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题型专练(苏州专练)重难点08 水和溶液(原卷版+解析版)

重难点08 水和溶液
知识点一、水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故本质是物理变化。
(2)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过滤后的水不是纯水,水中含有可溶的杂质及微生物。
(3)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4)自来水生产过程是用液氯灭菌,是化学变化;
(5)区别软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软化硬水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6)水电解实验正极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是氢气(用燃着木条检验,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水通电的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
知识点二、溶液
(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2)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3)对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应明确前提条件: “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下”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变;对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_是稀溶液;对同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5)理解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必须同时要具有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 100g溶剂
③、状态: 饱和状态
④、单位:g 。
(6)像氢氧化钙【Ca(OH)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种物质的曲线,一定要明确当温度降低时,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仅仅是溶解度变大了,但是原溶液里的溶质没有多,此时溶液是不饱和的);像氯化钾这种物质的曲线,温度讲时,会有晶体析出,溶质变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7)物质的溶解性,是指根据20℃时的溶解度来区分,记准那分界的那三个数,10g、1g和0.01g。
(8)过滤是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而可溶物的分离需要借助于结晶,并且要明确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使用条件。液体与液体的分离可利用蒸馏分离,其原理是物质沸点的不同。
(9)明确溶解度曲线各个点的含义,是在某温度时,饱和时才具有的含义。并且溶液饱和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100%表示。
例1. (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下列标志或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图标是“易燃液体”,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爆炸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2. (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 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硬水煮沸后可转化成软水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H2、O2组成
【答案】C
【解析】
A、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C、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硬水煮沸后,可转化为软水,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3. (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小卵石 D.石英砂
【答案】B
【解析】A.明矾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符合题意;
C.净化水时,小卵石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
D.净化水时,石英砂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合题意;
故选:B。
例4. 过滤时错误的操作是( )
A. 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B. 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
C. 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 为增大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
【答案】 D
【解析】A. 过滤时,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过滤时,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防止液体外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过滤时,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会使滤纸破损,滤液浑浊,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例5.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 D. 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加入明矾吸附沉降→过滤→蒸馏。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先吸附沉降再过滤,可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而且可以使过滤效率提高;消毒杀菌使之符合生物学指标,得到生活用的自来水。但需要注意,净水的目的是得到自来水,而不是得到纯水,故不用蒸馏。
故答案为:C。
例6.(2021 益阳)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答案】B
【解析】
A.液氢和液氧反应放出热量,故A错误;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故B正确;
C.氢气的密度小,贮存、运输都不容易,故C错误;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例7.(2021甘肃兰州一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d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C
【解析】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a管得到气体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得到氢气,应连接电源的负极,错误;
B、d管中的气体为氧气,体积较小,后收集满,错误;
C、纯水不导电,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正确;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氧原子,错误。
故选C。
例8.(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一定为固体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溶质可以为气体、液体、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剂乙醇,不符合题意;
C、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符合题意;
D、比如微溶物质Ca(OH)2溶解度很小,达到饱和的时候肯定是稀溶液,所以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9.(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若a是KNO3,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答案】B
【解析】
A、60℃时,NaCl的溶解是37.3 g,所以60℃时,20 g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20g=7.46g,故③中的溶液是6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③中的溶液是6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由③恒温度蒸发5g 水后所得④中溶液仍为60℃的NaCl的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可得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7.2%,故B正确;
C、60℃时,KNO3的溶解是110 g,所以60℃时,20 g水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是×20g=22g,15g水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是×15g=16.5g,所以③和④中的溶液都是6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质量有关,与溶剂的种类无关,故D错误。故选B。
例1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10℃时,P点位于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则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的溶解度最大,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乙溶液中有固体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既与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有关,还与被降温溶液的质量有关,题文中、甲、乙溶液的质量没有明确,则无法比较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20℃时,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乙物质和100g水,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选项正确。
故选D。
例11.(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答案】A
【解析】
A、由表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氢氧化钠,故该温度下,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升温后,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降温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 常见的净水方法小结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过滤 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 除去难溶性(或不溶性)物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 除去色素和异味
杀菌 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杀死水中病毒、细菌 杀死水中的病毒、细菌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特别提醒】
①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淀、吸附、过滤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③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2.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原理:水氢气+氧气 2H2O2H2↑+ O2↑。
(1)实验装置:或
(2)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极相连的试管中都收集到了一定量的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且体积比约为1:2。
(3)检验气体:
b(正极)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a(负极)管中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则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注意事项:纯水不导电,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Na2SO4。
