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2024】化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
此考点重点考查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图像中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溶解度的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的度的大小。
2.对两条或多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进行考查。
3.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进行对比,比较某一种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4.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得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当温度改变时不同的物质的溶质析出质量多少及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
考点解读:
(一)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 一定温度 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a.一定温度下;b.100 g溶剂里;c.达到饱和;d.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a. 溶质 的性质,b. 溶剂 的性质;外因:c.温度。
2.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表示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a. 溶质 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外因:c.压强,d.温度。
(3)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①压强越大,溶解度 越大 ;②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4)会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释简单实际问题:
①喝汽水易打嗝是因为:体内温度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
②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打开瓶盖时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
④水沸腾前就会出现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水中空气的溶解度变小逸出。
(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各种含义
1.溶解度曲线应用:(注:A、B、C代表物质依次为——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或气体)
⑴会比较S大小:0℃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B、C、A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顺序为A、B、C。
⑵会查S并进行简单推算、判断:
①t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5g。
②t2℃一瓶饱和A溶液的浓度为33.3%。
③t2℃把25gA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
得溶液质量为125g,浓度为20%,所得溶液是否饱和:不是;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为115g,此时溶液是否饱和:是。
⑶会判断饱和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①t2℃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
溶液浓度将变小,B溶液浓度将变小,C溶液浓度将不变。
②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不变,B溶液浓度将不变,C溶液浓度将变小。
③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杯内有剩余晶体),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变大,B溶液浓度将变大,C溶液浓度将变小。A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减少,C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增多。
④t1℃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时浓度变小的是C,降温时浓度变小的是A、B。
⑤t2℃时三个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顺序为A、B、C,降温至t1℃时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可画水平线判断:A溶解度虽下降但并没有低于C在t2℃的“高度”)。
⑷M点含义是: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15g(注意:纵坐标若给出数值需指出)。
⑸会观察溶解度曲线图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从溶液中析出A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从溶液中析出B常用蒸发溶剂结晶法,欲除去A中少量B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欲除去B中少量的A常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法后再趁热过滤。
⑹会判断饱和与不饱和转化方法:欲使C的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C、升温、蒸发溶剂;欲使A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A、降温、蒸发溶剂。
⑺在指定的温度下(即不许改变温度)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t2℃时,使A、B、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依次是加入足量A、加入足量B、加入足量C,或恒温蒸发水;t2℃时,使A、B、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均为加入足量水。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对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
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曲线中的点表示的溶液为恰好饱和;如a点
表示A物质的饱和溶液且A固体有剩余,b点表示A物质的恰好饱和的溶液,c点表示A物
质的不饱和溶液。
④曲线图中点的移动:曲线上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下方,说明溶液由饱和
变为不饱和;曲线下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中,说明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曲线中的点沿曲
线向下移动,则有晶体析出。如,a溶液变为c溶液的操作是:将a溶液降温至t1℃,结晶、过滤出晶体后再升温至t2℃即可。
[典例1] (2024·广东广州·一模)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100g 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31g
B.可用降温的方法使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10℃,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晶体更多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1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1g,则该温度下,100g 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可用升温的方法使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t℃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氯化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高温度后,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故升高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D、t℃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10℃,降温后,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举一反三]
(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为 Na2SO4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Na2SO4溶解度为 41
B.P 点表示该温度下,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40℃时,等质量的 Na2SO4和 NaCl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10℃,获得晶体较多的是 Na2SO4
D.20℃时,Na2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5%
【答案】C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41g,没有加单位,故说法错误;
B、P点表示该温度下,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未指明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无法比较,故说法错误;
C、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很快,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缓慢,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比1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很多,而氯化钠40℃时与10℃时溶解度差距不大,因此,等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获得晶体较多的是Na2SO4,故说法正确;
D、2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19.5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知,20℃时,Na2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3%,故说法错误。
故选C。
