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雷州市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九年级联考化学科测试卷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S-32 Mn-55 Ca-40 Mg-24 P-31
一、选择题(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O2 B. 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 切割金刚石制成钻石 D.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O2,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切割金刚石制成钻石,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试剂瓶应有该标志的是
A. 氯化钠 B. 蒸馏水 C. 氢氧化钠 D. 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氯化钠、蒸馏水、葡萄糖无腐蚀性,氢氧化钠试剂瓶应有腐蚀品标志。故选:C。
3.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详解】A、锌属于金属单质,硫酸属于酸,该反应是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铜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该反应是盐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4. 未腌透的酸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钠(NaNO2),食用后会损害人体健康。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硝酸钠(NaNO2)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2=0,解得x=+3,故选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霉变的花生煮熟食用
B.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保鲜
C. 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D. 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
【详解】A、霉变的花生中有黄曲霉毒素,煮熟也不能去除霉变物质,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不能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保鲜,不符合题意;
C、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D、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 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乙烯纤维是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橡胶,A错,不符合题意;
B、天然纤维指羊毛、棉花等,聚乙烯纤维是合成的,B错,不符合题意;
C、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C对,符合题意;
D、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品名】××饼干 【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精炼植物油中含有油脂,故A不正确;
B、配料不含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故B正确;
C、小麦粉、白砂糖中含有糖类,故C不正确;
D、食品添加剂中含有无机盐,故D不正确。故选B。
8.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C。
9.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橘子 西瓜 牙膏 肥皂 草木灰
pH 3~4 5~6 8~9 10 11
A. 西瓜汁显酸性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 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
【详解】A、西瓜汁pH为5~6,小于7,显酸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橘子pH为3~4,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pH为10,大于7,显碱性。所以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草木灰pH为11,大于7,显碱性。所以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 Mg B. Fe2O3 C. CO2 D. 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酸没有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的性质。故选C.
11.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NH4NO3和NaOH固体(水) 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羊绒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则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
B、醋酸和盐酸均显酸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则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
D、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但氯化钾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则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12. 如图为KCl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B. t2℃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2.9%
C.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只有氯化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溶解度都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B、t2℃时,的溶解度为49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钾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溶解度减小,碳酸钠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溶解度溶解度增大,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只有氯化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4℃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氯化钾所需的水少,碳酸钠需要的水的,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说法错误;
答案:D。
13. 下图是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对应物质类别的部分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为单质
B. 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2O3
C. E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HNO3
D.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点处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为单质,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D点处的物质属于氧化物,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2O5,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E点处的物质属于酸,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E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HNO3,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F点处的物质属于盐,且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NO3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且属于盐,所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选项正确,故选B。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C(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能除去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案可行;
B、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纯净碳,该选项方案可行;
C、氯化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则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钾,该选项方案可行;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过量的碳酸钠为新杂质,该选项方案不可行。
故选D。
15.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杯中稀硫酸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当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A不符合题意;
B、烧杯中的稀硫酸含有水,开始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烧杯中的水不为零,故B符合题意;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向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变弱,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几乎不导电,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变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沉淀逐渐增多,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16.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__________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打铁得靠自身硬”,反腐永远在路上。生铁的硬度比铁的硬度__________ (填“大”“小”)。
(3)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其中曾青就是硫酸铜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__。
(4)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
(5)武德合金(用50%铋、25%铅、12.5%锡和12.5%镉制成,它的熔点是70℃)常用于制作电器保险丝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性质中的①熔点低、②能导电、③延展性能好、④不易氧化、⑤硬度大,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全部
【答案】(1)化学 (2)大
(3)CuSO4+Fe=Cu+FeSO4
(4)Cu+2AgNO3=Cu(NO3)+2Ag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描述的是金的化学性质;
【小问2详解】
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纯金属的硬度,故生铁的硬度比铁的硬度大;
【小问3详解】
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小问4详解】
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是因为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Ag;
【小问5详解】
保险丝需具备在用电过量的情况下能自动熔断的特点,则其熔点不能过高保险丝能够起到保险作用,关键是当电流突然增大时引起温度升高,瞬间保险丝熔断,保护用电器安全。所以要求熔点低,易于熔断,故选A。
【科普阅读】
17. 【科普阅读】
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的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嫦娥石”呈微小柱状,其化学式Ca9NaMg(PO4)7,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嫦娥五号由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升空,长征五号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嫦娥石由________种(填数字)元素组成,其中的磷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4)围绕“人类在月球上生活”的话题,展开月球上嫦娥石应用的讨论:
①助力农业生产:嫦娥石可作为生产磷肥的原料。
②提炼金属单质: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为________g(嫦娥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2)。
③展望更多应用:根据嫦娥石的组成推测,其可能另有的用途是________(填一种)。
【答案】(1)
(2)物理 (3) ①. 5 ②. +5
(4) ①. 2.4 ②. 制取氧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小问1详解】
液氢燃烧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由嫦娥石的化学式为:Ca9NaMg(PO4)7可知,嫦娥石由Ca、Na、Mg、P、O五种元素组成;
Ca9NaMg(PO4)7中钙元素显+2价、钠元素显+1价、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2)×9+(+1)+(+2)+7x+(-2)×4×7=0,x=+5;
【小问4详解】
②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
③嫦娥石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用来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合理即可)
18. 关于气体制取的研究。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____。
② 实验室用 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 。若用E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__________ ( 填“a”或“b”) 端通入。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m=__________。
② 图中d 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
③对比 a、c 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②. A ③. 催化作用 ④. CaCO3+2HCl=CaCl2+H2O+CO2↑ ⑤. b
(2) ①. 2 ②. FeCl2、HCl ③. 其它条件相同时,产生等体积的氢气,铁粉比铁丝所需时间短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②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
③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起催化作用。