规律小结: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可将电解水的规律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 水的组成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可知:
(1)宏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所示。
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有关注意问题: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不能用分数表示;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它的大小既与溶质质量有关,也与溶液质量有关,并不是溶质多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就大;
③未溶解的溶质不能计入溶质质量。
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结合下图来记忆:
(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
(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2022江苏泰州中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水属于纯净物 B. 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
C. 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答案】C
【解析】
A.长江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此选项错误;
C.工业废水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此选项正确;
D.过滤可以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2022河南中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 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答案】A
【解析】
A、冰是固态的水,水与冰块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除去所有杂质)等,不符合题意;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即2H2O2H2↑+ O2 ↑,故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海南·中考真题)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答案】D
【解析】A、该简易净水器没有杀菌消毒步骤,活性炭不能杀菌消毒,故不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简易净水器净水器起到过滤作用,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无法去除可溶性杂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能吸附水中色素、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硬水软化的方法可以是煮沸,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该简易净水器含有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A、用细沙“过滤”即相当于过滤操作中使用的滤纸,可以阻止细小的难溶性颗粒状物质通过细沙,起到过滤作用,选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C、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是取水静置、过滤、吸附、杀菌消毒,故不包含蒸馏,选项错误;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答案为:C。
5.如图所示为四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如图甲所示过滤操作,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得到的滤液不浑浊
B.进行如图乙所示蒸发操作,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进行如图丙所示蒸馏操作,为使测得的温度更准确,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
D.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沉淀操作,加入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滤液溅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制取蒸馏水时,不能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沉淀操作,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
【答案】A
【解析】
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实验时冷却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2022云南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量取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答案】A
【解析】
A、检验氢气纯度的正确方法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由于长颈漏斗下端没有形成液封,受热后的空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从而无法在导管口处看到有气泡产生,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操作错误;
D、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倒入液体,操作错误.
故选A。
8.(2022年上海中考化学模拟)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B.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1:2
D.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A
【解析】A、由实验的装置图可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所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故A正确;
B、电解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由实验的装置图可知,a气体的体积较少为氧气,b气体的体积较多为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故C错误;
D、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A。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答案】A
【分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M出生成的是氧气,N出生成的是氢气。
【解析】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M、N两导管口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质量比为8:1,故错误;
B、蒸馏水不能导电,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
C、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M导管口处产生的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故正确;
D、N处生成的是氢气,所以N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故正确。
故选:A。
10.(2022·湖北孝感·中考真题)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
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C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气,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故说法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a管连接负极,负极产生氢气,b管连接正极,正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故说法正确;
C、氢气燃烧实验生成水,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产出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答案】A
【解析】A、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气泡,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正确;
B、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与水分离,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不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氧气,负极玻璃管中生成氢气,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倍,选项错误,故选A。
12.(2021 建邺区校级二模)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SO42﹣,可增强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和H+
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
【答案】B
【解析】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SO42﹣,可增强导电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和H+正确,因为M是正极,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正确,因为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管B中的气体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电解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14.(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
A.NaCl、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CO3 D.NH4NO3、NaOH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均形成无色溶液,且溶解过程中,温度均变化不大,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水溶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列图像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 )
图像 描述
向盛有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至过量
1g硫和1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向盛有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至过量,一开始盐酸显酸性,pH<7,滴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后氢氧化钠过量,pH>7,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正确;
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然后逐渐恢复至室温,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错误;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逐渐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溶液质量增加,但是由于消耗了水,最后溶液的质量小于原来溶液的质量,错误。
故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3个。
故选C。
16.(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利用20℃时KNO3溶液(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见图Ⅰ,进行下面实验:①加入NH4NO3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Ⅱ;②加入NaOH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Ⅲ。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图Ⅰ、图Ⅱ中,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图Ⅲ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D