考点解读:
常用的结晶方法
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图一)
①定义:将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②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KNO3。
图一 图二
2.蒸发结晶法(蒸发溶剂法)(图二 )
①定义: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析出晶体的过程。
②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如NaCl。
分离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各组分分开,并将各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除杂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
举例 分离CaCl 与CaCO 除去CaCl 中的CaCO
①加水溶解→过滤 (分离)②滤渣洗涤干燥 →纯净CaCO (复原)③滤液蒸发 →纯净CaCl (复原) 方法一:加稀HCl溶解 →蒸发方法二: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原则 分开,恢复原貌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所需要物质易分离:反应后新物质与原物质状态、溶解性要有显著差异,配合物理操作方法分开
优化原则 ①同时多种方法时优先选择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②在除杂同时最好能增加所需要物质;如:BaSO (BaCO 为杂质)使用HCl和H SO 皆可,加H SO4最优③优先使用物理方法(操作)。如:Ca(OH) (CaCO 为杂质)加水过滤即可
【知识拓展】1.分离与除杂原理
2.分离除杂常见物理操作方法
方法 适用情景 原理 实例与步骤
过滤法 液体与不溶性固体;易溶性与难溶性固体 。 大颗粒不溶物不能通过滤纸 粗盐除去泥沙:溶解→过滤→蒸发从制氧气残留固体提取MnO :溶解→过滤 →洗涤→干燥
结晶法 降温 结晶 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陡升) 的物质 降温时候,陡的物质析出固体 KNO (含NaCl杂质)提纯KNO :溶解 →蒸发浓缩 → 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蒸发 结晶 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平缓)的物质 蒸发时候,平的物质析出固体 NaCl(含KNO 杂质)提纯NaCl:溶解 →蒸发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蒸馏法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溶剂。 沸点低的液体或溶剂先挥发 出来,冷凝收集 制取蒸馏水:加热蒸发→冷凝收集
[典例2](2022·广东广州·二模)有KNO3、NaCl、MnO2组成的混合物,欲提纯硝酸钾,将该混合物加水溶解后,正确的方法是( )
A.直接过滤 B.先蒸发,再过滤
C.先过滤,再取滤液降温结晶 D.先过滤,再取滤液蒸发结晶
【答案】C
【详解】将有KNO3、NaCl、MnO2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KNO3、NaCl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故先过滤除去MnO2,得到含有KNO3、NaCl的滤液,欲提纯硝酸钾,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先过滤,再取滤液降温结晶。
故选C。
[举一反三]
(2021·广东深圳·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溶解,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B 分离铁粉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除去NaOH中的Ca(OH)2 滴加适量稀硫酸
D 鉴别稀盐酸、NaCl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溶解,加过量盐酸,盐酸与氯化钾不反应,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盐酸蒸发易挥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固体,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分离铁粉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铁粉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得到铁粉和二氧化锰,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除去NaOH中的Ca(OH)2,滴加适量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鉴别稀盐酸、NaCl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遇氯化钠溶液、酸都不变色,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A。
考点解读:
(一)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4、溶液的稀释问题
(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5、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
计算公式:
(二)溶质质量(分数)曲线
1.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物质,原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该物质,溶液不饱和加入该物质后会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加入该物质将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
2. 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3. 溶液的稀释
稀释溶液时,随着溶剂的加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趋近于零,但不会等于零
4.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溶液的质量变化,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减小,当溶液完全被蒸干时,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为零
5.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由于温度没变,所以溶解度不变,且溶液一直是饱和状态,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定值
6.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二者敞口放置一段时间,都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典例3]
(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完全溶解甲、乙两种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所用水的质量:甲 < 乙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得到甲
【答案】D
【详解】 A、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如果是饱和溶液,由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如果不是饱和溶液,则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A不正确 ;
B、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3.3%。B不正确;
C、40℃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但是甲、乙的质量未知,所以完全溶解甲、乙两种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所用水的质量不能确定。C不正确;
D、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得到甲。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举一反三](2024·广东东莞·一模)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t℃时,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 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答案】A
【详解】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正确;
B、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最多溶解35g氯化镁, 所得溶液质量=50g+35g=85g,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错误;
D、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故选A。
1.(2024·广东肇庆·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
B.℃时,把甲充分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C.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甲
【答案】D
【详解】A、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此选项正确;
B、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 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25g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此选项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时,可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有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丙,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2024·广东·专练)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原理如图。
