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甘肃省古浪三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 化学就在你身边。下列事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剩饭变馊 B. 自行车生锈 C. 牛奶变酸 D. 电灯发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A、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自行车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电灯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2.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 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正确;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C、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00%≈19.6%,故选项正确;
D、应该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才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这是因为反应放热,气体体积膨胀,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铁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2个氢原子:2H B. 铝离子:Al3+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氧化铁:Fe2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正确;
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正确;
故选C。
4.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 N60和N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N60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N60分子中含有60个氮原子,不含N2分子,故B错误;
C、N60和N2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
D、N60和N2是氮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
5. 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SiO2 B. CO C. CO2 D. Na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正确解答.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用向上抛弃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了,A正确;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B正确;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C错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溅落在集气瓶中使集气瓶炸裂,D正确。故选C。
考点:常见实验操作
7. 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与浓度相同,加入等质量的不同催化剂,可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推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故A设计合理;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会使瓶内气压变小,烧杯中水倒流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B设计合理;
C、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可用此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故C设计合理;D、该实验中所用酸的种类、金属种类不同,所以无法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D设计不合理,故选D。
8.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是X、Y、Z、W四种溶液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X显酸性 B. Y一定是水
C. Z可以试酚酞溶液变红 D. W的碱性一定比Z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X溶液的pH为3,小于7,呈酸性,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Y的pH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Z的pH为11,大于7,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W的pH为13,Z的pH为11,pH越大,碱性越强,因此W的碱性比Z强,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可将甲烷转化为含氧有机物,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1中发生的反应为
B. 过程2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C. 过程2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D. 反应结束后催化剂质量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1是甲烷和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水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程2是甲醇和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水和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过程1中发生的反应为,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过程2反应前2个分子,反应后3个分子,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错误;
C、过程2生成的有机物分子是甲醛分子,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应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5分)
11. 硫酸铜晶体俗称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色固体。
【答案】 ①. 胆矾(或蓝矾) ②. 蓝
【解析】
【详解】硫酸铜(CuSO4),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无机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常见存在形式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
12. 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② (2)④
(3)⑥ (4)⑦
(5)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②。
【小问2详解】
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二氧化硫,故填④。
【小问3详解】
食盐水是食盐与水组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填⑥。
【小问4详解】
氖气属于稀有气体,故填⑦。
【小问5详解】
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属于固体,故填③。
13. 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
【答案】 ①. AD ②. AC ③. O2- ④. Al2S3 ⑤. 45
【解析】
【详解】(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A、C两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相似;C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为10,故为氧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B的质子数是13,属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铝,化学式为:;
(3)由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该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故中子数是79-34=45.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镁原子_____;
(2)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
【答案】 ①. 3Mg ②. 2 ③.
【解析】
【详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元素化合价要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
(1)三个镁原子3Mg;
(2)1个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2个硝酸根离子2;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
15. 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元素。
【答案】 ①. 碳、硫 ②. 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生成的产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中含有C,S,O元素,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可燃物燃烧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C,S一定是从可燃物中来,而可燃物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确定.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化学常考内容,要理解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16.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______.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答案】 ①. > ②. 28.6% ③. 甲 ④.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可知: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的乙,所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3)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甲;
(4)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和应用,及对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法的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1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岬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答案】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降低PM2.5的途径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等。
18. 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自三大化石燃料中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____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答案】二氧化硫
【解析】
【详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汽油、柴油来源于石油的分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填:二氧化硫。
19. 工业制取甲醇的方法之一: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甲醇,同时生成另一种常见物质A,相关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A,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若由上述化学工艺利用22g CO2可制备出甲醇___________g。
【答案】 ①. H2O ②. 16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反应物共包含1个C原子、2个O原子、6个H原子,生成物中除A外共有1个C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推知A中包含1个O原子、2个H原子,A的化学式为H2O;
设可制备出的甲醇质量为x
解得x=16g
三、推断题(共6分)
20. A、B、C、D、E、F、G、I、K、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上图(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操作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K→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1) ① CaCO3 ②. CaO