④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属于向下排空气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应短进长出,从b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空气从长导管a逸出。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⑤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属于向下排空气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应短进长出,从b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空气从长导管a逸出。
【小问2详解】
①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变量是铁丝和铁粉,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必须相等,加入铁丝和铁粉的质量也必须相等,所以m=2。
②图中d点之后压强继续增大,说明d点铁和稀盐酸没有反应完全,稀盐酸有剩余,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FeCl2、HCl。
③对比a、c点对应的压强相等,即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其它条件相同时,产生等体积的氢气,铁粉比铁丝所需时间短。
19. 我校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1)【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a中有气泡产生 a中物质是_________
b中无明显现象 b中物质是食盐水
c中_________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2)【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3)【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 猜想一正确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测定结果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______。 pH<7(废液显酸性)
(4)【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________(从CaCO3、Ca(OH)2、CaO中选)后再排放。
【答案】(1) ①. 稀盐酸 ②.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3) ①. CaCl2(合理即可) ②. ③. 少量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4)Ca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a中物质稀盐酸;
碳酸钠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若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小问3详解】
结论为猜想一正确,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可加入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小问4详解】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过量的碳酸钙可回收,则应选CaCO3。
20. 中欧班列“长安号”是联系中亚五国和我国的“幸福快车”。兴趣小组同学联系所学的知识, 按照“列车与站点物质能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的规则,绘制出了“盐酸列车运行地图”。“2~5 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属于____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 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3)“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盐酸 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有相同的物质。“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
(4)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生成了最轻的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______。
【答案】(1)化学 (2)CuO
(3) ①. ②. 有气泡产生
(4)(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小问2详解】
氧化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和水,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uO;
【小问3详解】
“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盐酸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了同一种物质,“4号站”物质是盐,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小问4详解】
“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则“5号站”物质是单质,“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得到了最轻的单质气体(氢气),发生的反应是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固体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减少。
(2)加热至______℃时,MnO2开始分解。
(3)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MnCO3通过焙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A点的固体物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氧 (2)300
(3)设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x,
x=34.8g
答: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34.8g
(4)MnO2和Mn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MnO2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16×2)=55:32,MnO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16=55:16,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当温度高于300℃,MnO2会分解;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A点是MnO2没有完全分解,故是MnO2和Mn2O3的混合物。九年级联考化学科测试卷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S-32 Mn-55 Ca-40 Mg-24 P-31
一、选择题(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O2 B. 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 切割金刚石制成钻石 D.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CO2
2. 下列试剂瓶应有该标志的是
A. 氯化钠 B. 蒸馏水 C. 氢氧化钠 D. 葡萄糖
3.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B.
C D.
4. 未腌透的酸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钠(NaNO2),食用后会损害人体健康。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3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霉变的花生煮熟食用
B.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保鲜
C. 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D. 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6. 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 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
7. 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品名】××饼干 【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
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
8.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9.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橘子 西瓜 牙膏 肥皂 草木灰
pH 3~4 5~6 8~9 10 11
A. 西瓜汁显酸性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 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10.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 Mg B. Fe2O3 C. CO2 D. NaOH
11.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NH4NO3和NaOH固体(水) 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12. 如图为KCl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B. t2℃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2.9%
C.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只有氯化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13. 下图是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对应物质类别的部分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为单质
B. 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2O3
C. E点对应物质类别是HNO3
D.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C(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15.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16.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__________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打铁得靠自身硬”,反腐永远在路上。生铁的硬度比铁的硬度__________ (填“大”“小”)。
(3)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其中曾青就是硫酸铜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__。
(4)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
(5)武德合金(用50%铋、25%铅、12.5%锡和12.5%镉制成,它的熔点是70℃)常用于制作电器保险丝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性质中的①熔点低、②能导电、③延展性能好、④不易氧化、⑤硬度大,正确的是 。
A. 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全部
【科普阅读】
17. 【科普阅读】
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嫦娥石”呈微小柱状,其化学式Ca9NaMg(PO4)7,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嫦娥五号由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升空,长征五号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嫦娥石由________种(填数字)元素组成,其中的磷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4)围绕“人类在月球上生活”的话题,展开月球上嫦娥石应用的讨论:
①助力农业生产:嫦娥石可作为生产磷肥的原料。
②提炼金属单质: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为________g(嫦娥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2)。
③展望更多应用:根据嫦娥石的组成推测,其可能另有的用途是________(填一种)。
18. 关于气体制取的研究。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____。
② 实验室用 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 。若用E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__________ ( 填“a”或“b”) 端通入。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m=__________。
② 图中d 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
③对比 a、c 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19. 我校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1)【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a中有气泡产生 a中物质是_________
b中无明显现象 b中物质是食盐水
c中_________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2)【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3)【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 猜想一正确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测定结果
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______。 pH<7(废液显酸性)
(4)【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________(从CaCO3、Ca(OH)2、CaO中选)后再排放。
20. 中欧班列“长安号”是联系中亚五国和我国的“幸福快车”。兴趣小组同学联系所学的知识, 按照“列车与站点物质能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的规则,绘制出了“盐酸列车运行地图”。“2~5 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属于____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 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3)“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盐酸 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有相同的物质。“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
(4)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生成了最轻的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______。
21. 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固体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减少。
(2)加热至______℃时,MnO2开始分解。
(3)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MnCO3通过焙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A点的固体物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鼎成大联考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二)2语文

下一篇: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