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MgSO4>NaCl 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答案】D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硫酸镁和氯化钠溶解度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知,MgSO4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且即使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广东广州·一模)探究不同电压下10%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1。多次实验测得生成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管与b管中气体质量比为 B.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D.实验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则a管(氢气)与b管(氧气)中气体质量比为4:32=1:8,体积比为2:1,故A错误;
B、a管中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产生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越短,即电解水的速率越快,故C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减少,则实验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4.(2024·广东清远·一模)20℃时,按如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回答下列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5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NaCl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25的溶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5.7% B.6.0% C.6.4% D.13.8%
【答案】(1)B (2)A
【解析】(1)由表中数据和溶解度的含义计算可知:
A、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6g:100g=3:50,故A不符合题意。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6g:100g=4:25,故B符合题意。
C、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26g:100g=13:50,故C不符合题意。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6g:100g=9:2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g ,即20°C 时,100g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 36.0gNaCl ,则溶液①中溶剂的质量为100g,6g氯化钠可以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为6g,故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5.7%;
故选:A。
5.(2023·广东·三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利用物质的性质差异,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获取有用物质。
(1)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获得农用硝酸钾,主要流程如下:
①农用KN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有 。
②步骤Ⅲ加小灰水(含K2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结合如图溶解度曲线分析:
①步骤Ⅳ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目的是 。
②趁热过滤后得到溶液1,后续操作主要包括 、 等。
③“溶液2”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上述操作中搅拌常用的仪器是 。
【答案】(1) K和N
(2) 防止硝酸钾析出 洗涤 干燥 NO3-、K+
(3)玻璃棒
【详解】(1)①农用KN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有钾元素和氮元素;
②焰硝中含有CaCl2,步骤I加小灰水(含K2CO3)时,发生反应为CaCl2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步骤IV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目的是防止硝酸钾析出;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溶解度明显减小;而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降温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步骤V放置1~2天后可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续操作主要包括洗涤,干燥;
③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加小灰水(含K2CO3)后,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可知“溶液2”中一定含有KNO3和少量NaCl、KCl,则“溶液2”一定含有的离子有K+、Na+、、Cl-,故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的离子有、K+;
(3)搅拌常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6.(2024·河南新乡·模拟预测)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t2℃时,将76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40%,需加水的质量为 g。
【答案】(1)等于
(2)氯化钾
(3)14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钾;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则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将76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40%,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故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4g。
7.(2024·重庆·一模)在不同温度下,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测得溶液质量与加入溶质M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溶质M的溶解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0℃时,A、B、D三点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30℃时,D点对应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30℃时,将D点对应烧杯内物质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序号)。
①升温至40℃以上 ②再加25g水 ③降低温度至20℃以下
【答案】(1)减小
(2)BD
(3)28.6%
(4)③
【详解】(1)由图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M,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M,随着温度升高,溶质M的溶解度减小,故填:减小;
(2)由图可知,30℃时,B点溶液质量不再增加,即此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D;
(3)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M,故D点溶液溶质的质量为20g,溶液的质量分数=,故填:28.6%;
(4)①随着温度升高,溶质M的溶解度减小,所以30℃时,将D点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或加溶剂水,升温至40℃以上,不可行;
②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M,所以D点时还有10gM未溶解,此时再加25g水,恰好能把10gM溶解完,依然得到饱和溶液,不可行;
③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M,所以20℃以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M的质量大于30g,D点时烧杯中有M30g,故降低温度至20℃以下,可以形成不饱和溶液,可行。
故选③。
8.(2024·重庆·二模)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NaCl+NH3+CO2=NaHCO3↓+NH4Cl,过滤后滤液中主要含有NaCl、NH4Cl两种物质。如图为NaCl、NH4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50g水中加入30g NH4Cl,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采用以下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降温结晶 ②过滤 ③干燥 ④洗涤 ⑤蒸发浓缩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1)77.6
(2)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
(3)⑤①②④③
(4)ABD
【详解】(1)60℃, NH4Cl的溶解度是55.2g,在50g水中只能溶解27.6g,故50g水中加入30g NH4Cl,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7.6g+50g=77.6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
(3)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需要降温结晶,故先后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顺序为:⑤①②④③;
(4)A、氯化铵和氯化钠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为降低,降温至t℃,两者均析出晶体,得到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
B、60℃时,氯化铵溶解度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各100g,则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大,分别蒸发掉10g水,仍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大,降温至t℃,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此时溶剂的质量:甲<乙,故说法正确;
C、降温至t℃,两者溶解度相等且均为饱和溶液,由B分析可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大,则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均大,故溶液的质量:甲<乙,故说法错误;
D、降温至t℃,两者溶解度相等且均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说法正确;