【分析】由图中可知,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烧杯内温度下降,试管内固体增多,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烧杯内温度升高,固体消失,说明硝酸钾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解析】A、图Ⅱ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Ⅲ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烧杯内温度升高,固体消失,说明硝酸钾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Ⅰ、图Ⅱ中试管底部均有固体物质,未全部溶解,是硝酸钾溶液的饱和溶液,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Ⅲ中试管底部没有固体,可能是硝酸钾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7.下列洗涤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净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答案】B。
【解析】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清洗油垢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C、用水可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是利用了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将铁锈除去,不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18.(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选 项 A B C D
胶头滴管内液体 H2O2溶液 H2O 稀H2SO4 H2O
锥形瓶内固体 MnO2 CaO Zn NH4NO3
【答案】D
【解析】A.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膨胀。
B. 水和氧化钙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变大,气球膨胀。
C. 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膨胀。
D.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气体收缩,压强变小,气球变瘪。
故选:D。
19.(2022·安徽·模拟预测)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答案】C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符合题意;D、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中含有氢元素,不是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022·山西·模拟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NaOH溶解放热
D.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解析】A、如图所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使U型管左高右低,但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出现U型管左高右低的现象,故无法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如图所示,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产生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使水倒流入集气瓶,水面上升至五分之一刻度处从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图所示,向氢氧化钠固体加水,由于溶解时放出热量是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出现U型管左低右高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浓氨水并未与滴有酚酞的水混合,但是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中氨分子运动到了右侧烧杯中,故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21.(2022年安徽省中考)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A. I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1%。错误。
B. Ⅱ中溶剂质量为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5.8g,则该温度50g水中最多溶解22.9g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 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16.7%,不是I中的2倍,错误。
D.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B。
2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对比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
B、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H、O组成,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O,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0.5g碘分别放入10ml的水与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2Cu+O22CuO,
128 32
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128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则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
故选C。
23.(2022年黄冈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 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甲和乙溶液所处温度不确定,所以二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不确定,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时,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α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50g,所以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故C错误;
D、由于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所以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和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24.(2022年广东省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物质甲,所以50g甲中只有40g能完全溶于50g水,选项错误。
B.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减小,说明溶解的物质变多,所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选项错误。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D.压强增大或者温度降低戊的溶解度在升高,所以加压或降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选项错误。
故选:C。
25.(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答案】D
【解析】
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则将等质量的氯化钾和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溶解的多,而图中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硝酸钾,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氯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相等,则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也没有固体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减少的比氯化钾大,则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由t3℃时降温至t2℃时,硝酸钾析出晶体比较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6.(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答案】A
【解析】
A、由表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氢氧化钠,故该温度下,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升温后,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降温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30℃,则t2对应的温度( )
A.大于30℃ B.小于30℃ C.等于30℃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图,t1对应的溶解度大于t2对应的溶解度,t1对应的温度为30℃,则t2对应的温度应大于30℃。
故选A。
28.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或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该温度下,a点之前,b点以后,乙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该温度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为0.25,可计算出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该温度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为0.5,可计算甲的溶解度是50 g。故D正确。故选D。
29.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z是饱和溶液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
【答案】C
【解析】
A、t℃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100g,故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故A说法错误;
B、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所以W、Z都是饱和状态,故B错误;
C、点z和点w都是饱和状态,z点含有的溶剂多,所以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故C说法正确;
D、设80g水达到饱和需要溶解溶质质量为x则:=解得x=80g,原来含溶质50g,所以还需加溶质30g,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30.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A、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7.2 g,所以a中溶液是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10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8 g,所以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B错误;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始终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故选C。
31.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⑤用淘米水浇花;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
节约用水: 包括事例有_________(填序号)。
防治水污染:包括事例有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⑤⑥ ②③④
【解析】
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是节约用水的体现;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防止水体污染的体现。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是防止水体污染的体现。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止水体污染的体现。
⑤用淘米水浇花,是节约用水的体现;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是节约用水的体现;
答案:①⑤⑥;②③④.