(2) ①. 加热##高温 ②. 过滤
(3)3NaOH+FeCl3=Fe(OH)3↓+3NaCl
(4)CuO+COCu+CO2
【解析】
【分析】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能够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和D,则A为碳酸钙,C为二氧化碳,D为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够与黑色单质反应生成K,则K为一氧化碳;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E,则E为氢氧化钙;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过滤的F溶液,则F为氢氧化钠;B为氧化物,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有色溶液G,G能够与F(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有色沉淀I,则B为氧化铜或氧化铁,G为氯化铜或氯化铁,I为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K(一氧化碳)与B(氧化铜或氧化铁)反应生成L,则L是铜或铁。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D为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故填CaO。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K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或氧化铁,则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或高温,即操作①为加热或高温,故填加热或高温;
由题文可知,E为氢氧化钙,E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操作②为过滤,故填过滤。
【小问3详解】
若I是红褐色沉淀,即I为氢氧化铁,G为氯化铁,F为氢氧化钠,则G+F→I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NaOH+FeCl3=Fe(OH)3↓+3NaCl。
【小问4详解】
若I是蓝色沉淀,I为氢氧化铜,则B为氧化铜,K为一氧化碳,B+K→L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O+COCu+CO2。
四、实验探究题(共13分)
21. 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A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D的原因_______;
(4)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填字母),若要收集较纯净的甲烷气体,则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2) ①. ②. 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口
(3) ①. ②.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 ①. A ②. E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仪器特征,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集气瓶,故填:长颈漏斗;集气瓶。
【小问2详解】
A装置试管口有棉花,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口。故填:;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口。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装置收集。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根据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甲烷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纯净的甲烷气体,则收集装置可选择E。故填:A;E。
22.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答案】 ①. ②.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③. 过滤 ④. 乙 ⑤. AC
【解析】
【详解】(1)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反应物是锌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再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
(3)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需要知道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而题中没有告知,故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的是乙同学。
(4)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再就是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计算的结果就偏大,故选A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实验误差分析;
点评: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和稀盐酸或者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排中氢之后的金属和稀盐酸或者稀硫酸不生成氢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都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知道锌与硫酸反应放出热量,会造成相应的误差,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进行观察和计算。
五、计算题(共6分)
23. 某盐矿井采出食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准确称量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食盐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求:
(1)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
(2)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答案】(1)设22.8g井盐中含CaCl2的质量为x,加入Na2CO3溶液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y,CaCO3沉淀的质量为z。
解得x=11.1g,y=11.7g,z=10g
所以CaCl2的质量分数==48.7%
(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22.8g井盐中含NaCl的质量为22.8g-11.1g=11.7g;
故反应后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11.7g+11.7g=23.4g
所以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0.7%
【解析】
【小问1详解】
食盐中含有CaCl2,则井盐中既有NaCl又有CaCl2,其中NaCl不与Na2CO3反应,CaCl2可与Na2CO3反应,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CaCl2的质量,继而计算出CaCl2的质量分数;见答案;
【小问2详解】
由于CaCl2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检测后的溶液只包含NaCl和H2O,因此需要计算出反应生成的NaCl以及沉淀CaCO3的质量,由于沉淀不计入溶液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去CaCO3的质量即为检测后溶液的质量,而检测后溶液含有的NaCl则包含原有的NaCl和反应生成的NaCl,通过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NaCl的质量,井盐的质量减去CaCl2的质量即为原有的NaCl的质量;见答案。甘肃省古浪三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 化学就在你身边。下列事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剩饭变馊 B. 自行车生锈 C. 牛奶变酸 D. 电灯发光
2.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 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3.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2个氢原子:2H B. 铝离子:Al3+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氧化铁:Fe2O3
4.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 N60和N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5. 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SiO2 B. CO C. CO2 D. Na2CO3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7. 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8.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9. 如图是X、Y、Z、W四种溶液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X显酸性 B. Y一定是水
C. Z可以试酚酞溶液变红 D. W的碱性一定比Z强
10. 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可将甲烷转化为含氧有机物,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1中发生的反应为
B. 过程2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C. 过程2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D. 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大
二、填空题(共25分)
11. 硫酸铜晶体俗称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色固体。
12. 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____
13. 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
14.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镁原子_____;
(2)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5. 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元素。
16.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______.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1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岬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18. 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自三大化石燃料中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____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9. 工业制取甲醇的方法之一: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甲醇,同时生成另一种常见物质A,相关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A,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若由上述化学工艺利用22g CO2可制备出甲醇___________g。
三、推断题(共6分)
20. A、B、C、D、E、F、G、I、K、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上图(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操作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K→L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3分)
21. 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A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D的原因_______;
(4)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填字母),若要收集较纯净的甲烷气体,则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填字母)。
22.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五、计算题(共6分)
23. 某盐矿井采出的食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准确称量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食盐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求:
(1)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
(2)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年海南省临高县九年级模拟考试(三)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