故选ABD。
9.(2020年贵州黔南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
(3)将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析出固体乙____g。
【答案】 (1). > (2). 1:2 (3). 10
【解析】(1)4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在乙的上方,此时溶解度:甲>乙;
(2)4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因此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50g:100g=1:2;
(3)40℃时乙溶解度为40g,20℃时乙溶解度为30g,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20℃,溶剂没有变化,还是100g;析出固体乙的质量为40g-30g=10g。
10.(2024湖南长沙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_。
(2)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的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1)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2)140 (3)降温结晶 (4)c、b、a(或c>b>a)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知识点一
溶解度曲线意义
50
知识点二
结晶法分离(提纯)混合物
T
S
0
T1
T2
T
S
0
知识点三
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和变化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
此考点重点考查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图像中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溶解度的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的度的大小。
2.对两条或多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进行考查。
3.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进行对比,比较某一种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4.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得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当温度改变时不同的物质的溶质析出质量多少及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
考点解读:
(一)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 一定温度 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a.一定温度下;b.100 g溶剂里;c.达到饱和;d.溶解的质量。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a. 溶质 的性质,b. 溶剂 的性质;外因:c.温度。
2.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表示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a. 溶质 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外因:c.压强,d.温度。
(3)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①压强越大,溶解度 越大 ;②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4)会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释简单实际问题:
①喝汽水易打嗝是因为:体内温度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
②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打开瓶盖时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
④水沸腾前就会出现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水中空气的溶解度变小逸出。
(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各种含义
1.溶解度曲线应用:(注:A、B、C代表物质依次为——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或气体)
⑴会比较S大小:0℃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B、C、A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顺序为A、B、C。
⑵会查S并进行简单推算、判断:
①t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5g。
②t2℃一瓶饱和A溶液的浓度为33.3%。
③t2℃把25gA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
得溶液质量为125g,浓度为20%,所得溶液是否饱和:不是;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为115g,此时溶液是否饱和:是。
⑶会判断饱和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①t2℃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
溶液浓度将变小,B溶液浓度将变小,C溶液浓度将不变。
②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不变,B溶液浓度将不变,C溶液浓度将变小。
③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杯内有剩余晶体),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变大,B溶液浓度将变大,C溶液浓度将变小。A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减少,C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增多。
④t1℃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时浓度变小的是C,降温时浓度变小的是A、B。
⑤t2℃时三个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顺序为A、B、C,降温至t1℃时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可画水平线判断:A溶解度虽下降但并没有低于C在t2℃的“高度”)。
⑷M点含义是: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15g(注意:纵坐标若给出数值需指出)。
⑸会观察溶解度曲线图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从溶液中析出A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从溶液中析出B常用蒸发溶剂结晶法,欲除去A中少量B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欲除去B中少量的A常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法后再趁热过滤。
⑹会判断饱和与不饱和转化方法:欲使C的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C、升温、蒸发溶剂;欲使A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A、降温、蒸发溶剂。
⑺在指定的温度下(即不许改变温度)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t2℃时,使A、B、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依次是加入足量A、加入足量B、加入足量C,或恒温蒸发水;t2℃时,使A、B、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均为加入足量水。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对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
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曲线中的点表示的溶液为恰好饱和;如a点
表示A物质的饱和溶液且A固体有剩余,b点表示A物质的恰好饱和的溶液,c点表示A物
质的不饱和溶液。
④曲线图中点的移动:曲线上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下方,说明溶液由饱和
变为不饱和;曲线下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中,说明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曲线中的点沿曲
线向下移动,则有晶体析出。如,a溶液变为c溶液的操作是:将a溶液降温至t1℃,结晶、过滤出晶体后再升温至t2℃即可。
[典例1] (2024·广东广州·一模)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100g 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31g
B.可用降温的方法使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10℃,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晶体更多
[举一反三]
(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为 Na2SO4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Na2SO4溶解度为 41
B.P 点表示该温度下,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40℃时,等质量的 Na2SO4和 NaCl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10℃,获得晶体较多的是 Na2SO4
D.20℃时,Na2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5%
考点解读:
常用的结晶方法
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图一)
①定义:将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②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KNO3。
图一 图二
2.蒸发结晶法(蒸发溶剂法)(图二 )
①定义: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析出晶体的过程。
②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如NaCl。