32. (2022湖南株州中考)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2)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 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   等。
【答案】(1)不是;
(2)吸附;
(3)煮沸;
(4)化学;
(5)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并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因此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不是纯水;故答案为:不是;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故答案为:吸附;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
(5)节水的措施有随手拧紧水龙头、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浇花等;故答案为: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33. 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操作主要是除去   。
(3)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明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某同学量取10mL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   。
【答案】(1)明矾、过滤,引流,ac;(2)Ⅱ,素色和异味;(3)硬水,Ⅰ,看不到浮渣,有较多泡沫;(4)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析】(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2)经过过滤得到的水还含有有色或有异味的物质,要经过活性炭吸附才能除去,故操作②应选择装置Ⅱ;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D是硬水;要使硬水变成蒸馏水,必须经过蒸馏,故小明应选装置Ⅰ;经过操作③(蒸馏)以后可得蒸馏水,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再加入肥皂水时就看不到浮渣了,反而有许多泡沫。
(4)某同学量取10mL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4. (2022云南中考)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1)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可加入___________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4)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___________。
【答案】
(1)混合物
(2)防止暴沸 肥皂水
(3)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4)活性炭 消毒杀菌
(5)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
【解析】
(1)地下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可加入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管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b管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杂质;
紫外线照射可使蛋白质变性,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5)圆象征了地球,每个人手中只有一滴水,暗示大家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故填: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
35.(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在_________℃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任写一种)。
(3)t2℃时,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答案】
(1)t1
(2)升高温度或加溶质/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33.3%
(4)AC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升高温度或加溶质(/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t2℃时,硒酸镉的溶解度为50g,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的硒酸镉,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
(4)A、硝酸钾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明显,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t1℃时,溶解度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钠<硒酸镉,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硝酸钾、氯化钠溶解度变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由于此时硒酸镉的溶解度小于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t3℃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t1℃时,溶解度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钠<硒酸镉,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
36. (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4)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形成A物质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
(1)t1
(2)A
(3)降温结晶
(4) 饱和 125 20%
【解析】
(1)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
(2)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B、C,则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故填A。
(3)由图可知,A、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A中含有少量B时,可选择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
(4)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则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只能够溶解25gA,形成A的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形成的溶液的质量=25g+100g=125g,故填125;
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100%=20%,故填20%。
37.(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
【答案】(1)12
(2)②④⑤③①
(3) 偏小 往左盘添加氯化钠
(4)30g
【解析】(1)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知,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
(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③①。
(3)①由溶质质量分数= ×100%可知,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不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先要加好砝码,调节好游码,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氯化钠固体的量偏少,则应往左盘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质量为60g×5%=3g,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3g÷10%=30g。
38.(2022年邵阳市中考)取一定量NaCl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g;
(2)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4.4 (2)NaC1、HC1 (3)3.65%。
【解析】
(1)由图可知,恰好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4.4g。
(2)由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a点时表示加入的盐酸已经过量,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化学式为NaCl、HCl。
(3)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x
HCl+NaHCO3=NaCl+H2O+CO2↑
36.5 44
100x 4.4g

解得:x=3.65%
答: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65%。重难点08 水和溶液
知识点一、水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故本质是物理变化。
(2)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过滤后的水不是纯水,水中含有可溶的杂质及微生物。
(3)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4)自来水生产过程是用液氯灭菌,是化学变化;
(5)区别软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软化硬水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6)水电解实验正极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是氢气(用燃着木条检验,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水通电的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
知识点二、溶液
(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2)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3)对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应明确前提条件: “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下”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变;对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_是稀溶液;对同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5)理解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必须同时要具有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 100g溶剂
③、状态: 饱和状态
④、单位:g 。
(6)像氢氧化钙【Ca(OH)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种物质的曲线,一定要明确当温度降低时,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仅仅是溶解度变大了,但是原溶液里的溶质没有多,此时溶液是不饱和的);像氯化钾这种物质的曲线,温度讲时,会有晶体析出,溶质变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7)物质的溶解性,是指根据20℃时的溶解度来区分,记准那分界的那三个数,10g、1g和0.01g。
(8)过滤是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而可溶物的分离需要借助于结晶,并且要明确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使用条件。液体与液体的分离可利用蒸馏分离,其原理是物质沸点的不同。
(9)明确溶解度曲线各个点的含义,是在某温度时,饱和时才具有的含义。并且溶液饱和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100%表示。
例1. (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下列标志或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例2. (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 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硬水煮沸后可转化成软水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H2、O2组成
例3. (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小卵石 D.石英砂
例4. 过滤时错误的操作是( )
A. 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B. 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
C. 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 为增大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
