料是超导体
D.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正常工作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41.(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如图是铲雪除冰车铲雪作业场景,铲雪除冰车多采用柴油作为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使铲雪除冰车的效率大于100%
B.铲雪除冰车油箱加的柴油越多,柴油的热值越大
C.铲雪除冰车作业时对雪做了功
D.铲雪除冰车的车轮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强
42.(2024·湖南·一模)李华使用高压锅炖排骨汤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骨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排骨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炖汤过程中,排骨汤含有的热量不断增加
D.炖汤过程中,气流冲击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似
43.(23-24九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如图所示,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其中两个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丙图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丁和乙图是利用内能来做功
44.(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
()

专题01:声、光、热(选择题)
本专辑选自湖南省2024年各地的一模模拟考试题,本专题包括了声学、光学和热学的全部选择题类型。
声学在省命题中,主要考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和噪音的控制;光学包括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主要考察光现象的辨别和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热学包括物态变化、内能及其利用和能源,纵观本省的一模试题中,能源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次数较低,更多会出现在填空题中。
本节考察内容如下:
考向一:声现象 1
考向2:光现象 6
考向3:透镜及其应用 11
考向4:物态变化 14
考向5:内能及其利用 18
考向一:声现象
1.(2024·湖南湘潭·一模)如图为龙舟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听到的鼓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鼓手敲击鼓面力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大
C.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选手能从现场嘈杂声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响度来辨别的
【答案】C
【详解】A.选手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鼓手敲击鼓面力度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D错误。
故选C。
2.(2024·湖南邵阳·一模)如图所示为湖南省图书馆的展品“商代象纹铙”,1959 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 70厘米、铣间宽 46.2厘米,重 67.25 千克,是商代的打击乐器,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宏亮。若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它,可以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途径
【答案】B
【详解】若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它,乐器的振动幅度不同,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湖南永州·一模)在物理学中,“波”被用来表示一种运动的形式,也被当作存在的形式,关于电磁波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声波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B.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像传播的载体
C.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D.通讯卫星与地面联系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声波
【答案】B
【详解】A.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也不同,有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无线电波);有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有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伦琴射线);有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射线),故A错误;
B.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可知,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像传播的载体,故B正确;
C.根据声波的传播特性可知,其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则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故C错误;
D.由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通讯卫星与地面联系不可以用声波,故D错误。
故选B。
4.(2024·湖南·一模)如图所示的陶笛,其原型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陶笛发出声音,主要是由陶笛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陶笛,可使陶笛发出声音的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陶笛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奏陶笛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答案】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陶笛发出声音,主要是由陶笛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用力吹陶笛,空气柱振动的幅度加大,可使陶笛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B错误;
C.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陶笛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C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5.(2024·湖南·一模)一首歌曲有“高音”和“低音”部分,这是指声音特性中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速
【答案】B
【详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产生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低沉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比较慢,所以频率低,音调也低。因此“高音”和“低音”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是流传下来的活化石。下列古诗词与所蕴含的声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空气能传声
B.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根据响度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的音调高
D.绕梁三日有余音,流水千山无限事——余音不需要振动
【答案】A
【详解】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到我们的耳朵,故A正确;
B、能分辨胡琴琵琶与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余音也需要振动,故D错误。
故选A。
7.(2023·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详解】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
B.刻度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8.(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下列关于民族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琴弦振动发声
B.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音调越高
C.箫声与鼓声的音色相同
D.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琴声大
【答案】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故A正确;
B.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箫声与鼓声发声的材料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下,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9.(2023·江苏南京·三模)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C.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
【答案】C
【详解】A.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鼓声的响度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被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则小纸片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也不同,故C符合题意;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声音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向2:光现象
10.(23-24九年级下·湖南衡阳·期中)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D
【详解】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月亮,月亮本身不发光,其不是光源,故A错误;
B.“一石击破水中天”,水中“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反射红光,故C错误;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因为游鱼细石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11.(2024·湖南衡阳·一模)“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23年11月3日晚,湖南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如图所示)有关烟花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B.天空中明亮的烟花不是光源
C.焰火把人影照到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C
【详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A错误;
B.焰火自身能发光,所以焰火是光源,是人造光源,故B错误;
C.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焰火,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2.(2024·湖南邵阳·一模)早上,朝阳同学抵达学校。在人脸识别闸机前(如图所示)0.5m处,刷脸进入学校,仅0.3秒就完成人脸信息比对,快速通行。朝阳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人脸识别闸机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通行者的人脸照片,并与预先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以实现识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答案】B
【详解】AB.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该摄像头的焦距满足
所以
故C错误;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所成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13.(2024·湖南·一模)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成像原理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
B.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D.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D
【详解】A.眼睛成像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
B.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D.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使像能成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物体,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平面镜成像 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A
【详解】A.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倒立实像,故A正确;
B.人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5.(2022·山东临沂·三模)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树下光斑 B. 湖中倒影
C. 水中弯筷 D. 雨后彩虹
【答案】B
【详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1·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生产工具 蕴含物理原理
钢丝钳 费力杠杆
液压机 帕斯卡原理
B.