分离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各组分分开,并将各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除杂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
举例 分离CaCl 与CaCO 除去CaCl 中的CaCO
①加水溶解→过滤 (分离)②滤渣洗涤干燥 →纯净CaCO (复原)③滤液蒸发 →纯净CaCl (复原) 方法一:加稀HCl溶解 →蒸发方法二: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原则 分开,恢复原貌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所需要物质易分离:反应后新物质与原物质状态、溶解性要有显著差异,配合物理操作方法分开
优化原则 ①同时多种方法时优先选择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②在除杂同时最好能增加所需要物质;如:BaSO (BaCO 为杂质)使用HCl和H SO 皆可,加H SO4最优③优先使用物理方法(操作)。如:Ca(OH) (CaCO 为杂质)加水过滤即可
【知识拓展】1.分离与除杂原理
2.分离除杂常见物理操作方法
方法 适用情景 原理 实例与步骤
过滤法 液体与不溶性固体;易溶性与难溶性固体 。 大颗粒不溶物不能通过滤纸 粗盐除去泥沙:溶解→过滤→蒸发从制氧气残留固体提取MnO :溶解→过滤 →洗涤→干燥
结晶法 降温 结晶 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陡升) 的物质 降温时候,陡的物质析出固体 KNO (含NaCl杂质)提纯KNO :溶解 →蒸发浓缩 → 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蒸发 结晶 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平缓)的物质 蒸发时候,平的物质析出固体 NaCl(含KNO 杂质)提纯NaCl:溶解 →蒸发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蒸馏法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溶剂。 沸点低的液体或溶剂先挥发 出来,冷凝收集 制取蒸馏水:加热蒸发→冷凝收集
[典例2](2022·广东广州·二模)有KNO3、NaCl、MnO2组成的混合物,欲提纯硝酸钾,将该混合物加水溶解后,正确的方法是( )
A.直接过滤 B.先蒸发,再过滤
C.先过滤,再取滤液降温结晶 D.先过滤,再取滤液蒸发结晶
[举一反三]
(2021·广东深圳·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溶解,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B 分离铁粉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除去NaOH中的Ca(OH)2 滴加适量稀硫酸
D 鉴别稀盐酸、NaCl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解读:
(一)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4、溶液的稀释问题
(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5、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
计算公式:
(二)溶质质量(分数)曲线
1.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物质,原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该物质,溶液不饱和加入该物质后会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加入该物质将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
2. 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3. 溶液的稀释
稀释溶液时,随着溶剂的加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趋近于零,但不会等于零
4.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溶液的质量变化,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减小,当溶液完全被蒸干时,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为零
5.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由于温度没变,所以溶解度不变,且溶液一直是饱和状态,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定值
6.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二者敞口放置一段时间,都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典例3]
(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完全溶解甲、乙两种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所用水的质量:甲 < 乙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得到甲
[举一反三](2024·广东东莞·一模)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t℃时, 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 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1.(2024·广东肇庆·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
B.℃时,把甲充分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C.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甲
2.(2024·广东·专练)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原理如图。
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MgSO4>NaCl 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3.(2024·广东广州·一模)探究不同电压下10%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1。多次实验测得生成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管与b管中气体质量比为 B.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D.实验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2024·广东清远·一模)20℃时,按如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回答下列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5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NaCl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25的溶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5.7% B.6.0% C.6.4% D.13.8%
5.(2023·广东·三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利用物质的性质差异,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获取有用物质。
(1)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获得农用硝酸钾,主要流程如下:
①农用KNO3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有 。
②步骤Ⅲ加小灰水(含K2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结合如图溶解度曲线分析:
①步骤Ⅳ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目的是 。
②趁热过滤后得到溶液1,后续操作主要包括 、 等。
③“溶液2”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上述操作中搅拌常用的仪器是 。
6.(2024·河南新乡·模拟预测)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
(3)t2℃时,将76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40%,需加水的质量为 g。
7.(2024·重庆·一模)在不同温度下,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测得溶液质量与加入溶质M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溶质M的溶解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30℃时,A、B、D三点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30℃时,D点对应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30℃时,将D点对应烧杯内物质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序号)。
①升温至40℃以上 ②再加25g水 ③降低温度至20℃以下
8.(2024·重庆·二模)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NaCl+NH3+CO2=NaHCO3↓+NH4Cl,过滤后滤液中主要含有NaCl、NH4Cl两种物质。如图为NaCl、NH4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50g水中加入30g NH4Cl,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采用以下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降温结晶 ②过滤 ③干燥 ④洗涤 ⑤蒸发浓缩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9.(2020年贵州黔南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
(3)将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析出固体乙____g。
10.(2024湖南长沙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_。
(2)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的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知识点一
溶解度曲线意义
50
知识点二
结晶法分离(提纯)混合物
T
S
0
T1
T2
T
S
0
知识点三
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和变化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西省2024年中考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

下一篇: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