例5.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 D. ①③④
例6.(2021 益阳)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B.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C.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D.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例7.(2021甘肃兰州一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d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例8.(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一定为固体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例9.(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若a是KNO3,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例1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例11.(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1. 常见的净水方法小结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过滤 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 除去难溶性(或不溶性)物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 除去色素和异味
杀菌 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杀死水中病毒、细菌 杀死水中的病毒、细菌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特别提醒】
①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淀、吸附、过滤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③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2.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原理:水氢气+氧气 2H2O2H2↑+ O2↑。
(1)实验装置:或
(2)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极相连的试管中都收集到了一定量的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且体积比约为1:2。
(3)检验气体:
b(正极)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a(负极)管中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则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注意事项:纯水不导电,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Na2SO4。
规律小结:
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可将电解水的规律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 水的组成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可知:
(1)宏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所示。
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有关注意问题: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不能用分数表示;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它的大小既与溶质质量有关,也与溶液质量有关,并不是溶质多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就大;
③未溶解的溶质不能计入溶质质量。
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结合下图来记忆:
(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
(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2022江苏泰州中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水属于纯净物 B. 长期饮用硬水有利人体健康
C. 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2.(2022河南中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 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3.(2022·海南·中考真题)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5.如图所示为四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如图甲所示过滤操作,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得到的滤液不浑浊
B.进行如图乙所示蒸发操作,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进行如图丙所示蒸馏操作,为使测得的温度更准确,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
D.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沉淀操作,加入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变化
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
7.(2022云南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量取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8.(2022年上海中考化学模拟)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B.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1:2
D.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10.(2022·湖北孝感·中考真题)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
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11.(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12.(2021 建邺区校级二模)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SO42﹣,可增强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和H+
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
1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
A.NaCl、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CO3 D.NH4NO3、NaOH
15.(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列图像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 )
图像 描述
向盛有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至过量
1g硫和1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利用20℃时KNO3溶液(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见图Ⅰ,进行下面实验:①加入NH4NO3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Ⅱ;②加入NaOH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Ⅲ。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图Ⅰ、图Ⅱ中,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图Ⅲ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7.下列洗涤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净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18.(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选 项 A B C D
胶头滴管内液体 H2O2溶液 H2O 稀H2SO4 H2O
锥形瓶内固体 MnO2 CaO Zn NH4NO3
19.(2022·安徽·模拟预测)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20.(2022·山西·模拟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NaOH溶解放热
D.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1.(2022年安徽省中考)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22.(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23.(2022年黄冈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 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
24.(2022年广东省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25.(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26.(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27.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30℃,则t2对应的温度( )
A.大于30℃ B.小于30℃ C.等于30℃ D.无法确定
28.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或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29.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z是饱和溶液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
30.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31.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⑤用淘米水浇花;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
节约用水: 包括事例有_________(填序号)。
防治水污染:包括事例有_________(填序号)。
32. (2022湖南株州中考)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2)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 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   等。
33. 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操作主要是除去   。
(3)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明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某同学量取10mL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   。
34. (2022云南中考)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1)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可加入___________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4)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___________。
35.(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在_________℃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任写一种)。
(3)t2℃时,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36. (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4)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形成A物质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7.(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
38.(2022年邵阳市中考)取一定量NaCl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g;
(2)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化学题型专练(苏州专练)重难点11 中和反应及应用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高三鄂东南救改联盟学校2024年五月模拟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