厨房厨具 蕴含物理知识
消毒柜 红外线杀灭病毒
排气扇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
交通工具 蕴含能量转化
拖拉机 化学能→机械能
电动车 电能→机械能
D.
生活用品 蕴含物理知识
放大镜 凸透却成放大实像
茶壶 连通器
【答案】C
【详解】A.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钢丝钳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消毒柜是利用紫外线进行杀局消毒的,故B错误;
C.拖拉机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车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7.(2023·山东德州·一模)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答案】B
【详解】A.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红用相机拍下了石桥与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
B.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桥,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相机镜头焦距为,拍摄此照片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
D.桥在相机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B
【详解】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在不发光的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光线反射进入人眼,我们才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故B正确;
CD.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
故选B。
考向3:透镜及其应用
19.(2024·湖南长沙·一模)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放大镜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透镜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成像特点不同
【答案】D
【详解】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故A错误;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C错误;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0.(2024·湖南株洲·一模)小月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把点燃的蜡烛正对凸透镜时,墙上出现了一个烛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上烛焰的像是实像
B.蜡烛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若蜡烛稍微向上移动,墙上手的影子和烛焰的像都会向下移动
D.若蜡烛远离墙面,且将透镜适当靠近墙面,则烛焰的像会变小
【答案】B
【详解】A.烛焰的像可以被墙承接,墙起光屏的作用,所成的像是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烛焰成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蜡烛应在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凸透镜所成实像是倒立的,若蜡烛稍微向上移动,像应向下移动;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所产生的,光源蜡烛向上移动,影子应向下移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蜡烛远离墙面,且将透镜适当靠近墙面,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实像也变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1.(2024·湖南·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像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 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答案】D
【详解】AB.图中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根据光路可逆,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依然能够成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图中成像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物距是30cm,大于24cm;像距为15cm,大于12cm小于24cm,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故D正确。
故选D。
22.(20-21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②是近视眼的成因图;要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图④是矫正近视眼的。
故选D。
23.(16-17八年级·海南·课后作业)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 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有(  )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c D.a、b、c、d、e 均可
【答案】A
【详解】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 d、e五块,a、c、d、e均属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只有b属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24.(12-13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靠近透镜
【答案】D
【详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经过透镜的光线发散,像向后移动.若“取”下近视眼镜,像会向光屏前移动,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靠近透镜,故选D.
考向4:物态变化
25.(23-24九年级下·湖南衡阳·期中)有关下列四个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B.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现象
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
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积雪消融过程需要放热
【答案】B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水结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B正确;
C.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积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26.(2024·湖南长沙·一模)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不必相平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答案】D
【详解】A.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故B错误;
C.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故C错误;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让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且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内壁和底部,故D正确。
故选D。
27.(2024·湖南怀化·一模)撒在地上的一滩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种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液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固
【答案】C
【详解】撒在地上的一滩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是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在了空气中,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2024·湖南湘潭·一模)今年元月湘潭出现了罕见的冻雨天气,树枝上、屋檐下都出现了长长的冰柱,如图。形成冰柱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答案】B
【详解】冰柱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固态的冰。
故选B。
29.(2024·湖南株洲·一模)冬天,小刘一家人驾车外出,小华发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热空调除雾功能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
C.热空调加热玻璃可有效防止起雾 D.热空调加热车内水蒸气可有效防止起雾
【答案】C
【详解】A.“水雾”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汽车内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故“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故B错误;
C.热空调加热玻璃,使玻璃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到挡风玻璃不能降温液化,可有效防止起雾,故C正确;
D.热空调加热车内水蒸气,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依旧会液化形成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
30.(2024·湖南邵阳·一模)大娄同学寒假回老家过年,看见奶奶正在厨房做饭,高压锅顶部的限压阀被顶高在空中“旋转跳舞”,同时限压阀周围喷出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压阀被顶高的能量转化和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B.限压阀周围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米饭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米饭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内能增大
【答案】D
【详解】A.限压阀被顶高的能量转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两者的能量转化是不同的,故A错误;
B.限压阀周围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珠,故B错误;
C.米饭被加热的过程中,米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C错误;
D.米饭在加热升温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1.(2024·湖南·一模)下面描述节气的诗句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明:“云雨耀兮,虹便搭成”,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河水解冻是液化现象
C.大雪:“鹦鵙不鸣,雾凇奇特”,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立冬:“水始冰,地始冻”,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详解】A.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下来形成雨,故A错误;
B.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
C.雾凇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时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2.(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又称雪丸或软雹。下列物态变化与“霰”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结冰的衣服变干
【答案】C
【详解】A.冰化成水,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
D.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散失到了空气中,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2023·湖南益阳·模拟预测)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升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重力势能在逐渐增大
B.火箭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C.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此次是运送生活物资,以物资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答案】D
【详解】A.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火箭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在逐渐增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发射过程中,火箭是通过向后喷出气流,对气体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受到了气体对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D.此次是运送生活物资,以物资为参照物,运载火箭与物资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火箭是静止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考向5:内能及其利用
34.(2024·湖南长沙·一模)关于图示的四个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重物,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图乙: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是因为水吸收了热量
C.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D.图丁: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该冲程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详解】A.图甲: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重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错误;
B.图乙: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是因为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故C正确;
D.图丁:火花塞点火,是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做功冲程,该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35.(2024·湖南长沙·一模)在沿海地区,夏日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答案】A
【详解】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而陆风为夜晚时分,陆地冷却比海洋要快,气温比海水要低,所以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空为低压,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图中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图中风向为白天形成的海风,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6.(2024·湖南湘潭·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加糖后整杯水变甜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图乙中,热水袋通过做功的方式让手热起来
C.图丙中,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答案】A
【详解】A.图甲中,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所以加糖后整杯水变甜,故A正确;
B.图乙中,热水袋让手热起来,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故B错误;
C.图丙中,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水很难被压缩,故C错误;
D.图丁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37.(2024·湖南常德·一模)鸡蛋醪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小吃,鸡蛋醪糟的制作过程中有关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烧水之前,水和锅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仍然会发生热传递
B.在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在煮醪糟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D.盛在碗中的鸡蛋醪糟,温度逐渐降低,所含的热量逐渐减少
【答案】C
【详解】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水和锅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故A错误;
B.在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故B错误;
C.在煮醪糟的过程中,醪糟的比热容和质量一定,根据可知,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故C正确;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所含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38.(2024·湖南常德·一模)运动可分为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分析两种运动的实质,判断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随着板擦漫天飞舞,粉笔灰的运动是机械运动
B.水结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还是运动的
C.泡茶的水温度越高,茶香越浓,是因为分子扩散加快
D.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快
【答案】D
【详解】A.人眼能看得见的粉笔灰是小物体,粉笔灰的运动是物体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结冰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不具有流动性了,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构成冰的水分子还是会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还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机械运动的快慢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9.(2024·江西南昌·一模)江西省山川秀丽,水资源丰富,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使用暖手宝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取暖方式。暖手宝使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
【答案】D
【详解】暖手宝使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降低相同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热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0.(2024·湖南邵阳·一模)2024年1月 17 日 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刘怀同学查阅到该火箭使用的燃料是航天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火箭使用航天煤油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货运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之前,货运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材料是超导体
D.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正常工作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答案】B
【详解】A.该火箭使用航天煤油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的质量相同,该燃料释放的热量较多,故A错误;
B.货运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之前,货运飞船与运载火箭的相对位置不变,货运飞船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B正确;
C.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材料是硅晶体,是半导体,故C错误;
D.货运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正常工作的能量转化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用电器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41.(2024·湖南岳阳·模拟预测)如图是铲雪除冰车铲雪作业场景,铲雪除冰车多采用柴油作为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使铲雪除冰车的效率大于100%
B.铲雪除冰车油箱加的柴油越多,柴油的热值越大
C.铲雪除冰车作业时对雪做了功
D.铲雪除冰车的车轮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C
【详解】A.铲雪除冰车是靠热机工作的,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或超过100%,故A错误;
B.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无关,油箱里多加柴油,不能增大柴油的热值,故B错误;
C.铲雪除冰车作业时,车对雪施加了作用力并使雪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车对雪做了功,故C正确;
D.铲雪除冰车的车轮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42.(2024·湖南·一模)李华使用高压锅炖排骨汤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骨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排骨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炖汤过程中,排骨汤含有的热量不断增加
D.炖汤过程中,气流冲击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似
【答案】B
【详解】A.排骨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排骨汤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不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
D.炖汤过程中,气流冲击限压阀转动,对限压阀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似,故D错误。
故选B。
43.(23-24九年级上·广东河源·期末)如图所示,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其中两个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丙图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丁和乙图是利用内能来做功
【答案】D
【详解】A.甲图中,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乙图中,气体对活塞做功,将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丙图中两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故C错误;
D.丁图中两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丁和乙图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44.(2023·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答案】B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高温烧制时,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即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砖块的内能,故B正确;
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质量都无关,故C错误;
D.若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质量变小,体积也减小,由于组成砖的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则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03:电磁学(选择题)【6大考向】--【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卷押题物理试卷(六)(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